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红樱绿蕉朱氏 本章:第174章

    他并没有起疑。

    他并没有!

    他见着那道菜,只是以为她想念故去的“妹妹”了!

    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

    苏老夫人垂下手,撑着地面想要站起身来。掌心下按到了一粒散落的佛珠,硌得人心里都疼。

    她脚步虚浮地往门边走,闭门,合窗,反锁。

    然后她拔下香烛,点燃帷幔、神龛、佛像还有自己……

    她跪在蒲团上,阖眼微笑。

    依稀间,仿佛又回到了她放火烧死姐姐的那一天。

    漫天榴火红,让人欢喜,又让人害怕。

    第365章

    离别

    小年将至,大雪飞扬。

    夏柔在苏家列祖列宗的牌位前长跪不起。

    事发已有三日,但对她而言,仿佛一切都还是昨日般清晰。她在苏家生活了十几年,从牙牙学语,到如今长大成人,一直都是定国公府的表小姐。

    因为母亲早逝,长辈们待她一直视如己出。

    其中又以姨母最甚。

    是以她虽然是个孤儿,但却从未吃过一日苦头。

    她原以为,自己的人生定然会长长久久的快活下去。可三天前,那场大火烧毁的,远不止那两间屋舍。

    她叫了十余年姨母的人,竟是她的生母。

    她以为天底下最善良的人,却是可怕到令她颤栗的杀人凶手。

    这世界上,怎么会有像她这样蠢的人?

    夏柔在灵位前,俯身低头,将自己的额头紧紧贴在了冰冷的地砖上。

    她是一个杀人凶手,一个胆小懦弱、可耻可恨到甚至不敢面对自己错误的杀手的孩子。

    事情败露后,伪装了十数年苏老夫人的李莞放火自焚了。

    没有一句认罪,没有等到众人归来。

    更没有同她这个女儿解释一句话。

    夏柔禁不住反反复复地想,面对这份偷窃而来的人生,难道她真是快乐的吗?她当年,该有多么穷凶极恶才能杀了自己唯一的姐姐?

    夏柔想不通。

    不管怎么想,都还是想不明白。

    她只是觉得难受极了。

    滚油炸心般的痛楚,像洪水一样吞没了她。

    众人将李莞从火场里拖出来时,李莞还没有死。她望着那个该被她唤作母亲的人,木呆呆的,不知是要盼着她活下来,还是乞求阎王赶紧收了她。

    但想了一天一夜,她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

    她瘫坐在台矶上,看着风尘仆仆赶回来的四表哥铁青着一张脸来回踱步,满心都是话,可一句也说不出。

    那瞬间,她连一声“表哥”都不知能不能唤。

    天色又黑了下来。

    李莞终究还是死了。

    夏柔没有去见她最后一面。

    她一直跪在灵位前,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人名,想哭却觉眼眶干涸。

    眼泪是倒灌的,一直流进心里去。

    又咸又烫。

    她猛地一抬头,发现苏彧不知何时已经进了门。

    他就站在她边上,一句话也没有说。

    天气阴沉沉的,他的人也阴沉沉的。不过几日工夫,他已像是瘦了一圈。面色苍白,垂眸看人的时候,眼珠子黑得幽深似井,带着两分森然鬼气。

    夏柔“咚咚咚”用力磕了三个响头,忽然道:“五哥,我要离开苏家。”

    苏彧没有问为什么。

    有些话不必问,有些事不必谈。

    他微微颔首,算是应下了。

    夏柔道:“对不起。”

    苏彧神色不变:“来年秋天,记得回家一趟。”

    夏柔愣了下。

    苏彧口气淡淡,面色平静:“九月初六的喜酒,不能落了你。”

    夏柔闻言,垂下眼帘,点了点头。

    泪珠子,一颗颗地从眼眶里溢出来。

    回家。

    这里还是她的家。

    她重重低下头,眼泪汹涌,呜咽着哭了起来。

    ……

    过了年,冬去春来,陆立展被处斩了。

    定国公府也动了几回土。

    阳宅,阴宅。

    被当成妹妹埋了十来年,真正的苏老夫人,终于平静地躺在了丈夫的身侧。

    早春二月的天,阳光渐艳。夏柔备好通关文牒离家远游,临行之际却不许人去送她。

    若生没法子,只好偷偷地跟了她一路,见她行事稳妥,未见慌乱,才在目送她出城后折返归家。

    此后又半月,卫麟也离开了京城。

    巫蛊案后,嘉隆帝所中之毒已被暗中清除,但他的身体却并没有好起来。

    太子逆谋一事,令他元气大伤。

    他旧疾新病,一股脑地涌上来,铁打的身子也撑不住,何况他已内耗多年。他终日郁郁,精神不振,病情加重,一日赛一日的萎靡。

    鬓边已是全白。

    才过完年,他便开始隔三差五地召了云甄夫人入宫说话。

    说的都是老话,是往事。

    絮絮叨叨的,翻来覆去拣了那几件事说。

    云甄夫人私下里忧心忡忡,和若生说嘉隆帝怕是不行了。

    这般恋旧,只怕是时日无多。

    若生听罢问她,皇上待永宁如何。

    云甄夫人道,如珍似宝,比待哪个孩子都好,是从没有过的慈和模样。

    她二人年轻便已相识,她说是从没有过的样子,那便一定真的没有。

    若生不由长叹了口气。

    嘉隆帝的确要不行了。

    而她们都已看出来的事,近身留在嘉隆帝身边的卫麟自然发现得更早。

    他心知这天下迟早会是昱王的,但昱王偏偏看他极不顺眼。永宁入宫后,他曾试图接近永宁,但却因此被昱王数次针锋相对。

    昱王知他来历,见他再三变节,心下早已不喜。

    卫麟一步步走来,终于在昱王这碰了一鼻子灰。

    一旦嘉隆帝驾崩,昱王登基,他绝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

    倒不如趁早脱身罢了。

    因此陆立展一死,他便告病归乡,准备回平州去。

    他素来果敢,激流勇退虽然可惜,但总好过丧命。如今裴氏一门已获清白,他也是时候回去一趟了。

    离宫这日,他出门,恰逢苏彧进门。

    他站定拱手,叫了一声苏大人。

    苏彧是知道他要走的,见状语气淡淡地回了一句裴公子。

    卫麟怔了怔才笑起来,道:“后会无期。”

    “不进京城,自是后会无期。”苏彧颔首。

    卫麟再愣,后大笑而去。

    他听明白了。

    苏彧的言外之意。

    不进京城,不必相见;若进京城,把命留下。

    他惜命。

    这一去,定然再不回头。

    长空如洗,一望无垠。

    宫门渐渐远去,这天下,很快便要不同了。

    ……

    这日午后,苏彧在连家见了若生。

    他们虽未完婚,但如今已不大避嫌。连家上下见了他,也都唤一声姑爷。

    连二爷听说他来了,更是跑到若生会客的屋子里,死乞白赖地非要留下一道说话。

    可若生二人要谈的是正事,且还不能叫人知道。

    他要留下,他们就只好闭嘴不说。

    连二爷自己嘟嘟囔囔地说了一通,见他们半天挤不出两句话,不由急了:“好呀!你们都嫌弃我!不想理我!”

    半是委屈半是不满。

    他气鼓鼓地吃了一盘茶点,一把抄起懒洋洋缩在椅子上的元宝扭头就走。

    边走还边嚷嚷:“让你们说!”

    “没良心的讨厌鬼!”

    “都是苏小五的错!”

    “带坏了我的好阿九!”

    第366章

    报复

    若生在屋子里听得是哭笑不得,半响才摇摇头望向苏彧道:“东夷那边有消息了?”

    苏彧掏出一封信来:“今晨才送达的。”

    一来一去,开了春,这封信才送到他们手里。

    他已经拆开看过,是以若生接过后便径直展开来瞧。

    信上内容十分详尽,她想知道的东西,几乎都有。当日她和夏柔一道在酒楼无意发现的人,果真不是大胤人。

    苏彧派出去的人,带着夏柔亲笔画下的小像,一路追踪到了东夷。

    他们并未掉以轻心。苏彧派出去的人手,堪称他手下最得用。然而就是这样,追踪调查的过程中,还是几次三番的被人察觉了。

    这封信上所载的内容,得来并不容易。

    若生攥着信纸,低声道:“东夷王兄弟俩竟在同一年分别跟大胤女子有了孩子?”

    是兄弟二人喜好相似导致的巧合?

    可那个人,见过画像的都表示极肖姑姑。

    一个巧合,兴许是真。

    但接二连三的巧合,必然另有玄机。

    依照信上所说,她那日瞧见的人乃是东夷王的儿子,七皇子拓跋燕。

    拓跋燕的生母,亦是大胤姑娘,据闻生产时出了意外,早早便已离世。几乎没人见过她,都说拓跋燕是私生子。

    因为母亲没有名分,因为母亲是大胤人。

    他的身份,比起其他兄弟来要显得更为低微。

    大抵也是因为无人可依,他才会长成东夷草原上的一匹狼。

    行事凶狠毒辣,令人望而生畏。

    若生回忆着信中所言,有些遗憾地道:“到底都是猜测,并没有确认的法子和线索。”

    苏彧接过话,缓缓道:“的确没有线索,但确认的法子,还是有的。”

    若生猛地一惊:“什么法子?”

    苏彧叹了一口气:“拓跋燕已经回到了京城。”

    嘉隆帝命不久矣,两国边境地带,已有东夷人蠢蠢欲动。

    他上一次入京时便已经察觉到有人在跟踪他,但他还敢再次回来,可见是有重大目的。

    一只猎隼,是绝不会无缘无故停下的。

    苏彧道:“有一个最冒险,但也最快捷的法子。”

    “直接联络他。”他还未明说,若生便已心领神会,“他既然随身带着那半块玉坠,便证明他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内情,不是全然不晓。”

    若生摘下自己脖子上挂着的玉坠,微微蹙眉道:“可这一切,都得在我当时没有看差的情况下才能成立。”

    她将玉坠递交给了苏彧:“不过,这个险似乎值得冒。”

    苏彧笑了笑,摩挲着犹带她体温的玉坠,道:“即便不为他的身世,也值得冒险一次。”

    嘉隆帝快死了。

    东夷王又何尝不是已经年老力衰?

    东夷的皇位更迭,恐怕也已近在眼前。


如果您喜欢,请把《掌珠》,方便以后阅读掌珠第17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掌珠第174章并对掌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