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耳朵的米 本章:山雨欲来

    春天来了,南州的早晨总带着几分未褪尽的湿意。

    院子里树叶又长出新的,但风一吹,却有几片冬天没落尽的倔强地打着旋飘下来,贴在晨湿的石板上。

    早餐桌上,照旧铺着熨得平整的桌布,银壶里是温着的牛奶,碟中是陈母早就忌了的西点,仍由管家例行端上。

    没有谁说要改,但这些小地方的“照旧”,有时比“改变”更让人不安。

    “今天怎么没看见晨报?”陈母唐敬微淡淡问了一句。

    “来了的,太太,送进书房了。

    ”管家答。

    她放下刀叉,走进书房取出那叠报纸,在沙发上坐下,随手翻开。

    第一版是政事,第二版是外贸,直到翻到第三版副刊,才缓缓顿住。

    是一则小报上印着的评论,署名是个从未听过的笔名。

    标题却扎眼得很:《南州望族夫人昔日风光,今朝暗潮涌动?》。

    她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笔法显然不算高明,语句堆砌,却句句带刺,说的是市面上对陈家近日生意“变化”的猜测,也隐隐提及“陈夫人性情强势,凡事掌权,打压陈家男丁”,甚至连她昔年入主陈宅前的出身也拐着弯提了一句。

    她没有评论什么,只是把报纸合上,折得一丝不乱。

    那一瞬间,她脸上没有半点怒意,只有一种格外沉静的锋利,就像削过头的一柄刀,收回鞘中。

    这时陈蔚青从楼上走了下来,规规矩矩地坐到餐桌上,女仆忙把她的那一份西式早餐端上来。

    “太太,芳太太那边传话,说今晚茶会临时改到下周,说是家里有亲戚来了。

    ”管家小心翼翼地说道。

    “改了就改了。

    ”唐敬微淡声道。

    管家犹豫了一下,看了一眼陈蔚青,压低声音,又说:“前几日黎家送来的回帖,说陈小姐最近和那位沈家二少来往甚密,坊间有几句闲话……太太您看,要不要回一封帖子解释下?”陈蔚青浑身一抖,往嘴里送点心的手一顿,又假装若无其事的继续。

    母亲只一字一句地回答说:“该回的帖子,一封也别落。

    ”管家点点头,走了出去。

    待管家走远,母亲终于开口,但语气还是淡淡的:“你最近常和婉芝见面?”“嗯,在她家和她一起学法文。

    ”蔚青点头。

    “噢?只是学习?学得怎么样了?”蔚青愣了一下,没来得及答,母亲已经起身,把报纸放在桌上,有些用力,发出“咚”的一声。

    她没有再追问,也没再说话。

    上午的天气暖得有些过分,阳光透过窗棂,把书桌上的稿纸照得微微发亮。

    热气在空气里打着旋儿,晕开了一种静谧得近乎停滞的沉默。

    陈蔚青窝在书桌前,翻开那一叠从梁老师那儿借来的逻辑代数教案。

    铅笔夹在耳边,手边的笔记本已经写了满满三页,密密麻麻,布满她对命题的演绎、等价变换、真假值判断。

    可她忽然翻累了,脑子像在一阵一阵地发胀。

    她把笔记本合上,又把桌上的教材推到一边,拉开抽屉,从最底下那格抽出一摞夹着旧稿的纸夹。

    里面是她自己整理的“问题-答案”表,每一道题目像是某种“思想的零件”,她曾反复改写它们,用它们作为推理的一部分,作为“那台机器”的输入参数。

    纸张有点皱了,左上角有个被揉过又摊平的折痕。

    她看了看,前六个问题都已经被写好。

    她提起笔,迟疑了一下,写下:问题七:如果你必须违背某些原则才能完成它,你会接受吗?字迹一开始还端正,到最后那个“吗”字的时候却歪了一点,像是有什么微小的犹豫突然挤进来了。

    她盯着这句话看了很久,眼神有点发空。

    片刻后,她低头,又写下:问题八:你是否相信,这件事只能由你来做?写完这句,她的呼吸轻轻顿了一下,仿佛自己也没意识到,这两个问题其实不是为了那个机器在问,而是为了她自己。

    她放下笔,靠在椅背上。

    春日的阳光落在她脸上,她却觉得有些冷。

    耳边是远处院子里女仆晒衣裳时传来的晃杆声,“咚咚”地敲着地面,很远,却很近。

    午饭时,阳光正好斜照在餐桌上,洁白的桌布被金光染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银餐具摆得一丝不乱,陶瓷碟子上是切得细细的牛肉和酥软的芦笋——一切都和往常没有分别。

    陈蔚青吃得慢,一边切一边低头琢磨着怎样开口。

    终于,她放下筷子,小心翼翼道:“妈,我今天在报纸上看到那个评论了。

    ”唐敬微的动作微不可查地一顿,但没抬头,只是拿餐巾轻轻擦了擦嘴角。

    蔚青语气低了几分:“他们根本不了解你……他们写的那些,全是胡说八道。

    你……”她忽然有些激动,却又咬着牙压住,“他们全都不懂……”“嗯。

    ”母亲淡淡应了一声,然后忽然开口,语调轻得像是在聊天气,“你今天不去婉芝那里吗?”蔚青怔住。

    “我……下午去。

    ”她垂下眼,不敢多说。

    餐桌上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汤匙碰到碗沿发出一两声清脆响动。

    母亲没有再说什么,蔚青也没再追问。

    她吃完饭,起身离开时,只说了一句:“我晚上…晚点回来,婉芝她…嗯…有事。

    ”“嗯。

    ”母亲仍是那种不轻不重的回答,像极了蔚青小时候摔倒时,她帮她擦破皮的膝盖时用的那种声音。

    黄昏刚刚落下的时候,屋里一点风都没有。

    客厅里燃着一盏灯,门没关严,映出唐敬微的身影从客厅走上二楼。

    陈蔚青的房间东西很多,但干净整洁得近乎克制。

    书桌上摆着数学笔记、逻辑课本,还有一沓被压在书下的打草稿的纸张。

    母亲站了很久,像是在权衡什么。

    最终,她伸手翻开了那沓纸。

    第一页,是她自己的名字:“唐敬微”,旁边标着几个方框:“家庭角色”“社会身份”“语言风格”——像是什么分析框架。

    再翻,写着:“她为什么总能掌握场面?”“她的‘温柔’是一种权力吗?”“她是否曾为自己牺牲?”……每一页都像是手术刀下的切片,带着某种既钦佩又质问的语气。

    唐敬微的眉心慢慢皱起来。

    再翻一页,是一组整齐写在米黄色格纸上的问题。

    那是蔚青今早留下的那一张纸。

    上面只写了八个问题,她一行一行地读下去:“你觉得你是否有能力做成这件事?你是否愿意为这件事放弃一切?你要做的这件事,会被你的家人所接受吗?如果没有人理解你,你还会坚持下去吗?如果做这件事会让你伤害别人,你还会做吗?如果你失败了,你还会承认它是对的吗?如果你必须违背某些原则才能完成它,你会接受吗?你是否相信,这件事只能由你来做?”屋内的灯光静静地照着她手中的纸,那些字迹不大,却极为清晰,像是某种正在逼近的宣言。

    她只是轻轻放下,但神情已经彻底变了,连空气都屏住了呼吸。

    她站起身,走出屋子,门没关,灯还亮着。

    窗外枝头有一只鸟飞了起来,在风中惊起一抹残影。


如果您喜欢,请把《灯火渐明》,方便以后阅读灯火渐明山雨欲来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灯火渐明山雨欲来并对灯火渐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