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江山多娇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辛西娅158 本章:第207章 江山多娇

    日子如流水般过去,转眼间,伴读们的课业告一段落,天子刘协兴致颇高,特意在庆园设宴,邀众人赏雪赋诗,权作休沐之乐。

    庆园内,红梅映雪,亭台楼阁皆覆着一层素白。炭火盆烧得正旺,暖意融融,案几上摆着温热的酒樽和各色点心。

    众人列坐其次,案前皆备了笔墨纸砚,只待诗兴大发。

    “今日不拘礼数,只论才情。谁先来?”

    王粲第一个起身,略一沉吟,便挥毫写下《咏雪赋》,字迹清秀如行云流水。

    众人传阅,皆赞其文采斐然,尤其那句“素尘凝阶,瑶华满枝”,将雪景描摹得如在眼前。

    司马懿提笔作《临阙观雪》,字字如刀刻斧凿,诗中“千山暮雪,万里同辉”一句,胸怀宽广,气象开阔。

    刘协看得兴起,也亲自下场,写了一首《小园雪景》,虽不及王粲、司马懿精妙,却也清新可爱。

    王粲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王镜,见她微微垂眸,似在思索什么,便鼓起勇气道:“丞相……可愿赐诗一首?”

    众人闻言,皆屏息凝神,目光齐刷刷投向王镜。

    王镜抬眸笑道:“既然诸位盛情,我便献丑了。”

    她搁下书卷,起身走到案前,执笔蘸墨,竟不假思索,直接落笔。

    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众人看得目不转睛,只见她写的是——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开篇便如惊雷炸响,气势磅礴,仿佛将整个北地的苍茫雪景尽收笔下。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笔锋一转,山河壮阔之景扑面而来,字字如千钧之重,压得众人心头震颤。

    司马懿不由自主地直起腰背,聚精会神地望向王镜那处。

    这开篇气象之宏大,竟让他想起当年随父亲登临太行时的震撼——千山暮雪,天地苍茫。但眼前这寥寥数字,竟比亲临其境更令人心潮澎湃。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哪里是在写景?分明是在写一个时代的胸襟!

    司马懿看向王镜,见她神色淡然,仿佛笔下惊雷不过是信手拈来。此人胸中丘壑,究竟深几许?

    这比喻之奇绝,气魄之雄浑……他此刻才知什么叫真正的“凌云笔”。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一转笔,从苍茫壮阔到明艳妖娆,转折之妙令人拍案。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死死盯着那支游走的毛笔,仿佛在看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哪里是在咏雪?分明是在写这汉家天下!

    汉室倾颓,群雄并起,这江山多娇,英雄折腰。

    这句诗像把利刃,剖开了今世最隐秘的疮疤。这句诗又像面镜子,照出了这个英雄辈出又礼崩乐坏的时代。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俱往矣……”

    笔锋一顿,满座宾客的心都跟着悬了起来。这三个字里的沧桑与决绝,让刘协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袍。他忽然有种错觉,仿佛王镜不是在写字,而是在挥剑——一剑斩断过往,开辟新天。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最后一笔落下,满室死寂。

    王镜轻轻搁笔,墨迹在宣纸上缓缓晕开。她抬眼扫过众人,唇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那笑意很浅,却令人无法忽视。

    诗稿在众人手中传阅,赞叹声不绝于耳。众人脑海中不约而同地浮现一个念头:来日这惊世之作若传出去,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

    宴会渐散,宾客三三两两离去。王镜倚在廊下,指尖把玩着一枚白玉棋子,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正与王粲道别的司马懿。

    夜风微凉,司马懿似有所觉,回头正对上她的视线。

    王镜唇角微扬,朝他举了举酒杯。

    司马懿略一迟疑,终究走了过来。

    “丞相。”他拱手行礼,姿态恭敬,却不卑不亢。

    王镜将棋子收入袖中,笑道:“仲达不必多礼。今日诗会,你的《临阙观雪》气象不凡,颇有令尊之风。”

    司马懿眸光微动。她竟连他父亲的文风都了解?

    他谦逊道:“小子拙作,不值一提。”

    王镜轻笑,指尖在栏杆上轻轻敲击,似在斟酌词句。

    “河内司马氏,世代名门。”她忽然开口,语气随意,却字字如棋落盘,“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可惜……”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远处灯火阑珊处,似是无意道:“可惜许多贤才,未能得其位。”

    司马懿心头一跳。

    这是在暗示什么?

    他不动声色,顺着她的话道:“丞相求贤若渴,天下皆知。”王镜侧首看他,眸中似有深意:“仲达可有举荐之人?”

    司马懿沉吟片刻,谨慎道:“舍弟司马孚,虽年少,却勤勉好学……”

    王镜似笑非笑:“哦?可是那位‘温良恭俭,有古君子之风’的叔达?”

    司马懿微微诧异。她竟连司马孚的品评都知道?

    王镜不等他回答,已继续道:“天子年幼,朝廷诸事繁杂,若有贤才如仲达相助,必能事半功倍。”

    夜风拂过,吹动她鬓边一缕碎发。她随手拨开,语气轻描淡写:“来日方长,他日若有疑难,可来相府一叙。”

    说罢,她已转身离去,衣袂翩然,背影很快隐入夜色。

    司马懿站在原地,思绪万千。

    ——她在拉拢他。

    不,不止是他,是整个司马氏。

    从救王粲的“仁”,到授术数的“智”,再到今日诗会的“志”,她一步步让他看到她的手段、胸怀与野心。

    而现在,她抛出了饵。

    司马懿抬眸望向王镜离去的方向,眸色深沉如夜。

    三日后,丞相府。

    “主君,司马懿求见。”

    王镜正在批阅文书,闻言笔尖一顿,唇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

    “请。”

    片刻后,司马懿踏入书房,郑重一礼。

    “仲达来了。”王镜搁下笔,笑意温雅,“坐。”

    棋盘已备,黑白子静静等待对弈之人。

    司马懿看着那棋盘,忽然明白了什么。

    ——这是一局早已布好的棋。

    而他,已入局中。

    王镜看似随意地执起一枚白子搁在星位,落子声清脆,打破了室内的寂静。

    “听闻仲达善弈,今日可得让我见识见识。”

    她唇角带了几分意味深长的笑意,“棋局如世事,一子错,满盘皆落索,仲达以为如何?”

    司马懿执起黑子,目光沉静,“大人所言极是。不过胜负之道,有时亦在谋篇布局。”

    棋盘上,黑白交错,杀机隐现。

    王镜指尖拈着一枚白子,轻轻敲在棋盘边缘,她看向对面的司马懿,抬眸笑道:“仲达棋风稳健,步步为营,倒是很适合做一件事。”

    司马懿落子的手微微一顿,“丞相所指何事?”

    王镜将白子稳稳落在天元,笑道:“绣衣台,你可曾听过?”司马懿眸光一凝。绣衣台,明面上隶属尚书台,实则直属于王镜的暗部机构,权柄极重,监察百官,刺探军情,甚至可先斩后奏,专办非常之事。

    他不动声色,缓缓落下一子:“略有耳闻。”

    “我想请你入听风司。”

    “听风司?”

    “专司监察百官,收集军情谍报,监听民间舆论。凡朝堂之上、江湖之远,风声雨声,皆入我耳。”

    司马懿呼吸微滞。这是何等权柄?又是何等信任?

    他抬眸,正对上王镜的目光。她的眼睛幽深如潭,映着烛火微光,似能看透人心。

    “丞相为何选我?”他问。

    王镜笑意更深:“因为你足够聪明,足够隐忍,也足够——”

    她顿了顿,指尖轻轻点在他的手背上,“野心。”

    司马懿微微怔愣,没想到她竟如此直白地点破他的心思。

    王镜收回手,语气悠然:“当然,你也可以拒绝。”

    拒绝?她早已看透他。从她救王粲开始,从她授他术数开始,从她一步步让他见识她的权势、手段与胸怀开始……她就在等他入局。

    而现在,她亲手递来一把刀。一把可以斩断束缚,也可以反噬自身的刀。

    司马懿沉默片刻,忽而一笑:“丞相厚爱,懿岂敢推辞?”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王镜满意地点头,随即招了招手:“过来。”

    司马懿倾身靠近。

    王镜的气息近在咫尺,带着淡淡的墨香与熏香,她压低声音,在他耳边缓缓道出计划。

    监察何人?拉拢何人?又或是除掉何人?

    司马懿静静地听着,眸中锋芒渐盛,如蛰伏已久的野兽终于嗅到了猎物的气息。

    那是足以搅动天下局势的谋略,而自己,竟被委以重任。

    待她说完,他缓缓直起身,眼中覆盖着的那层疏离的薄冰已经全然褪去。

    “懿,必不负主公所托。”

    王镜轻笑,伸手拂过棋盘,将棋子尽数扫乱。

    “我们再开新局。”

    烛火摇曳,映照两人身影,如藤蔓纠缠,如暗流汹涌。

    这一局,才刚刚开始。


如果您喜欢,请把《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方便以后阅读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第207章 江山多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第207章 江山多娇并对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