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迟迟(六)
李绍手中的剑清然铮鸣,寒水一般冲卷过李慕仪。李慕仪眼眸无光,被褥下的手轻轻抚过小腹,那里空荡荡的,冷痛一片,她甚至想着,李绍能一剑杀了她。
可李绍将剑收了鞘,坐在床边,隔着绸被,轻轻按住李慕仪的手,合按在那平坦的小腹上。
他眼神与容色有一种近乎平静的冷漠,声音也是如此,“我李承策自十二岁起,就为大梁守卫边疆,手下亡魂无数,自问不愧对天地,不愧对百姓,却没想到有一天会亲手杀了自己的孩子……”他苦笑一声,“李慕仪,本王竟能容你如此践踏……?!”
李慕仪眼角一下淌出泪来,可唇角偏偏在笑,“王爷也终于能体会了么?在教坊司的那些日子里,我也无时无刻不在问自己,为何我薛雉要受如此大辱!”
李绍四下茫然,胡乱地点了点头,而后深吸一口气,喃喃道:“是,是……你做得很好……”他在一片黯淡中看见李慕仪淌下的泪,伸手替她拂去那泪珠儿,从前这动作有多少温柔多情,如今就有多少冷情冷性,道:“别哭了,别哭了,眼泪对你而言又有何用。”
他贴在李慕仪耳侧,冷铁紧紧地压在她的胸前。
她有些喘不过来气,恍惚间,她又想到在那个寒冷的冬日,梅林时相见时,李绍搁在她手里的第一枝梅花。她不记得那时他说了什么,只记得他的声音,犹似初见那句“这里头藏着的是哪只雀儿?怎这样小”,腻着隐约的戏谑与暧昧,却柔似春风,将她浑身的冷意顷刻间驱散得一干二净。
而如今却大不相同。
“是本王抬举你了……”他的声音如兵甲一样,黑沉沉阴冷冷,道,“你走到如今这一步,殚精竭虑,煞费苦心,本王念在你为高家一片忠心,也念在你伺候了本王这么些年,不与你计较……”
他一边说,一边将昨日买的小花儿拨浪鼓拿出来,放在李慕仪的枕边。
“只是那镯子是母妃留给本王的唯一旧物,于本王而言是非凡之物。”他轻而易举地捉到李慕仪的手,将她腕子上的血玉髓镯取下,那镯子过指骨时顿滞了一下,而后轻快地收在李绍掌间。李慕仪的命魂都似凝在那镯子里,一并教李绍给夺走了。
李绍俯身,凉薄的唇覆在她的额头,“李氏欠你们薛家的,该还。从现在开始,咱们的旧账一笔勾销,李……薛雉,你好自为之。”
他转身站起来,手中紧紧攥着那镯子,步伐顿下片刻,这片刻里全是沉默。李绍紧绷着面色,仿佛在等待着什么,却没有等到。
他咬了咬牙,终是离去。
那泪让李绍拂去后,李慕仪就再没有哭过。
她听见门开阖的声音,忽地有一瞬间惊醒,挣扎着从床上起来,忍着腹部森冷的痛意,光着脚往门外匆匆追了两步。抚上铁冷的门环儿时,她却停住了,她望着门缝儿的光,缓缓垂下了手。
这一扇门到底未曾打开。
回身茫然四顾时,李慕仪见那桌案上还摆着个雕花儿的梨木托盘,覆着红布,想起是昨日与那血玉髓镯一同送来的,只是后来与李绍纵情纵欲,却忘了问那是何物。
她走过去将红布揭开,见是一件孔雀裘。以翠鸟软羽捻线,织就的翎衣鲜蓝夺目,一挥一动皆似漾着凌波水纹;雀瞳入金线点睛,更是鲜活,又取花汁儿香浸染,成衣后,色泽有光,繁艳馥芳。
李慕仪笑起来,将雀裘抖开,披裹在身。那色泽着实鲜艳爱人,映衬得青白一张脸都有了三分灵气。
李慕仪望着镜子里的自己好一会儿,然后唤人进来,服侍她更衣。
婢女一边给李慕仪梳头,一边哭得眼如核桃。她看见李慕仪从妆台中取出一把小巧的红袖刀,一下就急哭了,“殿下,殿下……!您这是要做什么呀?”
李慕仪透过铜镜,望着她的哭脸,又笑:“我若走了,能有你哭上一哭,这一路也不算寂寞。”
那婢女扑通就跪了下来,仰头看着李慕仪央求:“殿下,您别做傻事。您要是再有个三长两短,王爷还要心疼呢。”她自觉失言,马上就住了口。
李慕仪兀自摇了摇头,又道:“这些年辛苦你了,往后就回雁南王府去罢。”
婢女自知已是瞒不过她了,便问:“那您呢?”
镜中那张憔悴却不减殊艳的脸有了几分咄咄逼人的锐气,“入宫,做个了断。”
企V鹅号⑶⑶⑵Q⑵⑶O⑼⑹⑶⑵|ロロ耗3③⑵②⑶零9⑹3⑵
第39章
凋碧树(一)
李慕仪着青鸾纹银白罗袍,披孔雀裘以御风尘,裙摆理地,拾级而上,身后拱拥星月宫楼,虽无长公主之实,却有长公主之姿。
入殿前,她抚了抚腰间的红袖刀。这等利器近御驾本不容易,但李桓最不愿见他人触碰李慕仪,索性免了搜身,大梁也唯有她可如此。
李慕仪滞留片刻,殿内宣召。
殿中催着香,李桓曲起一只腿半躺在榻上看奏折,眼皮沉沉的,神态慵懒。这厢瞧见李慕仪近前行礼,摆着奏折屏退宫人,撑起精神地去牵李慕仪的手,拉着她起身,“这里又没有外人,姐姐……”李桓抱住她的腰,口吻似撒娇,“怎与外臣一样生分呢?”
手有意无意寸寸抚摸过她的腰际,触到什么,而后三两下地将那挂玉钩解了下来。李桓抽出红袖刀,手指摩挲刀锋,眼轻眯了一下,问道:“这女儿刀还是越只进献的宝物,送予姐姐赏玩的,怎如今佩上了?”
李慕仪正欲退而跪,说些什么,李桓捉住她的腰带将她拉近,急又长地嘘了一声,“别动。”
这两字漫出了令人胆寒的诡异与压迫,陌生的感觉揪扯着李慕仪的神思,教她愕然,不知所措。
李桓眼有阴鸷,盯了她一会儿,反手扣下刀,忽地灿灿笑起来,眉宇间的郁色一扫而空,“姐姐坐。”
李桓从身后左右摸寻着,找到一根红线,手指灵动撑开一个花结儿,支到李慕仪面前,下巴抬着示意她接着翻花样,“来。”
李慕仪也陪他顽儿,将花绳翻到手上。
李桓一下笑逐颜开,又挑了回来,眼眸低垂片刻,轻道:“姐姐,朕心里闷得慌。”
“为何?”
“朕年幼时,不知夫妻间还能因政事生分,只当父皇沉迷年轻漂亮的妃子,疏远冷落了母后,因此怪恨父皇,怒气冲冲地到御前理论。年纪小,口不择言了些,险些气得父皇呕血。”他觉得可笑,笑了几声,但很快隐散,“父皇当众责斥朕忤逆不孝,难当大梁基业,朕自此废学、废宠,无人敢近,是人可欺。”
李慕仪以为他在思念高后,愧责于心,只能跟他解释道:“后宫干政是大罪。”
“是大罪。”他不否认,但有疑问,“可朕何罪之有?”
李慕仪梗了一梗。
“朕趴在红墙上,看兄弟们跟着太傅念书,在武场一起踢蹴鞠,欢声笑语的,热闹得很。雪寒的天,父皇抱着七哥、九哥他们折梅花……他从来都没有那样抱过朕。”
李桓又羡又妒,总爱偷偷在暗处,日复一日地看,什么四书五经都没读全,却是这翻墙越户的本领数一数二,只是那样,对于一个半大的孩子而言,也寂寞得很。
李慕仪又翻了个新花样。李桓看着繁复交缠的红绳,真有些难办,手指勾牵试了几回,才算接住。他又笑,“不过好在姐姐来了。”
李慕仪心肠太柔软也太细腻了,几乎是毫无保留,掏心掏肺地对他。他寂寞,她便寸步不离地陪着,不能踢蹴鞠,拿着闺阁小女儿的游戏也能玩。他攀树折梅,跌下来,李慕仪为了接住他,整条胳膊都发起大片的紫黑。他想有人教他念书,李慕仪就教,她象是生来就能写了一手好字的,比太傅写得都要漂亮秀致……
就似这翻花绳,便是李慕仪教的,她让他明白了一件事:他只要有李慕仪足矣,多一个人不行,少一个人也不行。
“姐姐还记得那个小跛子么?”
李慕仪鲜少见地蹙了一下眉,“十一还是皇上的兄长,生而有疾,小小年纪就没了,皇上留德罢。”
李桓浑不在意,不疾不徐道:“那天姐姐就这样陪那小跛子玩了一天,朕来,姐姐都没看着……姐姐,你什么都好,最不好的就是,对谁都很好……”
李慕仪一五一十地回道:“十一秉性纯真,虽腿脚不便,难受重视,但母族在朝中势高位重,皇上若能跟他亲近,有益无害。”
“朕的确想与他亲近……”李桓也挑了个花样儿,撑给李慕仪解,狡黠地笑,“朕指了湖中一条长着翅膀的鲤鱼给他看,他还说要捞回去献给父皇,谁知那么不小心,扑通一下就掉进去了,救也没救上来……”
可这世上哪里会有长着翅膀的鲤鱼?除非他分明成心。
李慕仪忽地遍体生寒,撑绞的结一下全散开了。
李桓疑惑地托起腮,看着她颤抖收缩的乌瞳,“姐姐为何如此看朕,竟象是怕了……?姐姐与六哥朝夕相处同枕而眠都不怕,为何怕朕?比起他,朕又算什么?!”
他动如疾箭,将李慕仪一下按倒在榻上,“比起他,朕又算什么?朕又算什么……?”
明明是同样的话,喃喃重复了两遍,意思就变了。
企V鹅号⑶⑶⑵Q⑵⑶O⑼⑹⑶⑵|ロロ耗3③⑵②⑶零9⑹3⑵
第40章
凋碧树(二)
李慕仪看着李桓这双阴沉沉的眼,与往日笑若灿阳的样子大相径庭,着实陌生。她以为自己交还给高家、交还给父亲、交还给大梁的将会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君主,纵然李桓因浸淫在波谲诡诈的宫廷当中,难免有些谋算与机巧,可至少也是坦坦荡荡、问心无愧。
可现在的李桓,决然不是。
这并不代表他做不成一个好的帝王,只代表了她身为臣子的无能。
“臣弟……”李桓眼里涌出泪来,落在李慕仪的脸上,“臣弟不怕别人觊觎皇位,甚至不怕那些王八宗亲哪个要把朕当玩意儿看!臣弟以为,至少在这宫中,还有姐姐是真心待朕的……可你呢?你对朕做了什么!”
除夕那晚,高家有个旁支子弟喝醉了酒,御花园中撞见李慕仪的鸾驾,同人戏谑说李慕仪比行院里的姑娘都会伺候人,让李桓听了个正着。
他怒极,下令剜了那人一双眼。那高家子弟为求保命,只得将高家隐藏多年的秘密和盘托出。李桓那时才知道,原来他最信任的李慕仪也并非真心,只是为了还高家的恩。
李慕仪平复呼吸,表意:“臣从未背叛过皇上。”
“朕不要你的忠诚!”他血红着双眼,咬牙切齿,“朕要杀了李绍,就像杀了十一哥那样,朕推了他入水,看着他慢慢溺死,因为只有他死了,你的眼睛才会再看向朕……”
李慕仪问:“所以皇上力推新政,目的不是为了整治宗亲,而是为了拉拢宗亲,是不是?”
李桓阴恻恻地笑,张口衔住李慕仪的下巴,“姐姐都知道了?”
李慕仪浑身麻了一通,唯觉得恶心,侧着头躲避,“皇上让方欢来羞辱臣的时候,臣就想明白了。”
借助方欢散播她并非凤血龙脉的传言,目的无疑就是令科举革新之事付诸东流,还要废弃她这一枚安插在宫中的棋子。
然而对于方欢的出现,李绍却全然不知情,这说明那些拥护他的王室宗亲已经倒戈。
倒戈向谁?
那日方欢执了枚玉牌入府,李绍的确有枚一模一样的牌子,但并非独一无二。上头的云纹乃大梁王室独属,除了李绍,先帝的每个儿子都有。
那只能是李桓了。
自从李绍威杀葛镇川,夺回楚州兵权后,雁南王在大梁的威望就一日胜过一日。李桓危机四伏,日日夜夜都在想着如何名正言顺地除掉李绍。
景和别宫刺杀,是为问斩李绍定下一个罪名;而革新科举,是想以此法令要挟王室宗亲,一起倒戈对付李绍。
或许对于那些宗亲而言,这不是要挟,而是正中下怀。
李绍从小在军营历练,他看重每一寸疆土,每一个百姓,也看重李氏宗室的声誉与荣耀,他的自负与骄矜会成为他们谋求利益路上的绊脚石,他们更需要一个懂得“装疯卖傻”的皇帝。
李桓不曾怀疑李慕仪的聪明,阴狠地笑着:“姐姐放心,方欢不过就是个跳梁小丑,朕早晚杀了他,给你泄恨。”
李慕仪知道自己的利用价值已经到了尽头,心灰意冷,却不曾流泪,只是低声自言:“为了变法,赔上我薛家所有人的命。我以为我活下来,终有一天,也还是能完成父亲遗愿的……”
李桓见她眼眸无光,已大是心疼,捧着李慕仪的脸去吻她的眼睛,“会的,会的……等朕再长大些,届时姐姐要什么,朕都给你取来。”
李慕仪说:“皇上还要拿臣的命去给宗亲们一个交代。”
“朕有办法,让你重获一个新的身份,到时候姐姐就可以永远留在朕的身边。朕封你为妃,贵妃……!不,不,姐姐想不想做朕的皇后?那样即便是死了,咱们也不分开。”
她摸索着,一把捉住那教李桓夺走的红袖刀。锋芒毕现,李桓本能地躲了一下,李慕仪反手架在自己的颈间。
“姐姐!你做什么!”他不敢再去碰李慕仪,怕再激了她的怒,怕她做出傻事来。
李慕仪逼着他起来,自己躲到他三丈远的地方,跪下,“皇上何必为一个官妓劳神!臣今日拿了红袖刀进宫,就是甘愿将这颗头颅奉予皇上,去换王公宗亲的拥护和支持。但臣有一请,请皇上念在臣忠心耿耿、相护皇上多年的份上,准了臣这最后一愿。”
“你把刀放下,朕什么都答应你!放下!”
李慕仪仰起头来,一字一句地回答:“请皇上留雁南王一命,准他出京罢。”
企V鹅号⑶⑶⑵Q⑵⑶O⑼⑹⑶⑵|ロロ耗3③⑵②⑶零9⑹3⑵
第41章
凋碧树(三)
李桓看着她决绝的眼睛,那架势仿佛只要他不答应,她即刻就能自刎一样,这样的勇气,也是缘于李绍?
李桓不由一阵悲从中来。没有哪一刻能让他如此地清醒认识到,在这偌大的皇宫里,当真只有他一个人,他是所有人的王,也是所有人的棋子,没有人爱他,也没有人真心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