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红樱绿蕉朱氏 本章:第172章

    的确……是有些巧合了……

    苏彧突然觉得胃口全无,那碗汤端在手里,香气扑鼻也无法打动他半点。他低下头,拿起调羹,舀了一勺,又一勺,反反复复将一碗汤水搅动得浑浊不堪,才终于喝了一口。

    这顿饭,变得格外的漫长。

    于他是,于苏老夫人也是。

    母子俩再没有交谈,只平静如常地用罢了饭便散了。

    翌日,苏彧在长兴胡同见了若生。

    元宝也一道跟了来。

    天寒地冻的,它懒洋洋一向不肯动弹,更不必说出门。但今次,不知是不是料到若生要见苏彧,它眼巴巴地看了若生一早上,临到若生要走,更是直接扑上来挂到了她裙子上。

    好好的衣裳,差点叫它给抓坏了。

    绿蕉气得要断它的粮,它竟然也不怕,只死死缠着若生不肯放。

    若生哭笑不得,最后还是发了话,带上它一起出了门。到了长兴胡同,它一见苏彧便飞奔过去用自己的胖脸蹭起了他的脚,嘴里“喵喵”地轻声叫唤着,像在说想他。

    若生深感这猫不行,见异思迁,朝三暮四,跟着苏彧的时候天天想往自己这儿跑,如今跟了她,又想和苏彧过日子,实在是靠不住。

    她故意冲着元宝轻轻地“哼”了一声,越过它,掏出张纸来递给苏彧看。

    元宝见状,又迟迟疑疑地爬到了她脚边,仰起头,谄媚地叫唤了一声:“喵呜——”

    若生装作没听见,不理它,只同苏彧道:“我昨儿和柔姐儿在酒楼用饭的时候,看见了一个人。”

    元宝扒了两下她的鞋,见她没反应,再次回到了苏彧脚下。

    但苏彧也不理它,只低着头看纸上画的人,有些奇怪地道:“这是……”

    若生道:“你看出来了。”

    当时夏柔画完以后,啧啧称奇,道是越看越觉得这人同若生有些相像。若生便取出了那位故东夷三王爷的画像让她比对着看,可夏柔看罢,却说两人看起来虽然都眉眼深邃,但似乎并不像。

    于是若生再次取来姑姑的画像让她看。

    这一回,夏柔愣住了。

    她说,很像。

    即便一个是女子,一个是男子,但二人的眉眼五官,给人的感觉却是相似的。

    夏柔说,若生生得有几分像画中女子,但她们先前所见的那个年轻男人比她生得更像画中人。

    若生和他的像,乃是因为他们都像了另一个人。

    苏彧拿着画像细细地看,反复地看:“的确是像。”

    若生叹了口气,取出贴身携带的玉坠子给他看,又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通,最后道:“只怕姑姑当年知道的,并不全是真相。”

    她先前只是震惊疑惑,但现如今那疑惑像是慢慢有了解释,令她不得不留心。

    她望着苏彧,蹙起了眉头,有些苦恼地问道:“是否应当告知姑姑?”

    苏彧慢吞吞地摇了摇头:“没有证据,便不到说的时候。”

    若生想想也是,没有希望便没有失望,如果现下说了,最终查清以后却发现不是,那岂不是又往姑姑心头扎了一刀么。

    还是得等查清了再议。

    苏彧道:“左右要查,还是我来查吧。眼下正值多事之秋,如果你先前看见的那个人当真是你我所想的,那他的出现,便证明有东夷人暗中入京了。”

    他们为何入京,有何目的,又为什么偏偏挑了这时候?

    一切都不可掉以轻心。

    苏彧言罢垂眸看了地上的元宝一眼。它见他们二人谁也不理会自己,早委委屈屈地走开了。它蹲在角落里,舔舔爪子,别过脑袋,也干脆地不再搭理他们。

    这时,忍冬忽然在外头喊了一声“主子”。

    苏彧还没动,元宝便先像离弦的箭矢一般飞了出来。

    胖归胖,它的动作还是一如既往的敏捷。

    它一下窜进了忍冬怀里。

    忍冬愣了下,下意识摸了摸它的背。

    元宝便打个哈欠,舒坦地摊开了四肢。

    屋子里的苏彧笑了一下,扬声唤了忍冬入内。忍冬将元宝放下,取出两封信交给苏彧:“前后脚到的。”

    苏彧接过来,将其中一封递给了若生。

    俩人一道将信拆开,各自展开来看。

    一个看得皱眉,一个的脸色是前所未有的难看。

    若生道:“有些不对劲。”

    她手里的信件上写的是苏彧姨母李莞的事。

    密密麻麻写了很多,但里头值得让人注意的却只有两条。其一,李莞十余岁时曾摔断过一条腿,万幸恢复得好,并没有落下病根;其二,李莞在被姐姐找到之前,一直生活在寒水镇。

    寒水镇远在边塞,是个贫苦偏远之地。

    许多人连听也不曾听说过。

    但若生,却恰好听说过。

    她当初调查陆立展时,虽未彻底挖出陆立展的身世,但却明明白白查到了,陆立展在回京之前生活的那个地方,也叫寒水镇。

    她皱着眉头,看向了苏彧。

    苏彧面色异常冷峻,沉声吐出两字:“不妙。”

    他先前担心的事,成真了。

    有人在试图买通狱卒杀害陆立展。

    第362章

    验尸

    陆立展仇人众多不假,但他已然入狱且被判年后处斩,他已是个死定的人,何必再在这个节骨眼上冒险杀害他?

    买凶杀人亦是大罪。

    不论何等深仇大恨,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必要再去杀他了。

    那么,杀他的目的就只剩下一种——

    灭口。

    陆立展身在牢中,想杀他,便只有买通狱卒一条路可走。

    苏彧虽则早有准备,但满心希望不要成真。可这一刻,信报在手,明明白白的证据,再由不得他不信。

    他俊秀的手指不断摩挲着那封信报,目光变幻,愈显莫测。良久,他和若生交换着又各自看了一遍。若生虽不知他的谋算,但眼下见了信报再见他的神色,也隐约猜出了几分,不觉心头狂跳。

    她望着他,千言万语堆积在舌尖,却不知该从哪一句说起。

    苏彧亦沉默着。

    一阵风过,细雪飞来,拍打在窗棂上,飒飒而响。

    苏彧忽然道:“我要开棺。”

    若生一怔。

    他低眉,沉声,一字一顿道:“验骨。”

    ……

    当年他年岁太小,许多事如今回想起来全都模糊了。他只隐隐约约记得,母亲当初将姨母从边陲小镇寻回家来后,日夜精心照料,一分也不敢放松。

    但姨母不知是过去苦头吃得太多天性如此,还是实在不惯京城生活,平素面上并无多少笑意。

    时至今日,苏彧想起她来,脑海中浮现的,只有一张郁郁寡欢的脸。

    是以昔年大火,除了母亲之外,人人都认定姨母是自尽的。

    可即便是母亲,终日说着走水乃是意外所致,也不敢说姨母就一定不是自尽。只是因为她不提,众人怕她伤心,也跟着不敢提罢了。

    死于大火的人,面目难辨,肉身上的痕迹,更是无从判别。

    哪怕案发现场,也极难分辨是意外走水还是自杀,又或是——谋杀。

    当年谁也没有想到过第三种可能,这尸体自然也就无人验过。到了如今,尸身腐烂,余下的,只有骨头,按说更不易验。

    但苏彧要查的,不是死因,而是尸体的身份。

    一个人,年少时摔断过腿,即使皮肤上没有伤口,痊愈后未有病根,行走自如同常人一般无二,但她的骨头上,必然留有痕迹。

    是以真相如何,拣了腿骨,一验便知。

    苏彧悄悄去了陵园,瞒着众人,启出了棺木。

    都说人死为大,入土为安后便再没有挖出来扰人清静的道理。何况这棺木里的,是他亡故的姨母。他说要开棺,守墓的苏家家仆都唬了一大跳。

    他上有母亲兄长,这等大事,照理不是他能做主的。

    可苏彧向来性子孤僻古怪,他说要开,谁也不敢真拦。

    但守墓的,还是悄悄差人去了国公府报信。本以为,府里不管哪位主子收到了消息,都会立刻派人前来。然而他左等右等,却始终不见人来。方才醒悟,自己派去的人,只怕根本就没能到达定国公府。

    金丝楠木的棺材终于出了土。

    空气里弥漫着土腥气,被隆冬的寒风不断吹进鼻子里。

    守墓的忍不住重重打了个喷嚏。

    苏彧脸上,却半点异样也没有。

    他只是沉默地盯着棺木,像要透过那厚厚的木板将里头的人看个清清楚楚。明明还未见到尸体,但不知为何,这一刻他的心便已经沉了下去。

    泥泞的深潭,一点点吞没了他。

    里头像有千万条手臂,密密麻麻的将他缠得严严实实。

    他想要挣扎,可周身无力。

    只是下沉,再下沉。

    黑雾遮眼,暗无天日。

    他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仵作说,尸体双腿上,全无骨折痕迹。

    这具尸体,不是李莞的。

    这人,不是他的姨母。

    那么李莞呢?

    她若没死,又在哪里?

    苏彧有些腿软。

    他扶住了桌沿,一张脸新雪似的白。他从来没有哪一刻,像现在这样的害怕。接到父亲讣告的时候,发现师父没了气息的时候,他都没有这般慌乱无措过。

    舌根底下压着的姜片,辛辣无比。

    他咬紧了牙关,低下头去。

    面上一片湿冷。

    他想不起来了,一丁点也想不起来了。

    他记忆里的母亲,只有那个小佛堂里的女人……

    只有她。

    阳光从窗棂缝隙间透进来,带着两分冬日里罕见的暖意。但苏彧却觉得越来越冷,越冷越僵。他的身体,僵硬如同木石,只剩下胸腔里的那颗心,狂跳不止。

    傍晚时分,夕阳渐没。

    天际泛出昏沉沉的灰白色。

    苏彧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一步步往小佛堂里走。

    廊下的大丫鬟青鸯先看见了他,急急忙忙唤一声“五爷”便要去通传。苏彧比了个噤声的手势。青鸯一怔,迟疑着站在原地没有动。

    小佛堂里檀香幽幽,灯火通明。

    上首慈眉善目的菩萨,却像带着邪气。

    苏彧的脚步放得很轻,一路不曾出声,径直地走到了苏老夫人身侧。他一撩衣袍,盘腿坐到了蒲团上。

    苏老夫人霍然睁开眼,转头望来,见是他,松口气笑嗔道:“原来是你这孩子,怎么也不出声。”

    苏彧抬头向上看,看着菩萨的脸,用漫不经心的口气道:“世人总说,菩萨能够洞悉世情,洞悉人心,但为何,好人却总不长命?”

    苏老夫人一愣。

    苏彧面上喜怒不辨,语气仍然是淡淡的:“我娘她……待你不好吗?”

    苏老夫人望着他,闻言双目一瞪,手里的佛珠手串哗啦落地。

    她胸口剧烈起伏,脸上阵青阵白,半响说了一句:“小五你在胡言乱语些什么。”

    苏彧并不看她,口中缓缓道:“是应了那句升米恩斗米仇,还是因为怨恨?”

    “那盏花灯明明是你的,却被她拿走了。如果灯在你手里,被人找到的也应该是你,是不是?”

    “如果你没有被拐,你就还是官家小姐,你的人生也会截然不同,是不是?”

    “归根究底,那一切都是她的错,是不是?”

    苏彧从怀中掏出了几张纸,一把掷在佛前:“所以合该杀了她取而代之,是不是?”

    第363章

    如果

    苏老夫人偏着脸看向他,看着看着,面色忽然恢复了平静如常。她伏下身子,摸摸索索地将苏彧丢在地上的几张纸捡起来看。

    上头密密麻麻地写着字,有寒水镇,有李莞,有陆立展……还有许许多多她都快要记不清的事。她几眼扫过,攥着纸张站起身来,走到佛龛前,就着香烛点燃了它们。

    火舌倏忽变长、变亮,仿佛只是一眨眼,那几张满载情报的纸便被烧成了一团光。苏老夫人松开手,燃烧着的纸落入了香炉。

    空气里散发出浓重的烟味。

    混着清幽的檀香,形成了一股诡谲至极的味道。

    她转过身来,弯腰捡起方才失手掉落在地的佛珠,捻动着,居高临下地望着苏彧道:“满嘴胡言,你这是累着了。”

    苏彧嗤笑了声,头也不抬,看也不看她一眼,只是又掏出了几张纸来。

    他一贯平静无波的声音里是说不出的讥诮和愤怒:“摹写了无数份,你想烧多少便有多少。”

    苏老夫人板起了脸:“你听听你自个儿的话,像什么样子!”

    她听上去是那样的伤心:“你突然跑来说些疯话便罢了,怎地还冥顽不灵,不听劝了。”

    苏彧垂着头,低低地笑:“棺中尸首没有腿伤。”

    苏老夫人闻言,浑身一震,但仍强撑着道:“什么尸首,什么腿伤,人死了十几年,还能看出什么伤来。”

    “没了肉,还有骨。”苏彧终于抬眼看向了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世上绝没有毫无破绽的案子。”

    他的眼睛,在小佛堂通明的灯火掩映下,幽深如井。

    苏老夫人站在这双眼睛前,只觉得他的眼神锋刃一般的冷利。


如果您喜欢,请把《掌珠》,方便以后阅读掌珠第17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掌珠第172章并对掌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