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乃明连忙回道:“长公主且放心,已经商量好新方子了。
”听闻此言,刘御医扭头蹙眉望着他重重出了一口气,董乃明余光瞥见他的动作,暗道坏了,昨晚就不该让王御医走,让他来。
这个呆头鹅。
果然,长公主走来站定,问道:“这位御医倒是脸生。
怎么,你对董御医的话有异议吗?”刘御医双手一拱,道:“回禀长公主,世子大限已至,卑职等回天乏术了,并未探讨出新方子。
”听闻此言,魏姬芬神色未变一下,轻声道:“是吗?”董乃明忙给另两人使了个眼色,三人一起跪下。
额头抵在冰凉的地上,牙齿更泛起了冷意,自知此事总要有个决断,须臾间,董乃明浑身只剩下囫囵胆一个,话在肚子里滚了几遭后,他悲痛道出,“望长公主恕罪,世子沉珂难医,卑职等委实束手无策了。
适才因怕长公主不能接受,才谝谎欺于长公主,实是卑职的罪过,请长公主责罚。
”长公主回头看向床榻上受尽病痛折磨的儿子,她的目光定定落在钟青毓的脸上,却好似游走在更遥远的地方,良久后,说道:“真的医不了了吗?那就不医了,你们回宫复命吧,就跟圣上说本宫不让医治了。
”虽然也感到痛心惋惜,但好歹脱手一桩麻烦差事,顿时浑身轻松,董乃明神情却愈加肃穆,他连忙伏地叩谢,另两人与他同状,“长公主节哀,卑职告退。
”待御医们离开,魏姬芬走到桌旁坐下,看着纸上墨迹未干的脉案,一挥手让众人退下,常雪融还要在旁伺候,被她一并遣走了。
靖安侯心中记挂着大儿子,下朝回府的头件事就是去大儿子的凌霄阁。
到了正屋门前,长公主奶娘刘嬷嬷哽咽着将事情大致给他复述一遍,靖安侯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将脸冲着寒风吹了会儿,待眸中干涩,他才推门而入,去见自己的妻儿。
卧房内,长公主伏在床榻上,正半抱着儿子轻声哼唱童谣“风来了,雨来了,邻家姐姐抱娃跑。
花铃铛,落谁家?拾得还我小冤家[1]”唱罢,她起身握着儿子微凉手掌轻轻摩挲,半晌后轻声问道:“侯爷你说,是不是我们做得不够好,常安才不肯睁开眼睛?”靖安侯死死咬牙,待压下满腔泪意,他快步上前将妻子抱在怀里,“我在呢。
”这三个字,让长公主放肆地哭出了自己的心酸和无奈,“呜呜呜~鹤延,我们儿子,我们儿子……我不想让他走。
”靖安侯抚摸着妻子的头发,又看一眼面色灰白的儿子,不知说什么才能宽慰妻子,他心中也痛如刀割。
丧子之痛,他们将一同受过,这天底下,只他们两人感受能够相通。
侯爷和长公主要让儿子走得体面风光,侯府便悄悄置办起了寿衣、棺椁等物。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消息像是长了脚,满城传世子咽气就在眼前。
常雪融没拆表哥送来的书信,一把烧掉,见火舌将纸张烧个干净,便动身返回凌霄阁。
她风寒未好,面若金纸又未施粉黛,半途遇到了长公主,长公主打量她两眼,见她身体实在抱恙,便让她去偏房歇着,不必逞强。
这个当口,常雪融哪里敢躲清闲,便回道:“谢母后挂怀,我风寒快好了,并无大碍,而且我想陪在夫君身边。
”“那就更得歇着,若是传给常安就不好了。
”回门后世子身体便开始不好,长公主虽心知不怪常雪融,可到底还是没忍住,迁怒于她。
抬进来冲喜的媳妇儿,一点不起作用,儿子病症陡然间加重,她嫌常雪融碍眼。
长公主进去后,刘嬷嬷使个眼色,灵犀便啪一下关上了门,常雪融看着在自己鼻子前边关上的房门,神色未变,恭敬侯在门前。
她思绪飘忽地想。
贵人一句话,便掌握了她的生杀大权。
可是,这么尊贵的人,却掌握不了儿子的生死。
现在这个结果,不知道长公主夫妇有没有后悔让自己来冲喜?”贵人眼中,或许她的命如蝼蚁。
可她再不矜贵,也是条人命,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别人舍得,她舍不得。
所以明知此时做什么都不讨喜,还是杵在这里当摆件,不想日后被人翻旧账,说她冷眼作壁上观。
无情无义,冷血冷情,罔顾夫君性命,该当死罪。
如此,只能更加谨言慎行,唯恐行差踏错。
惟愿世子去世后,留在侯府或是离开都能有条活路。
日子没有盼头儿,也得有条活路才是。
接连几日被拒之门外,讨够了嫌,常雪融也自请去佛堂,长公主看着她蜡黄脸颊和眼下青黑,满脸带着不吉利,连忙应允。
常雪融再次见到了钟青原。
一进佛堂,她便打一哆嗦,感觉室内比室外还要寒冷。
昏暗佛堂内只有一盏油灯,冬日寒气好似给灯光罩上了一层帷幕,帷幕外漆黑如墨,帷幕内只能照亮一个小小身影。
他正小声啜泣着诵念佛经,念罢两句便提起毛笔抄写,写完后双手合十跪拜,“希望菩萨保佑哥哥长命百岁,无病无灾。
”起了身,先合拢双手伸到嘴前,呼两口热气暖一暖冻僵手掌,才再次开口诵经。
蒸腾雾气在他唇部缭绕,扩散到油灯处,火焰歪斜一瞬便小了阵仗,待到雾气散尽,火苗见长、光线稍亮,周而复始,不曾熄灭。
屋内一切从简,好似吃苦越多,越能表示诚心,竟连个炭盆都没生,便愈发显得那尊鎏金庄严、满目慈悲的菩萨神像与粗陋佛堂格格不入。
可是世人皆苦,菩萨又会渡得哪个苦命人一程?常雪融举步向他走去,正在抄写的钟青原身子先是一颤,他捂住双眼,小声开口安慰自己:“不怕不怕,没事的”,一边小心翼翼转身,在指缝中看到是常雪融后,他明显放松了下来。
惊喜开口道:“嫂嫂,你怎么来了?”这是钟青原第一次向她展露这么外泄的情绪。
常雪融知道原因。
这月余时间,长公主夫妇一心只扑在长子身上,好似忘了自己有另一个孩子似的。
钟青原眼睛亮亮的地看着嫂嫂,想要起身,却因跪坐时间过长,而仄歪着摔倒。
常雪融快步上前将他抱在怀里,他冰凉的脸蛋依偎在她的下巴,冰得她一激灵,她连忙解下自己的披风裹在他身上。
温暖的披风、温暖的怀抱,令钟青原舒服地喟叹。
除了下人,这还是第一次他没有开口,也没有撒娇,就有亲人来到他的身边,主动给他拥抱。
在这个寒冷的、漆黑的、令他惧怕的冬日夜晚。
抬头看向常雪融疲倦面容,他想,“虽然嫂嫂人长得丑丑的,但他有点喜欢她了。
”常雪融抱着钟青原坐在蒲团上坐了会儿,感觉有点儿抱不动了,便开口:“还冷不冷了?”钟青原开口:“不冷了。
”常雪融立时便扶他站起,离开自己的怀抱,伸手甩甩自己有些酸胀的胳膊,心想,这孩子看着不算胖,还怪压手的。
钟青原站起来后,比坐着的常雪融要高,他俯视着常雪融,问道:“你怎么不照顾哥哥了?”常雪融看他还带着湿意的眼角,说道:“我也来求求神佛,让你哥哥早日好转。
”话毕,就转身面向菩萨神像,闭眼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举到鼻子正中,不说话,也不动作了。
钟青原见她只是跪着,主动开口道:“嫂嫂,跪拜的人那么多,菩萨听不到你的心愿的。
这样吧,你念《地藏经》,我念《药师经》,这些能够加持,让哥哥好得更快些。
”“当真?”“当真。
”“那你为何跪拜?”“我们是观音座下记了名儿的弟子,自与旁人不同。
”“我倒没听过这说辞。
”“有香客来上香,我师父就会这么说,他说这叫求佛不如求己。
”常雪融不懂,但他当过和尚,就听他的了。
她满腹狐疑接过《地藏经》,开始一字一句艰难念起来。
世事难料,在常雪融和钟青原日日跪在佛堂为钟青毓念经时,钟青毓吐血昏厥数日后竟然醒了过来。
虽然仍然孱弱,但醒来后,瞧着脸色一日赛一日地好了起来,如枯木逢春,焕发了新的生机。
等到钟青毓已无性命之忧,常雪融和钟青原两人齐齐两眼一昏,不理世事。
大夫看过,说两人劳累过度,养上几日便能好全。
侯爷夫妇这才安心,他俩可不希望大儿子好了,小儿子又不好。
两个儿子都好生生的,才能阖家欢乐。
常雪融醒来,便见满脸喜意的长公主和侯爷,一人给了她一屋子的赏赐,杏云说起世子脱离生命危险时,都忍不住两眼含泪。
太不容易了。
经此一遭,小姐活生生脱了层皮。
因着世子要养病,已让常雪融和钟青原都搬去了旁的地方。
正是寒冷时刻,呼出一口气都要在眉睫上冻成寒霜,钟青原居住的青云间,火龙约莫有点儿问题,屋子里总是没有热气儿,又不能立时整修,钟青原躺着被冻得难受,根本睡不着。
他悄悄跑到听澜轩的偏房,钻到了常雪融的被窝里。
常雪融睡得正香,被冰得一激灵,又被吓了一跳,钟青原连忙叫道:“嫂嫂别怕,是我”。
“原原?”“是我。
”侍女们赶紧进来点上灯,见到钟青原也惊讶了一瞬,常雪融让侍女退下,听着胸腔里慢慢消减的心跳声,问道:“你怎么跑这儿了?”钟青原躺在暖和的被窝里,舒服道:“我那院子太冷了,嫂嫂你摸我手。
”常雪融伸手摸去,又给冰得一颤。
不由想起了那日刚进佛堂看到的小小身影,常雪融得心霎时便软了下来,于是让他睡到床铺里侧,又伸出双手给他两只冰凉小手炜暖后,才摸摸他因为没有剃度而有些扎手的脑袋道:“快睡吧。
”常雪融在花卷久违的咕噜噜声中,再次进入静谧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