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闹饥荒的时候,就出了野猪下山祸害庄稼的事,还闹出了人命,老一辈的现在提起来当时的场景都害怕,对家里的小娃都是千叮万嘱不能进深山。
除了每年入冬大雪封山前,大队里会组织一次壮劳力进山打猎,为过冬储备物资,平日没人敢往里走,除了一些胆大身手好的老猎户。
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总感觉今儿的运气不错,没走太远接连碰到了蘑菇、木耳,还碰到一丛结满了鲜红硕果的枸杞林子。
杜小莹小心地避开枸杞树遍布的尖刺,将一个个饱满红彤彤的枸杞放到背篓。
头顶炙热的太阳高悬碧空,晒得人异常燥热。
杜小莹额头渐渐浮上了一层薄汗,看着满满一背篓的山货,高兴得嘴都合不拢,要是天天都能运气这么好,猫冬的时候孩子们不怕饿肚子了。
......
“贱丫头,还不松手,当心我让爷奶揍你。”
五丫紧拽着,不放手,“我捡的,凭啥给你。”
“赔钱货,奶说了,你们的东西都是我们男娃的。”七岁的宋子山长得胖嘟嘟的,不仅抢走野菜,还凶狠地挥起了拳头。“不给,我就揍你。”
被推搡到地上的五丫条件反射的抱头护住脑袋。
背着背篓高兴而归的杜小莹远远看到了这一幕,目眦欲裂。
“宋——”杜小莹厉声怒吼还未吼出,只见相隔好几米开外的二丫,一把丢出手里的石头,狠狠正中砸在宋子龙的脑袋,凶狠的像一头小兽。
“滚!”
“你、二赔钱货给我等着,让爷奶收拾你们这群贱丫头。”宋子龙吓得屁滚尿流地跑了。
“我家二丫真厉害,那么远都能打中!”瞥了眼白眼狼侄子,杜小莹毫不吝啬地夸道,两只手还各拖着两根粗壮的树枝。
二丫抬着小下巴,“妈,等我学了功夫,我跟爸保护咱家。”
“妈相信。”杜小莹腾不出手,抬了抬下巴,“大丫快来,看妈背篓上是啥。”
“枸杞!”
姐妹几个惊呼出声,眼睛都亮晶晶的。
这年头缺衣少食,挨饿受冻也是常事,遇到年限不好的时候,全靠山上的山货勉强过活,山上的各种野味野果子就成了小孩子们解馋零嘴。
大丫懂事地给几个妹妹一人分了几颗枸杞,就要帮着拖粗树枝。
欢声笑语顺着山脚远远地飘了下去。
“妈,枸杞真好吃!真甜!”
“好吃也不能吃太多,那玩意吃多了上火。”
“嘿嘿,知道了,妈也吃,可好吃了。”
......
宋国梁拉着一板车粗壮的木材下了山,远远地就看到那间山脚下的青砖房,冒着屡屡炊烟,那颗沉寂的心再次沉重有力地跳动着。
“累了吧,快洗手吃饭吧。”
“嗯。”
看着围在灶台边被热气围绕着的妻女们,宋国梁冷寂的面上勾起一个笑容。
炕上摆着一盘韭菜炒鸡蛋、凉拌野菜木耳、炒土豆片以及一盆拳头大的二合面馒头。
姐妹几个不住地吞咽口水,唯独大丫二丫小脸皱成一团,愁得不行。
“快吃吧,这野鸡蛋小是小了点,吃着也香的嘞。”
“娘,咱家口粮照这么吃,估计都撑不到秋收分粮。”大丫揪着手指头,低着脑袋小声说道。
不等杜小莹说话,宋国梁率先开了口,“大丫别担心,爸上班了每个月都有定粮。”
杜小莹摸摸大女儿干瘦全是骨头的身子,“别担心,咱家钱够,对了我明天想去县废品站看看,家里缺的东西太多了。”
“嗯,我明天陪你一起去。”宋国梁点头。
“我想带着孩子们一起,孩子们都还没去过县城。”
“好,我明早去队里借牛车,咱家一起去,再去供销社给孩子们买点糖。”
五姐妹互相对视,满脸欢喜,忍不住高兴地欢呼出声。
“爸妈真好~”
当天晚上,姐妹几个激动高兴地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好奇地打听外面的世界。
让杜小莹震惊的是宋国梁居然一点没有不耐烦,反而耐心地给孩子描述着。
“好了,快睡觉,不然明天起不来妈可就不管了。”
话音一落,刚刚还兴奋地叽叽咕咕的几个小的,立马闭上了眼睛,一动不动的躺着。
杜小莹勾唇,缓缓闭上眼睛沉沉睡去。
......
等杜小莹起床的时候,炕上已经没了那个男人的踪迹,只剩下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
一家人吃了早饭收拾好,赶着一大早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