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先生去世前留下的话是:“我一生做了一件事,值得......孩子们快快长大,报效祖国。”
............
天幕之上,是一代又一代,将个体深植于民族土壤中的身影,支撑着我国华夏文明的火种永不熄灭。
他们有的或放弃名利、或隐姓埋名、或以身试险,将个人命运与国家需要熔铸一体,深刻诠释了我国文明中“天下为公”,“以身许国”的精神基因,也是我国文明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现代注解——
在戈壁,他们用算盘打出核爆数据;在田间,他们用汗水浇灌金色稻浪;在实验室,他们用试管对抗死神威胁;在深空,他们用卫星编织华夏天网......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国之脊梁”!
他们或许没有明星的光环,却是民族最亮的星;他们的名字或许鲜为人知,却铸就了华夏新的骨血。正如南仁东先生所说——“人类之所以脱颖而出,就是因为有一种对未知的探索精神。”而这些科学家,正是这种精神的永恒化身。
又是熟悉的城门楼前,而这次场景变了。
晨曦之中,阳光披下,一声嘹亮的军号刺破苍穹。
礼炮轰鸣,三军仪仗队的军靴踏出雷霆般的节奏——352双战靴起落如一人,劈开空气的刀锋声与大地共振,雪白的手套在胸前划出闪电般的弧线,枪刺上跃动的寒芒连成一道流动的银河。
又有引擎的怒吼撕裂长空,99A主战坦克的履带碾过斑驳的旧砖,钢铁洪流中,东风-41核导弹方阵如利剑出鞘,冷冽的发射筒折射着朝阳,在柏油路上投下巍峨的暗影。
此刻,天空被战机编队重新定义——
歼-20划破云层的尖啸尚未消散,直-8直升机悬挂的巨幅国旗已猎猎展开,那抹中国红在千米高空泼洒成流动的烽火,与地面上十万群众挥舞的旗帜遥相辉映,天地之间,犹如奏响了一曲用钢铁与热血谱写的交响诗。
21辆礼宾车载着平均年龄90岁的老一辈缓缓而来,由1300名少先队员组成的“同心追梦”方阵,脚踏智能发光鞋,随音乐变换出“中国梦”的图案,过去,现在,与未来,在此刻荣聚一起。
10万民众组成“建国创业”“改革开放”“伟大复兴”三大篇章。
1949号礼宾车空座留给先烈,5G+VR技术让历史人物“现身”彩车,与当代青年隔空对话。
56门礼炮70响轰鸣,每声间隔4.33秒,与国旗上升速度严丝合缝。
3000人合唱团用脑电波同步技术实现零延迟和声,唱响《今天是你的生日》——
............
前所未有的震撼之感,直直击中了历朝历代下所有人的心。
此时此刻,没有任何人能够发出声音。
震撼到极致,是无声的呐喊。
唯有眼眶之中的酸涩与热意,于这无声之中源源不断冒了出来。
叮咚——
朝代留言板响起。
刘彻:不知为何,此时竟泪沾满襟。
嬴政定定望去,胸腔之中也是热意迸发:同属华夏矣。
因为无论身处哪处时刻,站在这片华夏大地上,他们都是华夏子孙。
自当也是都有着同样的悲与欢,血与泪。
更是也有着同样挺直的脊梁与傲骨!
此时,天幕之上又是画面一变:
同样的城门楼前,夜幕低垂,天空还未褪去星光。
然而细碎的脚步声却不断响起,所见到的每一张脸上,竟都挂着期待与热烈的表情,有人在快步走,有人甚至跑了起来,这些人集体朝着一个地方奔去——
“他们在奔向什么?”
历朝历代下,有人不禁开口问道。
与先前的两幕场景相比,此时此刻,于同一个地点之中出现的,很明显是后世的普通群众们。
氛围也不同,就像是寻常日子中,最普通的一天罢了。
可这些人,他们在奔向什么?
城门楼前的广场上,已然汇聚了越来越多的人。
他们有着不同的面孔,却仿佛在等同一件事情——
而在群众聚集的前方,是一根高度为32.6米的旗杆。
当清晨的第一缕晨光吻上旗杆顶端时,广场上一片肃穆,所有人竟都自发沉静了下来。
而随之响起的,又是那段熟悉的旋律——
所有人都在跟唱。
在一个普通的清晨,迎接最难忘的记忆。
也以信仰迎接破晓。
画面中,旋律结束,鲜红的旗帜高高飘扬,人群却依旧不愿散去。
叮咚——
此时此刻,历朝历代所有人的面板都发出了响声动静。
中华书屋的各种典籍全面点亮。
权限开放,有贡献者,自当可查阅这其中的典籍知识。
这是五千年来华夏文明的馈赠。
而今后,也当有更多“薪火”不断涌入。
生命会在其中寻找出路,华夏的光辉会永远照耀在这片大地上。
朝堂上,江湖中,田野间......
此时有无数人不禁满是激动与感慨,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敬华夏!
敬华夏!
敬先辈!
敬这片土地上的每一簇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