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记喝了一口酒乐了,“可以啊!每天都有人凿冰,明天就带你们去!”
这顿饭时欣然吃了个沟满壕平,太冷了,这两天她的饭量见长。
吃完饭几个人没耽误时间,赶紧出发,天黑的早。
漠河是个多民族的聚集地,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村落。
北极村不止有汉族和俄族的村民,还有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
。
每个民族都会聚集在一起生活。
要去的鄂温克族居住地离吴书记家有一段距离,靠山边。
鄂温克族人驯鹿是一把好手,吴书记说的拜尔开家里就养了几头驯鹿。
鄂温克人意思就是住在大山里的人。
拜尔开的家就在山边,住的是桦树皮搭建的撮罗子。
驯鹿在东北又称为四不像,半野生半驯化,离不开山林。
耐寒不喜热,零下五十多度都能生活,天气越冷它们越活跃。
拜尔开大概四十多岁,留着络腮胡子,穿着兽皮的长袍,戴着狐狸皮帽子,指着山边的一群驯鹿,“你随便拍,它们不会跑的!想骑着溜一圈都行!”
时欣然立刻露出小白牙,眼睛都笑弯了,“可以骑吗?”
拜尔开哈哈大笑,“怎么不可以?我给你找头温顺的!”
吴书记也笑了,“鄂温克人都把驯鹿当马骑,是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
村里的鄂温克族人很多都养驯鹿,不是为了吃肉,只是为了出行方便。
拜尔开吹了一个口哨,在山边用角挑着冰雪翻找吃食的驯鹿们都抬起头乖乖走过来。
有白色也有棕色的驯鹿,每个头上都顶着大大的像树杈一样的鹿角。
一点不怕人,随便摸。
时欣然摸着鹿角,脑子里自动响起了圣诞音乐。
这可是圣诞老爷爷的坐骑!
拜尔开挑了一头白色的驯鹿,套上缰绳和鞍子、脚蹬。
又挑了一头棕色的。
他教两个人如何骑驯鹿。
时欣然走到白色的驯鹿旁边,踩住脚蹬,谭云骞扶着她坐上去。
坐在鹿背上,时欣然顿感视野开阔,谭云骞却不敢离开半步,紧张地看着她。
生怕驯鹿大爷一个不高兴再把媳妇甩下去。
时欣然咧着嘴,“快点帮我拍照!拍好看点!”
这要是能发朋友圈她高低得发个圈圈,老拉风了!
第186章
她在闹,他在笑
谭云骞赶紧听话的拿出相机,透过取景框看着鹿背上的媳妇,带了点英姿飒爽的味道,笑得眼睛弯弯的老喜人了。
等他拍完,时欣然摆着手,让他也骑上那头棕色的驯鹿。
“吴叔,会拍照吗?”
吴书记手一举,“这个我真会,但是没你拍的那么专业啊!”
村委会就有相机,他们没事就拿来拍一些工作照。
两个人骑在鹿背上靠得很近,吴书记拿着相机给两个人拍照片。
拍完照片,拜尔开也骑上一头驯鹿,“走,我带着你们骑一圈!”
他两腿一夹,身下的驯鹿撒开四蹄开始狂奔。
时欣然和谭云骞对视一眼,眼里带着跃跃欲试,立刻跟上。
驯鹿跑的飞快,不亚于马的速度。
两个人跟着拜尔开身后沿着山边狂奔。
拜尔开的小儿子才七八岁,看见爸爸骑着驯鹿跑远了,也迅速骑上一头驯鹿跟上。
鄂温克族的孩子们都是在鹿背上长大的,几岁大就会骑鹿。
时欣然骑在鹿背上,耳边的风呼啸而过,突然有了一种驰骋江湖的感觉。
她开心的笑出鹅叫声,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被经过身边的小男孩鄙视的看了一眼。
鄙视就鄙视吧,人生第一次骑鹿,确实没见过世面。
驯鹿四蹄翻腾,跑的飞快,也颠的厉害。
时欣然傻子一样的“嗷嗷”喊了两声。
谭云骞适应了驯鹿的速度,紧紧跟在媳妇身边,看着媳妇的傻样,他的嘴角止不住的扬起。
幸福就是她在闹,他在笑。
怪不得媳妇爱旅游呢,不在乎终点,而是在旅途中的人和事,还有那些美好的记忆和景色。
拜尔开带着他们绕了一大圈再回到帐篷处停下。
时欣然拿着相机又给谭云骞拍了几张照片才下来。
还意犹未尽的又摸摸驯鹿。
现在她可以随便拍,这些驯鹿非常配合。
旁边就是白桦林,夕阳落下的时候她骑着驯鹿进去拍了照片。
晚饭就在拜尔开家的帐篷里吃的。
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人一样是游牧民族,擅长打猎。
拜尔开的妻子在帐篷外架起了篝火,拿出从山上打来的山鸡和松鼠放在火上烤着。
又给时欣然端来一大碗鹿奶,给其他几个人端的则是鹿奶酒。
谭云骞做到拜尔开身边问,“叔,你这有新做的兽皮衣服吗?”
拜尔开喝了一口酒看着他,“你想买?”
谭云骞点点头,“想给媳妇买。”
“有,我带你去看!”
谭云骞赶紧叫上媳妇跟着他进了帐篷。
拜尔开打开一个大木箱子,里面有几件做好的狍子皮和鹿皮的衣服,有的还镶着狐狸毛和刺绣花边,很有民族特色。
他们打猎来的兽皮都会留下来做成衣服,除了自家穿,也会把多余的拿出去卖。
时欣然拿起一个狐狸毛的帽子戴上,又换上一件镶着毛领的鹿皮大衣和一双鹿皮的靴子。
都是纯手工制作皮毛一体的,带着民族特色的刺绣和花边,哪怕到了后世穿着也很好看。
“好看吗?”
帽子是尖顶的,周围是一圈大而蓬松的狐狸毛,显得她的脸更小了。
大衣是对襟的,从领子到两边门襟再到下摆和袖口都滚着一圈毛毛。大概也是因为卖给汉族人比较多,做了改良。
谭云骞上下打量着,点点头,“好看!”
他夸媳妇是完全没原则的,咋看都好看。
多看一会儿表示自已认真看了,不然媳妇会以为自已态度敷衍。
吴书记进来看了一眼,一拍手,“哎呦,这也太好看了,比《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还好看!像电影演员一样!”
他又转头点了点谭云骞,“你这小子有福气啊,是不是把你们江城最漂亮的姑娘娶回家了?”
时欣然立刻笑得眼睛眯起来,“吴书记过奖了!”
谭云骞咧嘴笑了,一点不谦虚,“我媳妇就是最漂亮的!”
他暗自在心里给吴书记点了个赞,你瞧瞧人家当领导的,就是比自已会夸,看媳妇笑的。
他得学着点,不能每次就“好看”俩字,这么一对比太没水平了!
时欣然嗔笑着看他一眼,转身又翻了翻拿出来的衣服,给他也买了鹿皮衣服和狐狸毛的帽子。
又买了鹿角雕刻的摆件和桦树皮做成的盒子,上面还雕着花纹。
这也算是他们到这里旅游收集到的纪念品。
又将那些没买下来的东西拍了照片。
包括一些动物牙齿或者骨头做成的装饰品。
拜尔开的妻子带着孩子们摆好了桌子,时欣然咽了下口水,全是肉食。
罕达犴大肉串、手把排、烤山鸡、烤松鼠,都是她没吃过的野味,也是后世吃了会蹲笆篱子的保护动物。
拜尔开的妻子将抹了鹿油的面饼递给时欣然,又盛了一碗肉米粥。
最后从一旁炖肉的大锅里捞出一大块肉再切成小块装在盘子里。
时欣然看着还带血丝的肉咽了下口水,默默地拿起一个烤肉串。
半生不熟的肉她是真吃不下。
游牧民族都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民风豪放。
拜尔开端着一碗鹿奶酒站起身,“欢迎远方的朋友来做客!我先干为敬!”
他一扬头将碗里的酒全部干掉。
吴书记招呼着,“来来来,大家一起喝!”
时欣然举起装着奶茶的碗,和他碰了碰。
入乡随俗,谭云骞今晚也喝的是鹿奶酒。
喝到高兴时,拜尔开还端着酒碗高声唱起来,豪迈的歌声在帐篷里回荡着。
结束的时候,拜尔开还送了两个人一袋子肉干、肉肠和奶干、奶皮子。
吴书记太过热情,时欣然和谭云骞在北极村又多待了一天,走的时候给钱也不要。
“小时同志,你拍的照片到时候给我寄一份过来,再给我寄本挂历就行了!”
挂历到时候会销往全国,这是多大的宣传力度?
哪能还要钱呢?
“好,谢谢吴叔和吴婶的热情款待,我夏天的时候还会过来。”
吴书记一拍胸脯,“尽管过来,还来吴叔家住!”
“好,到时候我们电话联系!”时欣然挥着手和两口子告别。
罗师傅赶着马,拉着爬犁把他们送到县里。
他们的下一站要回江城,去拍摄冬天的吊水楼瀑布。
第187章
都想着结婚呢
回到江城,一下火车两个人竟然觉得江城好像没那么冷了。
当气温达到零下的时候相差一度都觉得差很多,更何况相差好几度。
出去十来天,路上就耽误一半时间。
好多天没烧火的屋子冷得像冰窖,说话都带着哈气。
幸亏临走的时候谭云骞将水管阀门关了,水缸里的水也倒干净了。
不然的话回来就会面临水管爆裂和水缸冻裂的局面。
水盆里有没倒干净的水,现在已经结冰了。
谭云骞脱了棉衣撸起袖子就赶紧生火。
炉子里和炕洞都已经冻透了,点上火也要一个来小时才能暖过来。
晚饭两个人就简单吃点,坐火车赶路也很乏累。
最重要的是俩人打算大洗一下。
这些日子都是住的老乡家里,也就能洗个头发,洗澡是真不方便。
幸亏是冬天,要是夏天的话人都得臭不可闻。
第二天一早,一群人都跑来家里汇报工作。
他们去漠河之前还有一些没发的挂历和木材,都交给几个兄弟了。
有钱了是不一样,一个个都买了新衣服,收拾的人五人六的,腰杆也挺的倍儿直。
毛晨穿着一件黑色的新羽绒服,小头发还打的摩丝,整得水光溜滑的。
晃着手里的钥匙,眉飞色舞的,“骞哥我买车了!”
谭云骞看他一眼,“你要相亲啊?”
毛晨难得的面带羞涩,还挺扭捏的。
杨奎在旁边咧个大嘴乐,“毛晨这些日子在追吴英呢!大献殷勤!”
时欣然问,“你之前说有喜欢的人就是吴英?”
毛晨抿着笑点头,脸上还难得的泛出两坨红晕,“嗯,她刚来的时候就喜欢她,但是没敢追……之前没正经事干,手里也没钱……”
时欣然明白了,怕人家姑娘看不上他。
“小英不错,祝你成功!”
“谢谢嫂子!”
谭云骞拍拍他的肩膀,“我把份子钱给你准备好了,你加油!”
毛晨嘿嘿笑着,“谢谢骞哥!厂里明年还要起集资楼,我们都交了预付款了,一人买一套!”
杨奎:“对,明年咱这片平房都要拆了盖新的。”
他们这三家明年也是要搬到楼上的,但都是跟家里人一起住。
现在有钱了,又要盖新楼,都想着自已单独买一套住。
都是木材厂的子弟,可以享受福利价格。
谭云骞笑了,“都想着以后结婚用呢?”
刘长贵有些烦气地抓抓头发,“别提了,这些日子我都相了好几个了,回来就没消停过。连我弟都给安排上了。”
刘长喜也是直摇头,他过了年才二十,他奶奶也急忙慌的给安排相亲了。
杨奎唏嘘着,“可不呗,我说我自已找,结果七大姑八大姨的天天上门,来了就问我赚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