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子十六岁,正全力冲刺明年高考。
静姝冷眼瞧着,夏颖的公公大男子主义严重,比较端架子。婆婆嘛……暂时看不出毛病,性格雷厉风行,儿子结婚全靠她操持里里外外大小事务。
在男方这边吃了顿丰盛席面,送亲的家属好友们陆续离场。
静姝本想跟夏颖打声招呼再走,却苦于找不到合适机会。
围绕在夏颖身边的都是她婆家这边亲戚,目测有八九个人,当然,能进房间的都是女性。
三个女人一台戏,更何况八九个女人同时围攻,叽叽喳喳宛如黄鹂开会。
静姝无法,离开前,见她婆婆带着小女儿站楼道口送客,她跟在其他宾客后面,简单打完招呼便离开了。
夏颖嫁人,长青路好像一下子变冷清不少。
每当觉得无聊时,静姝就庆幸自己有份稳定工作,每天上上班赚赚钱,日子虽按部就班,但过的特别踏实。
转眼间,北京入冬了。
“婶娘,明天我休息,咱们娘仨去百货商场逛逛衣服。”和林秀兰待久了,耳濡目染之下总是沾点口音。
“行啊。”
林秀兰答应的痛快,她单纯以为侄媳妇无聊,喊自己作陪。
“我呢。”
徐斯圈着女儿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他一心二用,还能分神留意妻子与婶娘对话。
“你要跟我们去逛街?”
男人闭上嘴,默默扭过头。
日新月异,上半年百货商场重新装修,巨大水晶吊灯悬挂一楼大堂中央,气势恢宏,富丽堂皇。
“啧,好像宫殿。”
林秀兰喃喃自语四处观望,眼前的一切对她来说冲击力巨大,不亚于踏进一个新世界。
和供销社开放式柜台不同,商场里都是独立隔开的门店,每家店风格迥异,货品种类丰富,看得人眼花缭乱。
她紧紧跟在静姝身边,生怕走丢。
进出商场的人其实不少,奇怪的是整体氛围非常安静。有种稍微大声讲话就要被讨伐的错觉。受环境影响,林秀兰自觉放低音量,小声嘀咕:“大白天灯火通明,等交多少电费啊。”
静姝偏头,轻声回答:“不清楚,商场老板顶有钱,应该不在乎这点电费吧。”
“商场几个老板?”
“一个吧。其他参与投资的算小股东。”
说话间,三人走进一家服装店。
联想到乡下用不起电灯的穷苦家庭,林秀兰面上唏嘘。
“婶娘,你来试试这件衣服怎么样。”
“我不要,你买自己的,我有衣服穿。”
“来都来了,试试嘛。”
静姝知道婶娘性格,便偷偷使眼色给女儿。绾绾拉着大奶奶往试衣间拖,小牛犊的劲,林秀兰不敢松手,怕惯性让孩子摔跤。
在绾绾监督下,林秀兰换上羽绒服。
“怪事,怎么穿上去感觉轻飘飘的。”
导购小姐微笑,跟她介绍羽绒服的材质,面料,克重。
“暖不暖和?”静姝问。
“暖和,还有点热呢。”
脱掉棉服,里面有长衫毛线衣和针织马甲,层层叠叠共三件。
导购说:“穿羽绒服的话,里面套一件打底衫和薄毛衣足够了。”又补充:“北京零下五度以内,保您不冷。”
“颜色您喜欢吗?”她挑的玫红色,衣服没有任何图案,款式朴素大方,挺适合上年纪的妇女穿。
林秀兰一边脱一边说:“我不买。”态度坚决。
静姝揉揉脖颈,视线微抬,导购领会授意,接过林秀兰脱下的衣裳对折叠好往收银台走。
“你别付钱啊,买回去我不穿的。”
“好,你不穿。”
钱却照付不误,一件羽绒服56元,花掉她大半个月工资,但是很值。
拎着袋子出来,静姝挽上婶娘臂弯,“再陪我逛逛吧。”
脑袋摇的像拨浪鼓。
“诶呀,这回真是我自己买。还要给绾绾和徐斯,一人买件棉裤。”
羽绒服去年都买过,今年就不买新的。寻思除大衣,棉裤外,再一人添双皮鞋好了。
大半个上午过去,绾绾走的脚痛腿软,半蹲在地上闹着要找地方坐,死活不愿意再继续逛。
静姝低头看看自己提满双手的包装袋,接着将视线放回女儿脸上,“想去哪坐?”
手一指,西餐厅。
嘴角忍不住抽抽:“可真会挑。”
西餐厅旋转门开了又关,在服务员引领下,三人坐在视野开阔的临窗位置。
桌上有菜单,不多时,服务员端来三杯纯净凉白开。透过玻璃杯壁,可以看到两片小柠檬。
“妈妈,我要点这个。”
又是意面。
“换换口味呗。”每次来都点香草鸡扒肉酱汁意面。
绾绾歪头:“你点其他的,我们一起吃。”
小家伙鬼精鬼精。
静姝摇摇头,看向对面的婶娘,“这里有意面,牛排,菌菇饭,鸡肉饼,婶娘想吃哪种。”
林秀兰欲言又止,想说哪种便宜点哪种。
可她隐隐明白自己如果总在乎价格,强调多了也会惹人烦。
斟酌再斟酌:“鸡肉饼。”
女人挑眉,对安静候在餐桌旁的服务员说:“一份香草鸡扒肉酱汁意面,一份鸡肉饼,一份蘑菇汤,再来一份战斧牛排。”
将菜单递过去,“暂时就这些。”
“好的女士,马上为您后厨派单,请稍等。”
独自在家的徐斯百无聊赖,瘫在沙发上不禁后悔,早知道该和她们一起出去。
耗到十一点半,男人捞过大衣外套,边穿边大步流星往外走,找老于喝酒去。
老于住研究所后面那排家属院,骑车三分钟到,他妻子挺大方,见徐斯过来立刻热情添碗筷,招呼他喝酒。
第109章
步入1986
数九寒天,冰封大地。早晨推车出门,户外那粘满霜雪的树上尽是水晶条,举目望去,像一条条银条倒挂树枝,格外壮观。
骑车冷风中,脸上细小的绒毛全都向一个方向倒,亏她日日勤快护肤,不至于出现高原红。
但凛冽冻骨的温度,叫人嘴唇渐渐乌紫。静姝颤抖着双唇呼出一团白热气,尽量将下巴缩进毛领围巾中,加速往旅行社驶去。
办公室有地暖,把门关上,仿佛踏入一个四季如春的世界。
同事捧着保温杯哀叹:“每天最痛苦的就是睁眼那刻。”
此话引来众人附和。
“你们还好点,不像我,天不亮就要起。”说话的同事家住郊区。
人怕对比,有个最惨的垫底,姑娘们心理瞬间舒服不少。
静姝默默脱掉外套,摘下毛领围巾,不参与讨论。
脑海却闪过很多年前初乡下当知青的时光——那会冬天没活干,村民们只能窝家里,粮食不够,大伙为避免消耗体力,家家户户大门紧闭,集体躺床上睡觉。
寒冬腊月村子静悄悄,连狗吠声都很少。
所以下乡的头两个月,静姝基本躺被窝度过。
等过完年,白皑皑的积雪消融,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之际,村子才重新恢复生机。
突兀的拍掌声打断她游离思绪。
老板程朗站在门边,“会议室集合,开个短会。”语调平缓,声线沉澈。
文员们不明所以,动作却半点不马虎,快速拿上本子笔,往会议室走。
会议内容确实非常简短,复盘第三季度的营业额,追踪本季度分配到个人的目标值。其次,通知员工一月份开始放假。
散会后,程总径直离开公司。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唯一的老资历财务,她单独一个办公室,不足为惧。
“放假好是好,可没工资诶。”
“刚刚你还抱怨早上起不来。”
“那……睡眠跟钱比起来,自然钱更重要嘛。”
“切。”
对于提前一个月放年假,静姝表示,正好放在她心坎上了。
因为这个月根本没几个顾客咨询,业绩惨不忍睹。虽说还有基本工资,但她更想陪陪孩子。
反正赚钱的事,大头在丈夫那边。
而说到徐斯这边,画风完全不一样,临近年尾,需要他审批复核的文件堆积如山。
叩叩——助理敲门。
“进。”
“徐工,市局下达的新通知,主任让您先过目。”
男人正蹙眉批阅文件,眼睛都未抬一下,敲敲桌面说:“放这吧。”
“还有事?”这么大个人影杵在面前,实打实挡住他办公光线。
助理挠挠头,几度话到嘴边又咽回去。
明摆着有心事。
徐斯放下钢笔,身体往后靠,双手握合搭在桌上,“别吞吞吐吐,有事就说。”
助理闭闭眼,闷闷道:“近几日厂里有些风言风语……”
一席话完毕,男人垂眸,沉默不语。
助理惴惴不安:“徐工,您千万别放心上,那些人纯粹嫉妒您才华,眼红您得上级领导重视。”
扯唇,淡笑:“行了,不用你安慰我。做事去吧,争取今天早点下班。”
冬季昼短夜长,天黑早,五点多外面就变得灰蒙蒙。长街上,行人三两,树木静悄,光线渐渐被昏暗吞噬殆尽。
徐斯没有骑车,一来路面湿滑,傍晚看不清容易摔跤。二来,北风呼啸凌冽,夜里温度骤降,若硬着头皮骑回家,手指脚趾恐怕要面临冻伤危险。
听见院外动静,静姝快步走到门边迎接,“今天挺早啊。”
搁往常,七点才进屋。
替他取下围巾帽子,接过军大衣挂上,“是不是快忙完了?”
“差不多。”绾绾很懂事,爸爸妈妈还在院里说话时,她就爬上椅子往杯子里倒水。
徐斯喝一口,冷的。
不过他没说什么,摸摸闺女毛绒绒的发顶,“谢谢乖宝。”
“爸爸,你说话不算数。”
“嗯?”
闺女两只小短手抱住他膝盖,仰着脸蛋软乎乎控诉:“明明答应我,陪我堆雪人。”
上周日徐斯在家,口头应承女儿,若下大雪,就陪她去外面堆雪人。
老天倒是遂人愿了,链子却掉在他身上。
新产品投放市场,忙的他不可开交。整整一周都在加班,日日晚归,哪有时间和机会陪女儿堆雪人。
男人愧疚地看着闺女,俯下身,与她额头贴额头,“对不起呀宝贝,爸爸太忙了。”
不哄还好,一哄,登时眼眶发红,满心的委屈立马水漫金山。
“礼拜六爸爸放假,到时候带你出去玩好不好?”
“哼。”
“好不好嘛。”女儿奴撒起娇来简直没眼看。
林秀兰端着菜进屋,和静姝隔空对视,双双无奈展颜。
“好叭,暂时原谅你。”
得到原谅,男人如释重负,轻轻在闺女脸颊一碰,“谢谢我宝贝。”
静姝摆好筷子,好整以暇微笑问道:“可以吃饭了吗?两位。”
徐斯扭头,对上妻子温柔眉眼:“当然。”随后,牵女儿起身往餐桌走去。
面对厂里那些造谣他在此次产品技术改革项目中独揽大权,妄想挤掉副厂位置的恶意揣测,徐斯没有选择一味忍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事关管理层内部稳定,他让助理收集谣言源头,将证据直接送到厂长,书记办公桌上,请他们自行定夺。
第一批产品已经投放市场,初期反响热烈,徐斯功不可没。
这时候不帮他在厂里立立威信,扫平谣言,人家心里不爽,大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什么二代,三代升级版本,与他何干。
厂长和书记自然不蠢,看完证据,立即启动调查,誓要抓出背后主犯,把搅乱一锅汤的老鼠屎扔出干部队伍,踢出单位。
单位里的烦心事解决完,徐斯总算能忙里偷闲,陪女儿堆雪人,带她去室内游乐园耍一耍。
1986年,在人们笑脸洋溢的期盼声中如约而至。
年夜饭时,林秀兰收到侄子侄媳两个大红包,她笑呵呵接下,转手尽数递给家里最小的宝贝绾绾。
“乖乖,拿着红包,新的一年健康平安。”
第110章
出差
一家人吃完年夜饭,守着电视机看央视春晚,身穿火红旗袍的女主持人美丽非凡,妙语连珠,与搭档配合默契,惹得场内外观众哈哈大乐,气氛顿时达到高潮。
开场节目为歌曲演唱。
表演者,是一位来自海峡对岸的著名女歌手。
林秀兰视力有些差劲,将椅子挪近,眯眼打量半天说:“脸模子有点像小静。”
“您说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