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即可捉拿同霜白联系之人!”
......
苏沅看着手中的供词,纤细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沉思。
“裕昌陈氏......”
她低声呢喃,眸光深邃。
陈氏在先帝时期就不过是一流世家中吊尾的存在,且当年陈妃早逝,又能在宫中留下多少人手。
仅凭陈家,如何能有如此通天的手段,在宫中翻云覆雨?
布置出长乐宫失火那般环环相扣的陷阱,怕是力有不逮。
“看来,这陈家怕是摆在明面上的替死鬼而已......”
苏沅美眸微眯,一抹寒光闪过。
“想要查清真相,还得从定妃身上下手......”
长乐宫的这把火,绝不会就这么算了!
她要查个水落石出,将幕后黑手揪出来,厘清这些对她和孩子虎视眈眈的宵小!
慈宁宫内,顾太后正手捻佛珠,翻阅着佛经。
“参见太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苏沅屈膝行礼,将手中供词呈上,“这是定妃宫中宫女霜白的口供,还请娘娘过目。”
顾太后接过供词,缓缓展开,双眸扫过纸上的字迹,眉头逐渐紧锁。
“这定妃和裕昌陈氏,真是胆大包天!”顾太后将供词重重拍在桌上,怒火中烧。
“娘娘明鉴,臣妾觉得此事绝非陈家一家所能为。”苏沅语气肯定,“先帝陈妃早逝,想来陈妃留下的人手,并不会太多。因此定妃和陈家,如何能实施如此周密的计划?”
“依你之见,此事背后还有何人指使?”顾太后目光如炬,直视苏沅。
“臣妾暂时还没有头绪,但定妃与陈家勾结,意图谋害臣妾和两个孩子,证据凿凿,其心可诛!”
“裕昌陈氏,臣妾已经让王学士在查了。至于,其他幕后黑手,则还需审问定妃。”苏沅垂眸,掩去眼底的寒光。
“准!”顾太后一声令下,威严不容置疑。
“来人!传哀家懿旨,将定妃押入慎刑司,严加审问,务必查清此事真相!”
“谢太后娘娘!”苏沅道谢。
“只是......”她欲言又止。
第234章
“你可是要说三皇子?”顾太后一眼看穿苏沅的心思。
“三皇子年幼,不知要交给谁照顾......”苏沅担忧道,“臣妾要照看乐乐和衍儿,且有孕在身,无力照看三皇子。”
“哀家省得。”顾太后叹了口气,“传哀家懿旨,三皇子暂时养在慈宁宫,由哀家亲自照看。待此事查明,再做定夺。”
“谢娘娘。”苏沅心中稍安。
“皇贵妃,你放心,哀家定会查明真相,还你和孩子一个公道!”顾太后拍拍苏沅的手,眼中满是慈爱和坚定。
苏沅点头,心里暖融融的。
慎刑司。
牢房内,阴冷潮湿,带着森森寒意。
定妃孙氏被带进来的时候,形容狼狈。
华贵的宫装沾满了灰尘,发髻散乱,几缕发丝凌乱地贴在惨白的脸上。
一路上,她都在后悔。
后悔没有及时处理掉霜白。
如今,霜白背叛了她,害她沦落到慎刑司。
当初裕昌陈氏找上她的时候,她也曾犹豫过。
可是陛下不在宫中,苏氏身怀有孕,的确是一个千载难逢,可以除去苏氏的好机会。顺利的话,还能送苏氏的两个孽种陪她一起下地狱。
有苏氏在,陛下眼中就看不见别人!
她不甘心就这么被陛下冷落。
苏氏没进府前,她每个月至少能见到陛下一次。
孤寂的夜里,她细细想过了自打苏氏进府以来的所有事情,居然发现,自打苏氏进府后,陛下就守着苏氏,再也不曾去过其他人院子。
进宫后,陛下日日去长乐宫,同苏氏过着寻常百姓的恩爱夫妻的日子!
可是凭什么?
凭什么苏氏竟然独占了陛下。
她不甘心。
她只想苏氏死!
长乐宫走水一事,所有细节她反复推敲,环环相扣,按她的计划,苏氏不可能逃得掉的。而且苏氏一旦出事,宫中大乱,她就有足够的时间扫清一切尾巴。
再者,陈氏保证了,他们已经准备好了一个替死鬼。
可是她没想到苏氏竟然安然无恙,第二天就强硬地换了她宫中的宫女。
眼下无论如何,她死咬着不承认,苏氏也拿她没办法。
“定妃,你还不肯招认吗?”李尚宫厉声问道。
孙氏抬头,看着眼前李尚宫熟悉的面孔,心中自我安慰。
只要她咬紧牙关,坚持到陛下回来,陛下一定会救她出去的。
当年刚入府时,她也曾得过陛下宠爱,而且陛下登基,念着她失去孩子的份上,封她为妃。
陛下是念旧情的。
“李尚宫,本宫冤枉啊!都是霜白那个贱婢污蔑本宫,本宫什么都不知道啊!”
高尚宫冷笑一声,“定妃,到了这个时候,你还要狡辩吗?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什么话说?”
“物证?什么物证?”孙氏心下一惊,面上却是不动声色,“本宫什么都不知道,你们休要胡说八道!”
“孙氏,你当真以为你做的事情天衣无缝吗?”李尚宫拿出那烧的只剩半截的纸条。
孙氏看清了纸条上的字,脸色一变,却仍旧嘴硬,“这是什么?烧过的纸条?”
“这是平宁宫宫女杏花,从你书房的灰盒里找出来的。”高尚宫一字一句,如同重锤一般,敲打在孙氏的心上。
孙氏只觉得眼前一黑,险些晕厥过去。
片刻之后,她反应过来,仍旧死鸭子嘴硬,“荒唐,随便一个莫名奇妙的纸条,就说是本宫书房的东西。你不要血口喷人,污蔑本宫!”
李尚宫没有理会孙氏的狡辩,只是将杏花和霜白的口供,一一摊开。
孙氏强自镇定,可是心里却凉了半截......
第235章
“太后娘娘,定妃不肯招,一直在喊冤。”
拿定妃束手无策的李尚宫,只能上慈宁宫求助顾太后。
定妃身为陛下后妃,她没有去找皇贵妃,免得她为难。
“定妃的贴身大宫女霜白,已经招认,明明白白供述了受定妃指使,联系陈氏在宫中的人手。那些人手也已被拿下,如今都已招供。”
“但定妃始终不认,一直喊冤,说是被人陷害的。定妃身份特殊,奴婢不敢用重刑。定妃一直喊着要等陛下回来......”
顾太后放下手中的珠串,淡淡道,“她有什么特殊的?让你竟然不敢用刑!”
李尚宫被顾太后的目光扫过,似有千钧重压,顿时打了个寒颤。
“奴婢惶恐。奴婢这就去提审定妃,定将差事办好。”
“好了。”顾太后挥了挥手,让她退下了。
看着李尚宫离去的背影,顾太后眯了眯眼。
李尚宫不敢用刑,可不就是顾忌着定妃从二品皇妃的身份和景珩。
景珩是个念旧情的人,否则以孙氏当初王府夫人的身份,封个嫔已是顶天了。
但孙氏对苏氏,景珩的心尖尖,下如此毒手,景珩怎么可能还会念旧情?!
所以她才会让李尚宫放开手脚去审!
有了太后娘娘的首肯,李尚宫等提审定妃时便没了顾虑。
定妃虽不受宠,但也是养尊处优,不曾吃过什么苦头,一轮大刑都没有过完,便什么都招了。
慈宁宫内,顾太后和苏沅看了定妃的口供后,皆是面色复杂。
苏沅轻叹一声,“看来孙氏也是被裕昌陈氏忽悠了,都不清楚同她联手的人的真正底细。”
“心比天高,贪心不足,自然被人利用。”顾太后冷哼一声。
“好在,我们还有别的线索。”
“你是说霜白供出的那些人?”顾太后眉梢微挑。
“正是。”苏沅点头,“只是那些人嘴硬的很,不肯吐露半分实情。”
顾太后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你让福贵去审。”
“福贵?”苏沅微微一愣。
“对,就是福贵,他干爹当年可是御马监的一把好手。”顾太后轻笑一声。
“先帝在时,御马监的太监个个都是审讯的能人,就没有他们撬不开的嘴。”
“福贵也是得了他干爹的真传。这福贵看着慈眉善目,实则是个狠角色。就让他去试试,肯定能撬开那些人的嘴,哀家倒要看看,究竟是谁在背后兴风作浪!”
“太后娘娘英明。”苏沅恭敬地应道。
她没想到圆脸胖乎乎的福贵,脸上常带着笑,不想着还有这本事。
福贵领命审讯,苏沅原本还有些担心,审讯不会那么顺利。
谁知,不到两日,福贵便带着一身的血腥气回来了,随他一同前来的李尚宫和高尚宫,脸色苍白,有些惊魂不定,显然是被福贵的手段吓着了。
“启禀太后娘娘,皇贵妃娘娘,奴才已经审问清楚了,那些人招供,说......”福贵将审问的结果一五一十地禀报了上去。
顾太后挥挥手,福顺等人会意纷纷退下。
慈宁宫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只有顾太后和苏沅二人,面色凝重......
第236章
半晌,顾太后才长叹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凝重和为难,“哀家怎么也没想到,这背后竟牵扯了这么多世家......”
“竟有八家之多......”
“臣妾也没有料到,除了裕昌陈氏,竟然还有七家......”苏沅柳眉微蹙。
“是啊,八家啊!”顾太后叹道,“虽然如今世家势力大不如前,但八家联合,仍是不容小觑的力量。”
“更何况,如今景珩亲征在外,朝中正是空虚之时......”顾太后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苏沅明白顾太后的顾虑,眼下绝非动这些世家的好时机。
“太后娘娘不必忧心,臣妾明白。”苏沅语气坚定,“此事事关重大,我们还需从长计议。”
顾太后看着苏沅,眼中满是心疼和怜惜。
“委屈你了。”
苏沅摇摇头,“太后娘娘言重了,如今陛下亲征在外,朝堂稳定才是重中之重。”
“待陛下凯旋,再做处置也不迟。”
顾太后欣慰地看着苏沅,不过双十年华的女子,比她想象中还要冷静,还要理智。
“哀家知道你心中有数便好,放心,待景珩回来,定会为你做主。”
苏沅微微颔首,眼眸中闪过一抹冷冽的光芒。
她猜到参与其中的,绝对不止陈氏一家。只是没有想到,竟然还有七家之多。这眼下,裴景珩不在京中,的确不是动这些世家的时候。
但这七家之中,并没有衡阳林氏......
或许,是有人故意栽赃衡阳林氏,想要挑起英国公府与她之间的争斗。
当然,这也只是她的猜测。
她打算让王元若继续细查,衡阳林氏无不无辜,还要等王元若查明真相之后才能下定论。
苏沅起身,对着顾太后盈盈一拜。
“娘娘,臣妾打算让王学士继续暗中调查,收集证据,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嗯,行。”顾太后点点头,“此事就继续交给王学士去办,切记,不可打草惊蛇。”
“臣妾明白,谢太后娘娘!”
......
北疆春天来的晚,虽已四月,仍是寒风凛冽。
大帐内燃着熊熊炭火,驱散了所有的寒意。
裴景珩身着银色盔甲,高大挺拔的身躯立于沙盘前,剑眉星目,不怒自威。
“报——”
帐外,一名斥候飞奔而至,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军报,“启禀陛下,征北军急报!”
裴景珩接过信封,拆开一看,原本紧绷的脸上顿时浮现一抹喜色。
“好!”
他忍不住大声叫好,将手中的信函拍在桌上,在帐中来回踱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信上说,瓦剌大汗兀鲁伯打着替父报仇和解救祖地的名号,率兵支援鞑靼,偷袭大军。
结果,反被早有准备的三路大军包了饺子,瓦剌精锐伤亡殆尽,兀鲁伯战死。
而鞑靼大军,也曾在他们与瓦剌大军激战时,趁机发起进攻。
但英国公早有准备,提前做了布置,鞑靼大军伤亡惨重,已经退回祖地死守。
“好一个英国公,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裴景珩朗声大笑,心中对英国公的敬佩更添了几分。
他原本还担心,瓦剌是否会出兵,会打乱他们北平鞑靼的计划,却没想到,英国公竟如此老谋深算,将一切都算计在内。
如今,瓦剌一除,被围着的鞑靼彻底没有了指望,三路大军踏破鞑靼祖地指日可待。
之后再顺手解决瓦剌残余势力,今后北疆将再无战乱。
这片大好的草原,将成为大盛朝的牧场和养马场!
而且此战一胜,他便可以早日回京,赶在沅沅生产前回宫。
想到这里,裴景珩的脸上不禁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
他从怀中掏出一封信笺,小心翼翼地展开,信纸已经被他翻得起了毛边,可见其珍视程度。
信是苏沅写的,字迹娟秀,带着淡淡的墨香,仿佛她就在身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