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着现场的剑拔弩张,而宋熹之这个贱人马上就要倒霉了!
宋若安坐在原地,又是抬头与赵千兰对视了一眼,两人都在对方的眼里看见了十足的痛快。
妙极了!妙极了!
宋熹之现在虽然强撑着,但是心里的滋味一定是不好受吧?
不过没有关系,她特地为宋熹之排的好戏,还没有真正上场呢!
宋若安想着,又是可怜巴巴的抬头,看了宋熹之一眼,眼里就流出了泪水:“姐姐!虽然你向来不善言辞,可不要什么都不说啊!”
“你快些跪下来向公主请罪,说从前的事情都是误会,你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攀龙附凤,刻意讨好太后……你快说啊!”
“若是你向公主求饶,公主大人有大量,一定会原谅你从前卑劣的行径!”
赵千兰也同样是假惺惺的流眼泪:“我这个女儿向来就是这样势利又刻薄的脾气,都是我从前管教无方,还请娘娘原谅啊……”
宋熹之仍旧是静静的坐在原地,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我为什么要求饶呢?”
她好不容易开口说了第一句话,众人却都被她的话弄得一愣。
就连梁咏书也十分意外的瞧着她:“之之……”
宋熹之那矜贵又散漫的神情,似乎让喋喋不休的宋若安和景悦公主都成了跳梁小丑:
“原本还觉得可惜……可若是我精心准备的寿礼,能被景悦公主瞧过之后,能与众位皇子一同面对面的献给了太后,那实在是臣妇的福气。”
宋熹之越说,脸上的笑容便越发的扩大,似乎对自己的寿礼非常的有自信:“此次还要多谢景悦公主,给了臣妇这个机会,想必太后娘娘也会十分满意。”
宋若安听着宋熹之的话,脸上的笑容一僵,景悦公主瞪大了眼睛,被宋熹之强大的气场弄得半晌都没有说话。
等她回过神来时,余光瞥见的便是自己母妃难看的脸色,于是她尖声大喊:“人呢?单子呢?”
“本公主倒是要瞧瞧,你到底送来了什么举世无双的惊世之宝!”
景悦公主话音刚落,宫女便紧赶慢赶的把寿礼单子拿了过来,又呈到了她的面前。
众人瞧着景悦公主面无表情的翻阅着寿礼单子的模样,纷纷伸长了脖子,心中也十分好奇,宋熹之这副坐怀不乱的模样,到底是送了什么东西?
难不成她没有拍卖得到那个惊天的寿礼,果真得到了一份更好的,能越过了誉王去?
景悦公主瞧着宋熹之那副镇定自若的样子,心中突然有些紧张,又是强撑着笑容:
笑话!她可是听母妃说过兄长的那份寿礼是多么的神乎其神,惹得宋熹之都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想要和兄长争抢。
如今宋熹之败了,就应该被自己羞辱,怎么可能还会送出更好的东西呢?
第271章
座上的众人是心思各异的想着,可谁知突然却听见席上的景悦公主噗嗤一声,突然笑出了声。
她盯着寿礼单子,似乎看见了什么好笑的东西,竟在一瞬间,笑得根本停不下来。
“哈哈哈哈!好笑好笑!实在是太好笑了!”
“宋熹之送的是描金青花瓷八宝瓶?这样的东西宫中比比皆是……哈哈哈哈她到底是怎么自信到觉得皇祖母会喜欢这个东西?难道她从来没见过什么青花瓷花瓶?”
“甚至都不是纯金的,而是描金的,若是送给本公主,本公主都怕那寒酸的模样,会脏了自己的地!”
丽妃听见这话,也忍不住用帕子捂了捂嘴,轻轻笑了笑。
而良妃更是含笑着对着景悦公主摇了摇头:“景悦,莫要这样说,若这是她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呢?”
两个妃子都做出了这样的反应,席上的贵妇人们,也纷纷是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样寒酸的东西,到底是怎么敢送来的?”
“送来就送来,还敢在公主面前大放厥词……实在是没有见过世面,不是什么簪缨世家,嫁到安定侯府也真是高攀!”
宋若安和赵千兰,混迹在人群中,也同样是笑得前仰后合。
宋若安心中只觉得畅快十足,表面更是皱着眉十分无奈的望向了宋熹之:
“姐姐,若是你缺银子,你便与妹妹说呀,怎么能送出这么失礼的东西,若是惹得太后生气,那怎么得了呀?”
宋熹之听见她这话也真是想笑:“妹妹是说日后能借我银子?”
宋若安的脸色一僵,顾左右而言他:“我实在是不忍心,看你做出这样贻笑大方的事情!”
其他人也纷纷感叹,“分明同时一个家族出生的,可宋若安的表现却比宋熹之好上了不止一星半点。”
“难道这是与赵家和苏家有关?小门小户出生,就是不一样!”
景悦公主十分得意的翘了翘嘴巴:“你可别拿赵家和乱七八糟的人比!”
宋熹之听见她羞辱自己外祖家的话,才逐渐收敛了笑容,她淡淡开口:
“没有看见过那花瓶的模样,如何能确定我送出的东西就是一文不值呢?景悦公主?”
景悦公主冷嘲,觉得宋熹之此刻是在强颜欢笑,而她的话更是在强行给自己挽尊:“你既然这样自信,那就把花瓶拿上来看看吧?”
“万一花瓶暗藏乾坤呢,那本公主岂不是冤枉了好人?”
在场的夫人们纷纷摇头,表明了是不相信宋熹之的话,良妃更是自己把宋熹之当成了笑话看。
赵千兰长吸了一口气,也忍不住春风得意的开口:“熹之,不要怪娘说你,当初娘怎么劝你你都不听,这就是你应该受的。”
“若不是你当初不自量力,执意抢走了属于旁人的东西,今日善解人意的景悦公主便也不会好奇你到底带来了什么寿礼。”
她的声音带着几分凉意:“有些人命贱,是无论如何都得不到那些好东西的!”
宋熹之突然抬眸,一双好看的杏眸认真的盯着她,随后还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是了,能轻而易举得到的东西,才是命里该有的东西。”
“若是强行改命,用了下作手段得到了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那是要遭报应的。”
宋熹之意味深长的话,赵千兰自然听了个明白,她的脸色一僵,几乎是咬牙切齿了起来。
而就在此刻,景悦公主身边的宫女又是把宋熹之进献的寿礼带了过来。
过程倒是很顺利,因为谁都知道太后和陛下把这位小公主宠的无法无天,从来没有人敢忤逆这位小公主的意思,更何况她此刻要的不过是一份简单的寿礼。
景悦公主没有注意到宋熹之和谁的针锋相对,那寿礼送到了,她的眼睛便一整个黏在了寿礼上。
“来来来,快打开,本公主倒是要看看,她能在一个花瓶上作出什么变化!”
“若是打开来看,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花瓶,那你便是欺骗了父皇和皇祖母!我一定会跟他们好好说,然后让你得到教训。”
宋熹之对景悦公主的威胁视若无睹,而是做了一个“请便”的手势:“那就多谢公主了。”
公主被宋熹之的态度一噎,随即咬着牙打开了寿礼的盒子。
那个木盒看上去用料金贵,是金丝楠木制成的,上面还雕刻着许多的花纹,看上去要价不菲,而外部的包装则更是精细。
众人屏息凝神的望着,而宋若安看着宋熹之淡定的脸,嘴角更是挂上了一抹玩味的笑容。
果不其然,看见寿礼真面目的景悦公主,却是突然失声发出了一声尖叫。
在场众人纷纷茫然的抬头,便听见景悦公主的声音:“宋熹之送给皇祖母的寿礼,是碎的!是碎了的!”
所有人眼眸一缩,等那拿着寿礼的宫女缓缓转过身,她们便看见了一个空空荡荡的木盒子,里面装满了碎片。
良妃一下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着宋熹之便疾言厉色的开口:“宋熹之,你赠送给太后的是一个完全碎掉的花瓶,你要该当何罪!”
梁咏书盯着宫女手中的花瓶,心中一紧,随即转头望向了宋熹之的方向,连握着她的手都缓缓收紧了起来。
景悦公主想要刻意为难,而在太后寿礼上,花瓶竟然是碎了,这到底是该如何是好?
第272章
赵千兰和宋若安对视了一眼,脸上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的震惊,有的却是畅快和得意,仿佛是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
景悦公主的内心更是畅快无比,她直接从座位上起身,又是指挥着两个宫人,要去拿住宋熹之:
“来人,她不敬太后,玷污寿礼,先把她带到偏殿的厢房内,严加看管,等寿宴结束,再交由皇祖母降罪处置!现在就先别打扰了旁人的兴致。”
景悦公主对自己很有自信,宋熹之在皇祖母的寿宴上做了这样的事情,本来就是罪过。
而她只要在皇祖母前面求求情,撒撒娇……只要皇祖母一开心,不说把宋熹之抓到天牢里处死,降职罢官都是有可能的。
景悦公主话音刚落,便有两个宫女要上前钳制着住宋熹之。
梁咏书瞧见这样剑拔弩张的形势,实在是着急啊!
她心中千回百转,对着宋熹之小声开口:“之之你别急,我去找吐蕃王子,让他借圣女看病的由头,把你带出来。”
“这件事定是有人刻意诬陷,等太后查清事情真相,不会纵容他们的。”
宋熹之听着她的话,缓缓扭头,看见的就是梁咏书担忧无比的眼眸。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就像是含了水雾。
话里叫自己不要着急,可她的模样,看着倒是比自己还要着急。
宋熹之伸手是安抚了她一下,又是缓缓从座位上站起身,眼眸一点点扫过面前的所有人,所有人都是各怀鬼胎,又是一副不怀好意的模样。
她的心里看着着实是想笑。
梁咏书感受着宋熹之手间的温度,再看着她镇定自若的眼神,好像早有准备,根本一点都不害怕。
只见宋熹之微微张嘴,刚想要说话,外头却突然传来了一道清润的男声,此人的到来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不过是一个花瓶,大抵是哪里搬运时出了差错,没有人是存心的,今日是母后的寿宴,她一心向善,景悦你又何苦咄咄逼人?”
宁王寒冬腊月,穿着象牙白绣金丝的圆领衣袍,身上披着斗篷,可手上还拿着一把折扇。
一站到凉亭上,被暖烘烘的炉子一熏,他不仅脱了身后的斗篷,更是便对宋熹之微微抬了抬眉骨,抛了一个媚眼。
亭子里热,他手中的折扇摇晃的更加起劲,微风把他的头发吹得飘飘的,看上去风流倜傥。
宋熹之有些意外,却还是含笑着对他点了点头。
现场的众人在此刻才纷纷回过神来,起身对宁王行礼。
若是旁人,定是要给宁王一个面子,可谁知恃宠而骄的景悦公主听见这话,更是不依不饶:
“皇叔此言差矣,若是因为皇叔与她相熟,便想要徇私枉法,对皇祖母不尊敬,那日后各种人人便都要以下犯上了?”
宋若安瞧见了宁王来为宋熹之撑腰,嫉妒的连牙齿都要咬碎了,此刻听见景悦公主的顶撞,就像是听见了仙乐一样,也是急急开口:
“公主殿下说得对,虽然若安实在是不愿意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姐姐受罚,可做错了就是做错了,做错了就应该承担。”
“当着这样多人的面,让几位殿下或是娘娘徇私枉法的事情,若安实在是做不出来!”
宋若安说着,死也要拉宋熹之下水:“姐姐你快认罪吧,别让几个殿下难做,否则你就是罪上加罪了!”
赵千兰也是点头:“宋家的清誉不能败,宋家众人铁骨铮铮,若是知道自己的后辈在宫中徇私枉法,定是九泉之下不得安宁!”
“还请公主将事情秉公办理,无论是什么我们都接受!”
赵千兰一边说着,一边呜呜的哭泣,俨然是一副慈母却大义灭亲的样子。
宁王被两母女一唱一和的话说的后头一噎,连扇子都不摇了。
他说了小事一桩,随便打打圆场便能揭过去,可架不住宋熹之家里人这样义正言辞。
若是自己再想要揭过此事,就像是刻意要毁坏宋家的清誉,毁坏铁骨铮铮的宋家人似的。
让宋府的族人九泉之下都不得安宁?这罪过可大着呢!
此刻就连宁王都是有些无语凝噎,看得梁咏书更是心慌。
感觉此刻只有叫来吐蕃王子,以为圣女看病的名头支走宋熹之,才能解决这件事情了。
梁咏书心里正盘算着,也蹙着眉,望着宋熹之的方向。
这人,死到临头了却还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装的,看得她紧张的不得了。
而就在此刻,宋熹之却突然说话了,她嗓音微凉,却又像是一阵和煦的清风,清除了此刻凉亭中的阴霾:
“妹妹这话说的好,大义灭亲,更是说出了我宋家铁骨铮铮,想必所谓宋家的女婿,心里也都是贺妹妹想的一样。”
宋熹之的话说的莫名其妙,让宋若安彻底愣住了:“姐姐,你是吓疯了吗?为什么提到了不相干的人?”
宋熹之敛眉,看上去十分的自责:“是我做错了……”
宋若安心头的大气猛的一松。
“原本我一直想要粉饰太平,所以什么都没说,可妹妹的话振聋发聩,让我实在是自惭形秽,做错了事情就应该承担,那么我便请宁王殿下和丽妃娘娘,好好处理这件事情。”
宁王接收到宋熹之的眼神,虽然她的话没头没尾,却让自己的心脏扑通扑通的跳了起来,他手里的扇子扇的是越发的快了。
宋熹之淡淡解释:“与各位夫人不同,或许是臣妇生性谨慎,并非是在府中将手里包裹好,等到了华清宫再直接呈上登记。”
“因为这份寿礼的独一无二,对于信佛的人来说价值非凡,所以是我亲自带着寿礼,在礼部登记的官员前展示完整性后,并在官员确认无误之后,由礼部官员当场将花瓶包装好,再收入库房。”
“这也就是说,寿礼在臣妇手上的时候,是完整的,而到了礼部……或是到了景悦公主身边侍女的手上,才碎掉了,此事礼部登记的所有官员,包括当时身边旁观的臣妇们,皆能作证。”
宋熹之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让官员将寿礼在自己府中包装完毕,再直接送到礼部官员的手上,实际上是朝中惯例,其一是因为往来贺寿的官员太多,实在是不方便。
其二是因为先帝曾经下令,为了杜绝官员们祝寿时的攀比之风,所以定下了规则。
其三也是因为高位的官员低调,太过奢靡的物件不敢当面展示,而清廉的官员也不愿展示自己送的便宜寿礼,所以这个惯例沿袭至今。
因为太后基本不会看一般官员送来的寿礼,全都是收入了库房,若是有心之人细心准备,无心之人,心意到了就好,陛下也绝不追究。
此举算是清洗了从前朝中官员祝寿时奢靡攀比的风气,这也是景悦公主方才一心要当众打开宋熹之寿礼的原因。
可谁知道,宋熹之不仅是另辟蹊径,特意展示,而这花瓶还真的碎了。
那现在是该如何是好?
第273章
而宋熹之的接下来的话,更像是一道催命符,让在场心怀鬼胎的人们,人人自危了起来:
“并且臣妇送出的花瓶珍贵无比,事情决不能含糊,所以还请宁王殿下和丽妃娘娘,严惩犯错之人,就像是妹妹方才说的那样,法不容情!”
旁人不知晓,可宋若安却在此刻浑身僵硬,脸色惨白,甚至连呼吸都消失了。
因为在礼部负责寿礼登记的官员,不是旁人,正是贺云策……
也正是因为是贺云策负责寿礼登记,所以她在贺云策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买通了他手下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官,才能如此轻易的毁掉了宋熹之的寿礼。
可无论是谁都没有跟她说过,宋熹之在送寿礼之前,一改惯例,甚至是如此自信,直接在那么多人面前打开,向礼部的官员展示。
她到底是送了什么东西,这样展示不怕旁人发笑吗?
宋若安心虚,可景悦公主却根本不吃宋熹之这一套,她梗着脖子冷笑:
“先不说你这东西是怎么碎掉的,可你言之凿凿,说你的花瓶珍贵无比,便令人想笑。”
语罢,她对着身边的宫女招了招手,待宫女走近,景悦公主便不顾阻拦,取了其中的一块花瓶碎片。
“此花瓶用料简单,品相低劣,不过是花上了些银子就能买到,根本就是不入流的玩意,就连本公主都看不上,更别说皇祖母了!”
宋熹之面对景悦公主的质疑,只是将视线淡淡上挪,望向了她手中的花瓶碎片:
“花瓶有价情谊无价,花瓶底部所书写的墨宝,却是圆慧法师对于太后的一番心意,也是臣妇排除万难亲自求得。”
“可如今,圆慧法师亲自提字的墨宝,却在太后娘娘寿宴当日被莫名其妙的毁坏,确实是犯了忌讳。”
宋熹之的话把在场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宋若安心猛地一颤。
而景悦公主更是脸色一僵,她攥着花瓶碎片的手心不小心一收拢,鲜血便汩汩的从她的手心里流了出来。
原本闹哄哄的现场在此刻鸦雀无声的起来,所有人都用着不可思议的眼神盯着宋熹之的脸,就连梁咏书也不例外。
她送的竟然是圆慧法师的墨宝!她居然能请动圆慧法师送出墨宝?!
要知道,普天之下,圆慧法师的墨宝早已经有十余年没有流出,自然是珍贵无比,根本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若是旁人说出这话,景悦公主早就要骂对方恬不知耻,可说这话的人是宋熹之,那还真有这个可能……
毕竟所有人都知道,在那日的鹤延山上,便是闭关已久的圆慧法师亲自出门,宣称宋熹之是龙脉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