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贺景砚贺云策宋若安 本章:第122章

    等她写完了信,便暗中叫人送了出去。

    良妃在宫中生存了这么多年,就算是此刻落魄了,可人脉还是有的。

    这两封信,最终还是不动声色的送到了誉王和赵庆舒的手上。

    赵庆舒今日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坐在书桌前几乎是一夜未眠,而等他收到良妃的信时,外头几乎已经是天亮了。

    等他读完了这封信,握着信纸的手紧紧的捏成了拳头,几乎将手上的信纸都捏成一团,气得甚至连面容都扭曲了起来。

    赵庆舒坐在书桌前眼眸阴沉的思索了良久,随后又是沉沉的吸了一口气,就像是做出了什么艰难的决定。

    他立刻便吩咐了下人,连夜叫来曾雅娴。

    曾雅娴刺杀失败,此刻刚刚换了夜行衣,回到了府邸内,脸上是一副极为内疚又胆怯的模样。

    而赵庆舒却是从书桌前起身,又是重重的握住了曾雅娴的手,随即细声细语的道:“你杀掉那个贱人,也不必为我而感到内疚。雅娴,你是为了你自己报仇呀!”

    他说完,语气变得更加轻柔了,就像是在循循善诱:“不过我现在,有了一个更好的法子,不仅能为了你的黑隐报仇,更能让你去衣食无忧,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让你去做你最喜欢的事情。”

    曾雅娴的手微微一颤,却还是很乖顺的抬起头来,“夫君,你要我做什么事情?”

    “我不要荣华富贵,我就想要在你身边。”

    赵庆舒满意的笑了笑,随即俯身在曾雅娴的耳边轻声道。

    等曾雅娴听完赵庆舒的话,瞳孔猛地一缩,浑身的汗毛都要竖了起来:“夫君……?你……”

    赵庆舒不再言语,只是对着她点了点头:“听懂了,就可以着手去办了。”

    曾雅娴僵硬的点了点头,打开了书房的大门,她看着天边泛起的鱼肚白,长长的吸了一口气。

    宋熹之和贺景砚也是在天色微亮的时候,就乘着马车出了行宫。

    一路上两人都没有言语,等宋熹之坐上了马车,贺景砚便直接翻身上了马背。

    而等宋熹之回到安定侯府的时候,马车前的男人已经是不知所踪了。

    下人们瞧着两人之间的僵硬的气氛,想要说话,却又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宋熹之照常的回了侯府,便直接埋头睡了一觉。

    也不知道是睡了多久,才听见了外头的禀报声,说是安定侯亲自往他们的院子里来了一趟。

    安定侯日日在军营里忙着,其实很少会亲自来他们的院子。

    宋熹之闻言,想起贺云策昨日在寿宴上的遭遇,内心其实有些愧疚。

    贺云策与她之间有着深仇大恨,可安定侯却是无辜。

    昨日的事情谁没有连累到侯府,可难免会让安定侯难受。

    想到这里,宋熹之便急急换了衣裳起身,把安定侯请来了内屋。

    安定侯在软榻上落座,脸上却是难得一见的欣喜,那副笑盈盈的样子,看得宋熹之微微一愣。

    她实在是没忍住开口:“……父亲今日是有什么喜事吗?”

    只见安定侯喜上眉梢的拍了拍大腿,又是点了点头:“确实是许多喜事,老夫……实在是开心啊!”

    宋熹之的喉头一哽。

    似乎看见了宋熹之疑惑的表情,于是安定侯解释:“景砚今日派人来给本侯送了口信,说可以对外公布他已然苏醒的消息。”

    “你们夫妻终于可以像是寻常夫妻一样的相处了,这怎么能叫本侯不开心?”

    宋熹之微微一愣,随即笑着对安定侯点了点头。

    安定侯于是在屋里东张西望了起来:“那景砚人呢?他是去哪里了?本侯今日还是有事情要询问他。”

    宋熹之不知道,所以她又是笑着摇了摇头:“我不太清楚,若是等他回来,我便叫人去书房给您送个信?”

    安定侯一听这话,缓缓皱了眉头。

    他似乎感受到了一些古怪,神情犹疑的望向了宋熹之:“你们……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怎么关于他的事情,你看起来都不知情?”

    第308章

    宋熹之感受着安定侯担忧的眼神,心跳突然漏了一拍。

    她没想到她表现出来的竟这样明显,连安定侯都看了出来。

    宋熹之只能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出什么事情。”

    “他有他的事情要忙,儿媳向来是不会管的。”

    安定侯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一时间有些讪讪的,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爹也没有其他意思,只是觉得你这样能干,还以为许多事情你们会商量着来,留你在家里倒是可惜。”

    “从前景砚小时,本侯有什么事情也都与他娘商量,到不曾想这孩子是个闷葫芦,本侯从前没好好教,日后定是要好好教教。”

    安定侯说的宋熹之心脏又是一缩,她的手指微微一僵,等她感受着安定侯温和的眼神,心中却又是浮现出了几分暖意。

    长者的温和,这是她从来未感受过的。

    宋熹之正想着,却又听安定侯清了清嗓子,提起了正事:“今日本侯来是为了贺云策的事情。”

    “既然景砚不在,长嫂如母,你也是个有主意的,本侯便是问你也一样。”

    宋熹之一听他提起了贺云策的事情,便知晓了安定侯此次的来意。

    这也是她一直记挂着的事情,总觉得今日不说或许日后是没机会了,于是真挚的向安定侯道歉:

    “父亲,贺云策的事情,我是真的感到抱歉,败坏了安定侯府的名声,让京里的人看了笑话。”

    “无论日后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只要您与祖母身上有什么不适,儿媳都愿意尽心竭力的伺候着,您和祖母就把儿媳当成女儿看待。”

    安定侯不过二子,贺景砚的身份如今被太子代替,他在哪里宋熹之也不知道。

    而贺云策又是一个这样的人。

    宋熹之叹了一口气:“若是祖母觉得侯府的运转缺些银子,儿媳也愿意帮衬。不过贺云策的事情,儿媳帮不了,管不了,没能力管,也实在是不想管。”

    宋熹之把干脆直接,话说的明明白白,可眼前的安定侯却突然拍着大腿笑了:“你以为本侯是为了那兔崽子求情的?”

    “如今本侯可是高兴的很,那贺云策终于不去做官了,本侯别在裤腰带上的脑袋,终于能重新按回头上了!”

    安定侯笑着摇了摇头,眼眸里还带着几分感叹:“好不容易盼到今日,陛下还网开一面,因为你和景砚饶了老夫,你说这不是大喜事?”

    “让他安安分分的待在府里也好,他莫名其妙的从自卑变成了自信,那副目中无人的模样,若是再不收敛着,安定侯府迟早要满门抄斩。”

    宋熹之被安定侯一连串的话弄得懵懵的,倒是没想到他心里原来是这样想。

    安定侯说着,又是搓了搓手:“本侯此刻来,昨日太后的态度如何?”

    “因为宋若安闹出的那档子事情,贺云策回来后便一直昏迷不醒,本侯叫大夫来看了,说是他打击太大。”

    “可本侯没去昨日的宫宴,也不知道到底的发生了什么事情,便想要摸明白太后那懿旨的意思,也是先想知晓这宋若安,应该如何处理?”

    宋熹之听见这话,思索了片刻。

    觉得安定侯不仅是想要问太后的意思,也是想要问自己的意思,毕竟宋若安是自己的亲妹妹。

    想必安定侯实在是忍耐了许久,却也不敢擅作主张,所以今日赶来询问。

    宋熹之莫名想起了前世的一切,突然笑了笑:“小叔只是昏迷了,便早晚有醒来的一天,既然若安是小叔的妻子,那她应当如何,自然是要叫小叔来算。”

    前世她什么都没有对宋若安做,可不明真相的贺云策总是要说她恶心,说她狠毒。

    那她倒是想要看看,知道了全部真相的贺云策,到底要如何对他用情至深的结发妻子?

    她才不想要擅自主张处理了宋若安,不仅能让贺云策逃脱开他需要面对的一切,反倒又是让贺云策有借口记恨上了她。

    安定侯听见这话,最终也是点了点头。

    他叹了一口气,又是对着宋熹之道:“不管他们如何,事已至此,景砚苏醒的消息即刻会传了出去,你们也终于能做一对正常的夫妻了。”

    贺景砚不在,安定侯与宋熹之也不便在屋子里待上太久,说完这话,便出了门。

    等安定侯走了,原本不动声色的吴嬷嬷,此刻便是忍不住开口:“您与姑爷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

    宋熹之瞪大了眼睛看着她:“怎么嬷嬷也这样问?”

    吴嬷嬷的眼睛瞪得比宋熹之还大:“侯爷都看出来了,老奴能看不出来吗?”

    “姑爷什么都不您说,您什么都不知道,老奴看着您那副模样,便觉得有不对!”

    吴嬷嬷说的忧心忡忡:“你们本是夫妻,若不好好说开,只怕是这日子……”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便听见宋熹之平静的声音缓缓传来,在吴嬷嬷的耳朵里就像是炸雷一般:“我们是要和离了。”

    吴嬷嬷吓了一跳:“和离?”

    “姑爷醒了之后就嫌弃您,要与您和离?您可是这样的照顾他!”

    吴嬷嬷的脑袋里掀起了惊涛骇浪,她觉得姑爷的举动可不是这回事。

    若举动亲昵,心里却嫌弃,一醒来便想要抛弃发妻,这人就是玩弄女人的贱男人吗?

    宋熹之道:“您也别误会,是我自己提的。”

    吴嬷模问:“那姑爷答应了?”

    宋熹之点了点头。

    吴嬷嬷整个人都被惊骇了一下,声音都尖锐了起来:“您为何提出和离啊?”

    “姑爷就这样答应了?什么都没问?”

    宋熹之沉默了片刻,才道:“我都提出了和离,你还想让他问什么?”

    吴嬷嬷着急的满头的大汗都要在此刻要出来了:“正常人哪有不问的呢?除非是心里也是这样想,才是问都不问就答应了下来。”

    “那么多日的相处,什么就一点感情也无?”

    她火急火燎的说完,等了半晌,却也没有人回答。

    吴嬷嬷扭头看着宋熹之沉默不语的模样,眼眶都开始泛酸,她终究是叹了一口气,软下了声音。

    “姑娘您也是,为何好端端的就提出和离了呢?到底是遇见什么事情了?”

    “夫妻俩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解决的呢?”

    宋熹之听见吴嬷嬷的话,只觉得心里有些酸涩,原本努力平静下来的内心,也终于是多了几分恼怒。

    旁的事情还能解决,可她与那人的事情,还真就解决不了。

    或者说,他似乎根本不愿去解决,无论她如何努力,如何再三的试探,可那人就想要永远把她蒙在鼓里。

    宋熹之其实也很想要他的一句反问,为什么和离?

    她倒是情愿他问了。

    若是他问出了这句话,宋熹之便能名正言顺的撕开那层窗户纸,反问他到底是想要隐瞒到什么时候?

    等他恢复了身份,登上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叫她应该置自己于何地?

    或者说,他根本没曾想去考虑过她的事情,只觉得他身份尊贵,而自己卑微如草芥,所以到时候办成了事情,吃饱喝足、露水情缘后便拍拍屁股便一走了之。

    第309章

    让她继续尴尴尬尬的坐着这个侯夫人的位置,没有脸去面对安定侯府的任何人!

    可他听到了那句话,却是什么都没问,男人那不紧不慢的态度,更是让她波涛汹涌的情绪像是一下子打在了棉花上。

    或许他根本不想知道,又或许他心里根本什么都清楚。

    宋熹之想着,又是觉得吴嬷嬷的话说的很对,或许他心里也是想要和离,又不好意思提出,所以才答应的这样干脆。

    若是叫他左右为难着不知道应该把她的感情如何舍弃,那便叫她来说好了!

    宋熹之心里越想,越是有一团无名的怒火。

    宋熹之不愿再想,便从软榻上站了起来,“嬷嬷你别想了,是我提的。昨夜外祖家莫名其妙的着了火,如今我们还是先去看看吧。”

    吴嬷嬷唉了一声,叹了一口气,抓着宋熹之的手不愿意松开:“姑娘,老奴看出您心底的委屈,可为什么您为什么要提出和离呢?”

    宋熹之沉默的站在了原地,认真的想了想。

    她知道他们的身份不合适,也难过于男人的再三隐瞒,但是昨夜那样草率的提出这句话,最重要的大抵还是想要得到男人的坦白。

    可他心知肚明,却什么都没说。

    宋熹之怕了,她经历过前世的一切,此刻是真的怕了。

    所以她心头分明有千言万语,最后还是化作了一句:“我们的身份不合适。”

    “嬷嬷,你以后就知道了。”

    她说完这话,便直直的出了屋子,就像是身后有什么东西在追一样。

    吴嬷嬷看着宋熹之急匆匆的背影,她已经许久没有看过自家姑娘的这副模样。

    她沉沉的叹了一口气,最后还是急忙的追了出去。

    两人一前一后的出了屋子,正好碰见三七兴高采烈的回了来,就像是遇见了什么大喜事。

    “嬷嬷,您这是要去哪里?”

    “公子醒来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您和夫人这是要去哪里报喜了?”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连三七都知道的事情,若不是方才侯爷来说了,恐怕自家姑娘还是被蒙在了鼓里。

    吴嬷嬷听见这话,心中更是冒出了火,她冷眉竖眼的看着三七,一咬牙一跺脚:“去去去!你就自己留着开心吧!”

    吴嬷嬷紧赶慢赶,才跟宋熹之一起上了轿子,出了外头的街。

    宋熹之坐在轿子里,听着马车辚辚压过青石板的声音,两侧都是街头小贩的叫卖声,她的心情才勉强平静了许多。

    想着等会儿去外祖家中,可不能被他们看出任何的情绪,宋熹之努力的深吸了几口气。

    可就是在这个时候,耳畔却忽然听见轿子外头传来百姓的议论声。

    百姓的声音还带着几分惊叹:

    “前一阵这京中的收容所都已经闭门了,昨日我家老婆子在河边洗衣服,捡到一个女婴,都没有地方送过去,若是放在我们家,根本养不活,还正在发愁呢。”

    “可我今日来一瞧,这收容所怎么又是开了,还有这么多人往里面搬东西啊!这店不会是要盘了吧?”

    那老汉的声音还有些紧张。

    旁边的妇人笑:“老爷子,你这就想太多了吧,那曾夫人从前遇见了难事看,今日开了这收容所,便是为了扩大这京中的几间收容所,不仅要把原来的面积扩大,还是要新建呢!”

    “你赶紧还是叫你家婆子把女婴抱来吧,进了这收容所,可终于不会像一块破抹布一样,死了被人随手一丢了!”

    那老汉听见这话,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哎呀!这样说起来,这曾夫人可真就是活菩萨!这得救了多少女孩的性命!”

    “快快快,我要赶紧叫我家老婆子把那女婴抱过来!”

    宋熹之听完这话,突然叫停了马车。

    她缓缓掀开了帘子,往外望去,看见的便是一件装饰简单的独栋屋子,占地辽阔,前面用牌匾写着收容所几个字。

    而此刻,正是不断用壮汉往里面抬进了一箩筐一箩筐的东西,粗粗一看,箩筐里面有泥沙也有木块。

    宋熹之询问外头的马车夫:“这收容所是怎么回事?是谁开的?我方才听旁边的路人说,是曾夫人?”

    马车夫点了点头,脸上也是待着几分敬佩:“就是赵侍郎家的那位赵夫人呀!”

    “原本这收容所,一共有三处,地方宽敞,里面也是干净整洁,因为百姓们时常在京郊或者河下头捡到女婴,所以收容所都是建在京城边缘的位置。”

    “只要家里有捡到了女孩,便能直接送来这里,所里提供吃食,也教她们女工,会把女婴养到及笄。”

    “大概是为了防止百姓分明有银子,为了省下银子,所以把自己的女儿送来,所以一旦女孩进了这收容所,便要不能再出去寻爹娘了,除非到了十五。”

    马车夫说着,眼睛是亮晶晶的:“从前只知道这收容所背后的夫人姓曾,是一位活菩萨,却也不知道她的身份。”


如果您喜欢,请把《和渣男前夫双重生后我当了他大嫂》,方便以后阅读和渣男前夫双重生后我当了他大嫂第12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和渣男前夫双重生后我当了他大嫂第122章并对和渣男前夫双重生后我当了他大嫂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