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韩宫盘坐在新洞府的修炼室中,并未立刻进入修炼状态。识海中,昨日云剑峰徐长风的热络与钱多多的咋呼交替闪现。内门果然不比外门,人情世故,派系倾轧,无形中都透着压力。
“云剑峰么……”韩宫低声自语。剑修凌厉,战力无双,若能得其精髓,自然是一条通天大道。但他更清楚,自己的根基与优势在于《灵生术》以及那神秘的金手指。炼丹,这条路似乎与他更为契合。
钱多多带来的消息,如同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他平静的计划中漾起了圈圈涟漪。
丹药殿,宗门的核心之一,若能成为其中学徒,不仅能系统学习炼丹之术,日后的修炼资源也将得到极大保障。
更重要的是,他对那些瓶瓶罐罐以及能化腐朽为神奇的丹药,本就有着浓厚的兴趣。
“《入门丹书》上的记载还很浅显,真正的炼丹术,博大精深。”韩宫回想起初试炼丹时的艰难与成功后的喜悦,眼神逐渐坚定。与其在不擅长的领域与人争锋,不如在自己感兴趣且有潜力的方向深耕。
翌日清晨,霞光初染。韩宫简单收拾一番,嘱咐旺财看家,便径直朝着丹药殿的方向行去。内门区域广阔,各峰之间云雾缭绕,偶有仙鹤掠过,灵气也非外门可比。
丹药殿位于宗门主脉的一处地火灵气充裕之地,遥遥望去,便能看到一座座造型古朴的殿宇楼阁,空气中都弥漫着浓郁的药香,夹杂着丝丝缕缕的焦糊气,显然是常年炼丹所致,令人心旷神怡的同时,也感受到一丝无形的庄重。
还未真正靠近,韩宫便看到丹药殿外已是人头攒动,黑压压一片,比他预想的还要热闹。不少弟子聚在一起低声议论。
“听说了吗?这次丹殿只招三十名学徒,可报名的起码有三百人了!”
“可不是,内门弟子谁不想进丹殿?资源多,地位高,以后修炼不愁啊。”
“不过丹殿的考核严苛是出了名的,光有修为可不够,还得有炼丹天赋。”
这些弟子大多衣着光鲜,气息沉稳,修为普遍在炼气三层以上,其中不乏炼气四层、五层的存在。他们成群,神色间带着几分期待与紧张,偶尔还有几声故作轻松的调笑。
韩宫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将自身气息收敛到最低。他如今炼气四层初期的修为,在这群人中不算顶尖,但也绝不垫底。
丹药殿招收学徒的报名处设在一座偏殿前的广场上。几张长案排开,案后坐着几位身着丹药殿执事服饰的弟子,一个个神情倨傲,目光锐利,正不耐烦地应付着前来报名的弟子。
“姓名,修为,所属山峰,有无炼丹基础?”一位山羊胡的执事头也不抬,声音干巴巴的,仿佛多说一个字都浪费灵气。
排在韩宫前面的一名弟子略显紧张,回答:
“弟子张凡,炼气三层顶峰,火云峰弟子,曾自学过一些药理,炼制过几次辟谷丹,只是……都失败了。”他说到最后,声音渐小,带着几分不甘。练气三层,说明是这次同期的弟子,毕竟以往没有练气四层一般不如内门的。
“失败了?哼,丹药殿可不是废物收容所。拿去,填好表格,那边排队等候初步筛选。”山羊胡执事丢出一块玉简,语气中满是轻蔑。那弟子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指甲几乎掐进肉里,却也不敢发作,只得喏喏应下,悻悻然走到一旁。周围隐隐传来几声压抑的嗤笑,让那弟子的头埋得更低了。
队伍缓慢前行,韩宫注意到,负责初步筛选的区域,似乎还有一些简单的问答。钱多多所言不虚,这丹药殿的门槛,果然不是那么好进的。
轮到韩宫时,他神色平静,将自己的玉牌递上:“弟子韩宫,炼气四层初期,灵植峰,曾炼制过回气丹。”
那山羊胡执事闻言,这才懒洋洋地抬起眼皮,扫了韩宫一眼,尤其是听到“灵植峰”时,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待听到“炼气四层”和“炼制过回气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色:
“灵植峰的?倒是少见,你们峰不是只擅长种草么。炼气四层能炼制回气丹,还算凑合。”他语气依旧平淡,但比起对先前那名弟子,已然客气了些许。毕竟炼气四层,在内门也算站稳了脚跟。
“表格。”他递过玉简。
韩宫接过,神识沉入,迅速填写完毕。表格内容除了基本信息,还包括对常见灵植药性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有过培养珍稀灵植的经验等。
韩宫仗着《灵生术》小成后对植物的亲和与理解,以及在外门种植灵番薯时对土壤、灵气调配的独特经验,填写得颇为详实,尤其在珍稀灵植培养经验一栏,他将灵番薯的某些特性稍作修饰地填了上去。
“去那边排队,接受第一轮问询。”山羊胡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列队伍。
韩宫点头,走向问询区。负责问询的是一位面容稍显刻薄的中年女执事,她面前摆着一本厚厚的图册,上面绘制着各种灵草灵药。她正冷着脸,训斥一个辨认错了药材的弟子。
“下一位。”女执事声音尖细,带着明显的不耐。
韩宫上前。
“辨认此三种灵药,并说明其主要药性,以及至少三种炮制方法。”女执事随手翻开图册,指向其中三株形态各异的植物,眼神中带着审视。
韩宫凝神看去。第一株,叶片如锯齿,通体赤红,他认得,正是炼制疗伤丹药常用的“龙血草”。
第二株,花开七瓣,色泽幽蓝,散发着淡淡的寒气,名为“冰晶兰”,是炼制清心静气类丹药的辅材。第三株,则是一块干瘪的黑色块茎,其貌不扬,但韩宫从其表皮纹路以及《入门丹书》的记忆中判断出,这应是“墨玉参”,有固本培元之效,但处理不当极易流失药性,且其药性较为隐晦,不易辨认。
这些对于旁人或许有些难度,但韩宫之前苦读《入门丹书》,又有过炼制回气丹的实践,回答起来并不算吃力。
他从容不迫地一一辨认,并详细阐述了它们的药性。
至于炮制方法,更是将《入门丹书》上记载的常规手法,结合自己对药性的理解,多说了几种较为偏门的注意事项,例如龙血草研磨时需避铁器,冰晶兰入药前最好以无根水浸泡一个时辰。
女执事听着,起初还带着几分漫不经心,但听到韩宫对“墨玉参”一种特殊去燥存性的炮制手法时,那是一种需要配合特定手诀,以微弱灵力持续温养七日,方能最大程度保留其药性的繁琐法门,眉头微微一挑,第一次正眼看向韩宫,眼神中多了几分探究:“你从何处学得此法?”这种手法并不常见,通常只有经验丰富的炼丹师才会注意到,或者某些丹道传承中才有所记载。
韩宫不卑不亢:“在一本残缺古籍上偶然看到,觉得颇有道理,便记下了。”
“嗯,还算扎实。”女执事难得地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平淡,但在玉简上划了几笔,显然对韩宫的评价不错,“下一关,灵植亲和度测试。
韩宫心中了然,看来这初步筛选还不止一轮。
他随着指引,来到另一处区域。这里摆放着十几个盆栽,里面种植着各色灵植,有些生机勃勃,有些则略显萎靡。周围已经有几个弟子在尝试,有的手忙脚乱,有的则不得其法,引得旁边负责的年轻弟子暗暗摇头。
一位年轻的丹殿弟子负责此项,他指着那些盆栽道:“任选三盆,尝试用你的方法激发其生机,或感知其状态。我们会根据灵植的反应和你的判断来评估。”他的语气带着几分程式化,显然对大部分弟子的表现不抱太大期望。
这可正中韩宫下怀。他修炼的《灵生术》本就是催生植物、沟通草木的法门。他走到一盆叶片有些发黄的“凝露草”前,此草喜湿润,看样子是缺水且灵气滋养不足。韩宫缓缓将一丝木系灵力通过指尖渡入,同时运转《灵生术》,细微地感知着凝露草的需求,如同聆听一个虚弱孩童的呓语。他调整着灵力的输出,温和而不霸道。
片刻之后,那盆原本有些蔫的凝露草,叶片上的黄色竟肉眼可见地褪去几分,微微挺立起来,叶尖甚至沁出了一点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
负责测试的弟子眼中闪过一抹讶色,低声道:“手法不错。”他看得出来,韩宫并非简单粗暴地灌输灵力,而是精准地把握了此草的习性,这种对灵植的细微感知,不是普通弟子能有的。
接着,韩宫又选了一株“火绒花”,此花性烈,需要充沛的火属灵气。韩宫虽主修木系,但《五行衍气诀》让他对五行灵力都有一定的亲和。
他小心翼翼地调动一丝火灵力,以《灵生术》为引,模仿其原生环境那种干燥而炽热的灵气氛围,缓缓滋养。那火绒花的花苞竟微微颤动,原本略显暗淡的红色,也变得更加鲜艳欲滴,仿佛一团即将燃烧的火焰。
年轻弟子脸上的惊讶更浓了些,开始认真打量起韩宫。
最后,他选了一株看似正常的“静心莲”。此莲叶片青翠,莲蓬饱满,表面上毫无异状。然而,韩宫凭借《灵生术》赋予的敏锐感知,以及神识的细致探查,却隐隐觉得此莲有些不对劲。
他伸出手指,轻轻触碰莲叶,闭目凝神。识海中,《灵生术》自发运转,一股微弱的意念传入他的感知。这静心莲的根系深处,似乎潜藏着一丝极其微弱的阴晦之气,如同附骨之疽,正在缓慢侵蚀着莲的生机。若非他感知特殊,寻常修士,乃至初级炼丹师,恐怕都难以察觉这细微的病灶。这株莲,看似繁茂,实则外强中干,若不及时处理,恐怕半月之内便会彻底枯萎。
。他将此发现据实以告。
那名弟子闻言,他看韩宫的眼神彻底变了,从最初的例行公事,变得有些敬佩起来。
“师兄,你对灵植的理解,当真不凡!”这名弟子由衷赞叹道,“请随我来,您已通过初步筛选,可以登记领取考核序号了。”
领取了考核序号玉牌,得知三日后将进行正式的实操考核,韩宫便离开了丹药殿。今日的初步筛选,虽然遇到些许波折,但总体还算顺利,尤其是《灵生术》在灵植亲和度测试中的表现,更是让他信心大增。
“实操考核么……”韩宫摩挲着手中的序号玉牌,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他很想知道,当《灵生术》与炼丹术真正结合,再辅以金手指的神秘增幅,究竟会碰撞出怎样耀眼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