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文工团的员工,现在想去家属区看看我的住房。”叶荞把工作证递了过去。
“原来是叶同志,你好,请问你住在哪一栋?麻烦你登记一下。”小战士看到工作证的名字,激动的问。
“我住在三栋,就是那栋单身公寓。”叶荞接过工作后,跟着他去门卫做了登记,又微笑着问道,“请问三栋要怎么走?”
“三栋,就在那边,你进大门后直走二十多米,就能看到一排房子,从前往后数第三栋房子就是。”小战士详细的告诉了她要怎么走。
“谢谢,我过去了。”叶荞道过谢后大步走进了家属区。
“小林,刚才那位是谁?你这么热情。”叶荞走后,跟在叶荞后面的一个年轻军嫂走过去问道。
第559章
布置公寓(上)
“那位是文工团新来的战友,她的房子分在这里,不知道怎么走,我就给她指个路。”小林淡淡的说,这个女人最烦人了,总是问东问西的。
“哦,原来是文工团的呀,我还以为是谁的家属来随军了呢。”女人听说是文工团的就不感兴趣了。
三栋距离大门不远,叶荞很快就到了,这是一栋九成新的三层红砖瓦房,每层有十套公寓,前面从东到西有一条走廊,楼梯在正中间,洗漱间和卫生间在每一层楼的最西头,没有单独的浴室,但卫生间里装有淋浴头,洗澡也算方便。
这还是因为文工团有不少创作型的人才,都需要安静,而其中又不乏有人因为没有带家属,没有资格分配家属房,团里就专盖了一栋单身公寓给他们,对于人才,哪个单位都是比较照顾的,文工团也不例外,所以条件也相对来说要好些。
叶荞的公寓在二楼的最东头,除了距离洗澡间和卫生间比较远,可以独占屋子外面的走廊,跟别的房间没有区别。
她拿出钥匙,打开门一看,才知道这是个一室一厅的小套间,卧室和客厅的大小相仿,都有二十来个平米,里面空荡荡的,除了地上的灰尘,什么都没有,房子虽然小,也没有卫生间和厨房,但南北通透,采光很好,叶荞还算满意。
叶荞在房间里转了一圈,决定好了要怎么布置就离开了,她先去文工团对面的南杂店买了桶子、灰斗、扫把,拖把回去房间里,从空间里拿了一件旧衣服出来做抹布,她先把屋子打扫干净,去后勤借了两张双层床。
又去家具店买了一张一米五宽的双人床,一个衣柜,一个写字台,一个碗柜,一套转角沙发、一个宽大的方形茶几和几个绣凳。
她把两张双层床放在卧室,并排靠着西面的墙摆好,把写字台放在北面的窗子底下,衣柜靠着东墙摆好。
双人床则放在客厅,靠着北面的墙,转角沙发占了整面的南墙和西墙的一部分,沙发前面是茶几,茶几对面是绣凳,至于碗柜则放在客厅的东面。
她把家具用湿抹布细细的擦了两遍,又闪身进入空间,从储藏室里找出一匹蓝底白花的布料出来,做了两个窗帘,空间里没有小铁丝,她就从一卷漆包线上剪了两段下来,又找出四个钉子,把窗帘挂了上去。
她站在房间里看了看,总觉得一进门就看到床,一点私密性也没有,怪怪的,又从空间的储藏室找了个复古风的屏风出来,放在床前面,把床拦住后,感觉就好了很多。
“只要把床铺好就可以住住了。”叶荞再次在房间里转了一圈,满意的点了点头,就回了招待所。
这时叶家康已经带着孩子们回来了。
“妈妈,你怎么去了这么久?”二宝问道。
“文工团给我分了一套小公寓,我去把房子打扫了,又买了家具,布置好后才回来,时间就有点晚了。”叶荞解释说。
“妈妈,我们可以住到那边去吗?”三宝问道。
“还没有买席子和被子,这次就不住过去了,等以后过来我们再住过去。”叶荞摇摇头。
“那我们可以去看看吗?”大宝问道,他知道妈妈明天就要去排练,肯定没有时间去买床上用品。
“当然可以,吃过晚饭我们就可以过去。”叶荞点点头,“走,我们下去吃饭。”
叶荞带着大家去了餐厅,坐下后,把点菜的任务交给几个孩子。
孩子们商量过后,点了白切鸡、糖醋里脊、虾仁豆腐和两个时蔬。
吃过饭后,他们也没有上楼,直接去了家属区,走到门口,叶荞带着叶家康和孩子们去门卫做了登记,才带着他们走进家属区的大门。
“妈妈,家属区这么大,你们文工团是不是有很多的人?”二宝问道。
“应该是和军区的家属区合在一起,文工团只有一百多人,不可能有这么大家属区。”叶荞摇摇头,文工团虽然不属于军区管,但也是部队系统,两个单位又相邻,家属区放在一起也情有可原。
“原来如此。”大宝点点头。
“妈妈,我们住在哪一栋?”三宝问道。
“我们住在三栋二零一,就在前面,很快就能到。”叶荞指着前面的房子说。
“我们快点走。”
“妈妈,我们到了,你来开门。”
叶荞拿出钥匙打开门,孩子们一窝蜂似的跑了进去。
“妈妈,这房子好小。”二宝看到只有两间房,嘟着小嘴说道。
“这是单身公寓,并不是家属房,有这么大已经很不错了。”大宝解释说。
“大宝说得对,你大舅舅在单位的房子,只有十多个平方,我入职后则只能入几个人一间的集体宿舍,而这套房子应该有四十来平方,文工团对姐姐还是不错的。”叶家康也笑着说。
“妈妈已经申请随军了,你爸爸那边分了房子,这边就没有房子分了,只能住单身公寓,因为我的作曲人级别比较高才能分到这么一套房子,不然,还要住集体宿舍。”叶荞解释说。
“我们知道了,单位分房子也是论资排辈的。”二宝点点头说。
“妈妈,以后我们来月州,是不是就可以住在这边了?”四宝在房间里转了一圈说。
“嗯,到时候你们兄弟几个睡里面的房间,爸爸妈妈睡外面的房间,舅舅们来了也和你们一起睡。”叶荞点点头。
“妈妈,你太好了,房子这么小也给我们一人准备了一张床。”大宝看着那两张双层床高兴的说。
“这是妈妈应该做的。”叶荞笑着说,“房子也看了,走,我们回招待所。”
“姐姐,明天我们没有别的事,可以帮忙买床上用品、餐具和炊具。”叶家康笑着说。
“这些东西下次来了再买也没关系。”叶荞摇摇头说,她来这边的次数肯定不多,她把房子布置起来只是为了以后有个落脚的地方。
“家具都买好了,以后过来肯定会住在这边,与其以后再买,不如一口气买好了,下次过来就可以直接回这里住了。”叶家康劝道。
第560章
布置公寓(下)
“那行吧,你明天帮我把床垫和席子买了,其他的我自己去买。”叶荞想了想说,现在不仅没有成套的床上用品,连被套都没有,为了美观,她打算买布自己做。
“不用买被棉被吗?也许你下次过来就要盖棉被了。”叶家康说道。
“部队发了一套被褥,放在招待所的柜子里,刚才忘记了拿过来。”叶荞笑着说,如果不是放假,她不可能带孩子们过来,只有她自己的话,有那套被褥就够了。
“部队的福利真好,连被褥都发。”叶家康羡慕的说。
“要不,你也去当兵?大学生,到了部队会更吃香。”叶荞笑着说。
“可惜我是学金融的,来了部队也没有用武之地,如果是学理工的,指不定真的去参军了。”叶家康笑了笑说。
说话间,他们就走出了军区家属院,叶荞站在大门口:“我们是回招待所还是出去走走?”
“现在还早,我们出去走走吧,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叶家康发现这边比京都和湘省天黑得更晚。
“走吧。”叶荞带着他们朝与招待所相反的方向走去。
他们在附近走了近一个小时,把周围的情况都熟悉了,又买了些月州的特产才回招待所。
接下来的两天,叶荞去文工团排练,而叶家康则带着几个孩子像蚂蚁搬家一般,给叶荞那套小小的公寓添置东西。
等叶荞排练完,叶家康不仅把床垫、席子、炊具和餐具都添置齐全了,把他们想要的相机买了,还买了一个煤炉子和一百多煤球,煤球放在走廊的尽头。
为了避免下雨时被雨水淋湿,他们还用油布把煤球盖得严严实实,为了防止油布被风吹走,他还用麻绳把油布捆了一层又一层,除了被褥,几乎把住家需要的东西都置办齐了。
他还带着孩子们去南奥服装厂拜访了厂长许寒清,拿下了南奥服装厂津市的代理权。
“我们明天就要回去了,你们还有什么要买的?”这天排练完,回到招待所,叶荞问叶家康他们。
“没什么事了,姐姐,明天坐几点的船?”叶家康问道,从月州去海岛还要坐两个小时的车去湛城坐船,出发的时间肯定不会太晚。
“早上八点的车,到湛城后坐十一点的快艇去海岛,下午一点左右应该能到达海岛。”叶荞说道,坐大船太费时间,部队的人员过去海岛,一般情况下都会坐快艇。
“姐姐,坐快艇三宝和四宝可能受不了,要不,我带着孩子们坐大船?”叶家康知道海上的风浪有多大,快艇很小,坐在上面肯定特别颠簸,他和姐姐两个大人应该能扛得过去,但孩子们就不一定了,特别是三宝和四宝还不到四岁。
“坐大船的时间太长了,需要十多个小时,就是十一点之前能坐上船,也要到下半夜才能登岛,而且颠簸不怕,我有特效晕车(船)药,上船前吃了就行。”叶荞让他放心。
“这下我就放心了。”叶家康知道自家姐姐是个靠谱的,她说没关系肯定没有关系。
第二天早上,他们一大早就起床了,洗漱过后,他们便下楼去了餐厅,吃过早餐后再回房收拾好,带着行李下楼退房,去文工团与队友会合,上了去湛城大巴车。
“叶老师,这都是你的孩子?”一个歌手指着孩子们问叶荞。
“这是我的四个儿子,这是我弟弟。”叶荞点点头,然后又给孩子们和叶家康介绍了车上人。
“各位哥哥姐姐好,我是叶家康。”叶家康做了自我介绍。
几个孩子们也跟大家问好,同时也做了自我介绍。
“叶老师,你家的宝宝太可爱了,是两对双胞胎?”
“嗯,是两对双胞胎,不然,也不可能有四个孩子。”叶荞点点头。
“叶老师,你真厉害,不仅生了两对双胞胎,还一个个都那么帅气。”有个女歌手羡慕的说。
“阿姨也很漂亮,生的弟弟妹妹肯定也很醒目。”三宝的小嘴像抹了蜜,哄得那几个女歌手眉开眼笑。
接下来的近两个小时里,大宝他们四兄弟成了车上了中心,文工团那些演员都围着他们转。
“叶老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才把几个儿子教得那么好?”领队凑到叶荞身边问道。
“都是他们的爸爸教的,我就管他们吃和穿。”叶荞笑着说。
“那你家陆首长是怎么教育孩子的?”领队笑着问,她不相信几个孩子真的是陆首长教育的,毕竟陆首长之前是师长,做为一个师的主官,军务繁多,哪能分心来教育孩子?
“我姐夫就是跟训练士兵一样训练几个孩子的,做错了事就罚他们站军姿和面壁······”叶家康笑着说。
“还是你家陆首长牛。”领队听说陆向北把孩子当兵训,对叶荞比了个大拇指。
“没办法,他平时没有时间,只有早上晨练的时候带着他们训练,同时安排他们一天的功课,晚上回来再检查,完成了会夸奖,没有完成或者完成得不好就会惩罚······”叶荞笑着说。
“你能狠得下心?”领队惊讶的问,她知道部队长官对手下的兵有多严厉,看来陆首长还真是一位严父。
“眼不见为净,我没有看见,他怎么训,怎么罚都不知道。”叶荞认真的说。
“叶老师,你更牛。”领队脸上的笑容更大了。
“男孩子都比较皮,只有男人才能制住他们,女人的心太软,受不了他们的撒娇卖萌,一个不小心就会答应他们的无理要求,久而久之,家里的规矩就对他们没有威慑力了······”叶荞无奈的说,“既然这样,还不如干脆把他们交给男人管理。”
“有道理。”领队若有所思,“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慈母多败儿,棍棒底下出孝子,看来,以后不能对那几个臭小子心软了。”
说说笑笑间,大巴车就停在了轮船码头,叶荞把晕船药给叶家康和几个孩子吃了,为了以防万一,她自己也吃了一颗。
他们是定好了时间过来的,只等了十多分钟,就有一艘快艇开了过来,船员招呼他们上船,等大家都上了船,船员又对快艇进了安全检查,才开船。
第561章
努力果然有回报
快艇在海上乘风破浪,速度飞快,也颠簸得很厉害,也许是吃了晕船药的原故,也许是他们的体质好的原故,大宝他们兄弟四个不仅没有哪个晕船,而且一个个都活泼乱跳,在船仓里待不住,吵着要去甲板上看外面的风景。
叶荞看到外面并没有危险,他们以前虽然生活在海边,却没有出过海,今天也算是一个机会,可以让他们见识见大海的广阔,便陪着他们去了甲板。
姐姐和外甥都走了,叶家康自然也会跟上。
“姐姐,他们真的是第一次坐船?”站在甲板上,叶家康指着在旁边叽叽喳喳的几个外甥问道。
“嗯,除了在公园里划过船,他们是第一次坐船。”叶荞肯定的点头,她原来还想着去附近的渔村租渔船出海打鱼,但村子里渔船本来就少,自己用还不够,怎么可能租给她?
她就是出再多的钱,人家也不干,说什么不合规矩,其实她知道,人家看她是个女人,才不愿意租给她,她跟附近几个村子里的大队长都商量一遍,没有人答应,她又不愿意陆向北为这点事出面,只得作罢。
“他们的体质真好。”叶家康笑着说。
“所以,孩子就要从小锻炼,他们从三岁就开始练武,体魄比一般孩子强多了,就是比一般的成年男子也不差。”叶荞赞同的点点头,“你以后结婚生了孩子,也要让他们从小练武,既能锻炼身体,也能把叶家拳传承下去。”
“我知道了,到时候也跟大宝他们一样,三岁就让他们练武。”叶家康虽然觉得自家姐姐的话为时过早,但还是点头附和了。
“到时也跟大宝他们几个一样,只练招式,不练力气,满了五岁再正式练武。”叶荞提点说。
“我知道了,也会告诉哥哥的。”叶家康笑着说,哥哥肯定比他先结婚,所以,这事他还要告诉哥哥。
“你也快毕业了,可以考虑个人问题了,有喜欢的女孩子就去追。”叶荞提醒说。
“哥哥还没有找对象呢,我自己也没有到结婚年龄,过两年再说。”叶家康笑着说。
“转眼就到结婚年龄了,如果有合适的先谈着,了解了解就可以结婚了。”叶荞这才想起已经改了法定结婚年龄,现在男子要满二十二岁、女子要满二十岁才能领证结婚。
“姐姐,你还是多操心操心我哥吧,他已经到了结婚年龄。”
“他还想出国留学,我就是想催也不好催。”叶荞摇摇头,他出去至少两年,她可不想让一个女孩子等他两年,如果他没有变心还好,如果他万一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了眼,变了心,岂不是害了人家。
“但等他回来就成大龄青年了。”叶家康嘟囔说。
“也许在国外能碰到合适的同学也说不定。”叶荞笑着说,现在虽然结婚都比较早,但男孩子二十六、七岁结婚也不晚。
“妈妈,妈妈,那边有海豚。”这时,二宝和三宝惊喜的喊了起来。
“妈妈,好漂亮的海豚。”看到海豚在海面上跳跃,它们的身姿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仿佛在空中舞蹈,大宝和四宝也不禁感叹。
“不仅很漂亮,而且很壮观,我们的运气不错,这是碰到海豚群了。”叶荞看到一只只海豚从海水中跃起又落下,如同海中的精灵,在展示它们的美丽和力量,让人赏心悦目。
“我去拿相机。”叶家康小跑着进了船舱。
“妈妈,海豚为什么会跳出水面?”三宝问道。
“海豚跳出水面是为了呼吸和交流,海豚是哺乳动物,需要到水面上来呼吸空气,跳跃是它们的一种呼吸方式,同时也是种群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可以用来显示力量和表达情绪······”叶荞跟他们解释说。
“叶老师,你懂得真多。”这时,文工团那群人也涌上了甲板,听到叶荞的解释,有人佩服的说。
“只是偶然在书中看到了。”叶荞笑了笑说,前世,这些常识性的东西在度娘就能搜到。
“那也说明叶老师读的书多,不然,为什么别人没有看到?”一个男歌手笑着说,他是渔民的儿子,生在海边,长在海边,考进文工团之前经常跟着父兄出海,见过海豚跃出水面的场面不下十次,也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时叶家康也把相机拿了出来,对着那边咔嚓咔嚓的照起了相,听到那位歌手的话,不禁骄傲的说:“我姐就是喜欢读书,以前在家里的时候,除了做事,就是看书,从来不浪费时间。”
“有付出就有回报,努力果然是有收获的。”那个歌手笑着说,心里却想,自己以后也要多多看书才行。
那群海豚好像比赛一般,在海面跳跃了十多分钟,才潜入水下,水面也平静了下来。
孩子们在外面待的时间久了,周围都是海水,觉得无聊了才回了船舱,叶荞和叶家康也跟他们回了船舱,船上不少人都有晕船的症状,为了避免难受,他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闭目养神。
孩子们都很懂事,他们都安静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叶荞怕他们枯坐在那里感到无聊,便从行李中拿出几个九连环给他们玩,她和叶家康也觉得无聊,就坐在孩子们的两侧闭目养神。
轮船在下午一点顺利到达了海岛的轮船码头,叶荞姐弟带着孩子们,提着行李跟着领队上了等在码头附近的大卡车,卡车在路上颠簸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达海军驻地门口,领队去跟哨兵交涉,叶荞带着孩子们跟着大家下了车。
“荞荞,荞荞。”叶荞带着孩子们一下车,何英就快步走了过来。
“英子,你怎么过来了?”叶荞走过去问道。
“我过来接你们。”何英笑盈盈的说,“这里距离我们海军陆战队的家属区还有一段距离,走回去要二十多分钟,我想你和家康带着孩子和行李,就过来接你们了。”
“英子姐。”
“何阿姨。”
叶家康和孩子们都过来和何英打招呼。
第562章
海岛的家(上)
“家康,宝宝们,听说你们是坐快艇过来的,你们有没有晕船?”何英微笑着问他们。
“我们吃了晕船药,没有晕船。”大宝笑着说。
“大宝,你和小舅舅带着弟弟们跟着何阿姨在这里等妈妈,我先去找领队。”叶荞看到领队已经和哨兵交涉好了,正准备上车,便对大宝和叶家康说道。
“妈妈(姐姐),你去吧。”大宝点点头。
“英子,我去请个假,就跟你回去。”叶荞又跟何英打了个招呼才离开。
叶荞找到领队,告诉她自己要回去打个转,把行李送回去,领队知道她的情况,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并且告诉她演出七点开始,让她六点半之前过来与他们会合就行。
“到时候你去那边的礼堂找我们就行。”领队对叶荞很客气。
“我知道了,谢谢领队,我一定准时过来。”叶荞表示她明白了。
回到何英他们那边,和他们一起拿着行李去了停车场,那里停着一辆军用吉普车。
“英子,你学会开车了?”叶荞没有看到司机,便问道。
“嗯,我前几天已经拿到驾驶证了。”何英自豪的点点头,为了学习开车,她从去年暑假开始就跟着赵云华学习开车和修车了,寒假的时候还去汽修班跟着一个修车师傅修了一个月的车,掌握了修车的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