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欣然点头,“我知道了大伯,您帮我问下吧,三个都要了。”
时崇州刚喝了一口茶水,被她的话差点儿呛着,“三个都要?”
时欣然点头,“对!”
时崇州表情镇定地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他知道这个侄女卖挂历手里有点钱,但是这三套房子加起来可是十几万呢!
普通人不吃不喝得几十上百年才能买上一套。
结果侄女一开口竟然三套都要了!
“你们就两个人住,没必要……”
“大伯,这两个平房我也要……”
两个人一起开口,又一起停下来。
“咳,咳咳!”时崇州没说完的话卡在喉咙里,连带着没咽下的口水,直接呛住了。
时欣然赶紧站起身拍拍他的后背,把茶水递过去,“大伯,您没事吧?”
时崇州咳嗽了好一会儿才顺过气,“你们要那么多房子干什么?”
房子是必需品,但有一个住的就可以了。
不当吃喝,还用得着买那么多?
他给这张单子是让她选择,不是全要!
时欣然坐回椅子上,露齿一笑,“大伯,我们做生意,买房也是一种投资,将来京市的房子肯定要涨价的。”
时崇州放下茶杯,无奈地看她一眼,“还能涨到天价去?钱留着做生意不好吗?”
时欣然乐了,“那可说不准呢,所以大伯也攒钱多买两套。放心吧,做生意的钱我们已经留出来了!”
房子真的会涨到天价,还限购,现在无论哪的房子买了就是赚了。
做生意也有赚有赔,真的不如买房当包租婆安稳。
好多暴发户都是乱投资最后赔了,后悔当初没买房。
时崇州一摆手,“我可不要那么多房子,有住的就行。”
他又看向谭云骞,谭云骞立刻扯起嘴角,“大伯,然然的决定就是我的决定,我没意见。”
时崇州点头,“行吧,我给你们问问,你们也先看看房子,不用急,卖的没那么快。”
人家小两口都没意见他也不好多说。
敢买就说明有钱。
隔天,时崇州就带来消息,内部价能每平米能便宜二十到三十左右。
那也成,一个房子还便宜一千多块呢。
时欣然和谭云骞按照纸上写的地址去看房子。
先看的是团结湖的。
这里属于东三环。
实际上现在的京市还没有三环四环的概念,在老京市人的眼里出了二环就都是郊区。
这里看着也略显荒凉,远处还有村落,周围也都是破破烂烂的平房。
一片步梯楼,都是五层的,也没什么小区的概念,没有绿植建设,也没有圈起来,开放式的。
更别提什么停车场物业管理了。
第227章
压力有点大
团结湖这里比较特殊,造就了很多个第一。
首先就是改革开放后京市商品房的第一个试点。
从八零年到现在的几年间已经建了好几期楼房,都是卖给私人的。
按照规定,优先卖给那些无房户、严重拥挤不便、大龄结婚青年以及腾退人员的。
这些人一般都由单位负担三分之二房款,个人只负担三分之一,还可以贷款。
时欣然一个个体户自然得全款购买,但也在优先范围内。
房子没什么公摊面积,显得很大。
最大的82.3,全款六万六千多。
人都说穿越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买房。
其实错了,第一件事是要先有钱。
不然回来也买不起。
就拿这处房子来说,全款六万多,和后世一平方米的价格差不多,但是能买得起的有几人?
即使单位补贴,个人只负担三分之一,两万块也足以让普通工薪阶层奋斗好几十年了。
四合院现在普通人的眼里就是个破破烂烂的平房。
有一万块还不如买辆摩托车,或者给家里添置点实用的家电,剩下的潇洒一番。
有人说,如果你现在觉得当年的什么东西便宜,那这件东西在当年一定也很贵,贵到没人买得起,或者是买了没有用,也用不起。
这次两个人是带着汇票来的,目的就是买房。
三处楼房卖的确实不快,都快半年了还没卖完。
时欣然又买下两处平房,这俩只凭地址就得买。
一进院子是真破啊!
满目疮痍!
但是这都不重要,要的就是这地点。
晚上时欣然抱着五个房本在床上打滚儿,笑出了鹅叫声。
离包租婆的梦想又近一步。
一共花了差不多二十万,未来何止百倍,千倍。
谭云骞压住她,让她被迫消停,“打算住哪个房子?我们好好装修一下。”
“当然是电梯楼。”
那里算是这三处楼房中户型最好的,京市以后肯定也要常来,留一套自已住。
十三号这天,华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会在美术馆举行。
不只是华国人参加,还有来自国外的摄影师。
评选过程分预选、初选、复选、总选四个流程。
一千多个摄影师投稿,上万幅作品,最后只选出435张。
不分名次,只是展览。
时欣然穿的很正经,米白色的西服套裙,半高跟小皮鞋,头发梳得也很利索。
大家都穿的挺正经的,她也不好意思太出挑了。
她展出的作品都是专访里出现的那几张。
谭云骞把他当新郎官时的那一套穿上了,小头发梳得板正的,小皮鞋擦锃亮,往那一站不苟言笑。
时欣然瞧着稀罕,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还挺有点霸道总裁范呢。
就是手里拎着的粉色水壶有点破坏形象。
不让带都不行。
“媳妇,我有点紧张……”
时欣然决定收回刚才的话。
“你紧张什么?我们今天都是参观者。人家来看照片的,没人注意我们。”
谭云骞轻咳一下,表情非常认真,“人太多,怕给你丢脸。你现在可是名人,作为名人的丈夫压力有点大……”
时欣然没看出来他哪里压力大,倒看出他脸大了。
这满满的忍不住要炫耀的语气和他说的话一点不符。
嘴角用手压都压不住。
“有你在身边我老有面子了,大家一定会说咱俩郎才女貌!”
两口子之间也要偶尔来点商业互吹。
谭云骞被她逗笑了,迅速地勾了勾她的手指又松开。
张会长叫了声,“小时快过来!”
“大家都对你拍的照片非常感兴趣,你给大家说两句!”
照片前站着一群人,有华侨也有老外。
现场配有翻译,介绍时欣然是这些照片的摄影师。
所有人都上来和她握手。
时欣然没用翻译,全程英语交流。
谭云骞看着媳妇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大家谈笑风生,立刻拿出相机给她拍照。
镜头下的媳妇自信、大方,脸上扬着得体的微笑,是他从来没见过的模样。
谁家的媳妇这么招人稀罕?
旁边也有人举起相机拍摄,不知道是摄影师还是爱好者。
嘴里还叨叨着,“太上镜了!”
“这英语说的呱呱的,真厉害!”
谭云骞放下相机看着他,嘴角上扬,“这是我媳妇!”
那个男人举着相机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笑容,“真的呀?你好你好!”
谭云骞和他握握手。
男人又说:“我是协会的,会长安排我拍点现场的照片。”
谭云骞立刻牵起嘴角,“辛苦你了!
男人摆着手,“不辛苦,没想到时同志的爱人也这么优秀,一会儿我给你们两个也拍几张照片,你俩太般配了!”
谭云骞这回笑容更真诚了,“非常感谢!”
这人真会说话!
等着这批人散去,男人喊着,“时同志,和你爱人来张合影!”
谭云骞赶紧站在媳妇身边,后面的背景就是那张绚烂的极光星轨照片。
两个人相视一笑,被摄影师抓拍到,“好看!”
“再靠近点来一张!”
男人拍完咂了下嘴,“真般配!”
谭云骞立刻微笑回应。
张会长招呼着,“来,给我和小时也拍一张……”他又冲着旁边喊一声,“车总编过来一起拍!”
拍完照片张会长伸了伸大拇指,“没想到你的英语说的这么好,我们出国就全靠你了!”
时欣然笑笑,“我只会说这一门外语,其他的不行。”
艺术专业对文化课不像其他专业要求那么高。
她学的好是又报了外面的英语班学习,为了以后出国旅游方便。
没想到今天派上用场了。
谭云骞抿唇看着她,眼里都是喜爱,“媳妇,你太优秀了!”
“我也好好学学外语。”
不然的话出国了没法和老外炫耀媳妇。
他上学那会儿没有外语课,十年结束之后才有的。
所以这一块他是文盲。
现在为了参加成人高考正在学习,但是远远达不到交流的程度。
他得跟住媳妇的脚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时欣然没想到影展上她还算得上是半个名人,总会有人过来叫她名字和她聊上几句。
都看过那篇专访。
到影展结束说的她口干舌燥的,某贴心男仆立刻递上水壶,一脸得意,“我就猜到你会渴!”
第228章
意外惊喜
时欣然嗔笑着接过水壶,牛饮了一通,渴得嗓子冒烟了。
等她喝完,谭云骞非常自然地将水壶接过去。
“媳妇,我看到那边有个女的好像比你出名,身边围了好多记者。”
时欣然笑着捶了他一下,这孩子傻了,张口出名闭口出名的。
让她有点飘,好像真出名了一样。
“走了,名人的丈夫!”
两个人往外走,还没等走出去,就看到会场一角围着一群人。
谭云骞拉拉她的衣角,“我说的就是那个人。”
时欣然越过人群看过去,有一个女人正在接受采访,旁边还围着一群看热闹的人。
人头攒动,看不清女人的长相。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我只是来看展的。”她身边的高大男人帮着她拨开人群护着她往外走。
女人不经意地抬头看见时欣然,愣了一下,随即展开笑容。
时欣然也认出女人了,那个杜导演。
比杂志上年轻还好看。
她本不关注电影圈的,奈何吴英喜欢,还专门定了《大众电影》天天捧着看。
她被迫认识了好多这年代的演员和导演。
之前杜导找吴宁的电话是纪美娟接的,把她懊悔了好久,错过了大导演的电话。
“你是时摄影师?”杜导先笑着打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