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雨声被厚厚窗帘挡在外面,床头的铜灯投下昏黄光晕,如一小团迟迟不肯熄灭的余烛。
唐敬微靠在枕上,脸色苍白如纸,气息绵长。
她醒着,却未睁眼。
手中握着那条陪伴她多年的丝帕。
陈仲云坐在床边,眼神里没了平日的散漫,反而像一块慢慢被磨亮的老玉,沉着、沉默。
陈蔚青站着,望着床上的母亲和床边的父亲,心头泛起一阵酸。
“这事……”他说着,嗓子低哑,没有看向任何人,不知道在跟谁说话,“你别掺和了。
”“这种时候,就该男人出去应付。
你们女儿家家的,凑什么热闹?”他语气不重,却有种古旧的、被时代冲刷过的倔强。
陈蔚青一愣。
父亲从不说这种话。
哪怕别人说她“不守规矩”,他说得最多的不过是“随她去吧”。
他虽然不曾引以为傲,但也从未拦过。
她转头看母亲,却见那双病中干枯的手轻轻抬起,像是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抚上父亲的脸。
陈仲云愣了一下,低头看她,眉眼忽然软了下去,像是一个迟迟不肯卸甲的旧兵,终于在某个瞬间低下头。
蔚青忽然明白了。
她愣了一下,声音几乎脱口而出:“……可是爸。
”父亲这番话,不是要管她,也不是要劝她,是在替她预备“退场的理由”。
他想代她赴那场与东和商社的谈判,想以家主、长辈、男人的身份——替她挡下世俗与政治的所有锋芒。
他想在风暴来临之前,用自己这个“看起来最不牢靠”的人,把她护在身后。
她喉咙发紧,张了张口,却不知道从哪里劝起。
“爸,我不怕。
”她终于低声开口,像小时候把电话机拆了,站在书房门口低声认错一样。
“我也知道,谈不成会有后果。
向日本人低头…更是…”她直视他,眼神却从未这样坚定:“但如果我现在退了……以后他们就还是会说:‘她果然还是靠她爹’。
”“我站出来,至少——他们得认我。
”陈仲云沉默着,他好像。
”蔚青忽然笑了,眼眶却已泛红:“可我不会著文章。
”“但你做到了前面的。
”那头忽然传来电话局催促的电铃声,打断了这通短暂却灼人的通话。
“我要挂了。
”婉芝轻快地说,“还有人等着排队呢。
”“婉芝。
”蔚青终于开口,声音有点哑,“你还会再打过来吗?”“我不知道。
”她笑着答,“但你放心,我会写信的。
”“好。
”蔚青低声道,“我会等你。
”电话断了,嘟的一声,像是小提琴的最后一根弦,被月色轻轻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