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徐罡便回来了,因为没有衣服可以换,全身都湿的!因为他把衣服也洗了,拧得不是很干。因为秋天才过了一半多,天气还很暖和,他也就懒得浪费真气烘干衣服了。
“师父,我感觉身体越来越轻盈了,而且身体中就像有使不完的力量似的!”徐罡非常开心的看着鸿蒙子。
鸿蒙子微笑的点了点头:“当然,你现在已经完成筑基了,体力的沉积的毒也排干净了,就目前来说,若单以内力而论,你在武林中也能排得上号了。”
师父这意思就是说我武技差呗,哎!徐罡瘪了瘪嘴,想起自己练的武技,赶紧对鸿蒙子说道:“师父,我正在练昆吾剑法,已经练到四十九式浩然折梅,还在练箭术……”
“等等!你说什么?你得到昆吾剑法秘籍了!”鸿蒙子听说他在学昆吾剑法,微微有些惊讶,这门剑法可称得上绝世剑法之一,他实在想不通这个穷小子怎么得到的。
“是啊,师父!”徐罡一说完便微微一怔,顿时便明白了师父的想法,他一直以为自己是普通人,根本不知道我已加入探事军,道远也不会给他提起军中之事,所以他老人家定然不知道自己的情况,完了!该怎么解释呢?总不能才拜师就骗师父呗~~哎!有了……
“我爹生前在军中服役时,曾经救过一位将军,那位将军在我爹死后百天左右,来到我家探望我爹伤势……”徐罡说到这里,又想起了自己父亲,难免情绪又有些低落,他停顿了下,鸿蒙子也没有打扰他。
等了一小会儿,他便继续道:“后来,那位将军离开的时候,给了弟子一把仿制的昆吾剑和一本剑谱,还有一把震地弓……”徐罡隐藏了探事军的事,缓缓的将他救客栈掌柜,斗恶霸,斗魔门,后来又在那位将军推荐下,到了寿昌院读书的过程简明扼要的说了一遍。
鸿蒙子听完后,点了点头:“想不到为师闭关后,你经历了这么多事!不过都是好事,这些经历对你而言,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你要好好珍惜。”
“好的,师父~~”徐罡抱拳施礼道,并暗叹了口气,总算在不说谎的前提下,将事情交待清楚了。
“既然你得到了一部绝世剑法,便好好修炼吧!”鸿蒙子微微一顿,继续道:“灵元丹诀你要苦练,这内丹术共分为五个阶段,即: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及炼虚合道!等你到了炼神化虚阶段时,飞花摘叶,皆可为器!”
“师父,请问怎么才能进阶呢?”徐罡抱拳请教道。
鸿蒙子点了点头,微笑道:“我们修炼的不外乎神气精,以三物相感,顺则成人,逆则生丹。”
徐罡思考了片刻,继续问道:“师父,何为顺,又何为逆呢?”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于是虚中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这便是顺,也叫自然之理。”鸿蒙子一边讲,一边来回走动。
突然,他停了下来,看着徐罡:“而逆便是反,万物滋生后,则天地有三:即精、气、神,三归二,二归一,怡神守形,养形炼精,积精化气,炼气合神,炼神还虚,金丹乃成。明白了吗?”
见徐罡点了点头后,鸿蒙子继续道:“为师刚才已经为你完成筑基,你接下来便是努力修炼,积精化气!一步一步的来,切记,不可急躁!”
“弟子谨记师父教诲!”徐罡深深一揖,恭敬的道。
“好了,为师也要准备闭关了!”鸿蒙子满意的看了看徐罡。
啊~~又要闭关!虽说师父闭关是求道飞升,但终归天人相隔,永不再见!徐罡一脸忧愁的望着鸿蒙子,憋了两个字出来:“师父~~~~~”
“哈哈~~~正元你不必伤心,为师这次并非闭入死关。”鸿蒙子哈哈大笑两声,安慰徐罡道:“你渡入为师体内的真气,这两天持续不断的在改造为师的身体,为师的寿命随之增加近十年!”
“啊?真的吗?”徐罡听到鸿蒙子的话,双眼都鼓起来了。
鸿蒙子点了点头,继续道:“为师闭关完毕,便准备启程云游四海,去感悟天地道法!”
“师父,那弟子怎么联系您呢?既然弟子的真气可以为您增添生机……”徐罡非常担心鸿蒙子云游四海去了,以后想见一面都很难。
“哎~~正元呀,修道本是夺天命,乃逆天而行,为师也不能仅靠你的真气续命,须加紧修炼,自成金丹,寻求炼虚合道的窍门,才能一探羽化飞升的门径!”鸿蒙子打断了徐罡,表明了自己的意思。
“可是师父,修道并非一日之功,既然弟子可以为您续命,您便有更多的时间去寻道,何乐而不为呢?”徐罡上前一步,躬身劝道。
鸿蒙子很是欣慰的看了眼徐罡,暗叹口气:这个弟子没有白收呀,时时为自己着想!
“可为师也担心过多摄取你的元气,有损你的元气呀!”鸿蒙子叹了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师父,这个你不需要担心呀!”徐罡一听鸿蒙子所担心的事,顿时觉得那根本就不叫事。
“你的机缘比为师强太多,前途不可限量,为师不同意你继续浪费自身元气,影响你的修为!”鸿蒙子摇了摇头,语气变得有些坚定。
“哎呀~~~师父难道您忘记了吗?我有一门功法叫纳元神功!根本不用担心元气缺失。”本来以为是邪功,现在却发现他续命的神功,徐罡还是挺开心的。
“但是伏羲御气诀已经遗失千年,根本没人知道在哪儿?”鸿蒙子皱了皱眉,摆了摆手,语气越说越强硬:“若是没有这门功法,你继续使用纳元神功,会危及你的生命,为师不同意!”
“师父~~~”
“不必多说了!为师心意已决。若是他日你能练成伏羲御气诀,到时再替为师续命,为师绝不反对!”鸿蒙子抬起手,打断了他的话。
“既然如此,弟子感谢师父关爱,请您答应弟子的一个请求!”徐罡见师父态度坚决,知道自己再怎么劝也没有用,便拱手作了一揖,并请求鸿蒙子答应他一件事。
“你说!”鸿蒙子微微点了点头。
“请师父您每年元宵前后,务必前往弟子眉州小镇家中一聚!”徐罡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鸿蒙子考虑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为师答应你,不管你在不在家,为师年年元宵都到你家中住段时间。”
鸿蒙子当然希望自己能多活几年,但是却害怕误了徐罡的未来,到最后自己也不能证道,这才是他最大的担忧。
“师父您一定要来!”虽然知道师父说的话,肯定作数,但徐罡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下。
“好了,你不是还要赶回去参加秋试吗?赶紧去收拾下吧,时候不早了,休息好了,明天才好赶路!为师也要去后山洞中闭关去了。”鸿蒙子笑了笑,朝他挥了下手,下起了逐客令。
“师父保重!”徐罡深深一揖,一脸不舍的看着鸿蒙子。这个师父虽然和自己相处的时间最少,但在他的心中份量却最重。
鸿蒙子暗自叹息了一声,点了点头,转身便朝林中走去,刚走了两步,便停止脚步,回头对徐罡道:“为师已经让破空传书江湖各门派,说为师已死。”
“为什么呀,师父?”徐罡闻言,很是不解。
“哈哈,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鸿蒙子大笑两声,回过头,吟着诗渐渐远去。
在鸿蒙子吟诵第一句的时候,徐罡便知道他吟诵的正是楚辞中的远游,乃屈原所作。
徐罡顿时便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不想被世俗之事束缚,钱财、名声等身外之物,都是累赘,他只想在清虚宁静中愉悦身心,淡泊无为中悠然自得!
“师父保重!”看着鸿蒙子的身形几个闪动,便不见了踪影,徐罡朝着他远去的方向大声喊道。
第九十一章秋试前夕
(ps:这两天更得少,抱歉了!明日恢复4500字左右更新。求,而且写字还这么快。”苏轼一脸敬佩的看着徐罡道。
“下一场怕是就要考诗赋了,正元兄你准备好了吗?”苏辙年纪虽小,知道的却不少。
“这个~~~”徐罡自认为在诗赋方面比较弱,不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苏轼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徐罡在诗赋方面没有自信,主要还是因为自己兄弟二人,于是他插话道:“正元兄,你也不要妄自菲薄,其实你的诗赋水平还是很高的,而且你一直比较注重韵律,正好符合科举的要求,我倒觉得你在诗赋方面没有什么大问题,一定能拿高分。”
靠,我有这么厉害吗?子瞻你安慰我,也不是这样安慰的呀!徐罡看向苏轼苦笑一声,带着感激的语气道:“子瞻兄,谢谢你!我会努力的。”
徐罡只上了半天的课,便被刘夫子赶回家自学去了,徐罡却并不觉得多看几天诗词歌赋有多大用处,于是他这几天全用来修炼灵元丹诀,剑法箭术去了。乌玲儿总是在旁边看着他,为他端茶送水,当成了待女,还乐此不彼。
第二场考试,很快便到来了,徐罡又提着考篮来到了贡院门口,和第一场考试一样,经过重重搜检后,进入了号舍。
经过第一场考试的严厉搜检,众多学子都心有余悸,所以今天这场考试搜检中,一个夹带小抄的人也没搜到,不过却查出一个代考的,被重打二十大板后,逐出了考场,罚他自己五年内不得参加科考。
而且赵知州还明确表示,此事定要追究到底,将请人代考的那个学子杖二十,带枷示众十天,看谁以后还敢请人代考。
第九十四章解元出炉
第二场考试的内容是诗赋,徐罡拿到试卷后,终于放心了,刘夫子说的果然是真的,都是按律答题,并非他想象的必须文采飞扬才能作出诗!
徐罡先做了一道赋,这道题给出了八个字作韵脚,让考生补齐,字数不限。他只是稍作思考,便提笔书写起来……
第二场考试,许多试子还在苦苦冥思的时候,徐罡已经交卷了,而且他居然赶上了乌玲儿做的午饭!
第三场考试在中秋节当天,只有一道论题,题为:“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呃~~这道论题简直就是献媚专用的嘛!徐罡看着题目,撇了撇嘴,便开始研究起来。
这题取自《论语·泰伯》,是孔子称赞尧帝的名段,徐罡轻叹了口气,开始在脑中搜寻尧帝的故事,然后找出一张空白的宣纸,写下了论的提纲。
思考了很久,徐罡才开始动笔,各种引经据典,从尧推算历法,授农耕时令,到访贤能,置谏言之鼓,立诽谤之木……
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千字,然后他又开始称赞本朝历任皇帝,自太祖到当朝天子,赞咏他们是如何的英明神武,最后表了下忠心,表示自己也要效仿古代贤能,励志辅佐当今天子,做一番大事业等等。
写完整篇文章后,已经是申时了,且在这一场,徐罡总算不是最先交卷的人了。而也因为如此,考生中间又传出一个消息:“徐罡交卷快,那是因为他有真才实学!”
这个消息是从徐罡号舍不远处的一个考生口中传出来的,他先于徐罡交卷,在经过徐罡号舍时,瞥了一眼徐罡的答卷后,一出考场便传了开来,顿时便将徐罡推到了本届解元人选的热门位置。
“我告诉你们,这可是我亲眼所见的,笔都不停顿一下,我经过的时候,至少写了六七千字!”
“啊~~~这么厉害,那他前两场说不定也是真的做完了题交的卷……”
“非常有可能呀,若他真的是因为做不起题,所以交卷快的话,那他又何必在最后一场考试中,如此认真!”
“我还是比较看好仇天宝,你们听说了吗?连刘夫子都对他赞誉有佳!”
“我比较好看杨!”
……
这些消息,又是通过程小六的嘴巴,传到徐罡耳朵里面的,徐罡对此付之一笑。反正自己已经尽力了,只要能拿到省试资格,他便满足了,至于解元的名头,他并不强求!
夜色降临后,徐罡、刘子夷和乌玲儿又一起坐在院中赏月,院中的桂花,随着微风的吹拂,香味一阵阵的袭来,乌玲儿深吸一口,真香呀!
然后她看向徐罡,突然心生一念,便立即说与他听:“徐大哥,你现在也是读书人了,你看这桂花这么香,要不你作一首咏桂的诗给我们听听如何?”
呃,作诗?徐罡听了她的话,差点被月饼给噎住了,接过刘子夷递过来的水,喝了几大口才缓过来。
看着乌玲儿那一双满怀期待的眼眸,徐罡决定满足下她,于是他站起身来,一一扫过院中的八棵桂花树,背着双手,缓缓的在来回走了几步。
“八树拂丹霄,四时青不凋。秋风何处起,先袅最长条。”
“好诗,好诗!”乌玲儿听完,顿时鼓起掌来。
呃~~徐罡假咳了两声,满意的点了点头便坐下了。
刘子夷在一旁看着他,眼中满带笑意!徐罡被她看得一惊,不可能吧,作这首诗的人并不是很出名呀,难不成子夷知道?
徐罡本想自己作一首咏桂诗的,却发现院中正好有八棵桂花树,然后脑袋当中蓦地便忆起唐朝有个叫雍裕之的人,作了这么一首《山中桂》,便随手拈来用了!
“哼~~你就知道欺负玲儿妹妹!”刘子夷鄙视的看了徐罡一眼。
乌玲儿何等聪明,听刘子夷这么一说,顿时不干了:“徐大哥,你居然拿别人的诗来敷衍我,哼,你必须自己作一首!”
徐罡扮了个恶相,看着刘子夷,却惹得她掩面一笑!
不就是作桂花诗吗?徐罡也被激起了斗志,重新站起身,看着院中的桂花树出神。
没过多久,便见他张口吟道:“青青园中桂,点点似金蕊。一任清风吹,幽香惹人醉。”
“好诗,好诗!”乌玲儿先看了眼刘子夷,见她微微点了点头,知道徐大哥没有去抄诗了,立马站了起来拍着巴掌赞道。
“呵呵,随手乱作的打油诗,也没有讲究什么诗法,见笑了,见笑了!”徐罡干笑两声,谦虚的道。
……
寿昌院池塘之中,原本满怀青春活力的莲花,如今也枯了,黄了,毫无生气的低垂着头……晨风一吹,有些都倒在了水中。
“寒露了!”徐罡走在学堂木桥上,看着池塘中枯萎的莲花,语气平淡。
“嗯!”刘子夷跟在他身后,轻轻应了一声。
“徐大哥,应该快放榜了吧?”刘子夷往前赶了两步,望着徐罡的背影道。
“嗯,听说今天放榜!”徐罡突然止住脚步,身后的刘子夷差点撞了上去,吓了她一大跳。
刘子夷嗔怪的在徐罡背上轻打一拳,然后问道:“徐大哥,你不去贡院外面等着放榜吗?”
“懒得去挤,晚些再去看吧,反正也不会变!”徐罡耸了耸肩,他可不想和他们挤来挤去了。其实很多名声在外的学子,都不会去守着放榜的,基本上都呆在家中候榜!
……
午饭过后,徐罡正坐在讲堂中看书,程小六便从门外冲了进来,人未到,声先到:“恭喜正元兄,贺喜正元兄!”
难道我真考中了解元?徐罡看他一脸喜色,边跑边叫,加之今天是放榜日,心中顿时有些欢喜,想必自己定是取得省试资格了,不然小六不会这样。不过他还是一脸淡定,微作惊讶的笑道:“我有什么喜事呀?”
“哎呀,也就你正元兄能如此淡定,小弟我实在是佩服得紧!”程小六跑进讲堂后,在一旁看书的其他同窗们也都围了过来,都想知道徐罡到底有没有通过解试。
“解元,解元呀!正元兄,你考得了秋试第一名!”程小六说完,还将手掌伸到了徐罡面前。
靠!居然真的拿了个解元!完了,今天钱没带够,怎么办呢?徐罡顿时有些苦恼了,因为他要给传捷报的人喜钱,估计一会儿得有很多人来报喜了!
第九十五章知州亲临
(ps:时光匆匆,本书已经发布23万余字了,目前本书正在被责编上分类中便让出一条通道,从中走出一个身着常服、头戴软脚幞头的中年男子,生了一副国字脸,正是本届秋试主考官眉州知州赵轩,他身后还跟着两个劲装汉子,长得孔武有力。
这是什么情况?身为一州主事,居然亲自前来恭贺自己,恐怕我没有那么大的面子吧!徐罡心中隐隐有些不安起来,不过还是赶紧迎了上去。
“不知知州大人大驾光临,学生有失远迎,还请知州大人恕罪!”徐罡一脸谦卑,拱手深深一揖后,抬起头望着赵轩恭敬的道。
“哈哈~~~徐解元不必如此惊慌,本官不告而来,多有打扰,还请徐解元勿怪!”赵轩笑了笑,虽然说得异常客气,但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份摄人心魄的气场。
靠,一个知州大人,堂堂的五品大员,会对我一个小小的解元如此客气吗?事出无常必有妖,看来得小心应付着了!
“哎哟!知州大人您太客气了,劳您大驾,简直是学生八辈子修来的福份,快请进屋里吃茶!”徐罡扮作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头前半步,小心翼翼的引着赵知州往堂屋走去。
“这徐解元了不得呀,居然能让知州大人亲临贺喜,前余不可限量呀!”
“是啊!是啊!”周围顿时传来一片附和之声。
徐罡引着赵罡缓缓的走进堂屋,边走心头边在嘀咕:不对,若是他要找我麻烦,根本不用他亲自过来,随便招呼一声,都够我受的了!难道赵知州真的是来恭贺我的?
刘子夷在赵轩刚到时,便回堂屋准备去了,等徐罡领导着知州大人进来时,桌上的茶水、水果等都已经摆放妥当。
徐罡一脸感激的朝刘子夷点了点头,便又恭身一揖,朝赵轩比了个请的手势:“知州大人,请上座!”
刘子夷也缓缓的朝赵轩福了一礼,便朝屋外走去,只是从徐罡身边经过时,偷偷地塞了一个纸团到他手中。
什么状况?徐罡心中顿时一凛,紧紧握住纸团,对坐在上座的知州大人施了一礼后,才走向陪座,然后不动声色的悄悄拆开纸团晃了一眼,只见上面写了一排绢秀的小楷:“记住,你爹爹重伤未愈,卧床家中!”
妈的,看来赵知州亲临,果然有事,徐罡眉头微微一皱,不过瞬间又舒展开来。
“知州大人,请茶!”徐罡比个了请的手势。
赵轩闻言,微微一笑,点了点头,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然后便切入了正题:“徐解元,本官今日前来,主要有两个事情,第一个事嘛,自然是恭喜徐解元取得本届秋试头名!”
说罢,便对身后比了个手势,其中一个汉子顿时拿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交到了他的手上,他随手便递给了徐罡。
呃~~~居然先送礼,看来这赵知州有意回护于我,不过到底是什么事情呢,为何还与我爹爹有关?徐罡来不及多想,见赵轩递盒子过来,他赶紧起身双手接过,口中连说了几声“谢谢!”
赵轩点了点头,笑了笑继续道:“至于另一个事情嘛,便是想来了解下,你为何要在服丧期间,参加秋试?
正所谓百行当孝为先!因此,朝廷严禁居父母丧者参加科举考试,要求子孙应该先服丧,对服丧期限也有规定,三年!这是起码的孝道,若是谁违背了,那将受到世人的口诛笔伐!
礼俗规定,朝廷官员一旦承重祖父母,亲父母的丧事,“自闻丧日起,不计闰,守制二十七月,期满起复”。也就是说必须请假回家守丧二十七个月,服满后再重返官场补职,就算是执宰也不例外。
当然,除了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在服丧期间还有很多其他的禁忌,比如不能食荤,不能大肆庆祝,不能成亲等等。
徐罡若是不入官场,待在眉州为父守制便可以了,但如今他在居丧期间参加科考,仅此一条便可让他声名扫地,毕竟他是主动参加科举的,并非朝廷夺情!再说他还没当官呢,也谈不上夺情!
所谓夺情,便是指国家需要某个官员继续处理政事,便夺去他的孝亲之情,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不过自夺情制度建立以来,被夺情的官员也非常少见!
第九十六章撕破脸皮
(ps:今天晚上遇到突发事故,可能只有一章了,抱歉!)
“服丧?敢问赵知州,此话何意!”徐罡微微一凛,眉头微皱,望着赵轩。…≦,
观他表情惊讶,不似作假,难道信息有误?赵轩微微一怔,然后面带微笑道:“徐解元,本官昨日接到举报,说你父亲年初才去世,你居丧期间参加朝廷科举,所以前来确认一下!”
到底是谁告我的状呢?仇天宝?我和他没什么仇怨呀,就算我打了他大哥仇天龙,在他眼里,算得上是帮了他吧,毕竟他害他大哥的时候,可比我狠多了!
徐罡微微摇头,实在想不出自己还得罪过哪些人?难道是魔门的人!有可能,这个门派正在密谋造反,想必势力不小,想把我的身世调查清楚,简直轻而易举!
徐罡在脑中将与自己有过节的人过了一遍,也无法确认到底是谁在告状。
“知州大人,家父确实重伤未愈,卧病在床!但您说家父去世了,学生却有些不高兴了,若是大人不信,家父正在白鹭小镇,我带您去见见?”徐罡的语气中微微有些怒意,情绪稍微有些激动。
咦,既然他敢叫我去见他爹,看来他爹并未去世!难道他早布置好了一切?可也不太可能呀,我都才接到消息,且立即便赶过来了。再说,是真是假,随便找个人一问便知,以他的家世不可能让所有人给他说话吧?赵知州捋了捋胡子,眼珠一转,笑道:“既然徐解元盛情相邀,那本官便去拜访下令尊,看下是什么样的父亲,居然为本州教出一个解元!”
赵知州在出府之前,就已经查过徐罡的档案了,不过只查到他母亲五年前去世了,父亲被召入军伍,今年年初才复为民籍,但并未查到他父亲已死的相关记载!但居丧期参加科考,是很严重的事情,所以他还是决定找到徐罡了解下情况!
靠,我什么时候盛情邀请你了!哎,这当官的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徐罡暗自郁闷,脸上并不多大变化,站起来恭身比了个请的手势:“好,知州大人请!”
徐罡刚出堂屋,便看到苏轼、苏辙、程小六等好友都来了,还帮着自己招待其他客人。
“知州大人好!”苏轼他们一看到徐罡旁边的赵轩,赶紧上前施礼请安!
“哦,原来是苏明允家的二位公子呀!哟,程府的小子也在呀……”赵轩满脸笑容的看着苏轼等人,一一喊着他们的名字,居然大部分人他都认识。
当然,这些小子一个个受宠若惊的回应赵知州。
一群人拥着赵轩刚走出门口,只见从街上冲过来一群捕快,三两下便将徐罡大门围了起来,吓得那些前来贺喜的邻居们一个个往院子里面缩,当看到徐罡边上的知州大人时,又止住脚步,站在一旁看起了热闹!
“你们想干什么?何人带的头,出来说话!”赵轩的声音很是威严,整个人身上顿时散发出一种不可抗拒的气势,一双虎目扫过那些捕快,吓得他们不由自主的往后退了一步!
“哦,原来是赵知州呀,下官黄希武,接到举报称本届解元居丧期参加科考,特地带人来捉他回去审问,惊扰了大人,还请恕罪!”伴着话音,一个身着浅绿色官服的中年男子,快速走到了赵轩身前,拱手施了一礼。
黄通判!就算我真的服丧期参加科考,也用不着接连出动这么大的官来调查我吧?随便叫个县令都把这事处理了呀。徐罡已经完全懵了,这到底是唱的哪一出呀,而且子夷让我告诉他们我爹卧床家中,难道是探事军出手了?也不知道他们准备好没有,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