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琅顺势脚尖一提,将曹襄给颠了出去,笑骂道:“你还真的跪啊!我能接受你跪我,但我心里不舒服。”
曹襄嘻嘻哈哈的笑了起来,说道:“我的兄弟是神,我跪着心里也高兴的紧。”
云琅无奈的摇了摇头,看向了霍去病,说道:“去病就随我一起吧?”
霍去病说道:“我本就打算与你一起。”
曹襄看了看云琅,又看向了霍去病,脸色顿时扭成了苦瓜状,叫道:“啊!你们都走啊?就留我一人?”
“你还有李敢!”云琅含笑说道。
曹襄听着还是有几分不乐意,嘟囔道:“可是……”
但看了看云琅和霍去病的神色,曹襄知道这两个家伙是很认真的在跟他说的。
脑袋往地上杵了杵,曹襄一脸无奈的说道:“好,就这么安排吧。可是,你们打算去多久?”
“找到回家的路,我们就会回来。”云琅不假思索便说道,这事本就没有什么考虑的,这便是答案。
曹襄又怅然了……
云琅的答复,他怎么听着有几分像是听不到希望的样子。
霍去病从窗台上跳了下来,拍了拍曹襄宽阔的虎背,说道:“即便还没找到,我们也会回来的,你别整的好像我们永远离世了一般。”
霍去病这简短的一句话,让曹襄的心情瞬间变好了。
“我知道你们肯定是放不下我和小敢子的,哈哈哈。”曹襄跟个傻子一样,大笑着说道。
云琅和霍去病,顿时一脸的古怪,曹襄变女人了?
……
灯火通明的宫殿里,刘彻手中惦着一本书,随意的翻看着。
云琅和霍去病离开的消息,他已经知道了,心中并没有什么波澜。
云琅离开,刘彻是早已想到的。
他本就是人间妖孽般的人物,如今又今时不同往日,困在浅滩,刘彻都替云琅难受。
只是刘彻没有想到,霍去病也一同离开了。
他的大将看来也有了其他的追求,刘彻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刘彻只是觉得有些郁闷,和云琅这种滑入泥鳅般的家伙打交道,是真的累。
走就走吧,好歹打一声招呼!
他好像也没有可怕到那个地步,让云琅这家伙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悄悄的溜了。
他也不会拦着!
云琅解开了空悟大师给他留下的谜语。
那一句很是飘渺的话,在云琅见到了刘彻之后,终于解开了谜题。
并不是刘彻给云琅说了什么,而是云琅忽然间明白了那句话的意思。
而答案便是他此时的选择,追求真我,而不是继续在这龙武大地做永安侯,这是答案,也是结果。
至于空悟提到的,李长风和白冥又说道了一番的,云琅的特殊性,云琅也心中有个方向了。
那是一种非常玄妙的感觉,简单而言,放飞思绪,云琅可以拥抱整个世界,整个时空。
但这种感觉,云琅不是十分的真切,好像有些是真的,有好像有些是虚妄,但总觉得像是缺了什么东西一般。
既然弄不清楚,云琅就只好寻根问底了。
云琅没有一个方向和路线,但李长风和白冥早已替他准备好了。
他们二人此时的心,比云琅还要急切几分。
太虚境悬在他们的心头几十年,如今终于有所眉目了,他们自然不会有丝毫的耽搁。
勾注山,雁门关。
这里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真武宗的发家之地。
就是在这荒凉的西部边塞,真武宗用一杆长枪挑动了天下,打出了天下四宗之一的名号。
随着西行的风景日渐荒凉,当满目黄沙遮蔽了双眼,嶙峋怪石开始随时可见,云琅的心却渐渐变得潮湿了起来。
这里的一切,太过于熟悉。
他的生命,有一半留在长安那座云氏庄园,有一半则是在这偏远的西域,荒漠和草原亲亲我我的土地上。
霍去病带着五百的玄甲军,纵马冲到了前方,安安分分的前行并不适合来到西域的他。
云琅恍惚间觉得,霍去病又去追击匈奴了,刘凌的游骑又在看不见的关山游荡。
天上盘旋着秃鹫,或许那也是游牧人的眼睛。
路程渐行渐远,云琅像是习惯性的看了一眼长安的方向。
那里,如今没有他的家人,只有一帮兄弟!
黄沙肆虐的越发汹涌,云琅知道的故事,也渐渐的多了起来。
这一路的风沙,没有其他可陪衬的,唯有故事,关于真武宗的故事。
第六十三章
真武魂
真武宗的发家史,云琅听过之后,除了钦佩,便是钦佩。
最初的真武宗,不同于如今,那是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就连李长风也赞不绝口,让他说胡话,他能说一大堆,但正儿八经的夸奖,却是少见的很。
至于白冥,除了满脸褶皱中蕴藏的笑意之外,他是一个很好的说书人。
真武宗的发家史,便是白冥在这一路上如数家珍般的娓娓道来。
在这个同样名为大汉王朝的王朝建立起来之前的那断时日里,西域这片土地,连年战火。
其实,这里到如今也是战火连绵,只是和曾经相比,这里有了很大的改善。
而改善的关键因素,便是因为这里有了真武宗,作为真武宗的起源地,这里是真武宗格外看重的一处地方。
在连年的战火的逼迫下,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也变得性格彪悍,骁勇善战,人人皆兵。
百年前,一胡汉混血的青年偶得一本无名枪法,刻苦钻研加上自身的领悟改进,终得大成。
青年并没有成为单枪匹马的侠士,而是无私的将枪法授予了同村的青壮年,并率领民兵们与来犯的胡骑激战。
神奇的枪法,让他们屡建奇功,声名大振。
青年在后来谢绝了朝廷的封赏,就在边关的群山中修建了一个小小的习武场,专门教导有赤胆忠心,保家卫国之人修习枪法。
随着青年的名声日渐盛大,一批批心怀热忱的年轻人从天南海北慕名而来,拜入其中习武学艺。
由于校场出身的武人皆胸怀守护某物的纯真信念,同时也以自身精湛武学贯彻着这一信念,有才学者便取其本质中二字,将校场出身的武人以“真武”称之。
而这位便是真武宗的创始人,开派宗师霍戚。
云琅此行前来的目的,便是寻找霍戚当年留下的东西。
也就是他当年无意间得到的那一本枪谱,那里面同样有来自于太虚境的东西。
虽然云琅倾佩霍戚的为人,但他对现在的真武宗,并不感冒。
初到龙武,他和霍去病就被真武宗的一名弟子撵成了狗,若不是李长风及时的出现,差点就给弄死了。
黄沙散去,雁门关终于出现在了眼前。
如今的雁门关经过百年的发展,早已不再是当初那座纯粹用于边关军事的关隘,而是一座巨城,有边关第一城之称。
这里也是大汉和周围数个游牧民族的交易口岸,游牧民族的牛羊马匹会被拉到这里,然后和汉人的茶叶、瓷器、丝绸等等进行交换。
因为城中混杂着各个民族的人群,也是最乱的城池之一。
朝廷的实力被一再的压缩,根本没有能力驻守这样的城池,现在管辖雁门关的乃是真武宗。
这里是真武宗的发源地,也是真武宗的巢穴之一,更是为世人所知的唯一一个真武宗的驻地。
真武宗虽然不神秘,但真武宗的宗们所在地,却是格外的神秘,其神秘程度丝毫不亚于玄宗的神秘。
这么多年以来,无数人关注着真武宗的门派所在地,但鲜有消息传出,到目前为止,没有人清楚他们真正的驻地究竟到底在什么地方。
所知道的,唯有雁门关这一处!
而这,所有人又都清楚,只是一个幌子而已。
云琅看了一眼路上留下的线索,霍去病带着玄甲军已经进城了。
如此庞大的队伍是如何进去的?云琅没打算动这个脑子。
霍去病既然留下了这样的线索,说明他已经找到顺利解决的方法了。
那些女孩分批先一步进了城,她们被涂抹成了各种脏兮兮的模样,在这样的边关隘口,女人是最吸引那些歹人的货物,能卖就卖,不能卖他们就会直接抢,而后者是他们最喜欢的方式。
云琅、李长风和白冥在城外即将打烊的茶摊上坐了下来,小七像个坐不住的猴子,上蹿下跳的左右看着。
“为什么,我去病师父要带着秀儿,偏偏不带我呢?秀儿的实力可还没我高呢。”把捏着茶杯,小七不满的嘟囔着。
自从霍去病把秀儿带走了之后,这一路上,小七几乎一直念叨着这句话。
云琅含笑看着小七,笑容中满是过来人的独到看法。
小七竟是对霍去病有意思,秀儿也对霍去病有意思,二女争一夫。
云琅并不觉得有什么,这又不是只允许找一个,两个一个娶了不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喜事嘛。
“小七,你知道霍去病为什么没有带你吗?”云琅笑着问道。
小七在云琅的眼中完全就是一个小孩子,长的娇小玲珑就算了,性格也像个小孩子。
正把玩着手串的小七,很有意见的耷拉着的眼皮,微微抬了一下,问道:“为什么?因为我不如秀儿女人呗。”
对于自己,小七认识的还是相当清晰的。
“不!只是因为你没有开口,如果你说了,霍去病一定会带你的。”云琅笑着说道。
这世道,不论男女如果不习惯开口,那就什么都不会有。
只要开口,不管结果是什么,一定是会有故事的。
小七撇了撇嘴,很是不满的嘟囔道:“可秀儿不也没开口吗?”
“你如何得知秀儿也没有开口的,万一她是私下里悄悄说的呢!再者,霍去病这也是在磨砺他的弟子,做他的弟子是很辛苦的,随时都有可能会死。”云琅不无感慨的说道,霍去病是一个绝对的好师傅,但也是一个会让弟子们发疯的师傅。
小七闻言,忽然间来了兴致,猛地站了起来,喊道:“我这便去找他,他休想甩掉我。”
云琅瞥了一眼李长风,哈哈笑了起来。
已经走出茶棚的小七,猛地回头竖起一根手指,对云琅威胁道:“不准笑我!”
“好好,不笑你,但是注意安全。”云琅提醒了一句,这里毕竟不是自己的地盘,鱼龙混杂的,随时都有危险。
摆了摆手,小七犹如灵巧的猴子,跟着进城的人群,快速进了城。
李长风搬出了自己的酒壶,仰头灌了一口,在嘴角酒水横流的时候,说道:“小七这丫头也有喜欢的人了,值得庆祝,我得大喝两口方可!”
“你这个喝酒的理由来的很是清新脱俗。”云琅说道。
对于真正的酒鬼而言,什么都能变成他喝酒的理由,也能变成他的下酒菜。
云琅觉得对于李长风而言,喝酒不需要什么理由,想喝就喝,他只是需要一个差不多的下酒菜。
白冥在闭目养神,口中时不时的念叨一句,全是云琅西北理工学术中的话术,他到如今还在研究云琅的学问。
所谓天下事,难挡有心人。
白冥这位活了几百岁的老爷子,成为了云琅的关门弟子。
他把云琅的学问,已学了个大概,而且还是非常全面的学问。
云琅门下的弟子,各有所长,几乎都没有什么全面擅长的,这位几百岁的关门弟子,却是出了妖了。
夕阳下的雁门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云琅端起瓷杯,杯中茶汤清澈,这西北之地的茶带着一股羊骚味。
呷了几口茶,云琅问道:“我们在这里等什么?”
“等等你就知道了!”李长风说道。
云琅瞥过去了一个白眼,等等他知道了,他还需要现在问吗?
云琅是要在等之前知晓,李长风这废话说的很欠揍。
白冥的目光望向了远处乱世林立的的戈壁,忽然说道:“不用等了,已经来了!”
云琅顺着白冥的目光望了过去,夕阳下的茫茫戈壁,像是快要蒸发了一般,溢着沙尘和水汽混合的雾气,随处散落的怪石,像是一只只在戈壁上张牙舞爪的怪兽。
手执禅杖,身披袈裟的身影,迈着坚毅的步伐缓缓出现在了戈壁滩上,雾气扭曲着他的身影,让他看起来有几分不真切。
原来是空悟大师!
第六十四章
雁门关
云琅心中顿时了然,谜题刚刚解开,这大和尚就来了,巧啊!
拿了一个干净的瓷杯,云琅倒满了略带羊骚味的茶水,摆在了那空的座位上。
空悟和尚的步子迈的很慢,走的速度却一点也不慢,云琅刚倒好茶,他就已经进了茶棚。
“坐北朝南,茶汤恰满!好啊!好啊!”空悟和尚带着满脸慈祥的笑容,笑呵呵说道。
落座之后,空悟和尚这才双手合十执礼,向云琅、李长风和白冥一一见过。
“几位施主,我们又见面了。”空悟和尚说道。
云琅瞅着空悟和尚,这话说的,这两个老家伙早就在这里等着了,哪巧了?分明就是约定好的。
“大师,还真是巧啊!哈哈。”云琅打了个哈哈,故意说道。
他心中略有郁闷,好歹他也算是李长风和白冥的带头大哥,结果这俩家伙暗戳戳的做事,他竟然全不知情。
空悟和尚气定神闲,很像那么回事的说道:“是啊,又见面了!施主,如今应是见过陛下了吧?贫僧所言是否已有了答案?”
“大概一知半解吧!”云琅颔首说道。
那些东西只是他的一点感觉,若非要把他说出来,云琅现在也说不清楚个所以然。
纯粹,而又完全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空悟和尚和煦的笑容,让他的眼睛堆成了一条细缝,依旧笑意满满的说道:“一知半解就对了,对了!”
云琅古怪的眼神瞅着空悟和尚,他教导弟子擅长让弟子用亲身实践去得出结论,但当他面对这么一个和他有诸多相似的做法的时候,内心却很是别扭,说话说一半,让人东猜西猜的,最是讨厌了。
“大师,你不想再对我说点什么?”云琅问道。
他现在的那些感觉,云琅清楚是真实而又正确的,但面对空悟和尚,他就想再验证一下。
空悟双手合十,神态宝相庄严,说道:“不想!”
这干脆又直接的回答,让云琅愣神了片刻,感到有些意外。
白冥说道:“云小哥,接下里的路在于你!”
这一点云琅自然是清楚的,他只是想再确定一番,看看这其中有没有什么更明晰一点的东西。
人这一辈子,若是方向找不对,弯路走下来可是会把人给走废的,一不小心就会变成黄土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