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这边后有没有继续接翻译的活?”叶荞问道。
“嗯,这边也有对外贸易,价格比东海还要高一些,荞荞,如果你想在这边接单子,我可以给你介绍。”何英点点头,这活是赵云华介绍给她的,但她怀疑是陆向北的手笔,毕竟赵云华没有这边的资源。
“嗯,想接活的时候再找你。”叶荞点点头,这些年她一直与湘省出版社合作,但现在那边的翻译任务越来越少,她是不是也要换个合作对象了?
“好,那边的活还挺多的,只要你想,马上就能接到活。”何英点点头。
说话间,他们已经走到了海边,这边的海岸线比东海那边更长,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赶海,这时才开始退潮,叶荞把精神力伸进海水里,往东面探去。
她看到了海水下的沙滩,沙滩的尽头是一片礁石群,这片礁石群比东海那片礁石群大了很多,里面的礁石高矮不一,纵横交错,象一座迷宫,不熟悉的人进去,的确很容易迷路,难怪那些军嫂都不敢进去。
今天的时间有点紧,叶荞没有打算过去探险,便跟着何英他们去了东面的沙滩,这时潮水已经退下了不少,就露出了几米宽的沙滩,叶荞跟着大家去海边抓虾子,挖螃蟹、蛏子、蛤蜊、花甲,她的运气还不错,在海边一个小水坑里抓到了一条鲈鱼,
当潮水全部退下后,她再次放出精神力往礁石群那边探去,礁石上不仅有大小不一的生蚝,还有不少大小不一的鲍鱼,把礁石上的鲍鱼全都撬下来收进空间小海里,又收了些个头比较大的生蚝,直到快要九点了,叶荞才带着叶家康和孩子们回了家。
叶荞把赶海带回来的东西都养在海水里,梳洗后换了套军装,把那套空军的演出服折好放收背包里,用军用水壶灌了壶水背上准备走。
“家康,我要明天才能回来,你带着大宝他们在家,要看好他们,别让他们去海边玩,中午把那条鱼做了,其他的你看着做。”叶荞交代叶家康。
“知道了,姐姐,我会看好几个外甥的,至于菜,我们会看着做的。”叶家康点点头。
“妈妈,你放心,我们不会调皮的。”大宝也带着弟弟们保证。
“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就去找何阿姨,她会帮你们的。”叶荞点点头,“我走了。”
“姐姐,再见。”
“妈妈,再见。”
叶家康和孩子们把叶荞送到门口,看着她走远了才回去。
“宝宝们,我们现在做什么?”回到家里,叶家康问几个外甥。
“小舅舅继续教我们怎么理财。”大宝说道。
“行,走,我们去活动室,小舅舅教你们怎么理财,免得以后还要你们的妈妈为你们操心讨老婆的事。”说完,叶家康就拉着孩子上了楼。
叶荞走到海军驻地门口时,一辆大卡车已经等在那里,文工团的几位男同志已经在那里搬设备了,叶荞也走过去帮忙。
“叶老师来了,这里有我们就行了,你去旁边休息吧。”一个男歌手推辞说。
“我搭把手,很快就好了。”叶荞帮他们把剩下的设备都抬了上去。
“叶老师,谢谢你。”有人笑着跟她道谢。
“谢什么,我也是团里的一份子。”叶荞笑着摇了摇头。
“这些都是我们这些男人的工作,没想到叶老师的力气这么大。”有人笑着说。
“那是你们体谅女同志,我经常锻炼身体,力气比一般的女同志要大一些。”叶荞微笑着点点头。
“都装好了?”这时,领队带着其他人走了过来。
“嗯,都装好了,上了车就可以走了。”有人回答说。
“我们上车。”领队带着大家上了车。
空军基地比较偏僻,卡车在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空军基地,空军基地的守卫更加森严,演出又在白天,天公也作美,部队就把舞台建在驻地家属区的大操场上。
大家下了车后,也没有休息,而是去安装设备,白天演出,不用灯光,这个时代也没有别的设备,他们只要把音响安装好就行了。
安装好音响,叶荞看着铺着红地毯的舞台,心想,不愧是中国红,不仅喜气,也好看。
“领队,舞台也布置好了,时间也不早了,请大家去食堂吃餐便饭,然后再去招待所休息。”这时,部队的后勤主任走过来请他们去食堂吃饭。
“既然到了吃饭时间,我们先去吃饭。”领队看了看手腕上的表,果然,已经十二点过了,人家又来请了,便招呼大家一起去部队食堂吃饭。
因为是客人,食堂给他们单开了几桌,桌子上的菜虽然跟战士们一样,却是用小锅炒的,色香味齐全。
“在海边就是好,海鲜管够。”一个歌手看到桌子上六个菜,有四个是海鲜,便笑着说。
“清蒸石斑鱼,红烧海鲈鱼,清蒸青蟹,海带排骨汤,红烧茄子,清炒地瓜叶,卖相还不错,为了招待我们,人家是费了心思的。”领队点点头,伸出筷子夹一块石斑鱼放进嘴里嚼了嚼吞了下去,“味道不错,大家都吃。”
第569
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吃完饭,领队去交了钱,再带着大家去招待所休息,下午两点,演出准时开始。
叶荞仍然是第二个上场,她唱了《我爱祖国的蓝天》和《咱当兵的人》,都得到了部队官兵的热烈欢迎。
“唱得真好,这首《我爱祖国的蓝天》是新歌,应该是专门为我们空军写的,还有这位歌唱演员以前没有见过,是不是新调来的?”台下,有人悄悄的问。
“你没有听到主持人报的名字吗?她是叶荞,刚从东海文工团调过来的,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作曲人,很多军旅歌曲都是她写的。”
“《咱当兵的人》、《我和我的祖国》就是她的代表作,只是没想到她长得这么漂亮,更没想到她才过来就为我们空军专门写了一首歌,实在是太有才了。”有人说道。
“她还是我国有名的青年作家‘春天的小雨’。”有人补充说。
“叶荞的大名如雷贯耳,只是没想到她会从东海调到这边来,毕竟东海那边的条件要好很多。”那人不好意思的说,他刚才分心了,没有听主持人的介绍。
“因为她男人调来了这边。”有人解释说。
“原来如此,这下战友文工团又多了一名实力干将。”
“是空军吗?到底是谁,能配得上这朵鲜艳夺目的娇花?”
“不是,听说是新组建的海军陆战队的。”那人摇摇头,他们空军又没有新人过来,所以不可能是空军。
“好遗憾,如果她男人在我们这边,我们就可以经常听到她的歌声了。”有人遗憾的说。
“有什么好遗憾的,她既然调来了文工团,以后文工团下来演出,她肯定也会过来的。”有人不以为然的说。
“人家又不是歌手,文工团不可能强制她上台的。”有人摇摇头说。
“对,人家的主业是作曲,唱歌只是爱好,人家想上台就上台,不想上台文工团的领导肯定不会勉强她,所以说,以后能否听到她的歌声还要看她的心情。”有人附和说。
“这么好的嗓子,这么好的唱功,如果不上台就太可惜了。”
“但她不写歌更可惜。”有人反驳道。
“她就不能既写歌又唱歌吗?”有人弱弱的问。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歌唱演员不仅经常要下部队演出,还要训练和排练,她哪来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况且人家还是个作家呢。”有人没好气的说。
“是我太贪心了,我错了。”那人连连认错。
“还真是多才多艺,难怪能制服那头犟驴。”第一排,有个中年人看着叶荞笑着点点头。
“老刘,你认识她?”他旁边的一个中年人问道。
“我不识她,但认识她的男人。”中年人微笑着说。
“她男人是谁呀?你说说,看我认不认识?”旁边的中年人好奇的问。
“你也认识,就是陆向北。”中年人笑着说。
“那还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叶荞同志配陆向北那个臭小子太可惜了。”旁边的中年人笑着摇摇头。
“你这话千万别让陆向北那个小子听到了,不然,他会找你麻烦的。”中年人看了自己的老搭档一眼说。
“嘁,我才不怕他。”旁边的中年人笑着说。
“你就是仗着年纪比他大,辈份比他高,他不敢对你动手罢了。”中年人给了他一个鄙视的眼神。
“年纪和辈份也是个优势,而且是不可逾越的优势,不然,我还真干不过他。”旁边的中年人得意的笑着说。
“你说得对,算起来我们也是他的长辈,以后有什么事多关照点。”中年人点点头,他们的父辈和陆老爷子是生死战友,他们虽然比老陆(陆爸)小了几岁,但和老陆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交情,只不过长大后他们两个进了空军,老陆进了陆军,加上天各一方,以后就聚少离多了。
“我知道的,你说,我们要不要见见这个侄媳妇。”旁边的中年人问道。
“今天就算了吧,她肯定要跟大部队一起行动,等向北回来,他肯定会带着妻儿来拜访的。”中年人摇摇头。
“有这么优秀的儿媳妇,老陆一定很得意吧?”旁边的中年人笑着问。
“嗯,很多老朋友、老战友都有收到他送的叶荞写的书,美其名曰让大家指点,实则是在嘚瑟。”中年人撇了撇嘴说,他也收到了,但那书确实也写得很好。
“我也收到了,还以为他只在我这里显摆,没想到他还是个现眼包,以前怎么没有发现他还有这个特性?”旁边的中年人也笑着说,“说起儿媳妇,我家那两个臭小子还没有着落呢,老刘,你这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没有。”中年人果断的摇摇头,“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们的事少操心,你看向北那个臭小子,如果听了老陆的话,怎么可能娶到叶荞这么好的老婆?”
“这世界没有几个像叶荞这么好女孩子?也不是谁都有向北的运气,所以,该管的时候还是要管的。”旁边的中年人叹了口气说。
“但是你管得了吗?你催催催,催得人都不回来了。”中年人没好气的说。
“哎,真是让人头大。”旁边的中年人烦躁的抓了抓头发。
叶荞没想到自己的到来让空军基地的两位大佬有这么多的感想,她下了台后,先去换了衣服,再去卸妆,然后就坐在后台看演出。
演出结束后,他们这一队又分成了两个小队,分别坐船出发了:他们还要去小岛上给那里的官兵演出。
快艇在海上飞驰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在一个小岛边上靠岸了,大家背的背,抬的抬,把设备御下了船。
“各位,辛苦了,这些东西交给我们来搬就行。”他们下船后不久,几个战士小跑着过来了,他们手忙脚乱的帮忙搬设备。
这个小岛上有一个连驻守,连队为了迎接他们,不仅提前布置好了舞台,准备了丰盛的晚餐,还空出了几间宿舍给他们休息。
“果然是最可爱的人,宁可自己睡帐篷,也不想客人受到半点委屈。”走进干净整洁的宿舍,叶荞在心里感叹。
第670章
去小岛上演出
演出在七点准时开始,因为来的人比较少,大家都增加了任务,叶荞主动唱了四首歌,即《咱当兵的人》、《东西南北兵》、《父老乡亲》和《十五的月亮》,都得到了热烈的掌声。
九点演出结束后,又在操场上燃起了篝火,搞起了篝火晚会,文工团的同志和岛上的官兵一起唱歌跳舞,战士们还给叶荞他们表演了快板、相声,给他们讲岛上发生的趣事。
文工团的同志也给战士们演奏了各种乐器,讲城里的新鲜故事,大家都各显身手,平静的小岛充满了欢声笑语,一直玩到凌晨了才自回去休息。
次日,他们吃过早饭就起程回海岛,在昨天分别的地方与另一个小队会合,然后再去下面的村子里演出,但叶荞并不是歌手,只是客串而已,加上她才过来,连家都没有安顿好,并没有安排她下村子演出,所以,她就此和队友们分别,坐公交车回了部队。
“姐姐(妈妈),你回来了?”叶荞走进家门,叶家康就带着孩子们迎了上来。
“嗯,昨天你们在家里是不是乖乖的?”叶荞问孩子们。
“当然,不信你问小舅舅。”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
“信,我相信你们。”叶荞笑着点点头,又转头对叶家康说,“家康,辛苦了。”
“不辛苦,孩子们很听话。”叶家康摇摇头,几个外甥像小大人一般,什么都是自己做,自己只要看着他们,不让他们做危险的事就行了,“姐姐,累了吧?”
“还算好,我先去洗洗。”说完,叶荞就回房梳洗了:马路上尘土飞扬,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就吃了一个多小时的灰,头上身上到处都是尘土,她都快变成一个土人了。
“大宝,二宝,我们去做饭。”看到叶荞回了房,叶家康就招呼大宝和二宝一起进了厨房。
叶荞在卫生间的冲去一身的尘土,然后闪身进了空间,去浴室泡了个花瓣浴就出了空间,把换下来的衣服洗干净,用干毛巾把头发擦了个半干,穿上衣服走出卫生间。
她去院子里的把衣服晾在竹竿上,又把昨天穿过的两套演出服拿出来打理干净,熨烫好,然后拿衣架子挂起来,等干了再收进衣柜里。
想到衣服因为折叠而形成的褶折,她非常想念后世的行李箱,她想,是不是要跟许清寒联系一下,建议他们做包箱?
“姐姐,吃饭了。”叶荞站在那里沉思的时候,叶家康来喊她了。
“这么快?”叶荞很是惊讶。
“你回来之前我们就已经做好准备了。”叶家康得意的说。
叶荞跟着他去了餐厅,看到餐桌上已经摆上了酸菜鱼、辣炒梭子蟹、蒜蓉蒸鲍鱼、爆炒皮皮虾、青椒炒香肠和蛤蜊青菜汤,主食是大米饭,还切了个西瓜做了个水果拼盘。
“好丰盛,辛苦你们了。”叶荞笑着拉开椅子坐下。
“辛苦的是小舅舅,这些菜都是小舅舅做的。”大宝笑着说。
“但你们都帮忙洗了菜,烧了火,所以,这饭是我们一起做的。”叶家康笑着说,伸出筷子给叶荞夹了只爆炒皮皮虾,“姐姐,你尝尝我做的海鲜。”
叶荞把那只皮皮虾夹进嘴里,嚼了嚼吞进了肚子里,对叶家康比了个大拇指:“味道不错。”
“真的吗?”叶家康高兴的问道,这是他第一次做海鲜,还真没什么信心。
“当然,你自己尝尝就知道了。”叶荞点点头。
“酸菜鱼也很好吃。”大宝也笑着说。
二宝几个尝过后,也都说好吃。
“这下我放心了。”叶家康看到大家都说好吃,才安心的开吃。
吃过午饭,叶荞帮叶家康一起把残局收拾好,又去院子里转了转,消了消食就回房午休了。
昨夜睡得太晚,上午又是坐船又是坐车,她已经很疲劳了,躺到床上,头沾上枕头就进入了梦乡,她睡得很沉,一觉醒来时已经快两点了。
叶家康和孩子们都已经起床了,这时他们都在活动室跟着叶家康学习绘图:叶家康虽然学的是金融,但从小在叶木身边长,上大学后又跟叶家齐住在一起,耳濡目染之下,对绘图的基本知识还是懂的,教大宝他们几个小菜鸟绰绰有余。
叶荞没有去打扰他们,而走进了书房,从抽屉里拿出纸笔:休息了这么久,她打算动笔写新文了,至于写什么,她早就想好了,这次,她决定以周睛、何英、杨小萍和李爱铃等人为原型,写一本有关军嫂的。
她刷刷的写起了大纲,因为已经想好了故事情节,她只花了三个小时就写好了大纲和故事梗概,并且开个了头,直到五点多了,已经到了准备晚饭的时间,她才合上钢笔,把稿纸收进抽屉里,起身下了楼。
“姐姐,你下来了?”正带着大宝和二宝在厨房里忙碌的叶家康看到叶荞进来了笑着跟她打招呼。
“嗯,晚上吃什么?”叶荞问道。
“我们今天赶海捡了不少海带回来,打算做个海带排骨汤,还有椒盐斑节虾、辣炒腊兔肉、青椒炒五花肉和清炒萝卜菜,四菜一汤。”叶家康把已经配好的菜数给叶荞。
“行,等下我来炒。”叶荞点点头。
“好。”
他们把饭煮好,留下叶家康帮忙烧火,顺便学习做菜,其他人都被叶荞赶了出去。
吃过晚饭,叶荞和叶家康带着孩子们出去散步。
“妈妈,我们明天早上想去看日出。”大宝说道,自从在鹿山顶上看过日出后,他们就想着要去看海上的日出。
“你们确定明天是晴天吗?”叶荞问道。
“我们已经看过天气预报了,明天是晴天。”二宝连连点头。
“行,晚上早点睡,明天早上早点起。”叶荞点点头。
他们在外面转悠了半个多小时,看到何英母子朝这边走来,便迎了上去:“英子,你们也来散步?”
“嗯,荞荞,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何英问道。
“上午就回来了。”
“听说你们还要去小岛上演出,我还以为你要过两天才能回来呢。”
第671章
无论什么事,都要事先做好准备
“昨天晚上去了小岛,今天他们去了下面的村子,我不是歌手,没有那么多的任务,就没有过去了。”叶荞解释说。
“你做得对,拿一份工资,干嘛干两份活?”何英愤愤的说,在东海是如此,来到这边也是如此。
“干两份活倒没有,只是偶尔客串一下,况且我也愿意给战士们唱歌。”叶荞搂着她的肩安抚,“我们家这些臭小子明天早上要去看日出,你们要不要去?”
“看日出,天不亮就要起床,也不知道能不能起来。”何英犹豫的说,他们家的作息很有规律,她不到六点是起不来床的。
“这又不是什么必须做的任务,起得来就去,起不来就不去。”叶荞毫不在乎的说。
“你说得对,如果能起来,我们就和你们一起去,起不来就算了。”何英点点头。
“行。”叶荞点点头,“英子,还有一个事要告诉你。”
“什么事?”
“我回云峰机械厂的时候,你妈妈来找过我,但被我骂走了。”叶荞不好意思的说。
“骂走了就骂走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何英大手一挥说,心里却想,荞荞不可能随便骂人,她妈妈被骂,肯定是她妈妈做了什么事找骂。
“他们本想去东海找你,刚找到了点线索,你一封信告诉他们,你们调来了海岛,以前的努力都白费了,很是恼火,就把怒气发到了我身上,她的意思是陆向北不该把你家赵团长带来海岛。”叶荞解释说。
“他们也太混账了,赵云华来海岛是正常的工作调动,也是他心甘情愿过来的,她干嘛找你的麻烦?还有我每个月都按时寄了养老费,他们找我干什么?”何英脸上带着怒色。
“你的兄弟下岗了,在家里啃老,他们想要你们家赵团长帮忙安排工作,再让你多付点赡养费,写信跟你说,你不搭理他们,所以,他们想找到你,跟你当面磨。”叶荞解释说。
“他们就是找到了我也没用,我不会为他们办任何事,赵云华更不可能。”何英恨恨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