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合唱团,自然是合唱。”陆老太太笑着说,“说起帮忙,杨处长知道你回来了,想问问你什么时候走,如果你是过了节后走,能不能出两个节目?”
“如果过了节再走,就有点迟了。”叶荞笑着说。
“荞荞,你想在湘省待多久?”陆老爷子问道。
“我就是去看看我爸,和那边的朋友聚一聚,待过一周左右就行,过去太晚了向北会不高兴的。”叶荞笑着说,她想早点去海岛跟陆向北会合,分开近两个月了,她有点想念他了。
“向北前几天去东北了,他还要去西北和西南,不到八月底不会回去,你们就是过去海岛,他也不在家,所以,你们可以晚点过去。”陆老爷子笑着说。
“需要这么久吗?”叶荞问道,她也知道陆向北在哪里,然后要去哪些地方,但她没想到需要这么长时间。
“你想想,从东到西需要坐多久的车?而且选兵也不是一件小事,肯定要经过各种考验,这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他能在八月底回去就算快的了。”陆老爷子给她分析说。
“既然这样,荞荞,你就在这边多住几天,等过完节再回湘省吧,那样也能多点时间陪我们这几个老家伙。”楚老爷子说道。
“到了过节的那天,还可以上台一展歌喉,让大家伙再次欣赏欣赏我们家荞荞的歌声。”陆老太太笑着说。
“我晚上和向北商量一下再说。”叶荞想了想说,陆向北在外面出差,自己不方便找他,只能等他打电话找她,陆向北知道他们今天回京都,应该会打电话回来。
“嗯,你们好好商量。”陆老爷子点点头,两口子有商有量的很好。
“首长,陆军长他们回来吃饭吗?”家政阿姨过来问道。
“他们不回来,你只要做我们几个的饭就行。”陆老太太点点头,小儿子回去之前已经跟她说过了,他们要过两天才能回来。
“知道了,我去做饭了。”家政阿姨表示知道了后就去厨房做饭了。
“我也去帮忙吧。”叶荞站起来说。
“你待会去炒两个菜就行。”陆老太太拉着她重新坐下。
“也行。”叶荞点点头,坐下继续陪着他们说话,直到家政阿姨把菜都配好了,才过去炒了几个拿手菜,让几位长辈再次尝到了正宗的湘菜。
吃过晚饭,已是夕阳西下,微风吹拂,正是散步的好时候,叶荞便带着几个孩子陪着几位长辈去大院里散步。
事务处为了住在大院里的老首长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在大院里不仅设了一个供大家玩牌,打乒乓球、羽毛球的室内场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活动室。
还有一个大大的操场,操场上有一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两个羽毛球场和几只乒乓球桌,周围还有一些健身器材,面积相当大。
但除了零零散散有人在打羽毛球和乒乓球,篮球场和排球场除了寒暑假的时候孩子们过来玩耍,基本上派不上用场,那里也成了大家散步聊天的地方。
叶荞他们在陆老爷子的带领下也去了那边散步。
“老陆,你家向北回来了?”看到叶荞和孩子们,有人问陆老爷子。
“向北刚去海岛上任,怎么可能回来?是我家荞荞带着孩子们回来陪我们几天。”陆老爷子乐呵呵的说,“荞荞,跟各位爷爷奶奶打招呼。”
叶荞微笑着给各位老爷子老太太问好。
“向北媳妇还真是孝顺。”几位老爷子老太太都慈爱的看着叶荞,他们在这大院里住了几十年,男人不能回来,自己带着孩子回来陪长辈的媳妇少之又少,而眼前这位,竟然不只一次千里迢迢的带着孩子们过来陪长辈。
“这是应该的,谈不上孝顺。”叶荞笑着摇摇头。
“怎么谈上不了?荞荞不仅逢年过节都会给我们寄礼物,只要能抽出时间,就会回来看我们,如果这样都不算孝顺,要怎么样才算孝顺?”陆老太太认真的反驳。
她这个孙媳妇不仅给他们陆家添了四个聪明伶俐的重孙子,过年过节会给他们买衣服鞋子和各色补品,而且从来不贪图他们的钱财和权势,她对他们的好纯粹是晚辈对长辈的敬重,如果这样都不算孝顺要怎么样才算孝顺?
“荞荞确实是个孝顺的孩子。”楚老太太也笑着点点头。
“荞荞,你这次能在家里住多久?能不能参加了建军节的文艺晚会再走?”一个老太太问道。
在他们这些军人眼里,除了春节和国庆节,就是建军节最重要,这天,事务处都会安排文艺表演进行庆祝,叶荞是他们很喜欢的作曲人和歌手,如果她能参加就最好不过了。
“我现在还不能决定,如果能留下,就给各位前辈表演几个节目。”叶荞笑着说。
“你能不能留下,自己不能决定?”有个老太太惊讶的问。
“我还有工作呢,我现在还没有跟新单位联系,还不知道领导会不会给我安排新的工作。”叶荞笑着说。
她也到了这个时候才想起八月一号的建军节,战友文工团也会下部队进行慰问演出的,战友文工团也很可能跟先前的东海文工团一样,安排她上节目,那样的话,她就必须在八月一号之前回海岛。
“你说得对,我们必须听从单位的安排。”一位老爷子点点头,在他们这些军人眼里,单位领导的安排就是命令,他们都必须无条件的执行。
“荞荞,你调去了哪个单位?”有人问道。
“战友文工团。”叶荞笑着回答。
“战友文工团,好单位,你过去之后还是作曲人吗?”
“对,当作曲人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和孩子,所以我又选择了当作曲人。”叶荞笑着说。
“作曲人好,这样你就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歌曲和。”有人认同的点点头,好的歌手不难得,好的作曲人和好的作家却很难得,才华横溢的叶荞去做纯粹的歌手太可惜了,偶尔客串一下就行。
第521章
学习上不敢有丝毫松懈
一群人一边聊天一边在操坪里漫步,不知不觉间,天色就暗了下来,大家才惊觉时间不早了,才各自回家。
“荞荞,建军节各个文工团都会下部队慰问演出,战友文工团也许真的会安排下去演出也说不定。”回到家里,陆老爷子就对叶荞说,叶荞这么好的人才到了他们文工团,他们怎么可能放过让她露脸的机会?
“我刚刚过去,他们应该不会那么心急吧。”叶荞还是怀着侥幸心理,当然,她也希望这样的事不要发生,不然,她原来的计划就要泡汤了。
“我们也不希望这样,不然,你很快就得回海岛。”陆老太太叹了口气说,她可不想叶荞母子这么快就回去。
只是天不遂人愿,第二天,叶荞就接到了战友文工团的电话,希望她能参加建军节的慰问演出,也言明了如果她愿意参加,团里会安排她去海岛的海军军团演出,不会让她来回奔波。
对方的话虽然客气,但她知道那是看在陆向北的面子上,她却不能把客气当福气,当即答应参加文工团的慰问演出,并且承诺七月三十日会去文工团参加排练。
这时候的电话漏音严重,坐在旁边的两位老太太把电话内容听得清清楚楚,她们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果然如此”,她们虽然觉得遗憾,但都没有干涉她的决定:既然是工作需要,她们唯有支持。
既然要参加文工团的慰问演出,他们的行程自然也要改变,和几位老爷子老太太商量后,叶荞决定七月二十二号回湘省,七月二十八号从湘省出发,这样就能在二十九号赶到月州,他们在月州休整一夜,三十号和三十一号参加文工团的排练,八月一号再跟着文工团回海岛。
陆爸和陆妈得知叶荞他们要提前走后,虽然感到遗憾,但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两口子商量过后,决定让陆妈搬去将军大院小住,而陆爸,有空就过去,没空就自己住在军区大院。
叶荞用了两天时间拜访陆家这边的亲戚朋友,又和陆妈一起带着几个孩子把周围的名胜古迹看了一遍,然后趁着周末,带着几个孩子去了叶家康那边。
“姐姐,宝宝们,你们来了?快点进屋。”他们到达叶家时,事先接到消息的叶家齐和叶家康已经在门口等着了,看到陆老爷子的车子,就知道自家姐姐和外甥过来了,连忙走了过去,车子停稳后,他们上前打开车门,把几个外甥迎了下来。
“大舅舅,小舅舅,我们来了。”几个孩子扑向叶家兄弟:这几年,叶家康每年暑假都会去东海看望姐姐和外甥,几个孩子和他都很熟悉。
“舅舅抱。”叶家康一手一个抱起了三宝和四宝,叶家齐则一手一个牵着大宝和二宝,拥着叶荞进了屋。
到客厅落座,叶家齐又送上茶水和糖果:“姐姐,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回湘省?”
“二十一号回去,家齐,你有空吗?”叶荞接过茶水喝了几口,问道。
“我没空回去,但家康会陪你们一起回去。”叶家齐摇摇头,虽然他也很想陪着姐姐和外甥一起回去看爸爸。
但他和老师新接了一个项目,时间非常紧张,根本没有时间休息,今天都是他加了好几天班,把工作提前做完后才挤出来的,回湘省就更不可能了。
“哥哥没有时间,我陪姐姐和宝宝们一起回湘省,然后再送你们去海岛,并借此机会看看海岛的风光。”叶家康笑着说。
“小舅舅,你能和我们一起去海岛?”大宝惊讶的问。
“嗯,这是我最后一个暑假,正好趁这个机会去海岛看看,以后上班了就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了。”叶家康笑着点点头,这事他是和哥哥商量好了的,有他帮忙看着,自家姐姐也能轻松些。
“太好了,小舅舅,到时候我们还跟以前一样去赶海、游泳。”二宝高兴的说。
“好。”叶家康微笑着点点头。
“以前不是说要在这边待二十天到一个月吗?怎么这么早就要走?”叶家齐问道。
“战友文工团安排我参加建军节的慰问演出,所以我必须在三十号之前到达月州。”叶荞解释说。
“原来如此。”叶家齐点点头。
“家齐,你在单位怎么样?”叶荞问道。
“还不错,姐姐不用担心。”叶家齐笑着说,然后把自己在单位的事简单的说了说,“明年应该有出国进修的名额,老师会给我争取,所以,我很可能会出国进修两年。”
“不错,知道要去哪里吗?”叶荞问道。
“应该是去漂亮国。”叶家齐点点头。
“这段时间把英语学好,免得过去了听不懂人家讲课。”叶荞交代说。
“我一直在学习,不仅学习英语,还学了德语和倭国语。”叶家齐笑着点点头。
他以后是要搞技术的,而技术少不了要跟别人交流,既然要交流,就要用到语言,如果语言不通,他又怎么和人家交流?
所以,自从上了大学后,就一直在学习各种语言,现在不仅精通英语,德语和倭国语也学得不错,虽然还不到精通的地步,但也能做一般的翻译,法语和棒子国语也能和人简单的交流,。
“很不错。”叶荞对他比了个大拇指,又对叶家康说,“家康,你也不能放松了学习。”
“我知道的,姐姐,我虽然不如哥哥姐姐优秀,但在学习上也不敢有丝毫松懈。”叶家康也认真的点了点头。
姐姐说国门已经打开,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将飞速发展,他们这些学习金融的人少不了和外国人打交道,为了以后能和外国人做生意,他也坚持学外语,而且英语、倭国语、棒子国语等都有所涉猎,虽然说不上精通,但做到无障碍交流还是可以的。
“店里的生意如何?”叶荞问道,她知道他们早已经拿下了南奥服装厂京都的代理权,他们也在京都各个人气不错的地段开了好几家店铺。
“店铺的生意都不错。”叶家康笑着点点头。
第522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
“家康下个学期就要去单位实习,工作肯定不会太轻松,家齐还有可能出国,到时候肯定鞭长莫及,店铺你们是怎么打算的?”叶荞问道。
“姐姐放心,我们已经注册了一家服装公司,并且把罗明提为了服装公司的经理,以后服装公司的日常管理就交给他了。”叶家齐笑着说。
他和家康都知道自己以后会上班,不会有太多的时间的管理服装店,所以,从一开始就注意培养人才了。
罗明之前是个下乡知青,回城后,既没有考上大学,又没有找到工作,家里人嫌他在家里吃白饭,就把他赶了出来,他身无分文,只得在桥洞下搭了个草棚安身,每日靠做零工,捡废品维持生计。
他的好友是叶家齐的同学,看到他这个样子实在是过意不去,便四处为他打听招工消息,得知叶家齐兄弟要开服装店后,立即把刚发下来的补贴借给了他,让他去买了套衣服换上,带着他去了叶氏服装店,把他介绍给了叶家齐。
叶家齐看到他虽然一脸的菜色,但长相周正,身材挺拔,态度不卑不亢,衣服干净整洁,听他的同学说他虽然只是初中毕业,但也考上了钢铁厂的学徒工。
如果不是父母偏心,逼着他把工作让给他的兄弟,他也用不着下乡,只是他把工作让出去了,家里的承诺不仅没有兑现,让他在乡下苦熬了好几年,回城后还把他在乡下辛辛苦苦存下的几十块钱都搜刮干净了,再一脚把他踢了出来了,分明是想要饿死他。
叶家齐又问了他几个问题,发现他算数特别快,而且准确率达到百分之百,就知道他对数字特别敏感,对做生意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便收下了他,让他在服装店做营业员。
因为表现不错,又把他提为了店长,在叶家齐的提点下,他开始学习企业管理,他的学习天赋不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把服装店打理得井井有条,经过几年的锻炼,正好可以担起管理服装公司的担子。
“你们安排好了就行,服装公司虽然有专人打理,但财帛动人心,防人之心不可无,一定要按章程办事,该有的监察一定不能少。”叶荞提醒说。
“知道,我们不仅会定期查账,还会不定期抽查。”叶家齐点点头,他们知道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也知道人心是经不起考验的,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就参考五月桥的管理制度,制定了严谨的章程,他们只要按章程办事,定期查账就可以了。
“店里也要时不时去看看,免得有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叶荞再次提醒说。
“谢谢姐姐的提点,我们知道了。”叶家齐点点头,如果管理人员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仅能中饱私囊,还会严影响服装公司的声誉以及与服装厂的关系,搞不好还会失去服装厂的代理权,把服装公司拖入万复不劫的境地,所以他们一定要仔细留心。
“正事说完了,宝宝们,舅舅带你们去玩。”叶家康招呼大宝他们说。
“小舅舅,去哪里玩?”三宝问道。
“你们想去哪里玩?”叶家康反问。
“大舅舅,小舅舅,你们一个华清大学毕业的,一个是京都大学的学生,能不能带我们去你们的母校看看?”大宝问道,他听说这两所大学是国内最顶尖的大学,他们就想去看看。
“当然可以,姐姐,你去不去?”叶家康站起来问道,他们的住所距离两所学校都不远,骑自行车只需要十多分钟。
“去,我也去看看国内的顶尖学府是什么样子,感受一下顶尖学府的人文气息。”叶荞笑着说。
“走,我们一起。”叶家齐也站了起来。
他们走到大门口,叶荞打开车门,叶家齐坐进了副驾驶位,叶家康则带着几个孩子坐在了后座,叶荞提醒他们关好车门,油门一踩,车子就滑了出去。
十分钟后,车子就停在了华清大学不远处的停车位上,叶家齐打开车门率先下了车,叶荞和叶家康也先后推开了车门。
“走,我带你们去领略一下顶尖学府的风采。”叶家齐大手一挥,带着他们朝校门口走去。
“叶家齐同志,你这是?”守在校门口的保安看到叶家齐朝他这边走来便迎上去问道。
“王叔,这是我姐姐和几个外甥,他们仰慕我们学校的风采,想要进去参观参观,还请王叔行个方便。”叶家齐从裤袋子里拿出一包烟递给王叔。
“去吧。”王叔接过香烟,打开小门让他们进去:自从恢复高考后,参观学校的人屡见不鲜,学校并不是什么保密单位,学校的领导也没有禁止,所以,大家都心照不宣,只要有熟人带领,他们就会放人进去。
叶家齐带着他们去看了华清大学的主楼、华清学堂、工字殿和图书馆等标志性建筑,直到快中午了才走出校门,去附近的酒店吃饭。
“宝宝们,想吃什么自己点,小舅舅请客。”到包间里落座,叶家康把菜单交给几个孩子。
这个饭店以鲁菜为主,几个孩子一边翻看菜单,一边头碰着头商量,最后点了九转肥肠、红烧大虾、辣子鸡、油爆双脆、把子肉和鲜鱼汤,主食他们要了米饭。
“今天我们也尝尝鲁菜的滋味。”大宝把菜单交给服务员,让他下去备菜。
“也不知道海岛那边有什么好吃的。”叶家康撑着下巴沉思。
“肯定是海鲜咯。”三宝笑着说,海岛四面环海,海鲜最多了,那边的代表菜应该也是海鲜类的。
“也不一定,我听大哥他们说过,海岛最有名的菜是白切鸡,另外还有椰子鸡,烤乳猪,清蒸蟹和红焖羊肉等。”大宝笑着说。
“哥哥说得对,所以不能想当然。”二宝捏了捏三宝的脸说。
“我错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没有调查就想当然,是我的错。”三宝举手投降。
“知道错了就好,以后不要想当然了。”大宝点点头。
第523章
钱多烧的
吃过饭,他们在叶家康的带领下去了京都大学,把想看的地方都看了,才回到叶家。
“好累,我一步都不想走了。”回到家里,三宝和四宝就窝到沙发上不想动了。
“姐姐,你带着孩子们休息,我们去做饭。”叶家齐看到孩子们都累了,便让叶荞带着他们休息,自己拉着叶家康进了厨房。
“行,随便做点什么填饱肚子就行,别搞得太复杂了。”叶荞点点头,也坐在沙发上小憩。
叶家齐兄弟很麻利,加上之前就有所准备,不到一个小时,几个色香味齐全的菜就端上了桌子。
“哇,剁椒鱼头、腊肉炒萝卜条、子姜鸭、香煎鸡翅、盐菜扣肉、开水白菜、酸辣土豆丝、墨鱼肚片汤,这些都是舅舅们做的吗?”看到桌子上的菜,三宝惊喜的叫了起来。
“当然,为了迎接我亲爱的姐姐和外甥们,我还专门去跟人学了几招。”看到三宝惊讶的样子,叶家康得意的说。
“看起来不错,只是不知道味道如何。”大宝看了看桌子上的菜说,他记得寒假的时候,两个舅舅做菜的水平还处在能煮熟的阶段,要味道是没有的。
“那就尝尝。”叶家齐笑着说,并且一人给他们拿了一瓶汽水,“这天气太热了,喝瓶汽水解解渴。”
“谢谢大舅舅。”大宝他们打开汽水喝了起来。
叶荞不喜欢喝汽水,叶家齐便给她盛了一碗饭:“姐姐,你先吃饭。”
“谢谢。”叶荞也不跟他们客气,她夹了一筷子鱼头上的肉放进嘴里,觉得味道很不错:“家齐,你跟谁学的?味道很不错。”
“老家有个叔叔来这边开了家湘菜馆,我们有时候不想做饭就去他那里吃,久而久之便混熟了,前段时间家康比较空闲,就带着礼物过去跟他学着做了几道家常菜。”叶家齐笑着说。
“学费不便宜吧?”叶荞笑着问,人家开饭店的,哪会把自己的手艺平白教给你?除非你身上有他需要的东西,如果人家只是要钱还好,如果要别的,他岂不是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花了五百块钱,买礼物花了几十块钱,不到六百块钱,不多。”叶家康笑着说。
“几道家常菜,一个国企工人一年的工资还不多?”叶荞反问,她嘴上嫌贵,但提着的心却放下了一大半:要了这么多的钱,应该纯粹是为了钱。
“你不是说学到了就赚到了吗?花几百块钱而已,以后就不用吃那些猪食了,我觉得很划得来,而且通过学习之后,我也知道了做菜要注意些什么,很多菜都可以上手了,我相信假以时日,能整出一桌丰盛的湘菜也说不定。”叶家康反驳。
“而且学费多给点更好,我们这也算是银货两讫,以后就不存在人情关系了,他就是想要我们帮忙也不好意思开口。”
“真是钱多烧的,在东海的时候让你跟着我学习,死活不愿意,花了钱的倒是学得起劲。”叶荞冷笑着说,心里却想,他还有点脑子,知道银货两讫。
“如果钱花了,技术还没有学到,岂不是更吃亏?”叶家康嘴硬的说,心里却想,花了那么多的钱,如果连几道家常菜都没有学会,他岂不亏大了?
他原来不想学习做菜,是因为现在已经放开了,自家兄弟两个又不缺钱,不会做菜请个厨师就好。
没想到好的厨师不是那么好请的,在这边,想请个有水平的湘菜厨师就更难了,只得硬着头皮去学习,也算是逼上梁山了。
“小舅舅说的有道理,如果钱花了技术还没有学会,我妈肯定会抽你一顿。”大宝笑着说。
心里却想,回去后,他一定要跟着妈妈好好学习做菜,免得以后离开了爸爸妈妈,想吃个心仪的菜还要花钱出去学习。
“所以就只能拼命学咯,不然,花了钱还要挨打,我岂不是很没面子。”叶家康点点头,学习厨艺,对他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很好的体验,如果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慾,他是怎么也不会去学的。
“算了,也算是物有所值。”叶荞也不再多话,埋头干饭:走了一下午的路,中午吃的东西早就消化了,这个时候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几个孩子喝了几口汽水解了渴也开始了扒饭,筷子还不断往菜碗里伸,舅舅们做的菜虽然不如妈妈做的好吃,但跟爸爸做的不相上下,他们还能接受。
吃饱喝足,叶家齐兄弟去收拾桌子,大宝和二宝去帮忙扫地和抹桌子,叶荞则带着三宝和四宝去院子里看风景消食:他们过来快一天了,还没有好好看过叶家康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