第17章 连续出击,静待东风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寒梅惊雪 本章:第17章 连续出击,静待东风

    罗兴国眼看10月份已经快到下旬了,他又咬牙从不充裕的资金中,在兵营中生产了两个间谍,一个白人间谍,一个华人间谍,分别派往了巴达维亚和东万律。并为他们配备了最新生产出来的俄国军用无线电报机,可通过他们与基地快速联系。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不期望他们能够搞到什么绝密情报,只要能够将荷兰人和东万律华人的动向、兵力调动等一些常规情报,能够及时快速地传递回来,以便己方能够提前做好准备,省得被敌人打一个措手不及。

    两个代号为间1、间2的间谍,在丁伟他们出发时也同步地向着自己的潜伏地点出发。

    此次出征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出征部队中没有专业的工兵。工兵是承担工程保障和技术支援任务的重要兵种,罗兴国不得已只能生产了4名工程师,暂时充当工兵。

    丁伟又对战斗总结了一番,和罗兴国商量之后,提拔了一批普通人充当红警动员兵的副手,表现良好者以后就会提拔为班排长。

    基层军官的缺少,拖慢了罗兴国扩军的步伐。为了保证部队的战斗力和对部队的掌控力,罗兴国将动员兵与新兵的比例维持在1:10。

    为了方便快速扩军,罗新国在部队整训期间又建设了两个新的兵营和一座后勤中心。

    一番操作下来,罗兴国手中的资金已经不足1万,若不是今天丁伟带着人去扫荡矿场,恐怕资金早已消耗完。这也是丁伟再次出征的主要缘由。

    此后三天,丁伟又带着他的部队,袭击了一处大型矿场和两个中型土著部落。

    为基地增加了30万资金,收拢矿工1300余人,俘虏土著男性1000余人,女性600余人。部队牺牲18人,轻重伤60余人,经过完善的治疗,伤好后均可归队。

    看着基地暴涨的几十万资金,这不禁让罗兴国一阵感慨,杀人放火金腰带,古人诚不欺我也。

    罗兴国立刻将获得资金投入到了基地发展当中,又增加了两座兵营和一座后勤中心。

    在建造兵营时,罗英提示基地电力达到极限,罗兴国又不得不再建了一座电厂,才勉强支撑起所有建筑正常工作。

    不断增加的兵营等建筑,使得罗兴国一阵恍惚,这让他有了一种从前玩游戏的感觉。

    截至10月22号第8座兵营完成建造,罗兴国每天可以获得48个动员兵。

    5座后勤中心的10条生产线全力运转,每天可生产240条步枪,当然不可能所有生产线都用来生产步枪,其他武器还需要生产,能拨出一半的生产线给步枪,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10月22号夜,在丁伟总结完这几次的战斗经验后,罗兴国召集他的卫队展开了对军队的第一次正式整编。

    罗兴国担任兰芳复国军总司令,丁伟担任兰芳复国军副总司令,楚云飞任兰芳复国军总参谋长,赵刚任军法处处长,田雨任野战医院院长。

    成立复国军第1、2、3团,第一团团长孔捷,副团长段鹏,第二团团长李云龙,副团长魏大勇,第三团团长张大彪,副团长孙德胜。

    第一团由华人矿工和部分动员兵组成,第二、三团由土著矿工、被俘土著、部分动员兵组成。

    鉴于复国军基层军官缺失,复国军一个步兵班由20人组成,动员兵担任班长,华人或归顺土著担任副班长,主要武器为1891莫辛-纳甘步枪,班长和副班长配一把1911勃朗宁手枪。

    5个步兵班组成一个步兵排,3个步兵排组成一个步兵连,共计300人,连排长由动员兵担任。

    暂不设营级,由团部直接管辖每个连。每个团下辖3个步兵连。

    另外每个团还有一个由20挺重机枪组建的200人重火力连,一个由20架康格里夫火箭组建的200人火箭炮连。全团总计1300人。

    这几次带回来的1600华人矿工暂时编入补充团,留在基地进行半个月的完整训练。

    第二、三团主要武器使用缴获的各种武器,毕竟是让他们充当炮灰,军官和表现良好的土著使用与第一团装备相同。

    田雨临时培训了几十名女性土著担任医护兵,暂时下放到各个团,若遇重伤者只能由田雨治疗。基地能够建造医院,但需要主基地达到二级才可以。所以这次整军后就是为了快速占领地盘,获取军功,尽快升级。

    部队整编计划确定后,罗兴国又和丁伟他们开始商讨作战计划。

    楚云飞站起身来走到了帐篷内挂着的一幅地图前,开始讲述他们制定的作战计划。

    整个计划主要分四步。

    第一步,‘起风’后,迅速拿下高坪城,收集船只,乘船沿万喇河向着坤甸行军,趁着夜色夜袭万喇港口,吸引坤甸驻军;

    第二步,围点打援,消灭坤甸援军,拿下万喇港口,利用时间差,占领坤甸城;

    第三步,水陆并进,占领松柏港、南地哇,增加防御纵深;

    第四步,整军备战,招募兵员,消灭荷兰人主要军事力量。

    罗兴国等人又讨论了一下具体的行动安排,完善作战计划。罗兴国原本还想和丁伟一起去攻打坤甸,但遭到了卫队成员的集体反对。

    他们强烈要求指挥官在坤甸城在未完全掌控之时不要进城,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危险。看着他们坚决的神情,罗兴国不再坚持,并向他们保证,一定在后方为他们保证好后勤供给。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西历1884年10月23日上午七时许

    罗兴国站在谷口营地,望着正在整编的部队,心中顿时豪气万丈,他为今天已经准备半个多月了,今天他终于要踏出试炼的第一步。

    在等待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后,罗兴国联络器内响起了罗英的声音,“报告指挥官,接收到间2的电报,电报内容:东风已起。”

    罗兴国压制住内心的喜悦,沉声问到:“大黑他们回来了吗?”

    “报告指挥官,他们正在极速往回赶。”

    昨天晚上他就派出大黑他们前往了东万律地区,去和间2汇合,争取拿到第一手的情报。间2已经成功地混进了梁路义的麾下,靠着识文断字,能写会算,竟然混成个小头目。

    一小时后,就见远处一个黑影朝着营地飞奔而来,罗兴国迫不及待地跳下高台,连忙指挥哨兵打开寨门,大黑穿过营门稳稳地停在了罗兴国面前,张开嘴从里面吐出一个带着封蜡的竹筒。

    罗兴国并没有立刻捡起竹筒,而是揉了揉大黑的狗头,夸奖了他几句,嘱咐旁边的人带它下去好好休息一下。

    竹筒已经被丁伟用清水涮了涮,罗兴国接过,去掉封蜡,从里面拿出一张纸。

    纸上赫然写着今天刚刚发生的巨变……


如果您喜欢,请把《1884南洋:我用红警改写屈辱史》,方便以后阅读1884南洋:我用红警改写屈辱史第17章 连续出击,静待东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1884南洋:我用红警改写屈辱史第17章 连续出击,静待东风并对1884南洋:我用红警改写屈辱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