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的幽影落进窗户里,似浮在陆衡之身上,衬得他人冷而沉。
苏青珞心跳快了几分,道:“大人不知要吩咐何事?”
陆衡之平声:“昨夜大雨冲垮了山路,这几日你正好留在这里养伤。母亲那边你不必担心,我已经安排好了。”
冲垮了山路?
苏青珞诧异道:“那宋闻是怎么上来的?”
陆衡之言简意赅:“小道。”
苏青珞恍然,她们要乘马车,走小路实在有些为难。
正好,她可以安心养伤,陆家人多嘴杂,回去后这身伤难免瞒不住遭人议论。
她心里轻松几分:“多谢大人,青珞知道了。”
陆衡之没应声,视线落在她身上。
苏青珞呼吸发紧。
陆衡之缓步走到她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声音忽然淡了几分。
“你受人陷害后逃到竹屋,恰好遇到我救了你。只有我,明白吗?”
苏青珞一颗心蓦地提起,从他这句话里感觉到了一股冷意。
显然这才是他支开紫鸢要交代的事——他要隐藏那日那人的身份。
那人语调轻浮,气质却尊贵,并非常人。
苏青珞一时仿佛又感觉到那晚过来时脖子上横着的冰冷刀锋,也许真的差一点,她就要被灭口了。
多亏陆衡之保下了她。
她立刻肃然道:“是,青珞明白,请大人放心。”想了想,又问,“那大人是为何来这里?”
还挺机灵的。
陆衡之赞赏地看她一眼,声音带着几分清冷的磁性:“过几日是家父忌日,我来为他供奉油灯,记清楚了?”
“是。”
陆衡之没再说什么,拿着画像转身出了门。
山中日子舒心又清闲,风声、水声、鸟声、诵佛声,让苏青珞整个人彻底放松下来。
这日吃了午饭,苏青珞带着紫鸢在屋檐下坐着晒太阳。
苏青珞忍不住道:“这儿日子不错,若是寻不到个好人家,到时我就绞了头发来这儿做姑子。”
“姑娘慎言。”一道冷厉的声音突然插进来。
陆衡之不知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就站在不远处屋檐下看着她,目光不豫。
苏青珞忙起身,有点小紧张:“大人,我只是随口开个玩笑。”
“陆家还不至于叫你去过青灯古佛的日子。”陆衡之认真道,“以后别再说这种话。”
原来是为了维护陆家的名声。
苏青珞心里有几分失落,低头道:“是。”
陆衡之淡声:“官路已修好,明日一早你回母亲那里,跟她一辆马车回京。”
苏青珞轻声说是。
隔天一早,苏青珞收拾好东西走出门外,陆衡之和宋闻早收拾完东西在外头等着。
见她出来,陆衡之淡声:“走吧。”
宋闻识趣地往后退两步,跟紫鸢并排,让陆衡之跟苏青珞并肩而行。
一路上只闻鸟声,谁也没说话。
终于到了前头,苏青珞向陆衡之行了个礼:“多谢大人此番相救,青珞不知该如何报答。”
虽听起来是客套话,但她语气郑重,用了十分的真心讲出来,给人格外诚挚之感。
陆衡之看她片刻,平声:“嗯,那你好好想想。”
苏青珞微微一愣,没想到他会这样接话。
陆衡之抬了抬下巴尖指了下前方不远处:“母亲在等你了。”
苏青珞忙快去走过去。
钱温陵终于又见到苏青珞,忙上下打量她一番,有些紧张地握住她的手问:“无事吧?”
又不安地往她身后看了一眼。
苏青珞微笑说:“大舅母放心,我很好。”
钱温陵心里始终有些打鼓,却也不敢多问。
直到上了马车,苏青珞觉得实在避不开,才简单将事情说了。
只说遇到了贼,受了轻伤,恰好遇到陆衡之救了她。
钱温陵顿时又紧张起来:“还受了伤?”
苏青珞细声道:“大舅母放心,不碍事的,您可千万别告诉外祖母惹她担心。”
钱温陵正怕苏青珞出了事老太太责怪,巴不得如此,便拍着苏青珞的手道:“我的儿,你实在懂事。”
她叹了口气,想了想,又问:“你跟衡之这几日相处得可还好?”
苏青珞心里一紧,故作轻松笑道:“也谈不上相处,三爷有自己的事要忙,只是打过几个照面。”
钱温陵点点头,没再多问,心里却有些不信。
总觉得陆衡之待她比起旁人格外不同。
苏青珞这时听见外头宋闻高声道:“三爷有事要骑马先行回京,你们都给我好好照看着夫人和苏姑娘,若是少了一根头发丝,仔细你们的皮!”
完全不似平时同她说话那般温顺,很是有气势。
接着便听见一阵马蹄声。
苏青珞忍不住掀开马车帘,两匹红枣马一前一后疾驰而过。
透过掀起的暗尘,她惊鸿一瞥似的看见了陆衡之,他仿佛转头看了她一眼,连人带马消失在车帘外。
再后来,连马蹄声也听不见。
中午时终于回到陆家,一进门,月娥亲自等在那里:“老太太说了,大夫人舟车劳顿一路辛苦了,先好好歇歇,明日再请安也不迟。”
钱温陵笑说:“哪有这个道理,我晚上就过去陪母亲用饭。”
月娥笑笑,又对苏青珞道:“姑娘,眼见就要五月,我端午给老太太的香囊花样子还没着落,这事着急,劳烦你帮我看看。”
这不过是个托词,苏青珞知道老太太想她,忙跟着月娥去了。
一进门,苏青珞便快步过去,扑进老太太怀里。
老太太额间皱纹都舒展开来:“可算回来了,都还顺利?”
苏青珞心里一酸:“劳祖母惦记,顺利的。”
老太太拍了拍她的脊背,苏青珞起身,在紫藤长椅上挨着老太太坐下。
老太太笑说:“都要成亲的人了还这样撒娇?”
一面说,却一面握住她的手。
苏青珞心里不觉一紧:还没跟外祖母提她跟陆衍取消婚约的事,外祖母身体如今大好,得寻个机会说了。
正想着,又忽然听见老太太语气严肃地问:“听闻你们这次去寺里遇见了陆衡之,一起在寺里困了五六日?”
“是。”苏青珞按先前对好的说辞,“他似是给去世的父亲供灯油。”
老太太沉吟道:“未发生什么冲突吧?”
苏青珞绞着帕子的手稍稍一紧:“他是外男,不过跟我们打了几个照面,何来冲突?”
老太太道:“那就好。”
苏青珞看老太太面色有些顾虑,又忍不住问,“外祖母,您好像对衡三爷格外小心,这是为何?”
老太太叹了口气:“也谈不上小心,只是一来此人过分冷情,二来他身处朝堂旋涡,与他来往要格外慎重。你当年大舅父一心仕途,铁了心要将他记入名下,我也劝不动。至于我们,都要尽量少同陆衡之来往。”
第20章
他主动你主动
苏青珞当夜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老太太的话令她突然想起在竹屋中遇见的那个轻浮尊贵的男子,还有那柄横在她脖子上冰冷的刀锋。
她其实对那男子的身份有些猜测。
气度不凡,能动用暗卫,又能让陆衡之与之相交,大约是皇室中人吧。
可惜她对皇室完全不了解,猜不出具体是谁。
陆衡之同那男子见面显然是极为隐蔽的事,何事需要如此隐蔽?
是什么危险的事吗?
她心底隐隐有些担心他,却又觉得无能为力,不知不觉睡过去,竟然梦见那片竹林。
陆衡之身穿白衣,立在竹林前,那双漆黑的眸子平静地望着她问:“要怎么谢我?”
这声音直到她醒来,都记得清清楚楚。
苏青珞不觉犯了难——上次送的东西已经全被退了回来,这次要用什么谢他才合适?
已经明确地知道,身外之物他看不上。
但她除了钱,好像也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
苏青珞想了很久,灵光一闪,立刻吩咐紫鸢去拿笔和颜料。
她准备为陆衡之画一幅画。
月华白服的长衫男子,清幽的竹林,缥缈的山雾……
她要把他这个样子画下来。
画了几日,终于有了大概的轮廓。
紫鸢一眼看过去,惊了:“小姐这是要画——”
“嘘——”苏青珞在唇边比了个食指,却又放下画笔,叹了口气。
“怕是不行。”她自言自语道。
见不到他本人,凭借记忆试着画了几次男人的五官,却觉得那双眼睛怎么都差点意思,也比不上他本人那份清贵的气质。
她又看了一眼画,待干透后,缓缓卷起来,放入画缸之中。
罢了,容她慢慢练一练吧。
正在发愁,便看到玉竹急急忙忙跑过来了。
玉竹比紫鸢小上两岁,是来到陆府后老太太特意指给她的。
玉竹性子活泼,苏青珞这头活计又少,她便常去寻几个相熟的姐妹玩闹。
她推开门,气喘吁吁道:“小姐,我听见人说二夫人禁足结束了,要去同老太太说你跟四少爷退亲的事。”
苏青珞这些年待玉竹极好,她心思单纯,自然也是向着苏青珞的。
这事闹得阖府皆知,单只瞒着老太太。
苏青珞连忙起身,握住玉竹的手说:“真是要多谢你。”
忙带着紫鸢去了老夫人那儿。
进了院子,便听到柳氏响亮到有些刺耳的声音。
“母亲您别生气,这说起来也不算什么大事,都怪青珞跟衍儿有缘无分罢了。”
柳氏那张嘴真是能说会道。
苏青珞脸色微变,掀起帘子快步走进去,看见老太太沉着一张脸,一言不发。
见苏青珞进来,柳氏上下打量她好一阵儿,才皮笑肉不笑道:“青珞来了,快坐下,都是二舅母的不是,快别跟二舅母生气了。”
“青珞不敢。”苏青珞对她行了个礼,目光却一直担忧地看着老太太。
老太太沉静地看着她,摸着手里那串玉珠,没说话。
倒是柳氏十分热络地问她:“听闻你跟大嫂一同去了圣安寺,还不小心困在那儿几天,怎么样,没遇见什么不好的事儿吧?”
这话听起来十分刺耳。
苏青珞看向柳氏,声音微冷:“自然无事,二舅母认为会有什么不好的事儿?”
柳氏合掌笑道:“我不过随口一问罢了,你这等语气,还是对舅母有意见啊。”
老太太终于发话:“行了,你先回去,我有话要跟青珞说。”
柳氏微微一笑:“是母亲。”
又笑着看了苏青珞一眼,方才娉娉袅袅地出了门。
苏青珞立刻跪到老太太身前,仰头担心地看着她:“外祖母,您没事吧,是青珞不孝。”
老太太沉声:“你的确不孝。”
苏青珞浑身一凛。
“你既然早早撞见了衍儿跟那柳嫣然厮混为何不先来告诉我?”老太太将手中串珠一扔,“怎么,我倒不如那个外人能替你做主?”
苏青珞眼睛一红,泪珠不觉滚下来。
“不是的外祖母,我只是担心您的身子。”
“我还没那么经不得风浪。”老太太声音里带着几分痛心,“青珞,你还年轻,不懂这世道对女子的残忍。本来这事你来找我,我自有法子让柳氏同意退亲。但你如此一闹,亲事是退了,你可为你日后想过啊?事情一旦传扬出去,你想找一门好亲事得有多难。”
老太太第一次跟她用这样重的语气说话。
苏青珞垂头,任由眼泪往下落。
“外祖母别气坏了身子,都是青珞考虑不周。”
老太太叹了口气:“我不是生气,我是为你担心啊。”
老太太伸手将苏青珞从地上拉起来,让她坐在自己身旁,“我横竖不过也就能看顾你几年罢了,若不能替你寻到个好亲事,我去了地底该如何向你母亲交代?”
苏青珞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
月娥忙过来劝:“老太太,快别说这些伤心话了,回头又睡不好。”
“姑娘知道你惦记她,她又何尝不是担心记挂你呢?何况衡三爷特意吩咐了,当日的事谁都不许透出去。”
老太太叹了口气:“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罢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她语气瞬间变得严肃,“青珞,我且问你,究竟是你求到陆衡之跟前,还是他主动提出要为你做主?不许撒谎。”
外祖母似乎对陆衡之有很大的偏见。
苏青珞下意识抿了抿唇,轻声说:“自然是我求到衡三爷面前,他才会出手帮忙。”
67也不知道为什么,隐下了跟陆衡之那几次在后花园遇见的事。
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