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通天驿镇。
周敬堂一阵欢喜,又是一阵忧愁。
欢喜的是,叶十三直接打出岘口,在元蒙大金盟部驻扎。
如此一来,通天驿镇,那可是安稳下来了。
但发愁的事也不少。
这叶十三已经被加授为昭武将军,军职来看,已经大他这个副万户的镇首,三倍都不止了。
这要是随便找个茬,给他这个副万户随手扣个帽子,就能让他这个镇首的脑袋搬家。
叶十三的刁钻与狠辣,他周敬堂可是亲历不少。
眼下只有抱紧京都来的监军的大腿,顺势攀上叶十三这棵大树,说不定以后的前程,比眼下还要辉煌几分。
领了监军职的香香郡主,和叶十三的关系,那可是不用言说的。
这一点,周围的人,只要不是太傻,都能看得出来。
而此时,香香郡主急急开赴前线助阵。
这不就是机会来了吗?
紫伶都被留在镇上,军营全是清一色的糙老爷们,香香郡主的身边,不能没有侍奉之人。
“来人!”
“老爷,小的在。”
早已在外面侯着的王选,屁颠屁颠的跑了进来,哈着腰在门里一站。
“去,告诉管家,立即物色几个女娃,你和刘四,还有先前那俩女人,把郡主的侍婢紫伶也带上,尽早出发,去侍奉郡主。”
周敬堂又是一番吩咐,不但让王选带足人手,而且又装车拉了一些零零碎碎的日用品。
正好,军部来人,询问地方衙门是否对黄羊岘防区有物资补充?
如此一来,军部从北防军中,淘汰了的六百超龄老卒,被转入田兵籍,正好交付叶十三入编。
一名百夫长,被提升为签事,带着六百超龄的老卒,和衙门派出的勤务人员,一起开赴叶十三驻军的大金盟部。
岳佟清楚,叶十三身边,没有一个人是吃闲饭的。
眼下的在编兵马,都是一顶一的可战之兵,繁杂的内务还有后勤,还需要不少的人手去干。
屯田村,再也抽不了干杂役的人丁了。
这一点,岳佟清楚,周敬堂心里更是明白。
这些年龄在四十岁左右的兵卒们,带着对叶十三无比的敬意,精神抖擞地就开拔了。
叶十三,就是边军的战神。
能在战神身边听候差遣,那是他们军伍生涯中,仅存的无上荣光。
一路上,老卒们虽年龄偏大,但士气高昂,他们谈论着叶十三的赫赫战功,对即将开始的田兵生活充满期待。
签事骑在马上,不时鼓舞着众人,他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也明白统帅岳佟的用意。
临退出北防军常备部队,把他提升为签事,这就足矣摆明了,让他带好这六百兵马。
而王选一行,带着挑选好的四个十五六岁的女娃,还有为数不少的生活物资,跟在田兵后面,加快了速度一路疾驰。
紫伶和两名壮妇,和那四名女娃一样,被安排了两辆马车坐着。
一路上,女娃们叽叽喳喳,对未知的侍奉生活,既好奇又紧张。
她们要侍奉的主子,不是衙门后院周敬堂的小妾,而是当朝军机大臣、肃王府上的郡主。
如此一来,紫伶自然就成了侍婢们的领班。
一路鞍马劳顿,到了屯田村,稍加歇息后,又匆匆吃岘口,策马直奔大金盟部的木桑王宫。
也就在此时,叶十三更是做出了决定。
木桑的王宫,被拆掉了元蒙文字雕刻的匾额,随即被挂上去的,却是蓝底金字的新匾额上去。
“闰王府”三个大字,苍劲有力。
“闰儿哥哥的圣贤书,到底是没有白读。”
香香郡主仰脸,望着王府高大的门楣上面,三个被描了金漆的大字,一双眉目尽是钦佩之色。
闰王?
有意思?
吉格勒喊叶十三为“闰大哥”,老酒鬼和库库巴,直接喊叶十三为“闰王。”
如此一来,“闰王”这个称呼,就成了大金部族百姓对叶十三的新称呼。
这一点,只有叶十三自己心里清楚。
无论是叫什么?
已经意义不大,它只是向当地人表明,这里,已经是大夏版图所辖。
闰王府?
这更加说明了,这座占地面积很大,房屋院落不少的王宫,不再是元蒙辖区,而是大夏北防军,昭武将军叶十三的官邸,也是这片土地上的最高行政之处。
与此同时,王选等人也快马加鞭,终于赶到了闰王府。
“郡主……”
马车还没完全停稳,心急如焚的紫伶,迫不及待地先跳下车来。
“好啊!”
香香郡主一阵激动,道:“你来得正好,王府正缺人手,就连烧茶,都是本郡主亲自动手。”
“郡主您受苦了!”
紫伶行过礼后,把头转向第二辆马车上下来的四个女娃,然后板起脸来说道:“你几个,还不过来见过郡主和将军?”
四个女娃仰着脸,好奇地望着最近传说得纷纷扬扬的两个大人物。
下了车的王选,这下可慌了。
“大胆!”
王选虎着脸,冷声对四个女娃吼道:“还不快快低头,如此大逆不道,是想吃鞭子了不成?”
“奴婢,见过郡主,见过将军!”四个女娃心头一惊,赶忙就地跪下磕头。
两名壮妇,从车上卸下随身携带的女人用物,这才来到香香郡主面前,施礼道:“奴婢见过郡主,见过叶将军。”
“行了!”
香香郡主一摆手,把视线又投向紫伶,道:“来了就好,里里外外事儿不少,她们几个,你得给管好了。”
“奴婢遵命!”
紫伶又是一礼,这才指挥着下人们把带来的物品,一起搬进王府内。
这时候,带着六百田兵的签事,急忙奔跑上前,在叶十三面前单腿一跪。
“田兵签事杨启明,率六百部下,向昭武将军报到。”
田兵?
叶十三眉头一展,悦色说道:“好,本将正愁无人可使,这下好了,先行进去歇着,一会安排事务给你们。”
说完,叶十三一摆手,陈七斤上前,从签事杨启明举过头顶的双手中,把六百田兵的名单接了过来。
这一下,闰王府热闹了起来。
刚进入闰王府的左右知事房,被安排了值守人员,另有四十名血卫军在一排耳房轮值。
进入二门,就是陈七斤带着的十名卫兵,和紫伶带来的六名侍婢分左右住了。
后院里面,把剩下的田兵安顿了下来。
王选和刘四也不例外,被陈七斤安顿到了后院住着。
与二门平齐的两处院,分别各住着三十名血卫军。
如此一来,闰王府的人员配置,已经完全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