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默默不卷单zz 本章:第一章

    1那个游戏房间里的薄荷

    2018年的夏天来得有些早,教室的风扇刚转起来,热浪却已经把白衬衫黏在了背上。

    苏芷蜷在书桌边,头发乱糟糟地绑成一个马尾。桌上摊着厚厚的《5年高考3年模拟》,她翻了两页便泄了气。窗外传来别的班在打篮球的声音,她烦躁地放下笔,拿起偷偷藏在抽屉里的旧手机。

    就玩一局。她对自己说。

    点开那个她偶尔用来放松的语音游戏App——《谁是卧底》。

    随机匹配进房间,人数很快凑满。游戏开始之前,所有人都在开麦寒暄。语音房间的昵称五花八门,什么蛋糕烦死了还要背古诗之类的,最引她注意的是一个昵称简单又干净的人:

    薄荷。

    好了好了各位,不要聊天了,我开始发词了。房主说话风风火火的,像个老干部。

    她戴着耳机听词,轮到她发言时,有点紧张,声音不自觉地软了下来:我觉得这个词……跟夏天蛮有关系的吧……

    突然房间安静了一秒,然后有人笑出声:谁刚刚那个声音啊好嗲,卧底就是她吧。

    苏芷脸一红:不是我啊!

    我觉得是她欸。另一个男声打趣道,小女生说夏天就是卧底经典发言。

    这时,那个名叫薄荷的人第一次说话了。

    你们能不能别一来就攻击别人……听她说话挺可爱的。

    他的声音不像其他人那样带着游戏的随意,而是低沉、克制,有点像深夜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干净、缓慢,却很有穿透力。

    她抿了抿嘴角,心里有些小得意,更多的是意外。

    那一局她还是输了,谁让她真的不是很会玩。

    游戏结束,房间逐渐散去,她正准备关掉App,却看到薄荷发来一条好友申请。

    我是那个替你说话的人。

    她嘴角翘起,点了接受。

    谢谢你替我挡了一箭。

    应该的,你是我这几局以来听过最温柔的声音。

    ……

    说真的,我现在脑子里已经在配音了:你是坐在树荫下听蝉鸣的小姑娘。

    好会说话。她想。

    她调皮地回复:你是广播台男神吧

    差不多,大学的时候混过主持社团,现在读研一。

    她看着聊天框愣住了,研一

    原来他比她大那么多。她才刚升高二,还在为数学而头疼。

    好厉害啊,我还在高二呢。

    小学妹了呀。他发了个笑脸。

    她打字时突然意识到:她竟然不知道他的名字。

    只知道,他叫薄荷,声音很好听。

    那天晚上她没有继续聊天,毕竟还有作业等着她。可游戏App留在后台,头像旁的那句签名愿你清凉如初夏却总浮现在她脑海里。

    从那一刻开始,她记住了一个人。

    一个没留下真名的声音。

    2.消息只回了已读

    高三的生活就像一架没有刹车的过山车,坐上去了,就只能闭着眼往前冲。

    苏芷的学校是寄宿制,手机统一保管,一周只能在周日晚上六点到十二点取回使用。她会在这短短的六个小时里,把一整个世界都塞进去:下载资料、报志愿模拟、看看动漫、听两首歌,还有,点开那个语音App。

    App

    里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那些曾经一起玩谁是卧底的昵称,多数都灰了。

    唯有那个叫薄荷的头像,还挂在那里,状态是离线。

    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戳开对话框,发了一条消息。

    你还记得我吗就是那个声音嗲嗲的小学妹。

    她盯着屏幕几秒,心跳有点快。那条消息发出去后,很久都没有已读提示。

    苏芷叹了口气,锁了手机。

    果然是学长……哪还记得我。她低声嘟囔。

    那天晚上她看完一整套理综卷子,却一直想着那条未读的消息。

    过了两个星期,她又拿回手机。

    点开那条对话——依旧没读。

    她咬了咬唇,想了想,又发了一句:

    之前我们在语音房认识来着,打游戏的,那个‘谁是卧底’。

    依旧,沉默如海。

    第三周、第四周……她像是在对空气讲故事。

    她不是没想过放弃,但每一次点开那个绿色头像,就总觉得还差一句话——还没讲完。

    于是第六周,她发了最后一条:

    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忽然想起你。

    发完这条消息时,她自己都觉得有点傻。

    你在干嘛呢……会不会早就卸载了App。

    她不知道,那时候的柏航,正站在大漠腹地的岩层旁,背着设备测温、取样、画图。

    炽热的阳光下,他满身是灰,手机信号只有一格,有时候连那一格都会消失。地质学院的研究项目总是跟沙子和风打交道,而他,这个团队里年纪最小的研一学生,负责外出记录与数据整理。

    有一天傍晚,风小了一点。他终于有了半小时空闲,靠在越野车的轮胎边打开手机信号。

    滴——滴——滴——

    十几条消息弹了出来。

    在那一堆班级群、导师通知、采样数据的未读中间,有一个聊天框,昵称写着:苏芷(声音嗲嗲)。

    他盯着那条三周前的消息:

    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忽然想起你。

    他愣了几秒,心跳一下子快了。

    ——在这片什么都没有的沙漠里,居然还有人记得他。

    ——是她。

    他抬起头,望着夕阳染红的天空,忽然很想说点什么。

    但他只是轻轻打了一行字:

    我记得你。最近太忙了,研一了才刚适应。

    然后,他盯着发送成功的那一行文字,手心却有点出汗。

    苏芷是在周日晚十点看到的。

    那一晚,她正窝在被子里刷题,一脸倦意地解着化学方程式。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她机械性地拿起来——看到那条熟悉又陌生的头像旁,有个数字1。

    她一瞬间坐直。

    点开,看到那句:

    我记得你。最近太忙了,研一了才刚适应。

    她愣了好久,然后在床上扑倒,把手机贴在脸边,低声笑了出来。

    他回我了。

    3.沙漠尽头,有人记得我

    柏航·第一人称

    三月底,学院安排我们去新疆塔克拉玛干边缘的露头带进行野外地质考察。连续三周没信号,连睡觉都是在车顶帐篷里,白天顶着风刮脸,晚上靠泡面续命。

    我不是第一次来沙漠了,但这次时间久、任务重,我们要完成一套完整的层理记录,得一层层下探、测量、采样。

    身上的灰擦不完,脸上的皮晒脱了两层。

    整个世界只有两种颜色:黄沙和湛蓝的天。

    没有社交,没有消息,没有人提起你的名字。

    有时候,你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被这个世界遗忘了。

    我们考察的第十六天,终于返回县城加油补给。

    信号在我手机右上角跳了两下,像心脏复跳。

    叮——

    我滑开,信息蜂拥而来。最上面一条,是一个陌生却熟悉的头像。

    苏芷(声音嗲嗲)

    点开时,我愣了。

    三条消息,间隔很久。最早一条是半个月前。

    你还记得我吗就是那个声音嗲嗲的小学妹。

    之前我们在语音房认识来着,打游戏的,那个‘谁是卧底’。

    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忽然想起你。

    我盯着那最后一句话,心口有点钝钝的。

    其实,那场语音游戏我记得不算太清楚,但她的声音,我记得。

    那是一种……有点犯规的声音。

    软的,却不黏人。像初夏的风,有点调皮,但吹进耳朵时会让你瞬间安静下来。

    我当时只觉得好听,便多看了她两眼,加了好友。

    我们没怎么聊,甚至,我都不知道她叫什么。

    但在我连自己都快忘了自己是谁的日子里,

    居然有一个小姑娘,在时隔大半年后,一条一条地,发来了消息。

    她根本不知道我在哪,也不知道我为什么没回,却一直在等。

    就像,在浩瀚沙海中,有人留了一张写着你名字的明信片。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我不想消失得那么悄无声息。

    我打了一行字:

    我记得你。最近太忙了,研一了才刚适应。

    点下发送键,手机震动了一下,像是心跳落回了身体。

    我犹豫着,想再说点什么,比如:

    那天你说的那句话我挺开心的。

    你声音真的很好听。

    我挺想你。

    可最后,什么都没说。

    我们终究只是认识过的陌生人,她是个高三女生,我不过是一个读研的地质狗。她的人生正在朝前跑,而我在岩石和地层里蹲了太久,连跑起来的姿势都生疏了。

    但还是……很高兴她记得我。

    那天晚上,我们继续上路。

    我在越野车里刷手机,车窗外是一整片冷静的星海。

    我点开她的头像,看到她签名是:快高考了,祝我别秃。

    我笑了,回了一句:

    你一定不会秃。

    然后想了想,又补了一句:

    你一定很努力吧。

    过了几秒,她回我:

    哈哈哈,没有很努力,普通水平。但最近每周见手机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你有没有回我。

    我低头,笑意爬满眼角。

    我想,如果我那时能在沙漠中听到这句话,一定会觉得,那一整个黄沙的孤独都值了。

    4.你好,三年不见的你

    他回我了。

    那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样在宿舍楼三楼写题,后桌女生在背生物,我则盯着题目看得发呆。眼睛累得不行,我就偷偷拿出藏在抽屉里的手机——不为别的,就想看看那个绿色头像有没有亮。

    本来不抱希望的,毕竟我已经发了三条消息,对方压根连已读都没给过。

    但这次不一样,头像右下角居然亮起了蓝点,还有——一条新消息。

    我记得你。最近太忙了,研一了才刚适应。

    那一刻我像被人敲了脑袋,心跳忽然变得很快。

    仿佛是翻了好多遍的信,突然被人回了。熟悉又陌生。

    我下意识地把手机怼到脸上,眼睛瞪圆——不是梦。

    他居然真的、真的记得我。

    我翻了好几遍他的消息,想找点蛛丝马迹。

    语气不冷,也不太热……大概,刚刚好

    然后又开始各种小剧场。

    他是不是觉得我烦

    会不会只是出于礼貌才回

    他叫我小学妹,我是不是太像个小孩子

    但想到他打那句我记得你的时候,我心里突然安定下来了一些。

    我打了一条很正式的回信:你好呀,三年没见的你。

    然后鬼使神差地加了个眨眼表情。

    聊天没开始就火热。他一会儿才回,有时候过了十几分钟才冒泡。

    但我不着急,我现在是高三,时间也不多,每周也只有周日能碰手机。

    我小心翼翼地选着词,生怕自己说错了什么——

    他回我消息的第一个周日,我问他:

    你都忙什么呀

    沙漠考察回来,在整理标本,做报告。你呢

    我一边啃泡面一边打字:我们昨天刚做完第三次月考模拟,数学考砸了。

    砸了多少

    选择题做错四个,压线裸分,老师骂了我一节课。

    不过我感觉题太偏了,不怪我。

    不是你不行,是出题人太离谱。

    我笑了,拍了卷子照片发给他:你看你看,是不是有点变态

    真变态。他回。

    接着,他认真研究那道立体几何题,帮我解了一遍。讲解逻辑清晰,还有一点学术的冷幽默。

    我盯着屏幕,觉得这学长其实还挺可爱。

    我开始期待每周的手机时间,不为刷题,不为休息,只为看看薄荷有没有发消息。

    周四的时候我还梦见他发了条语音说:你考得好我就讲段地质冷知识给你。

    梦里我说:你讲,我听。

    醒来时笑了半天,笔都没握稳。

    学校生活依旧鸡飞狗跳。

    后排男生用小刀雕了块橡皮说是送我的幸运石,我拿着那颗东倒西歪的石头拍照发给他。

    我们班有个小天才雕刻家。我打字。

    像风化后的灰岩。他回复。

    请用你专业的眼光鉴定一下,这种橡皮岩有没有收藏价值

    你不怕我开地质笑话大招吗

    来啊,我扛得住。

    结果他一本正经地说:

    此物呈灰白色,硬度3级,带轻微摩擦痕迹,应为中学生级别的初期人工雕刻品,可称‘少年的愚勇’。

    我笑得不行:你别装博士。

    我本来就不是博士,是硕士。

    嘴真贫。我骂他,心里却觉得被轻轻挠了一下。

    那天我们聊到晚上十一点,我才恋恋不舍地关上手机。

    临睡前,我听着寝室里同学翻书的沙沙声,脑子却一团软呼呼的。

    他并没有每天都找我,我们的聊天像一场慢热的对话剧。

    他不常说话,不故意讨好,也没频繁发在干嘛。

    但就是这样简单的说话方式,让我一遍一遍去回看。

    我甚至开始有些怕——怕自己喜欢他,怕他知道我喜欢他。

    怕他还是觉得,我只是个小学妹。

    5.地质男和女高中生

    你们学地质的,是不是特别懂岩石

    我靠在课桌边,拿着手机,偷偷发了一条消息给柏航。

    他秒回:懂点皮毛。你问我,是想让我帮你看橡皮岩还是矿泉水瓶沉积史

    我被逗笑,打了一行字:我是认真的,问你正经问题。

    问吧,我这人上知火成岩,下懂玄武岩,横扫沉积岩。

    ……你以为你是岩王帝君吗

    是的话,你就是璃月港最可爱的港民。

    我差点笑出声,心里却突然柔了一下。

    他总能用调侃的方式,让我觉得自己没那么普通,像是被认真接住了哪怕再小的一句话。

    那段时间,我们聊得不多,但聊得舒服。

    我问他沙漠是什么颜色,他说黄得发白;我问他石头有没有脾气,他说有——有些石头一敲就碎,有些则藏了千万年也不吭声。

    他还说自己最喜欢青灰色的页岩,那种从沉积缝里翻出来、带点泥土味的安静的石头。

    我说:你不觉得你也是这种类型的人吗

    什么类型

    沉默、缓慢、不吭声……但其实内心藏了很多风暴。

    他没再回。

    我以为自己说错话了,心里顿时开始打鼓。

    结果几分钟后他发来一条语音。

    他的声音一如既往低沉平静,语气却轻微带着一丝笑意:

    你也挺懂我的啊,小学妹。

    我没告诉他,那天我听了那条语音快十遍。

    每一次听,都感觉他在认真对我说话,而不是对一个模糊的聊天框敷衍。

    我甚至把他的语音保存下来,偶尔晚上戴着耳机听,像个偷偷幻想的傻子。

    有一周,我因为月考考差了,心情低落得不想说话。

    手机解锁后,他刚好发来一条消息:

    在吗刚翻书翻到一个有趣的东西,想给你讲讲。

    我敲了几次屏幕,最后只回了句:

    我今天不太想说话。

    他没追问,也没多话,只发来一句:

    那我今天给你讲,你听就好。

    接着,一条语音接一条语音地发来。

    他说的是石灰岩形成的过程,什么成岩压实、化学胶结,还有细碎的例子和模拟讲课的语气。他的声音很稳,一句句慢慢讲,没有任何催促。

    我把耳机塞进耳朵,侧躺在床上听着听着,居然就睡着了。

    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站在大海边,一块石头从沙里翻出来,对我说:

    我知道你今天不开心。

    我知道,那块石头,是他。

    第二天,我醒来后给他发了一句:

    昨天,谢谢你讲课,我听完睡着了。

    那你是听不下去,还是太舒服了

    你猜

    我猜你是被我迷倒了。

    我笑着打字:自恋吧你。

    你是第一个愿意听我讲课的女生。

    我怔了一下。

    是真的。你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我以前说这些,别人都觉得无聊,只有你会听完,还会接话。

    我看着那句话,手指顿了一下,敲出一行字:

    是吗你讲得不无聊啊,挺有意思的。

    他回:

    那以后,我天天给你讲。

    我笑着打字:成交。

    可他后来并没有天天讲。

    也许他也怕自己讲太多,像别人说的那样无聊。

    又或者,他知道我时间有限,不想打扰。

    但那句话,我还是放在了心里。

    天天给我讲——听起来像是一句承诺,虽然没有兑现,却让我觉得很被偏爱。

    6.只有六小时的温柔

    每周日晚上六点,是我这一周最期待的时间。

    不是因为能吃外卖,不是因为能睡懒觉,而是因为——手机归还了。

    班主任像发粮票一样把一排手机放在讲台上,我站在队伍里,不动声色地踮了踮脚,眼睛扫过那一排熟悉的壳子。

    那只绿色的旧壳子,是我的。

    拿到手机的那一瞬间,我已经熟练地解锁、点开语音App、刷新联系人界面。

    他不在线,但他的头像亮着。我心里一紧,指尖有点颤。

    点开聊天框——他留了一句话:

    今天太阳很大,你那里也是吗

    我噗嗤一笑,回了他:

    大得想让我蒸发。

    中午还跑去跑操,我差点变人干。

    那我得找个罐子把你装起来,回去泡发。

    我一边咬吸管一边笑,天知道我笑得多傻。

    我们的聊天很简单,甚至有点稀疏。

    我每周只有周日的6小时自由时间,从晚上六点到十二点,手机必须上交。

    而他,研一课程也紧,偶尔有报告要交、项目要准备。

    但我们之间,从没冷场。

    有一次我犹豫很久,鼓起勇气问他:

    你会不会觉得……我们聊得太零碎

    不会。

    你想聊的时候我在,不想聊的时候我等你。就刚刚好。

    刚刚好这三个字,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词。

    就像他的人,不多不少,不近不远,温柔得很克制。

    那晚我窝在自习室外面的台阶上,耳机里播放着他的语音。

    他说最近实验室有个学姐偷偷养了一只猫,被老师发现了,全实验室围着那只猫转,还给它取名叫页岩。

    我笑出声:你们地质人真是一言不合就拿石头命名。

    对啊,下次给你买块石头送你。

    你送我,我还真得收着。

    到时候在高考作文里写:我曾收到一块男生送的石头,开启了我对地质的兴趣……

    不行,这听起来像入教了。

    十一点半,我躺回床上,舍友们已经睡了。只有我一个人还拿着手机,耳朵贴着耳机,听他发来的最后一条语音。

    早点休息,熬夜对你头疼不好。

    我嗯了一声,但没舍得马上回。

    我盯着那个聊天界面,心里有个问题盘桓了很久:

    我们算朋友吗

    是不是只有我在心里偷偷喜欢

    我不敢问。

    喜欢一个人本来就不是用算不算来衡量的,而是——你心里有没有他。

    快到十二点,我打了今天最后一句话:

    ,薄荷。

    ,苏芷。

    我在收手机前盯着那句话看了十秒,像是要把它印进脑子里。

    然后锁屏,起身,把手机放回盒子里,像交回了一段我自己的温柔。

    data-faype=pay_tag>

    7.快高考了,我还是想你

    距离高考还有二十天。

    黑板右上角的倒计时每天都会被班长用红笔认真写上,像提醒,又像警告。每写掉一个数字,心口就紧一分。

    我们班的气氛越来越像高压锅,每天有人哭,有人砸卷子,有人猛灌咖啡,有人默默地摊开桌子上所有错题本,像在举行一场战争的祭典。

    我呢

    我有点麻了。

    不是不怕,是怕到极致就开始发呆。每天写十小时卷子,脑子却时不时飘去那个人身上。

    比如他昨天有没有上线,

    他有没有发现我上一条消息回复得太敷衍,

    他今天有没有讲冷笑话,

    或者……有没有在等我发在。

    周日晚上,我准点从宿舍逃出去,抱着手机在楼道拐角蹲下。

    点开App,他在。

    那一刻,感觉就像在一片陌生的人群里,看到唯一熟悉的眼睛。

    我什么都没说,直接发了个语音通话申请。

    他居然秒接。

    耳机里传来熟悉的低音:小学妹

    我轻轻嗯了一声。

    你怎么突然开麦了

    我想了想,说:有点累。

    学习很辛苦

    嗯……有点焦虑。

    他没立刻回答,安静了几秒。

    然后他说:你知道火成岩吗

    啊

    就是很深很热的岩浆,慢慢在地下冷却结晶而成的石头。它们外表冷冰冰的,内部却曾经熔化过。

    你现在就像那块岩石,看起来不动声色,其实心里全是翻滚的情绪。

    我听着他的声音,眼眶忽然有点热。

    那后来呢我问。

    后来它就成了地球上一种最稳定的石头。

    我们就这样,隔着屏幕,安静地通话着。没有背景音乐,没有笑场的对白,就只是两个声音——他带着沙哑的沉稳,我是压低的软糯,像两条细细的线缠在一起,松弛又温柔。

    我靠在墙上,嘴角贴着麦,低声说:你其实挺会安慰人的。

    我只是不想你觉得,只有你一个人在拼命。

    我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然后意识到他看不到,才轻轻嗯了一声。

    那天晚上我们通话了二十多分钟,没讲学习,也没讲未来,只是东拉西扯地聊。

    他说他们实验室有个男生新剃了光头,说是为了响应学术剃度,结果被导师批评了。

    我笑到不行:你们导师是不是心理阴影了

    关键是那兄弟坐在显微镜前跟苦行僧似的,还说自己是‘头顶见真章’。

    我真的快笑抽了。

    他说自己也想剃,但怕吓到我。

    我故意说:吓到我我还以为你剃了头是为了对我表明决心呢。

    他那头沉默了一下,轻轻笑了:那我真要考虑一下。

    挂断前,我对他说:谢谢你今晚陪我。

    你也是。他说,我也挺想你的。

    我愣了愣,问:你说什么

    他那头又是一阵静默,然后一字一句地重复:

    我说,我挺想你的。

    那一刻我有点想哭。

    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躲在黑夜里偷偷心动。原来,我的想念,也有人回应。

    8.旅馆里的情头

    高考结束那天,我没有像别人那样疯狂撒欢。

    考完最后一科那一刻,我没有哭,也没有笑,只是疲惫地把笔一摔,默默走出考场。阳光晃眼,蝉鸣震天,而我只觉得世界安静得像失了声。

    离开学校的那天,我没有带太多东西。只带了一部用了三年的旧手机、一套旧校服,还有一颗从高一就开始隐隐作痛的脑袋。

    我和姨妈说好了,考完我就去外地看病——之前头疼老是查不出原因,她给我挂了个更好的医院,还在附近给我订了家旅馆。

    那天晚上我躺在旅馆里,一整天检查完,身体有些虚,整个人却空落落的。

    我把窗帘拉上,窗外是陌生城市的车灯。

    打开床头灯,我点开了那个很久没登录的语音游戏App。

    熟悉的界面加载出来时,我心里突然跳了一下——

    他在。薄荷在线中。

    一个熟悉的ID。

    一个我一直没敢真正面对的可能性。

    我进了他所在的房间,正打算开麦,结果一个女生先开口了,声音软得过分:

    薄荷,你的声音真好听啊~要是我每天睡觉都能听你讲地质就好了。

    我眉头一皱,本能地沉默了两秒。

    女孩还在笑着撒娇:你之前说页岩的时候,我真的有点心动欸~

    而柏航,只是淡淡笑了笑,回了句:你挺会听的。

    听到那句,我的心一沉。

    不是生气,只是突然很难过。

    明知道他声音好听,明知道会被人喜欢,可那一刻我心里还是被扯了一下。

    我没有说话,退出了房间。

    我躺回旅馆床上,心跳却在乱撞。

    明明我们什么关系都没有,明明没有表白过,甚至都没说过我喜欢你,但那一刻,我像被人泼了一盆冰水——清醒了,也委屈了。

    他那么优秀,被人喜欢很正常。

    我只是个刚毕业的高三女生,跟他又不是一条路上的人。

    我对自己说:算了,别想太多。

    可就在关掉App的前一刻,我又打开了那个房间。

    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想回去看看。

    —

    我进房的那一瞬间,心跳差点停了。

    他……换了头像。

    一个和我头像几乎一模一样的卡通画风,只是颜色反转。

    我盯着那头像看了好久,脑子里浮出两个字:情头。

    那个女孩已经走了,房间里只剩他和两个不认识的陌生人。他没再讲话,也没再笑,只是安安静静地挂着麦,背景音是风扇声,还有偶尔的键盘敲击。

    我没进麦,但留了下来。

    心跳得飞快,手心都出汗了。

    晚上我戴着耳机听歌,歌单循环到一首老歌,旋律慢慢悠悠地缠进耳朵:

    我多想靠近你,不只是在梦里。

    突然,他发来了私聊消息:

    你在房里吗

    我回:嗯。

    他:那个头像你有发现吗

    我点了点头,又回:发现了。

    他那头沉默了很久,最后只发了一条语音。

    我点开,是他的声音——低沉而稳,带点喘息,仿佛说这句话之前踌躇了很久:

    苏芷,我挺想你的。

    你愿意……谈一场虽然晚,但不敷衍的恋爱吗

    我手指一抖,耳机几乎掉出来。

    我盯着屏幕,眼眶莫名酸了起来。房间安静得仿佛只剩他那句话回响在空气里。

    他发来一条语音。

    我戴着耳机,耳朵几乎贴着手机屏幕。熟悉的低音传来,有点迟疑,却一字一句:

    苏芷,我挺想你的。

    你愿意……谈一场虽然晚,但不敷衍的恋爱吗

    我们是从沙漠之后,那些断断续续的消息中,那些不知不觉的陪伴里,慢慢喜欢上彼此的。这份喜欢,不是狂风骤雨,而是日复一日地回消息、听冷知识、听故事、从你好走到。

    它不是等来的,是一起聊着聊着,生出来的。

    我手指颤着,打出一句:

    我愿意。

    回得很快,没有犹豫,就像心里早就准备好了这一刻。

    屏幕亮着,我听着耳机里的呼吸声,忽然有种奇妙的踏实感。

    窗外车声依旧,旅馆冷气还在吹,但我知道——

    从这一刻起,

    我不是一个人了。

    9.我们的恋爱,叫作温柔

    我们在一起了。

    没有朋友圈官宣,没有拉手亲吻,没有情人节玫瑰。

    只是一个深夜,他说我挺想你,我回我愿意,然后,我们就成了对方的某某。

    一切都像什么都没变,又像什么都变了。

    他开始更频繁地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清晨七点,他发来一句:醒了吗

    我还趴在床上,闭着眼回:没有,我在梦里找你。

    那你找到了吗

    找到了,但你不理我。

    现实里我也不舍得不理你。

    我没说话,只是嘴角不自觉上扬。

    中午他给我发他实验室的猫:它今天趴在我笔记本上,霸占我数据图。

    我回了张我午饭的图,一坨黯淡无光的食堂冬瓜排骨。

    你看,它才是我今天唯一的快乐。

    那明天我给你画一只‘薄荷猫’,陪你吃饭。

    第二天,他真的画了一只。线条有点歪,猫像一坨沾着蘸料的面团。

    但我还是笑了很久,把它设成了手机壁纸。

    我们没有互称宝亲爱,但聊天记录里每一条都像在说我喜欢你。

    有一次我问他:你为什么突然换头像啊

    那天你退房了,我还以为你走了,不想回来。

    我就是走出去透个气。

    后来你回来了,我就想换个头像……让你知道,我还在等你。

    我盯着那个头像看了好久,心里泛起一阵温热。

    那头像,是给我看的

    嗯。你能懂最好,不懂也无所谓,反正我没换回来,就想等你看懂。

    我不太擅长表达喜欢。

    从小我就不爱撒娇,也不懂如何索取爱。

    但他好像能明白我的沉默、包容我的迟钝,也从不催促。

    那天我肚子疼,在家里缩成一团。他发来消息时我没回,他便连续发了好几条:

    是不是不舒服

    肚子又痛了

    喝热水了吗

    要不要我给你讲点有趣的事转移注意

    我缓了一会儿,打字说:你干嘛发这么多……我又没说难受。

    那你回得慢,我就会想你是不是不舒服。

    那句我会想你是不是不舒服,让我一整天都暖在心头。

    我们约定,每天早安、不落。

    有时候我忙忘了,他会发:你今天很调皮,漏掉。

    我就会乖乖补一句:,薄荷。

    然后他就会笑:再调皮,我就不给你讲页岩的故事了。

    我知道我们之间隔着屏幕,隔着几百公里。

    但他的存在,从来不因为物理距离而遥远。

    他出现在我每个不安的瞬间,用笨拙的语音安慰我;

    在我讲废话时耐心回应;

    在我不敢确认自己的心意时,一步步靠近。

    我们不热烈,不张扬,却稳定、真诚、温柔。

    那天他忽然问我:你知道地质图的底图是什么颜色吗

    我说:蓝色

    是灰白色。底图是最安静的颜色,就像你。你话不多,性子慢,有时候躲着不说话,但只要在,就很安心。

    我一时不知道怎么接。

    但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发了一条消息:

    柏航,我也很喜欢你。

    嗯,我知道。

    他没有大声欢呼,也没有发来一堆表情包,只是这样轻轻地回了一句。

    但我听出来了,那句我知道,像是早就在等我说出来。

    10.以后的路,我想和你慢慢走

    我从没出过远门。

    真正意义上的那种:拎着行李箱,换城市、住旅馆、一个人去陌生地方生活——这对刚毕业的我来说,是全新的课题。

    我原本以为,会是姨妈送我去学校,拍拍肩说好好读书,别惹事。

    但她说工作走不开,问我要不要她帮我找熟人送。

    我摇头。

    我不想让不熟的人陪着。

    我心里有一个人。

    —

    我犹豫了很久才和柏航开口。

    我……九月初要去学校报到,在南方那个城市,坐高铁得七个小时。

    那边静了两秒,他问:你一个人去

    嗯。

    你爸妈不送你

    ……没有爸妈。

    我以为他说完那句要我送你吗会犹豫一下,但没有。

    他只回了五个字:

    我陪你去吧。

    那一刻,我看着屏幕,鼻子突然发酸。

    —

    他提前查好了路线、抢到了早班高铁、给我订了座靠窗的位置,还准备了一个小文件夹,里面放着车票复印件、住宿订单、接站信息,还有一张手写纸条:

    如果丢了手机就按这个表联系我。

    永远不用怕搞错车,因为我在你旁边。

    他像是我人生这趟出远门的专业领队,事无巨细,认真得让我想哭。

    —

    出发那天早晨五点,我拖着行李箱在站前广场见到他。

    他穿着那件最普通的白T恤和牛仔裤,手里拿着两杯豆浆。

    喝点东西再上车。

    我不太饿……

    你可别倒下,我们得坐七个小时。

    我抿了一口,太烫,嘶了一声。

    他看着我笑:你还是这么急。

    我低头,不敢看他。他却伸手把我书包调了一下位置,像他已经做过无数次似的自然。

    —

    我们坐在高铁的二等座车厢,我靠窗,他坐我身边。

    我第一次那么清晰地听见他的呼吸,看到他认真看窗外时的侧脸,看到他不动声色地在我睡着时给我披上外套。

    午饭时间他用保温袋拿出带来的饭团,递给我。

    吃点,不然你下午晕车。

    我看着他精心包着海苔的饭团,忽然觉得自己被放进了一个温柔的世界里。

    这个世界不吵,不热烈,但每一个细节都写着:

    你可以依靠我。

    —

    我们到了那座城市。

    走出车站,我被迎面扑来的湿热气息包围,一瞬间有点晕眩。

    他立刻伸手拎了我行李箱的拉杆,像早就预判了。

    走,先去旅馆,等你缓一缓我们再去学校看一眼。

    你……不急着回去吗

    他没回头,只留下一句:我今天只做一件事——送你到学校,送你安顿好。

    —

    第二天,我们去了学校。

    他陪我在报到大厅排了一个小时的队,帮我提行李上四楼宿舍,甚至帮我和室友打招呼,像个亲哥一样给我镇场子。

    最后他站在我宿舍门口,看着我铺床、整理衣柜,然后低声说:

    以后你要开始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了。

    我点点头,咬着嘴唇没说话。

    他顿了几秒,问:想哭

    我摇头,但眼睛却红了。

    我会想你的。我说。

    我也是。他低头轻轻抱住我,但是你不用怕。因为你有我。

    —

    那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拥抱。

    不是在聊天窗口,不是在语音房间,而是在一个南方大学女生宿舍门口,夏末的蝉鸣还在响,而我站在他怀里,觉得自己像回到了家。

    —

    送他去车站的时候,我站在检票口外,看着他背着包走进去。

    他回头冲我笑了笑,像往常那样,嘴角有点收不住。

    我忍着泪,朝他挥了挥手。

    那一刻我心里只有一个声音:

    以后我再去哪里,都想你送我。

    最终章:哪怕跨过山海,幸好你记得我

    我现在已经是大二了。

    今天整理旧文件夹时,在电脑的某个角落里翻出了一段聊天记录。

    是我高三结束那年和他聊天的截图,开头那句是:

    你还记得我吗就是那个声音嗲嗲的小学妹。

    我愣住了。

    一瞬间,那个在语音房里躲在角落里讲话的小女生,又回来了。

    她鼓起勇气给一个叫薄荷的男生发消息;

    她翻来覆去地想他会不会觉得自己烦;

    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他,也不知道那份喜欢值不值得被回应。

    但他回了。

    不仅回了,还走进了她的世界。

    很多人说,网恋不靠谱。

    我曾经也这么觉得,直到那一年,那个从沙漠里回来、没带一句甜言蜜语、却用实际行动陪我走了一整段人生交接期的人,用他的存在颠覆了我的偏见。

    他从来不多说我爱你,但他愿意为我查一整页车票,愿意拎着行李在车站等我,愿意帮我贴床头小夜灯、整理入学资料、塞几颗糖在我口袋里。

    我们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誓言,没有公开撒糖的仪式感。

    但我知道,在那个夏天,我是被人认真的、温柔地、坚定地爱过的。

    有时我会想,如果那时候我没进那个语音房;

    如果他考察回来没有点开我的消息;

    如果我再晚几天开口告诉他我不想一个人去上大学——

    我们是不是就错过了

    但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只有无数个刚刚好拼起来的奇迹。

    刚刚好我们都在那间语音房,刚刚好我发了消息,刚刚好他也想要靠近,刚刚好……他记得我。

    —

    我们现在还是在一起。

    他读博了,研究重金属沉积带,我有时候听不懂,但还是会点头笑说你讲得挺好,然后他就顺势一脸自豪地天天讲。

    我们依旧每晚通话,但依旧每天一句早安。

    我们从吵架,从不闹变扭,偶尔各忙各的。最初的心动,一直都在。

    它藏在每一次他点我外卖备注别放香菜的小纸条里,

    藏在我偷偷给他做的录音祝福里,

    藏在我们视频时,他假装没听清,非要我再说一次我想你里。

    也许很多人不相信一段从语音开始的感情可以走到现实,还走得这么稳。

    但我愿意记住我们的这段故事。

    愿意告诉未来的自己:

    你不是等到了他,是你们在聊天的过程中,一起长出了爱。

    不是错过三年才回应,是刚好你准备好了,他也正好回来了。

    不是突然相爱,而是靠近、了解、相信、坚定——每一步,都是走出来的路。

    哪怕中间隔了沙漠,隔了城市,隔了学业和未来的走向。

    我们还是走到了彼此身边。

    所以我想说:

    哪怕跨过山海,幸好——你记得我。

    全文完


如果您喜欢,请把《薄荷声音里的夏天》,方便以后阅读薄荷声音里的夏天第一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薄荷声音里的夏天第一章并对薄荷声音里的夏天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