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连絮果闻兰因 本章:第53章

    从名字里就能看出来不对劲儿,一个是民,一个是官。事实上,官生和民生里其实也会再次细分,多出了恩生、贡生、举监等不同分类。

    总之,凭自己本事考上来的,看不起只会啃老的;而从小众星捧月、生活优渥的衙内们,自然也很难和民生有共同语言。况且,他们小时候就一起在国子学外舍读书,早就已经建立好了属于自己的社交圈,本身就很难让别人融入他们,或者去融入别人。

    国子监为避免争端,从一开始就把内舍生和上舍生分开了,不要说读书的学堂不同,甚至连膳堂都有内舍和上舍之分。

    一般情况下两伙儿人根本没什么交集。

    但也有不一般的情况,好比絮果这四年来,就经常会穿越那道彼此之间看不到的透明界限,去找早他们一年考入国子监的詹家兄弟。

    内舍生们对堂而皇之出现的絮果,也是从一开始不可置信的围观,到后面知道了絮果他爹是掌印太监连亭后的又惧怕又瞧不起,再到如今的习以为常。大家对絮果这个宦官之后已经没脾气了,因为不管你对他是什么态度,他对你永远是一副“同学你好”的样子,那你还能怎么样嘛?

    是出言骂他吗?还是拐弯抹角的讥讽他?说真的,絮果罪不至此吧?

    哪怕是酸絮果的人,也就是暗中酸一酸,因为絮果人真的挺好的。至少比杨乐好。不仗势欺人,也不会总把他爹是掌印挂在嘴边。最重要的是,他读书读的也挺好的。小时候的絮果上雍畿前一百都费劲儿,长大后虽然依旧不算是最顶尖的那一批,却也是成绩优异的好学生了。

    和他一起玩的闻兰因、叶之初、詹氏兄弟更不用说,那都是早早就被看好的状元之才。虽然闻兰因这个北疆王不会参加科举,但……大家其实更想走北疆王的门路当官啊。

    詹氏兄弟去年甚至已经下了场,有了秀才的功名,正在一同准备今年秋天参加乡试,考取举人。其中哥哥詹向左更是考了个小三元,既县试、府试、院试的案首,颇受瞩目。

    这一天,絮果去找詹氏兄弟时却敏感的发现,本来平日里对他还算友善的民生们,这一次却变了态度。

    不是说人人都在故意针对他,却也至少没了往日的点头寒暄,甚至带着隐而不发的怒火。

    詹氏兄弟生怕絮果感到不舒服,一看见絮果出现在学斋厢房的门口,就赶紧着带他去了别的地方。一边走,一边压低声音解释了原因:“他们不是针对你,是对所有的官生都不满。”詹氏兄弟也有个当官的爹,只不过他们当初进来是靠考试,就也成了民生。

    “又怎么了?”絮果皱眉。大家不都友好相处四年了吗?

    詹大问:“你看到这次六部历事的名单了吗?”

    絮果摇摇头。去六部历事,说白了就是去各衙署实习,其实不只是六部,还有可能被分去都察院、大理寺等衙署。这是国子监高年级的学生才需要操心的问题,絮果目前还只在修道堂上课呢,离这事有点远,他根本不关心名单。

    事实上,哪怕真的轮到絮果去历事,他其实也无所谓的,因为反正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把他分去司礼监、和他阿爹一起,那去哪里对于絮果来说都是一样的。

    詹二沉着脸回:“杨乐也在名单里。”

    絮果震惊:“他凭什么啊?”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是啊,杨乐凭什么啊。他为此还挤掉了一个率性堂生员的名额。

    跟着一起来的司徒淼更震惊了,竟然还有人想提前工作的?

    作者有话说:

    *再次申明:外舍生、内舍生和上舍生是历史上的官学确实有过的名词,但实际意思和文里有出入。本章新出现的官生、民生、恩生等则差不多都是历史原意。

    *国子监高年级的优秀学生能去各衙署实习:这个规定在明朝有过(不确定清朝还有没有),大概这就是为什么古代那么多人想去国子监上学的原因吧。但我不确定这个名额能不能操作,能不能提前去,文中杨乐通过杨党的关系申请提前历事,就纯粹是为了剧情服务。请勿当真,么么哒。

    第97章

    认错爹的第九十七天:

    “他有资格跟你们一起报名吗?”絮果皱眉。

    国子监里有无数学斋,却只有六堂。这里的“堂”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年级,只不过每个年级的升学标准不再是年龄,不会一年就能升一级,而是按读书的进度和成绩来区分。

    好比只读了四书而没有通五经的监生,会根据五经不同的短缺程度,分别分入崇志、正义或广业三堂,也就是传说中低年级所在的“东三堂”。絮果几人刚入国子监时,就在东三堂里读书,事实上,犬子司徒淼至今还在东三堂留级呢,整天和一群十二岁的小萝卜头称兄道弟。

    而等在东三堂读满三年,私试、公试和岁试也都达到了晋升标准后,监生就能够升入修道和诚心二堂,也就是代表了高年级的“西三堂”的其中之二。絮果、闻兰因如今就在修道堂,而叶之初和杨乐则在诚心堂。

    最后,便是詹氏兄弟所在的率性堂,这里的学生无不都是精通四书五经又文理俱优*。

    国子监有句话:率性堂的学生不是在考虑考取功名的路上,就是已经考上了。好比詹氏兄弟,他们现在就是詹秀才。

    而一般来说也只有率性堂的学生,才能报名参加六部历事。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去,名额有限,择优录取。每年录取的名额都不定,历事的时间长短也不定,但对于这个“优”的标准倒是挺统一,各衙署会参考监生们的积分。

    率性堂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积分制,表现好的有积分,反之则会扣除相应的积分,积分扣没了就卷铺盖回老家。

    虽然不能说积分越高就代表了这个人的学识一定越高,但至少说明了这人在同龄人中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好比已经考取了秀才功名的詹氏兄弟,他们的积分高就是因为秀才的功名给他们增加了不少积分。

    詹氏兄弟毫无疑问的也在历事名单上,詹大去了礼部,詹二则被分去了刑部,他本来想去越泽越大人所在的大理寺的,也不知道怎么就变成了刑部。

    詹二都能想到老爹在听说这件事后该有多发愁。因为詹大人已经闹翻脸的昔日好友廉深廉大人,如今已经升任了刑部尚书,在这个位置上做的风生水起。詹二生怕他爹娘因噎废食,忌惮廉大人有可能会为难他,而不让他参加这次的历事。

    杨乐也被分去了礼部。

    “好家伙。”这一回司徒淼终于懂了杨乐为什么想上班了。换他,他大概也想去礼部历事。不是因为他对礼部爱的深沉,而是考官都出自礼部。

    司徒淼努力了这么些年,终于还是认识到了他不是读书的这块料。

    小时候他咬着牙努力,一方面是为了和他爹较劲儿,想要证明自己和他不一样,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的好朋友们读书都不错,他不想成为唯一拖后腿的那个。但他如今已经想开了,考不了文状元,他还可以考武状元嘛。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没必要在他不擅长的领域死磕。

    只不过武举除了比武外,还要考笔试。哪怕考试的内容不会像科举那么难,但司徒淼对自己也没什么信心。能提前在考官面前刷个好印象,何乐而不为呢?

    国子监的监生们基本也都和司徒淼想的差不多,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礼部在科举年时会格外的受欢迎。率性堂能分去六部历事的学子里,至少有一大半都想去礼部,想刷个眼缘,想提前走位,想了解一下不同考官的不同审美。

    哪怕是詹大都不否认他去礼部是有这一层考量在的。作为小三元,虽然詹大没有对外说过,但他明显是有一个大三元梦的。

    连中六元,在历朝历代都像是在做梦,但并不是完全无法实现

    好比絮果的亲爹廉深廉大人,若不是因为当年实在是长得太好看又遇到了先帝那么一个奇葩,那已经连中五元的他,就会是实实在在的六元状元。但是很可惜,他最终还是差在了这临门一脚,止步探花。

    詹大是从小听老爹说廉深传奇故事长大的——

    詹大人是个公私分明的人,在哪怕和廉深闹翻的今天,也依旧欣赏对方的才华,也恼恨于对方后来像是突然变异一样的谄媚奴态。

    ——一直很想完成连廉深都完成不了的事情。

    詹大也不是彻底的白日做梦,他是仔细研究过的,连中三元不只对文人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对皇帝也一样。当今陛下亲政两年,却始终被杨党掣肘,虽然杨党的势力一年不如一年,已经处在了日薄西山的下滑阶段,但陛下还是需要一个吉兆来打破与杨党的拉锯。

    如果他在中了小三元后,又能在明年的恩科上再中两元,那他这个大三元是真的很可能到手的。哪怕只是为了讨个好彩头,大家在殿试上都会倾向于让陛下选他。

    这有可能是他一生之中唯一的一次机会,他必须抓住!当然,前提是他能顺利成为乡试的解元、会试的会元。

    这次礼部的历事对詹大真的很重要。

    偏偏半路杀出了一个杨乐。

    虽然两人都能去礼部,但詹大真的不是很想和杨乐一起,他总觉得会出事。

    杨乐这都已经不是积分高不高的问题,而是他有没有积分的问题。再加上他去的还是大家都想去的礼部,民生这边直接炸了锅。杨乐能进历事名单,必然是占了率性堂的名额,而想也知道的,很大概率这个名额本该属于一个民生,如果是官生,对方家里早就闹开了。

    “我让小叶子先去打听一下吧。”絮果知道詹氏兄弟和他说这话的意思,希望他能帮忙查一查。

    国子监既然已经公布了名单,那就不太可能从夫子们口中问出什么,哪怕夫子们心中也很清楚杨乐这个名字出现的实在是蹊跷。絮果等人想知道真相,只能从更高一级的地方去查。

    也是就叶之初的父亲叶大人所在的礼部。

    叶大人当年作为两省学政,因督学有功而高升回京入了礼部,在连续参与并主持了几届科举春闱后,如今已是礼部的左侍郎了。想必他不会拒绝儿子这么一个小小的请求。

    叶之初也没有拒绝絮果,虽然他爹和絮果那个万事都依着儿子的掌印爹完全不同。

    叶大人对叶之初这个最像自己父亲的嫡长子是寄予了极大希望的,对儿子的管束非常严格,甚至已经到了严苛的地步。叶之初求父亲办事,并不会像絮果以为的那么简单,甚至有可能只会得到父亲的责骂——这是你该操心的事情吗?今天的书读了吗?詹家的兄弟都考中小三元了,你呢?

    但叶之初也有叶之初自己的办法,他祭出了大杀器:他的小妹。

    叶之初一母同胞的小妹如今还在上女学,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亲可以吼全世界,却绝对不会吼他如珠似宝的大闺女。叶之初小的时候对此不是不嫉妒的,只是……他可是大哥呀,看见小妹全身心地依赖与崇拜时,他还怎么嫉妒?

    全家都喜欢小妹,而小妹喜欢他。

    况且他还是他所有的朋友中,唯一一个有妹妹的人,他每天都不知道要和他的朋友们炫耀多少次。

    叶小妹也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不仅如此,她还超额得到了一个信息。

    “杨乐能进历事名单,是因为他也考上了秀才。”叶之初第一时间把了解到的情况和几个朋友进行了分享。

    “哈?”司徒淼不可置信,“最近一次的院试不是大宝二宝参加的那次吗?”

    大宝二宝齐齐回头,眯眼盯着司徒淼,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了他们的威胁:“说好的不叫小名了呢,犬—子—?”

    司徒犬子立刻滑跪,因为所有人的小名里就他的最丢人。

    “不对劲儿。”絮果觉得杨乐真的很反常,以杨乐吃个荔枝都要炫耀的全国子监都知道的性格,他提前考上秀才这么大的事,他不可能忍到现在都不说。

    闻兰因皱眉,发现了哗点:“为什么没人知道他参加院试?他回祖籍考的?”

    雍畿的衙内们参加科举,一般都是以雍畿宛平县的籍贯参加,因为雍畿的东城区就属于宛平县县衙管理。不过也有衙内觉得宛平县太卷,而选择科举“移民”,回到祖籍去考。但一般来说这种都是需要祖父母或者父母还在原籍才行。

    杨乐他爷爷是杨尽忠唯一的弟弟,早就在京城扎了根,不要说爹娘了,连爷奶都已经是雍畿人了,他怎么回的老家考试?

    叶之初则说了一个他妹妹发现的奇怪之处:“杨乐为什么要如此着急。”

    真正的衙内哪个不是能多玩几年就几年的?不要说司徒淼这种他爹都在啃老的,就说叶之初这种被父亲天天望子成龙的,也不可能揠苗助长被逼着十五六岁就匆匆下场。

    哪怕家里真的就是突然发疯,孩子也不太可能配合啊。

    至少以杨乐唯我独尊的性格不太可能。

    其他几人齐齐震惊,对啊,杨乐为什么会答应啊?还答应的这么匆匆忙忙,急到了自相矛盾,一边低调处理了自己考上秀才的事,一边又不顾显眼的一定要挤入礼部历事的名单,根本无所谓别人骂不骂他的。

    司徒淼听不懂这些,只觉得不明觉厉,一拍大腿表示:“咱们妹妹可真厉害。”

    叶之初立刻表示:“是我的妹妹,谢谢。”别咱咱的,不熟。

    说完,叶之初还不忘拿出妹妹给他准备的小点心。最近叶小妹爱上了做茶点,款式精致,种类繁多,给她“读书辛苦了”的大哥已经不知道投喂多少回了,还非常雨露均沾的让叶之初也带给他的朋友们一点。

    但大家一人都只分到了一点,叶之初在这种事上总会变得格外小气。

    六个少年此时正蹲在絮果家门口的古槐下乘凉,整齐划一的把松软的点心送到了嘴里,入口即化,回味甘甜。却越想越气,一种植物,为什么我们不能有个妹妹?为什么?!

    闻兰因没了爹娘,詹氏兄弟的亲娘身体不好,司徒淼的爹有还不如没有,絮果……

    晚上阿爹回来,絮果就严肃的和他爹讨论了一下二胎的问题。

    他认真许愿:“爹,我真的很想要个妹妹。”

    他爹也是认真的回他:“连絮果,我也是真的很想知道,为什么还不到国子监下学的时间,你们六个就能蹲在咱们家的胡同口。”

    絮果:“……”你听我狡辩,啊不是,解释啊爹!

    朝飞暮卷,连大人的傻儿子都学会逃课了。

    作者有话说:

    *国子监的六堂:参考的是历史上真正的国子监,但也有不同的地方,请勿当真。好比历史上前五堂的结业时间差不多只有一年半。文里的年限有所提升。

    *文理俱优:这里的理,是古代的理,不是现代的理科啊。以免有人问。宋代王安石大大的《伤仲永》里就用过“文理皆有可观者”,这并不是一个现代独有的词汇。

    第98章

    认错爹的第九十八天:

    絮果不仅学会了逃课,还学会了在家里请戏班子来唱堂会呢。

    小时候不苦大师就建议过絮果可以请个戏班子,邀请朋友来家里玩。但是因为当时连大人正执掌东厂,很多情报都放在书房里不方便,这件事就作罢了。如今连大人高升,父子俩又分了院子,絮果就一直在心心念念的等他爹出孝。

    “我保证他们五个和他们带的人都不会靠近主院。”絮果对他爹指天发誓。

    连大人对此没什么想法,只要不进他书房就行,他更在意的是:“你们什么时候听戏?”不是才刚放完假吗?

    絮果答非所问:“我们一般逃的都是自学,没有夫子的课。”

    而且也不只他们逃课,不少人都不会去上自学,傻坐在那里摇头晃脑的又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在学舍自己读书,至少没人打扰。

    连大人懂了:“你们哪天有自学?”

    “后天下午。”夫子有事请了假,早早就通知了,后天下午的课全部改自学。絮果已经算好了,他中午就能回家吃饭。

    连大人挑眉:“这么急?戏班子能请到吗?”

    “兰哥儿早就让人联系好啦。”一听有门,絮果立刻精神抖擞了起来,“就是最近很红的小雅班,他们排了《二梅探案录》,可多人想请他们呢。也是巧了,临时有人反悔,他们后天下午才能空出来时间。”

    连大人懂了,不管有没有自学,这几个小东西大概率都要想办法达成所愿。他真的很好奇,要是他不同意,他们让人家戏班子去哪里唱。

    “兰哥儿的王府啊。”又不是第一回了。絮果差点说漏嘴。

    闻兰因的北疆王府虽然还在修建,但也有已经修好的地方,实在是不行,还有不苦叔叔的道观。不苦大师每天在家带孩子,道观常年上锁,早就香火冷清。絮果随时都能借到钥匙。

    连大人还能说什么呢?他怀疑他现在点头,他儿子当晚就敢让小雅班派人来搭台布景。

    絮果还是有一点点心虚的,为了转移阿爹的注意力,又问起了:“国子监这次历事的名单还能不能改啊?”

    连大人夹菜夹到一半都愣住了,诧异问儿子:“你想去?”他没想到絮果会如此上进。就也不是不能活动,左不过增加一个历事名额的事。衙署里还缺不缺人,这不就是由着他们说吗?就是他得好好衡量一下把絮果送去哪里,礼部的老学究太古板,兵部的不够细心,工部没有去的必要,吏部和户部还行,就是太忙了,刑部……

    絮果赶忙摇头,不,他是个正常人,对提前参加工作一点兴趣都没有。

    这些年陆陆续续从空间里帮他阿娘还钱,就已经还的絮果是心力交瘁,其实一共也没有多少大客户,但每一次交易都让絮果觉得心累,生怕缺了谁的少了什么东西。

    连这种简简单单的对账工作都被他做的七零八落,絮果觉得他远还没有到可以去经受社会毒打的时候。

    “我是说可不可以查查杨乐。”絮果把他们对杨乐怪异举动的调查,一股脑的全部都告诉了他爹,虽然他说不上来这事哪里奇怪,但就是莫名觉得很重要。

    当然,说完这些的絮果还是有些忐忑的。

    毕竟他们没有证据,说了半天也只是他们单方面的怀疑,理论上杨乐能去六部历事是合情合理的,十六岁的秀才,已经很优秀了。唯一的问题只是杨乐没有升入率性堂,但他的秀才功名已经超越率性堂一半以上的人,真闹起来也挑不出杨乐什么大毛病。

    顶多是他仗着家世稍稍活动了一下,这在各衙署之间都无可厚非,尤其是在大人们看来,这么一个历事的名额又算的了什么呢?也就这些监生看的比天大。

    但连亭却很认真的回了儿子:“他大概是从名单上撤不下来了,但我会让我的点子从杨党内部查一下。”

    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叫停。

    甚至连亭有一种说不上来的预感,杨乐这个事说不定会很重要。只不过到底怎么重要,目前的连亭也说不好。

    点子,就是线人的一种叫法。

    絮果震惊的看向他爹,东厂的探子都已经打入杨党内部了吗?他以前单知道清流派已经被他爹和杨党分而化之,彻底压了下去。现在是杨党和阉党的天下,万万没想到他爹对杨党也渗透到了这一步。

    连大人矜持的笑了笑:“小意思。”

    “可信吗?”

    “像你一样可信。”

    絮果:“!!!”那就是非常可信了啊!他爹好厉害啊,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方面连大人就没有透露了。

    四年前,清流派因京察改革产生分歧,展开内斗,矛盾激化;两年前,斗争达到顶峰,核心人物陆春山因癸卯旧案被翻出而引咎告老,导致清流派彻底分道扬镳。其中大部分的清流派都被杨党和阉党两派迅速瓜分,只有少数人选择了投靠中立的纪关山,如今全都跟着纪老爷子去一心一意搞各地建设了。

    朝堂彻底被杨党与阉党所把持。而也就是在两年前那个风雨飘摇、朝廷动荡之机,连亭牵头,请刚刚大婚完的小皇帝亲政:“陛下是少年英主,早就该临朝听政。”

    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杨党的势力逐步缩减,大不如前。

    当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杨党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至少它们到现在仍处处掣肘着皇帝多方的改革决策。

    第二天早朝上,连亭找了自己的点子去打听杨乐的事,还不忘和廉大人抽空谈了谈。

    廉大人还和过去一样,一样的好脾气一样的圆乎乎,整个朝堂上下,除了詹大人好像就没有谁和他关系不好。他和连亭在点卯的偏殿坐下聊两句,也没让别人觉得有什么,顶多是诧异于廉大人怎么感觉好像很崩溃的样子。

    连掌印的嘴毒功力是真的不减当年啊,连廉大人都招架不住。

    事实上,连亭其实没说什么,至少他觉得他是没说什么正事为难廉深的,他只是如实把絮果的宏愿转达给了他的亲爹知道,你儿子想要个妹妹,你想想办法。

    胖胖的廉大人,人都傻了。

    我怎么想办法?我去哪里想办法?你还不如用正事为难我呢!

    ***

    而絮果早就把这事忘在了脑后,在确定了杨乐的事情有阿爹去查后,絮果就放心的继续了自己的生活,在两天后的下午,开心的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听了整场的《二梅探案录》。

    听到主角唱今天对二小姐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时,坐在絮果隔壁的闻兰因,冷不丁的扭头,也问了絮果一句:“你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絮果表面淡定,内心却慌得一批。什么什么节日?

    司徒淼坐在闻兰因的隔壁,也好奇的凑了过来,跟着问了句:“今天又是什么节日吗?”也不知道是从哪一年开始,闻兰因就养成了什么节日都要庆祝一下的习惯,还总会准备合适应景的礼物送给他的朋友们,可以说是非常的有仪式感了。

    但让絮果比较“痛苦”的是,闻兰因不只会庆祝大家都知道的节日,他还会和絮果庆祝一些奇奇怪怪的纪念日。

    絮果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大概就是给闻兰因科普什么叫纪念日。

    纪念日的概念,还是絮果他娘絮女士告诉儿子的。絮女士是个非常注重生活品质的人,不是今天摘一捧花装饰家里,就是明天做个什么新奇的小东西便利生活,她甚至会记得儿子长出第一颗小乳牙的日子。也会记得对于羽卒、吴大娘子等朋友十分重要的日子,好比吴大娘子从烈火中新生的那天。

    絮女士统一称其为什么什么纪念日。絮果小时候有次突发奇想,决定纪念一下他和闻兰因成为生死与共的好朋友的第一年。

    絮果当时真的就只是一时兴起。


如果您喜欢,请把《宦官之后》,方便以后阅读宦官之后第5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宦官之后第53章并对宦官之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