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蛭,一种令人闻之色变的恐怖生物,其形态与普通水蛭相似,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致命特性。
它们通体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暗红色,仿佛浸泡在鲜血中许久,体表覆盖着细密的绒毛,在光线照射下泛着幽幽的金属光泽。最令人胆寒的是,血蛭群中的每一只个体,都拥有着九品的恐怖实力,这使得整个血蛭群成为了世间最危险的存在之一。
血蛭的攻击方式极为阴毒。它们通常潜伏在阴暗潮湿、血液充沛的环境中,如沼泽、密林深处的腐殖土下,或是战场废墟的血泊之中。
一旦有生物靠近,它们便会如离弦之箭般弹射而出,用强有力的吸盘牢牢吸附在猎物身上。它们的口器锋利无比,能轻易穿透普通甲胄,刺入猎物的血管。
与普通水蛭不同的是,血蛭不仅吸食血液,更能通过特殊的腺体分泌出一种腐蚀性能量,这种能量会迅速侵蚀猎物的生机与灵力,同时强化自身。
当一只血蛭开始攻击时,其体内的九品力量便会运转,形成一层微弱的能量护罩,抵御猎物的反击。而当血蛭群集体行动时,这种力量会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更为庞大、更为恐怖的能量场。
整个血蛭群的协调性令人毛骨悚然。它们仿佛有着统一的意识,攻击时井然有序,有的负责牵制猎物,有的负责主攻,有的则在周围游弋,防止猎物逃脱。
每一只血蛭的九品实力叠加在一起,使得它们能够轻松对付远超单个九品强者的敌人。即便是修为达到八品巅峰的高手,面对血蛭群的围攻,也会瞬间陷入绝境。
血蛭群的危险还不止于此。它们的繁殖能力极强,在吸食足够的血液后,会迅速分裂出新的个体,进一步壮大群体的力量。
而且,它们对血液的敏感度极高,能在数里之外感知到生物的气血波动,一旦被它们锁定,几乎很难逃脱。
在血蛭群出没的区域,往往寸草不生,充满了死亡与腐朽的气息。它们如同移动的死亡阴影,所过之处,只留下累累白骨和干涸的血迹。
对于任何修行者而言,遭遇血蛭群都是一场噩梦,唯有全力以赴,运用精妙的功法和强大的实力,才有一线生机逃脱或消灭它们。
但即便侥幸获胜,也需小心残留的血蛭,因为它们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带来更大的灾难。
上一世,血蛭群的出现如同打开了地狱的闸门,将整个世界拖入了名为“血色浩劫”的黑暗纪元。
这些每只都拥有九品实力的恐怖生物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大陆,所过之处,文明崩塌、生态瓦解,留下的只有蔓延至天际的血色荒芜。
血蛭群的。
城头的“铁”字大旗重新扬起,旗面在风中猎猎作响,边缘磨损的地方露出底下绣着的莲花暗纹,那是百姓们偷偷缝补的希望。
城内的街巷被积雪融化的春水冲刷得干干净净,青石板路上新刻的排水槽蜿蜒如蛛网,将污水引向城外的青岚河。
街边的商铺陆续开张,铁匠铺的炉火重新燃起,叮叮当当的锤击声与妇人淘米的水声交织成市井乐章。
粮铺门口排起长队,百姓们攥着用军功换来的粮票,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粮仓里新收的粟米堆成小山,顶部插着的麦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北萧城的护城河冰层彻底消融,河水清澈见底,游鱼穿梭其间。城楼上的了望塔换上了新的牛皮蒙布,哨兵们穿着崭新的棉甲,腰间悬挂的不再是冰冷的兵器,而是装着干粮的皮囊。
城内的校场重新响起操练声,新兵们踏着整齐的步伐,甲胄碰撞的声响与教官的口令在空气中回荡,校场边缘的兵器架上,新锻造的长枪闪着寒光,枪头系着的红缨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铁石城的军事布防经过重新整合,形成了三层防御体系。外层以青岚河为天然屏障,河面上巡逻的快船昼夜不息,船头安装的床弩闪着冷光。
中层依托城墙与城外的烽火台,烽火台之间用信鸽传递消息,台内储存着足够三月使用的粮草与饮水。内层则是城内的街巷防御,每十户设一哨卡,百姓们自发组成的民防队手持棍棒与短刀,在巷口巡逻。
北萧城的“冰蚕军”经过补充与训练,实力更胜从前。士兵们的冰蚕甲经过改良,甲片间的冰蚕丝换成了更坚韧的材料,既能抵御严寒,又能格挡刀剑。
新组建的“狼头营”配备了从紫霄贼缴获的连珠弩,弩箭上淬着从青岚河冰棱中提取的剧毒,射程比从前增加了三成。
城外的乱葬岗被改造成军事要塞,挖设的暗渠与地道四通八达,成为抵御外敌的第一道防线。
两支军队实现了资源共享与协同作战。铁石城的神臂弩工匠与北萧城的兵器大师合作,改良出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神臂连弩”。
双方的斥候队联合巡逻,在北境荒原上编织出一张严密的情报网,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及时传回城内。每逢初一十五,两支军队在青岚河两岸举行联合操练,喊杀声震彻云霄,彰显着北境双城的军威。
铁石城的城主府焕然一新,门前的石狮重新雕刻了底座,底座上刻着“铁石民心”四个大字。赵岩城主坐在新打造的橡木椅上,处理着城中事务。
北萧城的城主陈啸将议事厅改造成“议政堂”,堂内悬挂着北境地图,四周的墙壁上贴着百姓们的建议与诉求。陈啸城主每日在此与官员、百姓代表商议事务,决策过程透明公开。
两城之间建立了“北境联盟”,定期召开联盟会议,共同商议北境的发展与防御大计。联盟设立了“互市司”,负责管理两城之间的贸易往来,铁石城的粮食与北萧城的铁器在此交易,促进了两地的经济发展。联盟还设立了“仲裁司”,负责调解两城百姓之间的纠纷,确保联盟内部的和谐稳定。
铁石城的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百姓们在官府的组织下开垦荒地,播种粮食。城内的农具铺生意兴隆,铁匠们加班加点打造犁铧与锄头,铺外的空地上堆满了待售的农具。
粮商们赶着马车往来于两城之间,马车上装载的粟米与面粉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车夫们吆喝着号子,声音里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两城之间的贸易日益繁荣,青岚河上的商船穿梭不息。铁石城的粮食、皮毛与北萧城的铁器、布匹在码头交易,商人们讨价还价的声音与搬运工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
码头附近形成了热闹的集市,小贩们摆摊售卖着各种商品,有新鲜的蔬菜、水果,有精美的首饰、衣物,还有从北境荒原上猎获的野味,集市上人头攒动。
铁石城重新开办了私塾,孩子们背着用碎布缝制的书包,走进学堂。私塾先生站在讲台上,教授孩子们识字算数,黑板上写着的“仁义礼智信”五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学堂的后院开辟了小菜园,孩子们在课余时间种植蔬菜,体会农耕的辛苦与收获的喜悦。
北萧城的书院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学子们在院内诵读经典,讨论时事。
书院的藏书楼重新开放,书架上摆满了经史子集与兵书战策,学子们在书海中遨游,汲取知识的养分。
在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后,铁石城与北萧城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在北境的土地上重新展翅翱翔。
但是,这个春天可能就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平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