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卫东秦赐朱浩文 本章:第150章

    “萝卜的想法很有可能!”柯寻忽地一拍腿,把罗勏吓得一激凌。

    “但据我们前几天的调查,上一批的入画者不是全军覆没了么?”朱浩文道,“如果按罗勏的说法,所谓的大举入侵早就该展开了。”

    “那会不会那批人并不是全军覆没,而是……全部成功了呢?”柯寻眸光闪动,众人被这一说法吸引住,齐齐望着他看,“他们全部成功了,最后的十三个人,一人未死地通了关,然后阻止了另一个世界的入侵,直到过了近百年之后,那个世界的力量才能卷土重来,于是咱们这些被选中的人又再一次像这些前辈们一样,需要一人无损地通关,才能再次把那股力量镇压?”

    这一说法忽然令大家很是振奋——如果上一批的入画者们没有死——那可真是让人倍感欣慰和鼓舞的事啊!

    “无论如何,至少《动物世界》这幅画所暗示的线索应该就是萝卜所说的这样了,”秦赐道,“暗示了另一个物种,或者说是另一种绝对力量的入侵,和企图置换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

    众人相互对视着,这个说法让人有些无所适从。

    原以为入画事件只是一个小范围的、存在于十三个人中的诡异恐怖事件,没想到……没想到竟然还有可能影响到现实世界的存亡。

    可大家却又受于画的幕后力量的限制,无法把这件事说给十三人之外的人听,一个世界量级的危机,只有他们这几个人来扛。

    真的能扛得住吗?

    这个世界是没有超级英雄的。

    有的只是他们这些被硬赶鸭子上架的普通人。

    大家刚刚稍有振奋的心情,现在又沉沉地压了下来。

    “关于《净土》的暗示,我倒是有一个想法。”柯寻总是最先一个重新振作起来的人,“在那幅画里,我们每个人都挑选了一样道具,这些道具都和我们的命运或者说是死法密切相关,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些道具,有点儿类似咱们身上骨相的存在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大家都是一惊。

    “比如我、怿然和邵总,身上的骨相都是麻绳样的纹路,就好比兔耳、猫耳、龙角的头饰一样,而你们身上的都是《山海经图》里的图纹,并且你们几个人身上的图纹也都不一样,这又好比剑、笔、衣服、聚宝盆这些东西——像不像是咱们被迫各挑了一件通关的道具呢?”

    “——道具!”卫东一击掌,“没错了!我们的骨相,就是画的幕后力量强行给咱们安排的通关道具,要用来通的关,就是整个入画事件这道总关卡,我们的骨相,一定会在某一个时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柯寻的这一猜测,让大家既感振奋又觉惊惧,调整了片刻情绪,才又继续。

    “《绯色之兽》这幅画如果暗示的不是两个世界的话,或许城内与城外的这种设置会和线索有些关系。”秦赐说道,这幅画对于他来说,大概是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幅了。

    他险些留在画里不想再出来,而在画中的世界时,他所产生的那种诡异的平静的心态和归属感,让他事后除了心有余悸之外,竟还会有一丝丝的向往和不舍。

    这幅画对于他,真是影响深远。

    “记得就在我们准备离开那幅画之前,走入签名所在的山洞时,曾经从收音机里听到的那段新闻消息吗?”秦赐对这幅画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忆犹新,见几个老成员都摇头,就继续道,“新闻消息里提到,苏本心带走的那批兽被当地警方截获,其中那只卦象兽,说是城外秘兽所急需的营养兽,并提到如果犯罪分子走私那批兽成功,后果将不堪设想,心城极有可能再次沦陷……”

    “——卦象!”柯寻睁大了眼睛,“你们说,这和我们的骨相是不是有关系?”

    “我认为有关系,”朱浩文舔了舔嘴唇,似乎情绪也在起伏,“那幅画里我们部分人身上的红色印记,和骨相有着异曲同工之意,而碰巧,我们身上的骨相又是通晓阴阳之术的人看出来的,它是一种道具,却又像《净土》那样和我们成为了一体,把我们变成了‘卦象兽’……”

    “那,‘城外秘兽所急需的营养兽’的意思就是……”卫东声音干涩,“我们这些人,很可能是幕后力量的……食物?”

    “或者也可以说是祭品。”牧怿然忽然开口,“《山海经图》是上古时的巫师祭祖、招魂、送魂、通天达地进行祭祀等仪式时所使用的巫图,那么我们这些人,很可能就是活人祭品。”

    此言一出,大家都震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卫东想起了《信仰》里那些成为了黑尸天祭品的人的惨烈死状,不由浑身一个哆嗦,声音更加嘶哑了:“那,那个所谓的心城沦陷,是不是就暗示着我们这个世界会沦陷,也就是说,当我们成为了祭品之后,那个‘秘兽’,也就是画的幕后,汲取了营养之后就有了充足的力量可以让这个世界沦陷?”

    “……它还挺抬举咱们的,”柯寻抽了抽嘴角,“咱们只是被随机挑中的实验品,经过了筛选之后就能有这么大的能耐帮助画推颠覆世界吗?”

    “这个问题或许就与《薛定谔的猫》这幅画暗示的线索有关了,”牧怿然道,“人的意志和精神力是一种不可估量的力量,也许画推最终想要利用我们的,不是或不仅仅是我们的肉身祭品,经过了重重考验和筛选的我们,在意志力上起码已经不再薄弱,这可能才是画推真正想要利用的东西。”

    众人一时沉默不语,气氛有些低沉。

    牧怿然见状,语声淡淡却又带着丝不易察觉的安抚语气,道:“那么剩下的《逆旅》这幅画,如果也并非暗示着两个世界的话,或许它指向的线索,可以用来解答以上让我们感到忧心的问题——我们所有人团结在一起走出这一步,虽然这一步可能是倒退,但这倒退的一步,是为了更长远地前行。虽然这一步倒退,可能就是万丈深渊,但换来的却是永恒的光明。”

    牧怿然的目光望在柯寻的脸上,柯寻的眼睛里也有光在浮动,他瞬间就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柯寻笑起来,看向大家:“瞧,会有永恒的光明的,所以没必要过于担心,所有现在看起来对咱们不利的线索,也许都只是暂时‘倒退的一步’,是为了咱们最终战胜幕后那股力量,换来‘永恒的光明’——彻底了结这一切。咱们既然能够从《逆旅》里活着回来,就也一定能从这整个事件中活着回来,都打起精神来!”

    “——是,柯队!”卫东重整精神大喝一声。

    “哥,我觉得你特适合干传销。”罗勏揉着被卫东震到的耳朵。

    “滚蛋。”柯寻说,“来来,继续,就剩下《海上燃犀图》的暗示还有些模糊了。”

    大家都重新振作起来,盯着邵陵的笔记本屏幕。

    “我有一个想法……”顾青青忽道,“已经进入过的十四幅画里,似乎只有《海上燃犀图》是一幅古画,这会不会也是画推的刻意为之呢?”

    “这个怀疑我认为有点勉强,”邵陵道,“已知上一批的入画者出现在近百年前,那个时候留传于我国的应该大部分都是古画,要说因为是古画而暗示着什么线索,那么上一批入画者又能从十几幅的古画里得到什么线索呢?”

    “不同的时代可能会有不同的暗示方式,”柯寻道,“我倒是赞同青姑娘的怀疑,否则有许多美术馆里陈列的都是名家真迹,为什么宁可让咱们进入一幅拓本画,也不弄个真品的画让咱们进呢?可见这幅画本身就有着重要的暗示作用。”

    邵陵看了他一会儿,点了点头,道:“你的分析能力有了惊人的成长。”

    柯寻:“能被邵总夸奖真让我受宠若惊,来亲一个。”

    邵陵:“……”我为什么想不开要夸他。

    “既然这幅画本身就很重要,”朱浩文道,“那么它所暗示的线索很可能就跟它本身的属性有关,比如幻境?比如妖兽?比如长生不老?再比如,年代?”

    “年代。”牧怿然和邵陵同时接了话尾。

    “所有的画里只有一幅古画,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年代。”牧怿然道。

    “这是一幅秦时的画作,极有可能给我们的暗示就是秦朝这个时间。”邵陵道。

    “难道这个暗示的意思是,整个入画事件的起源是秦时?”吴悠忙问。

    “难道真的跟秦始皇派人出海寻仙有关?”罗勏也忙问。

    邵陵想了一阵,道:“秦时方术之士很多,光秦始皇坑杀的就有四百六十多人,阴阳秘术、玄诡奇事,在前期想必也很兴盛,只怕我们需要查阅不少资料,暂时就先认定这幅画指向的线索与秦时有关吧,现在十四幅画的线索都差不多列出来了,我把它们归纳整理一下。”

    邵陵整理线索的功夫,众人起身活动,有去厕所的,有喝水的,有站到落地窗前看阴霾的天空纷纷扬扬飘着雪的。

    柯寻看着时间不早,又给大家点了外卖——眼前到了追查线索的关键阶段,他暂时没什么闲心给大家做饭。

    刚给大家沏了一壶铁观音端过来,邵陵那里已经整理好,大家重新凑过来,看着屏幕上只有简单清晰的十四行字:

    《自由心证》——破解画的方法,需要用心判断善恶对错。

    《灵枢》——每幅画都会指向一条线索,每条线索都会指向幕后真相。

    《白事》——幕后真相与巫有关。

    《信仰》——画中有善与恶两种力量并存,并相互博弈。

    《破土》——恶的力量即将破土而出来到现实世界。

    《动物世界》——弱肉强食,如果恶的力量到来,我们将沦为生物链下层,被恶力量取代,完成物种置换。

    《影》——恶的力量来自于我们所在世界的对立面,就像白与黑、阳与阴的关系。

    《人学》——画中善或恶的力量对入画者进行筛选,强者被留下。

    《净土》——留下的人,骨相成为了通关“道具”。

    《绯色之兽》——“道具”的作用可能是恶力量的祭品,或善力量的能量来源。

    《海上燃犀图》——整个事件起源于秦代。

    《逆旅》——战胜恶力量的方法:先退一步,是为了得到胜利。

    《薛定谔的猫》——谋求胜利的武器,是我们的意志与精神力。

    《Restart》——如果我们失败,整个世界将被新的世界取代,乾坤再造,天翻地覆。

    邵陵的总结不仅简利清晰,而且环环相扣,一条完整的线索链就这样分明地浮现了出来。

    “这就非常清楚了!”卫东说,“接下来咱们要做的就是调查秦朝时候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离奇的事件,能够跟入画事件扯上关系的。”

    作者有话要说:

    柯寻:能被邵总夸奖真让我受宠若惊,来亲一个。

    邵陵:……

    怿然:以后还夸他么?

    邵陵:……(我是该回答“夸”还是“不夸”啊?求解,在线等,急。)

    第308章

    Restart-33┃群众的力量。

    “《山海经图》的线索调查也不要停,”柯寻道,“还有美术馆的坐标,这些很可能都跟最后破关有重要的关系。”

    邵陵点头:“你们继续昨天的工作,调查秦朝的资料交给我。”

    “我可以帮忙……”顾青青举了举手。

    “好,”邵陵又看向方菲和吴悠,“如果你们两个没有其它安排的话,就也来帮把手吧。”

    方菲和吴悠应了。

    吃过晚饭,女孩子们并没有急于离开,而是抓紧时间和大家一起分工调查线索。

    所有人都扎头在电脑、笔记本、手机和书本前,屋子里除了打字按键声和翻书声外,再没有其他的声音。

    柯寻点开自己的微博,发现评论已经又多了六千多条,转发上千条,私信数百条,逐条查看也是件极耗精力和时间的事,索性坐到窗边去,对着窗外漆黑的夜景,感受着窗缝里渗透进来的微微的寒气,让自己振作了精神,然后点开评论。

    大部分的评论都是花痴舔颜或拿他打趣的,正经回答问题的又差不多都是重合性高的答案,到后来连中国结和月老红绳都出来了,柯寻虽然觉得不靠谱,但还是把跟绳有关的全都记了下来。

    就这么不停地一条一条翻着评论,直到眼睛都开始倦涩了,看了眼时间,竟然已经是夜里十点多,再看了眼方菲她们三个女孩子,还在跟着邵陵查资料,完全忘记了时间,也是够拼的。

    柯寻伸了个懒腰,正准备招呼男人们把她们三个护送回旅馆去休息,眼底的评论区却划过去一条留言,忙定睛细看,见写的是:《淮南子·天文训》有曰: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意思是后土手拿墨绳辅佐黄帝管理四方的事物,墨绳是木工的一种用具,有没有神鬼之力我就不知道了。

    柯寻连忙把墨绳记下,再往下翻了翻,发现这个ID为“磕论文会死人的”的网友发了不止一条评论,后面还有几条。

    磕论文会死人的:《太平御览》有曰:“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上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

    柯寻:“……”所以我们三个绳纹骨相的是贫贱者?

    再往后看——

    磕论文会死人的:你要说想知道我国神话里最牛逼的绳子是什么,其实用绳子管理四方事物和用绳子造人还不算最牛逼的,最牛逼的绳子是“地维”。

    磕论文会死人的:什么是地维呢?《列子·汤问》有云:“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这个“地维”就是维系大地的绳子。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地的四角之处各有大绳拉着天柱,所以名为地维。

    柯寻盯着这几句话看了一阵,起身去了牧怿然身边,把手机上摘列出来的所有的绳子名称递给他看:“怿然,我觉得这里面最有谱的就是这个地维和女娲用来造人的绳子了,而如果让我选,我觉得地维最接近。你看呢?”

    牧怿然盯着手机屏幕的眸光微动,片刻后抬起眼来看向柯寻:“女娲造人的绳子只有一条,而地维共有四条,现在我们三个人身上都是绳纹,也许另一条绳纹会出现在我们十人之外的另外三人中的一个的身上。所以,我也认为‘地维’最有可能。”

    柯寻抓了抓自己的头发,道:“维系大地的绳子,这特么也太……太宏大了,咱们只是亿万人里最普通不过的人,这种东西加诸在身上,感觉……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啊。”

    牧怿然揉了揉他被抓乱的头发,道:“也许这只是一种意象,就像纹身一样,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好比我们贴在自家门上的门神只是两张画,而不是两尊真正的神,都是同样的道理,不必太有压力。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种骨相将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或是意味着什么。”

    柯寻看着自己的手机屏幕,叹了一声:“要么说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呢,没想到答案会这样出现。要不我再问问群众们关于山海经的问题?”

    “可以。”牧怿然看着他,微微笑了笑,“看来你比我们都能干。”

    “我能不能干你还能不清楚?”柯寻把脸探到他的脸前,鼻尖碰着他的鼻尖,低声说道。

    “此言很有歧义。”牧怿然睨他一眼,抬手捏住他的下巴左右轻轻摇了两下。

    柯寻飞快地在他颊上吻了一下,然后重新坐好,边用手机写新的:“如果有四人的骨相是地维的话,那么就是有九个人的骨相是《山海经图》了,所以为什么我们四个的骨相不是《山海经图》而是地维呢?这其中一定有原因……”

    “九个人是《山海经图》……”牧怿然忽然目光一凝,柯寻忙停下动作看向他。

    “我想到了一种可能。”牧怿然沉吟着。

    许是两人后面几句的声音稍微有些大,大家都暂停了手里的工作循声望过来。

    “关于《山海经图》的起源,除了‘巫图’的说法之外,还有一种说法,”牧怿然缓缓地道,“传说夏初时,大禹将天下划为九州,令管理九州的州牧贡献青铜,并用这些青铜,铸造了九只鼎,用以象征这九州。

    “大禹派人把这九州内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和奇异之物画下来,挑选出能工巧匠,将这些画刻在了九鼎上。

    “因每一鼎都涵盖了一州的山水名物、草木兽怪,这九只鼎就相当于涵盖了天下万物,所以从此后,‘九州’就成了华国的代名词,而‘定鼎’和‘问鼎’也就成了天下之主的象征词。

    “因而有学者认为,《山海经》古图源于九鼎上的刻图,《山海经图》,为九鼎之遗象。

    “如果拥有《山海经图》骨相的入画者确为九人,那么我们或许就可以确定骨相《山海经图》的版本是哪一版了——禹制九鼎,鼎镌山海。我们骨相上的山海图,就是最原初的版本,禹版。”

    众人既惊又瞠,面面相觑。

    在这浩瀚的历史长河里,每一个个体的人都只不过是一粒沙、一滴水,卑微又渺小。而在那宏大湍急的滚滚长河的起源处,在那穷尽一切想象力也无法描摹精细的神话时代,竟然有那么一件能定乾坤、镇山河、镌鬼神的鸿古神器,与他们这些微尘般的存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实在是让人措手不及……一时间众人都产生了柯寻刚才有过的“生命无法承受之重”的惶恐感。

    “真的……真的会是这样吗?”罗勏还是很难相信这件根本难以想象的事会落在自己的头上。

    “九成九的可能就是这样了。”邵陵微微吸了口气,“……真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啊,如果不是牧想到这一点,我还联想不到这里。我记忆里也有一些相关的资料。

    “《左传》里对此有过详细的记载,内容大约是说,禹让人把百物、鬼物和恶物,以及川泽山林中的魑魅魍魉、毒虫害兽、鬼神精怪的形象刻在九只鼎上,让老百姓们都认识它们,从而能够有所防备,以后出门远行,进入山林川泽时,遇到这些东西就可以有应对之策,用以辟邪、驱妖、送鬼。而古人也认为,这九只鼎上附着了各种神怪,拥有超自然的力量。

    “明代的学者杨慎也曾论证过《山海经图》是禹鼎之遗象,他说这九鼎上的图象,有山之奇,水之奇,草之奇,木之奇,禽之奇,兽之奇,九鼎既成,以观万国。

    “清代学者毕沅则指出,《山海经》里凡有国家名称、有山川、有神灵怪奇的,才是九鼎上的图,而其它,诸如其中的《大荒经》等等,则是后世人添上去的。

    “所以,这更加证实了,《山海经图》是一幅不同于我们进入过的所有画作的、体量相当于一个大世界的,超级画作。它可以‘观万国’,它的世界里有截然不同于我们这个世界的山水草木、禽兽精怪。

    “而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出人意料的是,《山海经图》这幅画,不是画在纸上、帛上的,它是‘画’在九只鼎上的。

    “如果九鼎上的《山海经图》是整个入画事件的起源,那么第一批入画者,他们所进入的,应该就是这九鼎上的《山海经图》了。至于他们是怎么进入的,或许和《山海经图》是巫图有关。

    “九鼎是青铜所制,青铜是‘神器’,古人视其可通神明,夏商时期青铜礼器就是用来崇神鬼、重祭祀和行巫术的。

    “用青铜制造的礼器由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等组成,在使用的时候,这些东西有着严格的排列顺序,而这些排列顺序,就是行巫术时要遵循的规矩。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九只青铜鼎,就是在行神巫之术时,被触发了神力,所以才将刻在其上的《山海经图》拓展成为了一个存在于‘画’中的现实的世界呢?”

    邵陵的这番分析让众人只有不断吸气的份儿了,柯寻觉得自己快吸得氧中毒了,咳了两声,道:“邵总你分析得我觉得非常在理了,我捋一下啊:禹把九州万物刻在了九只青铜鼎上,因为青铜是神器,可以通神鬼,在祭祀或行巫术时,这九只鼎被激发了神力,就把鼎身上的九州万物山海图给具现化了……这不对,是先有的九州万物山海,然后才被禹刻在鼎上,鼎被激发神力,也不可能再具现化一个九州世界出来啊,因为——禹和鼎本来就在九州山海世界里啊!”

    邵陵也是一愣,然后觉得柯寻这小子越来越像个逻辑鬼才了。

    这个问题让大家一时陷入了思索,时间渐渐流逝,柯寻见罗勏已经开始不停地打呵欠,就提议明天再继续,先把女孩子们送回旅馆去。

    把罗勏留在家里先睡,一众人集体出门送人。

    外面的积雪已经很厚了,雪片还在纷纷扬扬地往下落着,小区里的路灯将淡黄的薄光洒在平坦的雪面上,像在大地上铺了一张古旧的宣纸。

    “我有个疑问,”卫东嘴里喷着白色的呵气道,“能画下九州万物的鼎,那得有多大啊?其实我一直认为《山海经》里的都是神话故事,那个九鼎可能也该是神话里编出来的,而神话里的东西,能画下九州万物也不足为奇,但现在……好像神话被证实为了现实,这就得考虑一下实际的问题了,这鼎怕不是得有一栋楼这么大才行?”

    “禹制的九鼎有多重,这个无人知晓,”邵陵道,“但因为九鼎象征着天下至高无上的权力,后世许多君主都曾想着重铸一套来彰显自己的皇权。

    “《资治通鉴》里就曾记载过武则天重铸九鼎,最大的一只高一丈八尺,其余的高一丈四尺,九只鼎,总共用了五十六万七百多斤的铜。

    “而禹鼎的话,我想只会比武则天的鼎更重更雄奇,要知道,在夏商时代,鼎是权利地位和财富的象征,鼎的多少,反映了地位的高低,鼎的轻重,标志着权力的大小。在享受礼祭时,只有天下之主的天子,才能尊享九鼎,而大禹一统九州,这样如天的权力,想必代表这权力的九鼎也绝不会小。

    “《战国策》中曾提到过这九个鼎,一个鼎就需要九万人来拉动,九个鼎就得需要八十一万人才能拉得动——当然,这肯定是夸张的说法,但它的真实重量也一定不容小觑。”

    “那禹制的九鼎现在在什么地方呢?”柯寻问,“既然初始入画事件的问题咱们想不明白,就不如亲身去到九鼎那里调查一下。”

    邵陵微微苦笑:“如果能去,我早就说了。禹制九鼎,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消失不见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卫东:哇!天上还在飘着雪花~咦?除了雪花好像还有别的东西在天上飞?

    柯寻:那是读者大宝贝儿们的脑洞。

    卫东:为啥大家的脑洞都飞上了天?

    柯寻:因为被作者吹爆了啊。

    第309章

    Restart-34┃金手指。

    “啥意思?那么大个鼎,说不见就能不见了?”卫东惊问。

    “九鼎是传国神器,信奉神鬼的古人认为谁拥有九鼎谁就能定鼎天下,成为天命所归的天下之主。”邵陵道,“《拾遗记》中因而说道:‘后世圣人,因禹之迹,代代铸鼎焉’。所以这九只鼎,在天下混战的战国时代,就成为了各国君主争相想要占有的稀世国宝。

    “而至于九鼎的去向,有说是当时周王室经济窘迫,债台高筑,九鼎被融化后铸钱还债了的,有说是周室国力衰微,周王怕惹祸上身,就把九鼎沉入泗水中,对外谎称九鼎失踪了的,为此还引发了著名的秦始皇泗水捞鼎的历史事件。

    “但最具神异色彩的,是《史记正义》里曾有过的记载,说秦昭王从周王室掠了九鼎回国,其中一鼎忽然飞入了泗水,其余八鼎后来也跟着消失了,再之后秦始皇派了千人下水捞鼎,最终一无所获,从此后九鼎就在人间绝了踪迹。

    “从古至今,这么多年、这么多的人都曾追寻过九鼎的下落,然而都以失败告终,我们只有十个人,想要凭空找到九鼎,除非老天给我们开个金手指。”

    众人听了都是一阵沉默,只有脚下嘎吱嘎吱踩雪的声音充斥在耳边。

    “金手指,我们有啊。”柯寻忽然笑道。


如果您喜欢,请把《画怖》,方便以后阅读画怖第150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画怖第150章并对画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