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聂繁天给聂家一大笔钱,在锦城府买了一个大院子让聂老爷子住着。
但聂家其他两房想进京去当高门大户,因为聂繁天现在当了大官。
时间已经又是一年,从兵乱到现在是第九个年头。
小满都已经成亲了,聂繁天如今二十五岁自然也当娶妻生子,而且在京城开府建宗。
李老实说聂家两房进京还是想做继续做生意,问他怎么想,要不要也去京城投奔聂大将军。
现在李老实就来问江枝的意见。
其实聂繁天在京城站住脚,江枝是知道的,但那不是顶点,属于男主的路还远还长。
聂繁天没有说让自己去京城,也没有另外送银子来,自己每年跟霍家药行的分红已经不少,江枝不缺钱。
男主出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时候终于来了,自己若是厚着脸皮赖上去,没有问题,但到徐家村几年,她已经融入这片土地。
去京城,自己就是一个乡坝里来的农家老太太,最多是小心翼翼跟那些富贵人挣更多的钱,胆战心惊活在男主自带的风暴眼中。
一日三餐锦衣玉食,最后死了埋到城外一处不知名的地方。
在徐家村,自己就是能改变很多人命运的救命嬢嬢。
五两银子就可以让一个孩童的整个童年吃饱穿暖,还能读书识字。
苦难的人很多,救不完的,就好像退潮后搁浅在沙坑里的小鱼,数不胜数。
每俯身捞起一条放回水里,对千万条鱼来说微不足道,但在被捞的小鱼的生命中,这一举动就是拯救了它的世界。
江枝看向李老实:“你要跟着聂家去?”
李老实现在跟聂家共同打理店铺,聂家要继续做生意,李老实自然可以做。
李老实挠着脑袋,咂咂嘴道:“唉呀,银子是好东西,可我不想离得太远,就现在这样的刚刚好,等多挣些钱,我还想回平川县安家呢。”
他舍不得离开锦城府,在那里有人喊自己“李老爷”。
他还准备等几年孩子大点就到平川县买房子,买铺面,在这给女儿准备一个家。
根庆也说过,他以后会看顾好小妹妹,南南和小二子也会照顾小姑姑。
这里还有二瑞和小满,有这些人庇护李老实以后才放心女儿成家,招婿也好,出嫁也好,再不怕遇到聂繁天那种事。
生老病死是逃不开的人生事,荣华富贵却是各自选择。
聂家和江枝都跟聂繁天有紧密关系,也走上各自不同道路,自奔前程。
第510章
修桥补路
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随着温度一天天暖和,官道两边已经长高的垂柳绿叶如丝,嫩叶经过夜雨的冲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江枝领养的孤儿们在学堂外的道路上奔跑打闹,脸上都是纯真的笑容。
徐长明提着狗屎鸳篼又在追佩奇:“死砍脑壳的,那地方不能拱,你要拱就去空地里拱。”
进了村后的佩奇虽然天天有美食,而且还是走一家就吃一家,但也失了很多乐趣,比如随便拱地这一条,还得给它选一处地方练嘴。
佩奇站在原地不动,只翻着白眼看他,等徐长明要追到自己身边才一溜烟跑开,直奔四水堂而去。
前段时间四水堂陌生人太多,佩奇就一直在石家没有回去。
那里的人傻傻的,经常呆呆跟自己对望。
掀开大门,佩奇习惯性的就到院里找人要吃,前堂里没有那个摇纺车的,后门上没有那个劈竹编篼的。
佩奇的脑子里没有生死,它只知道这些人会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就好像江枝二瑞他们经常几天不在家。
或许再等一段时间,那两人又会端着盆子喊“佩奇吃东西啰!”
四水堂这边也没有人,只有谭氏在准备饭食,看见佩奇进来,吓得赶紧丢一把菜叶在地上:“他们都不在,不在,你吃了就快出去。”
这时候除去在楼上关门上班的莲花皮氏,的确其他人都不在。
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就连最小的晖哥儿也在托儿所。
春凤和大柱在肥皂作坊,她干不了重活可以做些手上活,还能指点新进的四个工人做事。
徐家村的人已经没有闲的,春凤有孕后,二瑞就从旁边村子挑选几个人,每天步行十几里来上工。
这些工人都是签了十年契,该说啥不该说啥都清楚。
其实以如今江枝、二瑞和小满在民众中的社会地位,就是不写契书,也没有人敢拿自己全部身家性命开玩笑。
在皇权不下乡的农村,这些基层管理人员就是土皇帝,心狠手辣点,一句话就能让人活不下去。
田桃是负责药坊的,自然需要天天去看着。
江枝跟二瑞此时在县衙,跟新来的县令说修桥的事。
平川县内有几条河流,好几个村出行都需要走石墩子,遇上夏天暴雨时不时就要发生山洪冲走人的事,冬天一不小心又会踩进水里。
现在江枝愿意捐款修桥。
章县令升官后,平川县的新县令是个三十多岁中年人,姓余,他要接手平川县,自然对这里下了功夫调查。
知道面前这个妇人是本县最有盛名的乡绅,不仅把一个破破烂烂的流民村打理成全县楷模,更是大方教授种植技术,让县里棉田产量翻倍,是各村老农民都需要去拜年的存在。
农村人信奉的就是实惠,这是真正能给别人粮食填饱肚子的。
更重要的还有捐献药方,被如今的辅政皇叔都特别嘉奖过,还养大风头正盛的聂将军。
现在又修建学堂,帮扶全县十几户孤儿寡母,还领养孤儿回村。
面对这样一个能直达天听的农妇,余县令说话很是客气有礼,他喊来县衙工房的吏员,拿出县中舆图,把那些需要修桥的村子一一摆出来:“江夫人,这些村都需要修桥,这个村去年淹死三人,这个村差点淹死一人,幸被人救起。”
因为有各处村长来拜年,江枝足不出户对各村的情况也有大致了解,选了一处最困难的村子:“那就先修这一处,所需的石料还麻烦县衙筹备。”
出钱大善人走到哪里都受人欢迎,修桥补路更是史上留名的事。
具体修建过程江枝并没有亲自出面打理,二瑞和小满已经是成年人了,他们自能担起来这些事。
江枝不再出门,如今四水堂没有了两个老人,她就是长辈。
现在春凤怀孕八个月已经快生了,她需要做些准备,帮离开的小满爷奶照顾好春凤,照顾好家里这些小孩子。
时间很快就过去,小满爷的百期还没有过,家里重孙子就呱呱坠地。
四水堂里重新响起的婴孩啼哭,连同妮妮、彩霞和晖哥的笑闹声,冲去这几个月的沉闷。
草木一岁一枯荣,人也是一茬一茬的生,一茬一茬的死,日子也是这样一天一天的,想必这画面也是两个老人最希望看见的。
四水堂添丁有喜事,春凤娘家得到消息又来了,这一次直接被春凤当面拒绝再来往。
有些事情无法化解,春凤娘只能哭着离开。
春凤这边是自断了娘家路,巧云却是找不到娘家。
现在有条件,江枝和二瑞一直在打听巧云的娘家。
巧云离开娘家已经十年,根据她所知道的娘家地名,在平川县舆图上没有到,只能根据同服徭役能确定是一个县。
在什么都手工抄录,管理混乱的时代,这种当地方言和官话文书记载有差异的很常见,只能托进山收购山货的马帮沿途询问。
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的找到了。
那天徐家村突然来了一个二十出头,身上穿着家纺的粗布蓝衣的小伙子,背着一个大包袱。
大夏天里,汗水把衣服打湿又穿干,留下一圈圈白色汗渍。
他站在村外被徐长明拦住问话:“你是什么人,进村干啥?”
小伙子拘谨的扯扯背上包袱,笑道:“老大爷,请问这里是不是徐家村?”
徐长明警惕的打量眼前小伙子:面容憨厚,一看这袖口绣花的衣服,还有腰上别的柴刀和装水竹筒就知道是大山里出来的。
但徐长明还是不放松,村里值钱的东西太多了,可不能让陌生人进出:“这是徐家村?你叫什么,找哪家人,说个名字出来!”
小伙子赶紧道:“我找徐茂万,茂万大叔!我姐是他的儿媳妇。”
徐长明眼睛顿时瞪大:“茂万,你姐是他的儿媳妇……哎呀,野猪来了!”
他正想说话,突然从旁边路沟里冒出一头大野猪。
那小伙子一见野猪,立即抽出柴刀:“老大爷快跑!”
徐长明赶紧拦住:“别砍,别砍,这是我们养的。”
那小伙子一脸诧异:“养野猪?我家每年种的粮食全部被野猪折腾光。”
徐长明也不再追问小伙子来历:“你要找徐茂万就跟着野猪走,它带你去找!佩奇,你带人回去,是你主家的客来了!”
跟野猪走!
小伙子惊呆了。
不过看野猪摇摇摆摆走在前面往村里去,他只好紧走几步跟上。
第511章
巧云寻亲
四水堂中,巧云正陪两个孩子玩七巧板,就看见佩奇拱开大门却不进来,只站在门边哼哼。
“佩奇,你在干啥?”巧云见起身到门边来看,见外面站着一个陌生人。
“你是谁?”巧云多看几眼,越看越面熟。
小伙子丢下包袱,一把拉住巧云:“姐,大姐,我是黑牛啊!你认不出我了吗?”
“你是黑牛?是小弟?”巧云惊喜拉着弟弟仔细看。
她出嫁时十六岁,那时候小弟才十岁,十年过去,昔日黑黑瘦瘦的小孩,还没有自己胸口高,现在长成大小伙子,简直换了模样。
现在有巧云的弟弟寻过来,大家也就知道了这十年为什么没有来联系过。
兵乱时,徐家村有流民经过,巧云娘家的山里却有山匪盘踞。
这些匪徒趁着官府失控,霸占着山寨村民,隔绝他们跟外界联系,倒不是家里对她这个姐姐丢下不管了。
这一次黑牛无意中听到马帮在帮人寻亲,知道姐姐家在打听娘家消息,就冒险偷偷钻进老林子从荒山野岭走出来的。
家里虽然过得苦,但父母和四个兄弟姐妹都还活得好好的,除去巧云嫁到徐家村,其他几兄妹都在寨里成亲。
巧云知道大家平安,心里总算是踏实了。
江枝见黑牛忠厚老实,要留他在徐家村住下,可黑牛只待了几天,知道大姐过得好就要回去,说自己刚娶的新媳妇还在家等他。
江枝见留不住才给他说了实话,之前黑牛把土匪人数和具体情况都说清楚,平川县衙已经安排剿匪,要他作内应。
巧云娘家那边的土匪其实就是外面逃进去的流民,二十几个人躲在山里,以周边几个山寨中老弱妇孺为人质,连骗带恐吓,威胁这些山民上交钱粮,就连马帮也不敢多说。
“你放心吧,这些人抓住就活不成了!”
黑牛听给官兵当内应,小满又给他详细说了怎么办,他立即就答应下来。
这些年那些土匪在山寨里称王称霸,他们这些年轻人早就想杀一场了,只是听到兵荒马乱,无官府过问,不敢让家里人遇险才忍下。
兵乱十年夏,平川县张巡检带兵深山剿匪,杀匪徒二十三人,救出被劫妇女十余人,金银首饰百余件。
巧云的父母和其他兄弟姐妹都来徐家村看她。
巧云的家人都是山民,出来一趟不容易。
辛辛苦苦背出一大罐山蜂蜜给小孩子吃,还有偷藏了好些年的熊胆、鹿茸、麝香、采的竹荪和自己揉的土茶。
另外就是巧云以前爱吃的零食,都是山里面的土产。
一大家人在徐家村住了半月,就要回去了,知道山寨里日子过得不好,江枝让他们带了粮油布匹回去,以后有缺再来拿,要经常来往。
黑牛看见徐家村的学堂很是眼红,他说那些流民就是欺山民不识字,拿着大红纸说外面官兵见人就杀,吓得山民不敢反抗。
马帮跟他们换物时,山民也经常被骗,有理都说不清。
江枝让他们把家里孩子送出来读书,学上一两年就不被人骗了。
只是巧云的几个侄儿侄女都很小,还不能上学。
接下来的日子就如同流水一般过去,修桥铺路,寄养的孩童一年一年长大离开,又有孩童添进来。
青泉学堂扩建三次,不光是徐家村的孩子在这里上学,还有其他村的孩子也送来了。
因为有托儿所,直接就办成寄宿学校,村里几个婶子管着吃住。
夫子也不只是夏秀才一人,田小泉和夏元考上童生去县学念书。
石猴子和另外一个孩子启蒙太迟,两人没有考上童生,接着再读年纪也大了,索性留校教书。
一边自己念书接着应考,一边给一年制小孩子上课,教一些简单的算数和识字。
平川县有另外一个秀才来这里任教,领月薪。
石猴子跟大香成亲了,谭氏虽然不喜欢石家有两个傻姐姐和傻婶子,但石猴子本人没挑的,也就答应了这门婚事。
石大姐和武阳成婚后,第二年就怀孕生下孩子,紧接着又怀孕生下双胎,连着生孩子,生产时差点难产。
幸好徐家村有请郎中的习惯,武阳也舍得拿钱看病才救回一条命,可整个人都瘦脱形,现在好不容易养回来。
于是石猴子自己找到田贵要了偏方,让大姐避孕不再生。
后面两个姐姐也就没有再出嫁,石猴子说自己给她们养老。
他不愿意傻姐姐们再承受生育之苦,只让傻姐姐们好好养猪,攒钱。
牵牛和合香也成亲了。
这两人本来就是老乡,签卖身契时两家父母见过面,流民安置又平川县的同地方。
江枝给两人放假回去,牵牛和合香都存着月钱,再加上江枝给了安家费,让两方父母给两人在家办了婚事,也算是风光出嫁。
婚期一过,两人就回徐家村上班了。
江枝不知道这里的大户人家使用奴婢是怎么个管理法,是当没有感情的工具,还是当成私人财富。
父母虽然迫不得已卖了孩子,牵牛跟合香心里还是有亲情。
两个人跟着自己这些年,做事踏实,听话,从内心也当成孩子,江枝就参考红楼梦里面丫鬟小厮待遇,让两人回自家成亲。
徐家村的蚊香作坊规模渐渐扩大,徐根生几个人整天专门处理各村里送来的草药,就连碾药的牛都又购进两头。
江枝不光让人在官道边种柳树,还在烧过的山上遍种桐树,就连村里也种着桐树。
桐油可以卖钱,桐油也是做肥皂的原料,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是可持续发展的。
江枝还拒绝了二瑞要给自己大办五十岁生辰宴。
人都怕老,她从内心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是老太婆了,而且这具身体也不是自己的。
这些时间里,江枝除去每年交一种新药给霍家药坊之外,每天也有自己的事情。
她把各种草药整理出标本,再把这些药的炮制方法,药方、药效,全部留存下来教给所有后人。
家有良田万亩,不如薄技在身,在这兵乱随时都会发生的地方,多几样手艺是保命法。
各种药品的制法基本相同,江枝要做的就是找到标本。
草药采收季节有春有秋还有冬,于是,徐家村的人经常看见江村长带着背篓,拿着药锄在田边山间走着。
在她的身后,一头长着长长獠牙的凶狠野猪紧紧跟着。
谁看见野猪都感觉害怕,可佩奇浑不自知,还乖巧的顶着背篓四处走。
第512章
小天衣锦还乡、跪谢舅娘《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