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连絮果闻兰因 本章:第46章

    闻兰因觉得他才是该佩服他们这说哭就哭的高端技巧,廉深廉大人甚至还当场赋了一首诗,在拍马屁方面一骑绝尘。

    小皇帝的籍田活动结束后,也就寓意着整个大启要开始真正的春耕了。属于皇帝的那一亩三分地会有专人照顾,早起晚归,关怀备至,保证秋天的时候能出现一个大丰收。未免有心人认为制造什么奇怪的灾兆,平日里旁人想靠近籍田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也就有了外舍的清风观之旅,这里占据地理优势,是远眺籍田最近的地方。

    说起来,这地方还是不苦大师当年中仿佛会发光,让人满脑子只剩下了那句诗,秋水为神玉为骨,满堂宾客皆回头*。

    好看的连小郎在山下逆着光,第一个对大师发出了友善又热情的笑容。

    轻云蔽月,流风回雪。

    不语大师其实也不知道怎样才算是照顾好了师弟的侄子,只能比照着师弟每回来的流程,给絮果等人开了一般不对外开放的偏殿。还哄着几个孩子拿出了祖师爷传下来的金银色签筒,让他们抽着玩。偏偏絮果运气最不好,抽到了下下签。

    闻兰因的脸色当下就拉了下来,要把自己的上签换给絮果。

    却被絮果拒绝了,因为他……

    直接从荷包里掏出了好些银子,供在神像前,决定氪金改命。并果不其然地在下一次抽签时,晃出了上上签。

    “看吧!”絮果洋洋得意给几个小伙伴展示,我命由我不由天!

    不语大师站在一旁哭笑不得的确定了,哪怕絮果不是最好看的,他大概也能一眼就辨认出来,这作风是他师弟的侄子没错了。

    作者有话说:

    *秋水为神玉为骨,满堂宾客皆回头:杜甫大大的诗,原诗是“

    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

    第84章

    认错爹的第八十四天:

    外舍每年在清风观一共有两个定点活动。

    一、参观太宗的题字。

    二、远眺籍田。

    太宗的题字其实是一首诗,一首……没什么文化的诗。

    毕竟太祖起事时,太宗他老人家已经是个半大小子了,一边给村上最有钱的地主放牛,一边跟着“自己读书都没读明白”的老童生学写字。那个年月不太平,今天起义,明天造反的,太宗一直以为他去戍边的老爹是在替风雨飘摇的王朝打仗,万万没想到某天一觉起来,腿上的泥点子还没有洗干净呢,他就原地成了当朝太子。

    这位放牛太子在被士兵簇拥着一路从龙兴之地的江左进入京城雍畿时,正好途径了清风观,因为和当时的老观主讨了一碗水喝,就在道观后院最醒目的墙上留下了这么一首口水诗。

    ——清风观,观清风,老道他爹的真不错,舀了水,给俺喝,心里乐呵呵呀乐呵呵。

    看得出来,太宗爷当年在清风观喝水喝的很开心。

    也看得出来,太宗他老人家是真的没什么文化。

    那一笔连犬子都好悬没认出来的狗爬字,让絮果等外舍小郎君是大开眼界。大家一边喝着观中太宗同款的山泉水,一边听说为防止太宗题字的墙在风吹日晒中出现问题,工部和礼部年年都会斥巨资、派专人来修葺这处遗址和题字。

    但要絮果说,就这个字、这个诗,太宗他老人家未必就那么想流传千古吧?絮果很带入的设想了一下,如果他六七岁画的那些火柴人“大作”也被人这么参观展览,那……

    不能继续想了,太社死。

    犬子在一旁咔嚓咔嚓,像小仓鼠一样吃着絮果带来的零食。

    北疆王闻兰因则看着自家老祖宗的墨宝陷入了可疑的沉默,他们真的是来瞻仰太宗遗风,而不是铭记他老人家的黑历史的吗?

    杜直讲却非常会讲话,他正在给大家介绍:

    “这就是太宗爷当年第一次入京时在墙上写下的字哦。要知道,在太祖爷把大家从前朝的暴政压迫中解救出来之前,当时的百姓过的都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艰苦日子,太宗爷也一样,他一直到十几岁都还没有读过书。

    “但是当太祖爷的军队找到他后,在来京的路上,这短短数日内,太宗爷就知耻而后勇的跟着军师学到了这个份上。

    “你们说,太宗爷是不是很厉害?”

    已经介乎于孩童和小小少年之间的小郎君们都非常捧场,齐齐回应夫子:“厉害!”尤其是絮果,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毕竟他当初学写字,可是学了一年都没学明白呢。

    犬子:咔嚓咔嚓。

    只有闻小王爷:“……”骗子!!!

    小小的殿下,大大的冲击。

    闻兰因清楚的记得他听皇兄亲口说过,太宗爷当年在村里就是出了名的不爱上学,一心想学太祖爷去当兵。因为太祖爷每年都能寄不少粮饷回家,虽然在那个大环境下,大家的日子无论如何都过的紧巴巴的,但老闻家至少能送得起孩子去上学。

    是太宗自己一看见夫子就头疼,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混到了十几岁,宁可给地主放牛,也不肯跟着村里的老童生摇头晃脑、之乎者也。

    等后来真的当了太子,太宗才不得不开始奋发努力。因为没办法啊,他已经是太子了,是下一任的皇帝,总不能连累大家有个文盲皇帝吧?

    老闻家不少人的性格主打的就是一个赶鸭子上架。

    平日里混日子可以,但如果到了危急关头非他不可了,那也不是不能硬着头皮上的。就好比太宗爷,他是领教过在前朝疯批暴君的统治下日子能过的有多苦的,一想到如果村子里和他玩的好的二妞姐、泉娃子、癞头狗在他的统治也要继续过那样的苦日子,他就受不了。

    虽然发愤的有点晚,但太宗还是用十年的太子生涯,读出了一个奇迹。在太祖驾崩后,将当时正在休养生息的大启推向了一个盛世。

    但闻兰因还是得说,虽然太宗后来努力了,可至少在来清风观的路上,他还没有那个觉悟呢!

    这墙上的字就是他读书多年的真实文化水平!

    没必要这么编!

    杜直讲可不管这个,继续又讲起了与太宗大器晚成有关的故事来劝学,勉励小郎君们不管什么时候开始读书都不会晚。

    犬子继续咔嚓咔嚓,他已经快把一袋子都炫完了。

    絮果则颇为认同的点点头,还用炭笔开始在小本本上奋笔疾书。

    “你在写什么啊?”闻兰因崩溃。

    絮果诧异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好朋友,他在干什么还不明显吗?他悄悄上前附耳:“我当然是在提前写游学的习作啊,夫子后面肯定会让大家写心得、写体会,我得先把夫子讲的记下来,不然后面想不起来可怎么办?”

    闻兰因:“……”你是真特么的热爱写作业啊。

    在瞻仰完太宗的“奇迹”后,一群穿着统一襕衫的小郎君们,就被带去了能够远眺到籍田的后山。在烟雾缭绕、郁郁葱葱的山岚群林中,隐隐约约看到了山下纵横阡陌的田地。它是那样地与众不同,毕竟没有谁家的土地旁边还站着好些个带刀侍卫的。

    闻兰因终于走出了太宗故事的阴影,打着哈欠站在絮果旁边:“我就说当时让你和我一起去了,现在这样能看见什么啊?”

    絮果却摇摇头,他其实不是在看籍田,而是在看另外一边山脚下的破庙,他踮起脚,指给了闻兰因看:“我当时进京的时候,还路过那里哦。”没想到那边原来离清风观这么近的吗?早知道他当初就往山上跑到观里求救了。

    当时絮果被那一伙儿乞丐快要吓死了,只拼命的往官道上跑,谨记阿娘的教诲,遇到危险了,一定要想办法往人多的地方扎堆。

    “你被打劫的地方?”闻兰因眯起了眼。三年多了,他仍没有忘记第一次听絮果说起这段危险经历时的愤怒,恨不能穿越回那一天,先一步把那些乞丐统统都抓起来给絮果出气!至于他嘛,他就可以直接拐絮果入宫和他当好朋友啦!

    “就是这里。”絮果心有余悸的点点头,他记得的可清楚了,那一口大黄牙,一身挥之不去的腥臭味。

    他在和羽卒姐姐分开后,一个人走了好久好久。他并没有一下子入京,毕竟他的小短腿没那么快的脚程。他当时还在一个山洞里凑合过一晚,一边担心山洞是有主的,会有什么凶残的动物冲出来,一边又不得不胆战心惊地为自己找一个遮风挡雨之地。

    “你就不害怕吗?”闻兰因其实已经听过一次了,但再次听到还是会为絮果捏一把汗,他不敢想只有六岁的絮果哪里来的那么大的胆子。

    絮果捏了捏自己随身的小猫荷包,在心里回答闻兰因,当然是因为我有躲避的底气啊。

    说真的,遇到不会说人话的动物,絮果反而更好解决这个事。

    遇到打劫的乞丐,他才是不知道该往哪里躲。

    幸好那个呼呼刮邪风的山洞并没有什么动物居住。当然啦,事后想一想,其实这样反而更诡异,连动物都不敢去住,他却睡的很安心。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絮果就听到有村民来洞口祭祀,敲锣打鼓的还有人吹唢呐,好不热闹。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个头戴大粉花、一看就面色刻薄的神婆,手持法器掐诀,嘴里念念有词,絮果只听明白了他们好像要用什么童男童女换山神保佑,村里的人已经快要饿死了。

    那年春天正值先帝驾崩,朝廷乱作一团,更不用说先帝生前本就在一视同仁地抠门着所有人,即使是京城附近的百姓也过不好日子。絮果入京时已是秋收的季节,不能说田里是颗粒无收吧,却也是收获不丰,等交税再刮一层皮,人是真的有可能活不下去。

    “你没有被他们发现?”闻兰因全神贯注地听着絮果的故事。

    絮果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当时处在一个挺玄妙的位置,只要他不出来,没有任何人能够看见他。

    绑在花轿上的童男童女什么也不懂,在亲人哭着与他们诀别时才意识到大家都要离开了,只有他们没有办法跟着走,随即也展开了撕心裂肺的哭声,却毫无意义。

    现在想一想,如果那时候絮果就启程往京城赶,他大概就不会遇到那伙儿乞丐了。

    但……

    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小朋友就这样被野兽吃掉啊。

    他一直等啊等,等到两人都哭累了、睡着了,才敢现身。先是给两人松了绑,再是想了想就把自己当时身上全部的食物都拿了出来,摆在了两个孩子身边,想让他们拿回给村子里的人,不要再因为饥饿就献祭孩子。

    絮果当时还不会写字,为避免村里的人误会,他只能在地上留下了绘画,希望他们能明白他的意思——粮食给你们了,小朋友不需要。

    絮果其实也留了几天的粮食给自己,都装在了他随身的大包裹里,但后来为了吸引打劫的乞丐,他就把大包裹扔向了与自己逃跑的反方向,要不是京城就近在眼前,絮果感觉自己在没找到爹之前就得先饿死。

    那个大包裹里还有絮果大部分的铜板零钱。金锭银锭银票之类的大钱他其实也有,但是太惹眼了,一个六岁的孩子根本不敢拿出来。

    絮果当时的打算是,一进城就找爹,找到爹了就什么都不用担心。如果运气不好没遇到,那就只能找个背人的地方动那些整钱了。

    不等絮果说,就听到那边道观收养的小童子,正在绘声绘色的给小郎君们讲着这附近十里八村的灵异故事。

    “你们听说过我们这边的山神吗?

    “真的有哦!山神大人法力无边,一夕之间就能变出遍地的粮食,里面还有南边很出名的点心呢,是绝对不可能还保持着新鲜模样出现在北方的那种。

    “就前面不远处的李家村,前些年闹饥荒,本想献祭童男童女给山神,但被山神它老人家退货啦。

    “有什么证据?

    “唔,山神还留下了神谕,我虽然无法带你们看到原本的笔迹,但拓印算不算?山神肯定不懂人类的文字呀,事实上,我感觉咱们人类也不怎么懂山神的字呢。反正我就看不懂。”

    絮果:“!!!”

    等絮果和闻兰因一起看到道童拿出来的拓印,絮果终于确定了,这不就是他的绘画黑历史吗?但这是画啊,是画!让村民不要献祭小朋友的画!你们没看到两个火柴小人旁边的叉吗?怎么就成文字了。

    絮果尬的脚趾都要扣地了。

    只有闻兰因茫然地看了眼身边的絮果,不知道该不该说,这山神的神谕怎么和絮果小时候的画那么像?

    絮·封建迷信本迷信·果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只能生无可恋的看回来:不然你就当我死了吧。

    第85章

    认错爹的第八十五天:

    下午忽如其来的一场大雨,打断了不少人的计划。

    外舍的游学活动如是,吴大娘子去平王府的拜访亦如是。

    倒不是说吴大娘子没能见到老王妃,如果真是这样,她大概还会因为又能拖延一段时间而感到开心。人是顺利见到了,只是没聊两句就下起了雨,满头珠翠的老王妃便以老寒腿不宜久坐的理由准备送客了。

    “不是有意针对您,吴大掌柜,但我们当初答应存钱时,是基于对年娘子的信任。”老王妃一手抚摸着温顺趴伏在自己腿上的白猫,一边道,“如果年娘子能亲自来谈,那我们什么都好说。”

    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只是吴大娘子,那就没得谈了。

    絮万千好像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不管男女老幼,总能被她说动,产生信任。当然,她也从没有辜负过旁人的信任,这大概也是她的承诺如此值钱的原因,她不会轻易许诺,而一旦契约成立,她就会说到做到,不叫人失望。

    “这猫……”老王妃试探性的看了眼吴大娘子。

    “等东西都到了再验也不迟。”吴大娘子从容应对,她已经想好了一套说辞,“您放心,钱当年是怎么存进来的,如今就会怎么取出来,不会有任何为难。现金我们都准备好了。就是古玩字画不好运送,时间上大概需要您再等等。”

    老王妃没有太多表情,但也没有为难,只是点了点头:“行,那三日内,你们先把钱送过来吧。字画多等一些时日也是情理之中。”

    简单来说就是,吴大娘子又为自己争取到了一小段周转时间,但前提是她必须在三天之内把所有的现钱都送到平王府。

    人家根本没打算听吴大娘子说什么,一门心思只要钱。

    对于这个条件,吴大娘子也没有任何问题,存钱取钱,天经地义。她在来京的时候就带了不少钱,再加上闻来翡愿意暂时借给她的,足够了。甚至还会有剩余。

    只是……

    吴大娘子在离开王府后,复盘和老王妃的对话才发现老王妃的态度很不对劲儿。那不像是平常的取钱,更像是在不断的试探什么。

    吴大娘子派出去打听的人也在随后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老王妃知道了年娘子去世的消息,当年做主存钱的不是她,是她的丈夫和儿子,她本就对这件事心存顾虑,是因为有年娘子担保她才勉强同意的。

    也不知道是谁把年娘子的死讯捅到了老王妃那边,一听说年娘子死了,吴大娘子等人在老王妃这里就约等于是信任破产了,也不怪人家想全部取走。

    “她是觉得我们没钱了,想及时止损。”

    “是的。”

    其实老王妃一个人撤走并无关紧要,平王府的钱不多也不少,至少不会让吴大娘子伤筋动骨,她真正担心的是开了平王府这个头之后,风声会不会继续传下去,人是很从众的,一旦所有人都来取钱,产生挤兑……

    那再有泼天的家业也经不住这么损耗。

    所以,眼下的问题已经不只是要把平王府的钱如数奉还,还要送得漂亮,送的大气,送的所有人都知道哪怕年娘子死了,年娘子的产业也不可能没钱。她留下的商铺会像她过去缔造的那一场场奇迹一样,把她的商业神话继续维持下去。

    说真的,吴大娘子至今都不知道年娘子是怎么说服那些大客户,真就放心地把大半的身家交给她的。

    不是赚钱的能力问题,而是他们怎么就放心她能保管住那么多的钱呢?

    当初年娘子也是,一拍脑门子就决定开通这么一门业务,吴大娘子是劝过她的,她们并不缺活动资金,也许摊子会铺的小一点,但也没必要用别人的钱来生钱。但一向能听得进去意见的年娘子却想也没想的拒绝了,并一意孤行的推进了下去。

    当然,以结果论来说,年娘子确实保住了这些钱,甚至因为保管得太严密,她死之后,别人愣是掘地三尺也没找到一个铜板。

    吴大娘子把她的遭遇快马分享给了京外柳林镇的闻来翡。

    当时连亭正在给闻来翡解释絮果出去游学的事情,闻来翡留了连大人在酒坊一起吃顿便饭,推杯换盏刚刚吃完,吴大娘子的消息就送过来了。连亭也就终于知道了吴大娘子和闻来翡两人遇到的困境。

    说真的,连亭本来不想管这个事的,因为这又与他有什么关系呢?

    但老王妃的奇怪态度却让连亭临时转变了想法,这确实是一次试探没错。试探的却不只是吴大娘子手上有没有钱,因为这明显是个两头堵,拿不出来钱,就击垮以吴大娘子为首的华东产业;能拿的出来钱……

    那可不就能顺藤摸瓜知道年娘子到底把钱都藏在哪里了吗?平王被先帝打压了这么多年,哪怕是他大半的身家,又能有多少钱呢?

    真正值钱的明显是其他人存在年娘子那里的东西啊。

    “你不能再联系絮哥儿了。”

    闻来翡并没有告诉连亭年娘子的临终遗言。但连亭已经从闻来翡眼中看出了她的未尽之言,这世界上如果只有一个人知道年娘子的钱都存在了哪里,那就只可能是絮果。至少连亭设身处地的想了一下,如果他是年娘子,遇到当年那种情况,他也只会把这个秘密告诉他的儿子。

    “孩提抱金于市”既是絮果的催命符,却也能成为絮果的保护伞。哪怕絮果找不到一个靠谱的靠山,他也能靠那笔钱过的很好。

    别人只可能是哄着他、贡着他,毕竟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他要是死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也因此,连亭看向闻来翡的眼神在某一瞬间都变得危险了起来,这个秘密绝不能被任何人泄露。

    说连亭不对年娘子那笔泼天的富贵动心,那就纯粹是在骗人了,连亭自认为就是个大俗人,还是个非常喜欢升官发财的大俗人。只是动心归动心,一想到那些钱会陷他的儿子于危难之中,他就只恨不能永远封住这个秘密,不叫任何人知道,哪里顾得上去找到它们呢?

    闻来翡也感受到了来自连亭身上要被灭口的危险气息,但说真的,在感受到的那一刻,她反而在心里松了一大口气。

    因为这也就是意味着在连亭心目中絮果的重要程度远大于那笔钱。

    哪怕她死了,少东家都会被照顾的很好。

    最终……

    连亭自然还是没有动手的。

    他在飞身上马、带队赶往清风观去找儿子的路上,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心软了。只是他觉得活着的闻来翡要比死了的价值更大,况且吴大娘子还在京城,闻来翡如果死在这个不明不白的节骨眼,难保吴大娘子不会联想到絮果。

    无论如何,连亭都不会让他的儿子与这个事有一丝一毫的沾边。

    马蹄在大雨中翻飞,都快踩出火星子了,连大人只想快马加鞭找到絮果。他不需要知道年娘子的钱在哪里,只需要絮果知道不管谁来问他都不能说。

    哪怕是羽卒。

    至于平王妃那边,连亭沉下眼眸,他会帮忙摆平。老王妃已经没了丈夫又没了儿子,世孙就是她唯一的命,这种拥有弱点的人不要太好拿捏。她的钱他会如数奉还,甚至可以给她更多的赔偿,但他需要她闭嘴,不要成为那个开了头的人。

    与此同时的道观里,小郎君们正被皮影戏吸引去了大半的注意力。

    之前因为下雨路滑,夫子们不敢随便启程,只能取消了下午带小郎君们去逛开源寺集市的活动,这引起了不小的不满,吵吵嚷嚷的就宛如菜市场一筐又一筐的鸭子。当然,这些半大的小孩还是很好哄的,不语大师让道童拿出皮影戏就哄好了他们。

    大殿里,除了国子学外舍的小郎君们,还有不少来观中避雨的路人。

    也不知道为什么,香火并不多的清风观,今天会来这么多人。

    甚至还有不少野猫野狗,也躲来了殿外的假山石下避雨,在絮果之前用小石子随手搭建出来的“城市”中一卧,就像庞然大物要袭击城池一般。

    闻兰因就像坐到了钉子似的,在长凳上始终不肯安分。他们四人因为进殿的时间比较晚,只能坐在了后面,四人同坐一个长凳,挤是挤了点,但也很有乐趣。闻兰因暗中悄悄戳了戳絮果:“咱们出去玩吧。”

    闻兰因有点强迫症,如果什么事没有按照原定计划来,他就会感觉很不舒服,总想干点什么来打破这份没能如意。

    “去哪儿?”絮果疑惑的看了看闻兰因,又看了看外面的大雨,“淋雨会生病哦。”

    小朋友不可以淋雨的。

    犬子却在这个时候凑了过来:“我刚刚听外面来的人说,那李家村的山神洞就在附近,不如我们……”他对这些神啊鬼的产生了很大的好奇。


如果您喜欢,请把《宦官之后》,方便以后阅读宦官之后第46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宦官之后第46章并对宦官之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