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封寒沉吟了片刻:“父皇最近身子不适,母妃就留在宫里照顾父皇了。”
裴砚也道:“皇上这场病怕是……”不轻。
陆封寒和裴砚对视一眼,皇上生了病可不是小事,朝里说不定要变天。
皇上膝下有不少皇子,且一直没有定下太子的人选,日后的结果还未可知。
这种情况下,陆封寒自是早已经准备起来了。
裴砚的意思也很明显,昭昭都嫁给陆封寒了,他自然是站在陆封寒这边的。
倒是一旁的昭昭隐约听明白了。
时隔许久,昭昭又想起了她是活在一本书里。
书里的剧情她不记得多少,也不知道具体的时间线,但她隐约记得陆封寒快当皇上了。
对于陆封寒当皇上的剧情她更是记不得,不过想来应当没什么危险。
正在这时二宝醒了,然后哭了起来,应当是饿了。
乳娘连忙把二宝抱走喂奶,陆封寒几人也散开了,现在外面也该开宴了,他们得出去招待客人了。
满月宴足足忙活了大半天才散,等人都散了后陆封寒和昭昭才歇了下来。
一家人坐在屋里歇着。
小宝刚玩完裴砚带回来的玩意儿,开心的很,他进屋后就钻到了昭昭怀里。
昭昭把小宝抱起来亲了几口,这孩子是真的黏她。
昭昭问小宝:“舅舅带回来的玩意儿好玩吗?”
小宝点头:“玩,好玩儿,”然后笑起来。
昭昭又亲了下小宝的脑袋:“那小宝长大后是不是要好好待舅舅?”
裴砚的岁数不小了,可还是没有娶亲的念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想娶妻。
昭昭还记得之前喜欢裴砚的那位谢婉谢姑娘,谢姑娘在前些日子就嫁人了,嫁的是门当户对的青年才俊,昭昭很有些感慨,她记得那谢姑娘是很喜欢裴砚的,不过也是,姑娘家等不起。
小宝有些听不懂了,不过他很听昭昭的话,昭昭说什么他都点头。
陆封寒在一旁看的吃味儿,不过一想也是,那是昭昭的哥哥,昭昭待裴砚这么上心也是应当的。
正说着话,乳娘把二宝抱过来了。
陆封寒逗小宝:“小宝,现在你还跟不跟弟弟玩儿了?”
小宝看着二宝精致漂亮的脸,甜甜地笑了:“妹妹好看,”然后又道,“和妹妹玩儿。”
奶声奶气的,可爱极了。
昭昭心说小宝这孩子不知是随了谁,就喜欢生的好看的人。
小宝说着就低头亲了二宝一口,轻轻的。
二宝睡的正好呢,这下被打搅的不舒服就咧开嘴哭了。
小宝一下就慌了,他看着昭昭:“妹妹哭。”
昭昭拍了拍二宝,二宝很快就不哭了,然后又睡起来。
小宝拧着的小眉头这才松开,他叹了口气:“妹妹不哭。”
昭昭失笑:“小宝,这不是妹妹,是弟弟。”
小宝显然是不明白,他指着二宝:“是妹妹。”
好吧,只有等小宝再大些才能明白过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正文马上完结了,忽然发现从开坑到现在我还没断更过,夸我自己,好棒棒(臭不要脸)
第86章
满月宴的事也忙活了一天了,是时候该歇着了。
昭昭让姜嬷嬷抱走了小宝,又让乳娘抱走二宝,她和陆封寒也好休息一下。
洗沐一番后,两个人躺在了榻上。
昭昭一如既往睡得很快,倒是陆封寒睡不着,他一直在想朝里的事。
皇上重病,朝里现在虽然很安静,但安静过后就是暴风雨。
他父皇膝下有不少皇子,他那么多兄弟,自然有不少人盯着皇上这个位子。
陆封寒叹了口气,日后的结果还未可知。
他侧过脸,然后亲了昭昭一下,无论如何,他都要保护好昭昭母子,这样便足够了。
直到后半夜,陆封寒才渐渐睡着。
睡了没多久天就亮了,陆封寒起来准备上朝。
皇上因着身子的问题已经休朝好几天了,今天难得的过来上朝。
皇上的身子看着比前几天要好些,不过行动间还是有些虚弱,众大臣都知道皇上的身子是彻底不行了。
好容易散了朝,皇上由着太监扶回了御书房,陆封寒准备出宫,不过他刚出了殿门口皇上身边的大太监就过来了,说是有事要说。
陆封寒跟着太监去了御书房。
进了御书房后,陆封寒跪下行礼:“儿臣见过父皇。”
皇上抬手:“快起来吧。”
陆封寒坐在一侧:“不知父皇叫儿臣过来是为了什么?”
皇上笑了一下:“昨天不是你小儿子的满月宴吗,朕此番叫你过来是为了他的名字。”
昨天德妃照顾皇上的时候提起了二宝满月宴的事,皇上就记在了心上,当初他曾给小宝起了名字,如今自然要给二宝起名字,皇上叫陆封寒过来就是为了这事。
一旁的太监拿过一张宣纸,这宣纸上写了两个大字“元翊”,这就是皇上给二宝起的名字了。
陆封寒接过宣纸,然后跪下谢恩:“儿臣谢过父皇,”他顿了顿又道,“只不过父皇如今身子不好,不必如此操劳。”
皇上摆摆手:“无妨,朕的身子朕心里有数。”
陆封寒抬眼看着皇上,皇上的岁数不小了,现在须发皆白,看着老了许多,行动间就像是一个寻常人家的老翁,他心中一酸,连忙低下头去。
说完了这事,皇上也要歇着了,陆封寒就退下去了。
只是等陆封寒走后许久,皇上还没离开御书房。
太监疑惑道:“皇上,马上就要喝药的时候了,奴才扶着您回寝宫吧。”
皇上摇摇头:“不必,去宣李大仁、张大人、和刘大人过来。”
太监心里一惊,这三位大臣都是皇上平时最信重的三位老臣,也是在朝中多年的大臣,皇上叫他们过来定是有大事发生。
太监应诺:“是,奴才这就去。”
皇上叹了口气,他抬眼看了看外头的日光。
人老了病了,不得不服输。
他一直盼着能长命百岁,一直做大齐的皇上,所以才这么多年都没有立太子,只是现在他病了,他心里清楚他没多少日子可活了,这时候他必须择出一个太子了,否则朝廷会动荡不安。
他膝下虽有不少皇子,但看来看去,还是陆封寒最得他心。
陆封寒文韬武略样样皆好,是最好的人选,之前皇上还担心陆封寒膝下没有孩子,现如今陆封寒膝下已有两个儿子了,这点也无需担心了。
皇上提笔,然后写了一道圣旨,圣旨上写道他百年之后立陆封寒为皇上。
三位大臣很快就来了,皇上说起了选太子的事,三位大人尽皆沉默,确实到了该选太子的时候了。
皇上把他刚刚拟好的圣旨交给三位大臣,叹气道:“待朕百年之后,若是诸皇子中有不服的,你们便拿出这道圣旨来,拥晋王为帝。”
三位大臣跪下:“是,臣遵旨。”
交代完这些后,皇上让人把圣旨放到了正大光明的匾额后,就等着他百年之后,三位大人将圣旨取出。
对于皇上立储的这些事,除了这三位大人自是无人知晓。
陆封寒也拿着皇上亲赐的宣纸回了府,他回去的时候昭昭正在哄小宝和二宝,不过二宝才满月,也不需要人哄,就是自己在小床上睡着。
陆封寒把宣纸拿过来:“父皇给二宝赐名了,元翊。”
昭昭接过宣纸,她有些惊讶,她没想到皇上病的这么厉害还记着给二宝赐名,她念叨了两声元翊,确实是个好名字。
她碰了碰二宝的小手:“二宝,以后你就叫元翊了,记得了吗?”
二宝还在睡着,自然不会回应昭昭,昭昭让人把宣纸收好,和当初皇上赐名小宝的那张宣纸放在一块儿。
等一切收拾好,昭昭发现陆封寒的心情有些不好。
他虽然一直都是冷着脸,但也能看出来情绪的好坏。
昭昭想陆封寒应当是在担心皇上的身子,皇位固然重要,可皇上终究是陆封寒的父亲,他的父亲生病了,他自然担心的很。
昭昭让人把孩子们都抱下去,别吵到陆封寒。
她坐到陆封寒身侧,然后握住了陆封寒的手。
陆封寒抬眼:“怎么了?”
昭昭像从前陆封寒捏她手心一般捏了捏陆封寒的手心:“王爷,人都有生老病死,谁也逃不过,我们就只能好好过下去。”
“妾身和孩子们会一直陪在你身边的,”她看着陆封寒。
陆封寒望着昭昭的眼睛,然后点头:“嗯。”
他也会一直陪在昭昭和孩子们身边的。
…
随着皇上身子一日日不好,朝中的气氛也越发凝滞。
就连在府中的昭昭都能觉出外头的不对劲儿了。
昭昭知道这是非常时期,她还是留在府中带孩子,省的出去再有危险。
陆封寒也是这么说的,现在诸皇子正是争夺皇位的时候,还是留在府中安全。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
变故发生在二宝三个月的时候。
在二宝满三个月那天,二皇子楚王逼宫了。
因为皇上一直没公布太子的人选,诸位皇子心思浮动,谁都想着能一步登天,登上皇位。
而在这其中,最有希望登上皇位的就是陆封寒。
二皇子楚王就等不及了,他怕皇上真的定下了陆封寒为太子,这样他一点希望都没有了,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的逼宫了。
他统帅了手下兵将,在傍晚时打进了皇宫。
皇上病重,宫中守卫也心思浮动,比从前要松懈了不少,楚王正是趁着这时机打进了宫里,一路往皇上的寝宫而去。
楚王打进来的时候皇上正在喝药,皇上没想到他竟有这样的逆子,竟然胆敢逼宫,要挟他让出皇位,否则楚王就杀了皇上,自立为帝。
皇上气的一口血吐了出来,他恨不得立时把这逆子关进天牢里。
只是楚王掌管着京城的守卫,皇上重病多时,竟真的叫楚王给逼住了。
关键时刻,陆封寒率兵攻了进来,他和裴砚分别率了两路兵把楚王的人包抄,最后救出了皇上。
陆封寒一直防备着他的兄弟们闹事,所以和裴砚一直在暗中准备着,这才及时将皇上给救了出来。
陆封寒的人来了,楚王自然败了。
皇上气的当即就下了命令,扣押楚王及其家眷进天牢,以谋逆罪处置,等下了这命令后,皇上就一时不济晕了过去。
陆封寒连忙叫了御医过来,御医好容易把皇上给救了回来。
只是经此一役,皇上的身子更差了。
逼宫的事闹得很大,满京城的人都吓得躲在家里。
昭昭也心神不定,就连两个孩子她都顾不得了,夜半时分,陆封寒才回来。
他身上还带着浓重的血腥气息,昭昭却不管不顾的一下扑到了陆封寒怀里。
陆封寒身子一僵,然后道:“昭昭,我没事。”
昭昭的眼泪顺着脸颊滑落到陆封寒的衣裳里,没事就好。
陆封寒抱住昭昭:“裴砚也没事,你放心,我们都会好好的。”
昭昭靠在陆封寒的怀里,她真希望这样的日子赶紧过去。
…
皇上的身子本就不好,又有了逼宫事件,他的身子越发差了下去。
没熬过一个月,皇上驾崩了。
皇上山陵崩是大齐举国之哀,是个大事,自然要好好办置。
只是在这之前,还有个事,那就是下一任皇帝究竟是谁,只有选定了下一任皇帝,大齐才能继续走下去。
诸位皇子的心思又动了,只是之前楚王的例子就摆在他们眼前,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众人跪在先帝的棺椁前,都在琢磨着先帝生前有没有立下太子。
就在这时,三位老臣出现了,他们依着先帝生前的意愿,在先帝灵前宣读了圣旨,圣旨中言明,立皇四子陆封寒为帝。
这下所有人都没有歪心思了,尽皆老老实实的。
陆封寒接过圣旨,然后看着先帝的棺椁,他半垂了眼睫。
皇上最后还是选了他。
他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至此,群臣拥立陆封寒为皇上。
…
登基是件大事,不是说登基就能登基的。
首先要找钦天监算好良辰吉日,然后还要将先帝的丧事办的风风光光,桩桩件件的都是事,陆封寒也因此在宫里忙了半个多月都没回府了。
昭昭知道他刚当上皇帝手头定是有许多事要处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府里也是正常的。
就比如说先帝的那些妃嫔要如何处置,他的那些兄弟们要如何处理,都麻烦的很。
陆封寒就想着把宫里的事都处理好,再接昭昭和孩子们进宫,免得她们在宫里人生地不熟地再待的不舒服。
昭昭虽有些想陆封寒,但到底能忍住,就是小宝整日念叨着陆封寒。
一会儿问父王去哪儿了,一会儿问父王怎么还不回来。
昭昭就教小宝以后不能叫父王,该叫父皇了,她对小宝说父皇是在宫里忙呢,等一阵子才能回来。
小宝到底年纪小,也听不大懂昭昭在说什么,还是缠着昭昭要父皇,昭昭无奈的很。
而此时的陆封寒还在宫里处理事务,德顺正在一旁伺候着陆封寒。
这会儿已经夜半了,蜡烛都要燃尽了,还是新又换的蜡烛,德顺在一旁劝道:“皇上,该歇着去了。”
陆封寒摇摇头:“再等一会儿。”
德顺心知他再怎么劝也没用了,要是裴侧妃在这儿就好了,裴侧妃的话皇上是听得进去的。
又熬了半个时辰,陆封寒才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