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渔具虽然很贵,但还不知道趁不趁手,其实这种钓竿也不错,就是受力的能力差了点,钓到大鱼时容易爆竿。”叶荞笑着说,她来到这个世界后,都是用这种最原始的钓竿,已经习惯了。
“嗯,这里的竹子韧性比较好,只要鱼不太大,钓鱼的技术到位,十来斤重的鱼还是可以拉上来的,再大就不行了。”伍嫂子点点头。
说话间,两个人的浮标都动了,她们不由得屏住了呼吸,确实鱼已经咬钩之后,再提竿刺鱼,觉得拉力比较大,再溜鱼,等鱼没力气了才收线,把鱼拉到海边,用网抄把鱼捞了上来。
“荞荞,托你的福,我也钓到了一条大鱼。”伍嫂子一边取鱼一边说。
第502章
她嫉妒得眼都红了
“是嫂子的技术到位。”叶荞看了看伍嫂子的石斑,又看了看自己手下的大黄鱼说。
“如果不是你来了,我肯定不会这么快就钓到鱼,也不可能钓到这么大的鱼。”伍嫂子笑着说。
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要叶荞在她身边,她不仅上鱼的速度快,钓到的鱼也大,而叶荞用的鱼饵,也是她亲眼看着她抓的海蟑螂,所以她才坚信她的运气好,可惜她很快就要走了,以后就蹭不到她的运气了。
“嫂子说笑了。”叶荞把鱼取下来抓进鱼护里,再挂上鱼饵,把鱼线打了出去。
在随后的一个多小时里,她钓了十多条鱼,而伍嫂子也托她的福,钓到了五六条大鱼。
叶荞把鱼饵用完后就收了竿子,坐在旁边看着伍嫂子钓鱼,同时把精神力放出来向海里伸去。
在两百米开外,她看了一个小小的大黄鱼群,她以精神力为网,网了三十几条比较大的大黄鱼收进空间的小海,然后她又朝海底探去,把“看”到的鲍鱼、海参和龙虾通通收进空间小海里。
“叶嫂子,你怎么没有跟着陆师长去海岛?”就在叶荞专心的探索海底时,一个刺耳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家两个孩子还要上学呢,怎么?你有意见?”叶荞看了她一眼,冷冷的问。
“没有,没有,我怎么敢有意见,听说你家陆师长又高升了,我祝贺还来不及。”杨清阴阳怪气的说,这几年,她家顾彦虽然也升到了营长,但跟陆向北相比差得太远了,想到她年纪轻轻的就成了首长夫人,她嫉妒得眼睛都要红了。
“那就谢谢了。”叶荞淡淡的说,然后收好渔具,把鱼护从海水里提了出来放进桶里,和伍嫂子告辞后,就一手提着桶子,一手拿着钓鱼竿和网抄等,往家走去。
“男人都走了,他们还占着部队的房子,也太不自觉了。”杨清看着叶荞的背影冷哼。
“特战师能取得现在的成就,人家陆师长功不可没,现在人家换防了,老婆孩子只是在部队借住一段时间,方便孩子上学,你们都有意见,也太冷血了。”伍嫂子看着她说,她家男人虽然是个海军,但也跟着陆师长出过任务。
他说起陆师长时赞不绝口,说他不仅勇猛无敌,还算无遗策,是他见过的最厉害的指挥官,他那崇拜的眼神她永远也忘不掉。
“我不是那个意思。”杨清原来还想伍嫂子会跟她同仇敌忾,批判叶荞占部队的便宜,她就可以借伍嫂子的口传出叶荞住在部队不愿意走的谣言,没想到她的反应与她想的截然相反,只得连忙找补,“我只是怕她占着房子影响继任的住驻。”
“这些事自然有上面的领导考虑,而且叶荞和陆师长都不是不顾大局的人。”伍嫂子冷笑着说,她一个营长家属,有什么资格去担心师级领导的事?只是嫉妒人家又升职了而已。
“嫂子说的是,这些事有领导们考虑,我这是杞人忧天。”杨清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人家又不是没有房子住,他们家不仅在东海大学附近有房子,有商铺,在淮海路也有房子,如果不是孩子上学不方便,人家才不稀罕住在部队。”伍嫂子淡淡的说,她儿子跟大宝二宝是同学,听二宝说过他们家在淮海路有一栋大房子,是他家的太外公给他们的。
“他们家哪来的钱买那么多的房子?该不会是陆师长拿了不该拿的东西吧?”杨清惊叫。
“叶荞不仅是文工团的高级作曲人,每个月能拿一百多块钱的工资,还能写,做翻译,收入不是你能想象的,而且还有长辈给的财产,买几套房子还不是洒洒水的事?”伍嫂子淡淡的说,说起叶荞家的房子,她也羡慕,但人家有本事,能挣钱,她没那个本事再羡慕也没办法。
“她一个连班都不用上的人,工资有这么高?”杨清听说叶荞的工资比她家男人还高,更不淡定了。
“你也不看看人家的水平?人家写的歌哪首不是经典?人家写的哪本不会卖到断货?”伍嫂子鄙视的看了她一眼,
叶荞写的歌,不仅部队的官兵喜欢,就是他们这些家属也喜欢得紧,每出一首新歌,很快就会红遍大江南北,她的,只要一到书店,就会引发抢购热潮,很快就会卖断货。
“她轻轻松松就能拿到这么高的工资,而部队的军人,累死累活都没有她拿的多,也太不公平了。”杨清愤愤的说。
“作曲人跟军官一样是分等级的,哪个等级拿什么工资,人家的级别到了那里,就能拿那么高的工资,你能奈人家何?”伍嫂子嗤笑一声说,“人家还是有名的歌唱家,如果她想要,还可以拿一份歌手的工资。”
“但她拿得也太多了。”杨清还是不能接受这个事,她在幼儿园上班,辛辛苦苦一个月只能拿到三十多块钱,而叶荞什么事都不用做,只要写几首歌就能拿到那么多高的工资,这也太不公平了。
“你也可以去写歌呀,听说现在不用入职文工团,只要歌曲写得好,很多文艺单位都愿意花高价买,比工资还要高好几倍,也可以去写,听说发表一部长篇就能赚到好几千,如果热卖的话会能赚更多。”伍嫂子看到她狰狞的面孔不由得刺激她道。
“实在不行,你也可以去做翻译,听说做翻译只要懂外语就行,比写歌曲和容易多了。”
“你、你······”杨清被她刺得说不出话来,如果能写歌,写和做翻译,还用等到今天让她来提醒?
“所以说没有那个本事就不要嫉妒别人,更不要张口就往别人身上泼脏水,人家陆师长出生入死,带着特战师立下了赫赫战功,容不得你往人家身上泼脏水。”伍嫂子看着她冷冷的说。
“我没有那个意思,只是顺口而已。”杨清想到这几年特战师做出的成绩,以及陆向北立下的功劳,只得讪讪的说。
“记得祸从口出,如果让叶荞听到你往陆师长身上泼脏水,看她不剥了你的皮。”伍嫂子警告说。
第503章
买个老破小等着拆迁
叶荞不知道伍嫂子为了她怼得杨清说不出话来,她回到家后,想着冰箱里放不下那么多的鱼,便收了一半到空间的小海里,把剩下的鱼全部倒进盆子里,用清水洗过后剖好处理干净,留下当天要吃的,其他的全部收到冰箱里。
把鱼处理好后,时间已经不早了,她赶紧点火煮饭:家里的煤炉子已经被带走了,她只能用煤油炉煮饭做菜。
叶荞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她的生活也进入了正轨:上午进空间打理空间、练习精神力、练习针灸等,下午在家里写作和做翻译,偶尔去五月桥和文工团看看。
平静的日子一晃而过,转眼间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何英他们已经离开了,叶荞也搬去了东海:因为工作的事,她还要在东海住几天,但她没有继续住在部队,而是搬去了洪武街的房子。
“李姐,你真的不跟我们走吗?”这天晚上,叶荞再次问李小梅。
“荞荞,你有这么多的房产在这里,交给别人我不放心。”李小梅摇摇头:叶荞他们在这边有十间商铺,有三栋房子,不管是出租的,还不留着自己住的,都需要打理,特别是淮海路的小洋房,隔一段时间就要打扫,要开窗通风透气,所以,她必须留下来。
“李姐,让你费心了,你什么时候想我们了,就过去看看,如果想留在海岛,我再安排人来打理这些房产。”叶荞点点头,其实她是想李小梅跟着她们一起去海岛,但她想留下,她也不勉强。
“我知道的,荞荞,你放心吧。”李小梅点点头:她已经过继了一个侄子在膝下,现在也带在身边上学,她相信,只要她好好培养,好好教导,以后应该会成为她的依靠。
“李姐,如果你以后想让李沐(李小梅过继的儿子)在这边发展,就早点买个房子放在那里,只要价钱合适,再旧再破都没关系。”叶荞提醒说。
这个时候的东海有很多棚户区,房子价格并不高,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棚户区都会逐渐拆迁,到时候他们就置换到相应面积的安置房,以后就不用去买那堪称天价的房子了。
“哪里都可以吗?”李小梅问,对于叶荞的话她是相信的。
“只要是市区就可以,这边也行,只不过发展要慢一些。”叶荞点点头,心里却想,就是东江对面都可以,到了九十年代,那边会成立经济特区,现在东海人不愿意用正眼瞅的地方将会成为一块流金宝地,在那里拥有地皮的人,单靠拆迁费就够他们吃几辈子。
如果五月桥发展起来了,有足够的资金,东岸的发展五月桥肯定会掺一脚,如果李晋他们把五月桥搞死了,就只能自己投资了,总之,她是绝对不会错过这个可以暴富的机会的。
“荞荞的意思是让我买个老破小等着拆迁?”李小梅生怕自己理解不到位,便问道。
“嗯,东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是国际化大都市,它的发展速度是我们不可想象的,过几年房价也会像火箭似的往上涨,而那些影响市容市貌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棚户区也将逐步拆掉,建设高楼大厦。”叶荞点点头,“所以说现在买到就是赚到。”
“我知道了,我会尽快去办的。”李小梅点点头,既然过继了孩子,自然要为他考虑。
“李姐,李沐现在看起来还不错,但你也不能毫无保留的什么都给他,自己还得留点安身立命的东西······”叶荞提醒说。
“我知道的,他虽然跟我在一个户口本上,但买房子等不动产都会写我的名字。”李小梅点点头:很多亲生儿女都靠不住,何况这半路过继的孩子?当然,只要他真心孝顺自己,自己也不会亏待了他。
“李姐很明智。”叶荞点点头。
“荞荞,我也不想这么明智,但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如果我把全部的钱财都花在他身上,他将来有出息了,他的亲生父母又把他要回去了怎么办?如果他讨了堂客不孝顺我,甚至要把我赶出家门怎么办?”李小梅看着叶荞说。
“所以,我可以努力培养他,好好教导他,但自己也必须留点过河钱,免得以后人财两失。”
“李姐的想法是对的,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女也不能把一切都给他们,免得他们讨了堂客忘了娘。”叶荞对她的做法表示认同。
“荞荞,谢谢你的理解。”李小梅认真的说,李沐虽然是她的亲侄子,但他的亲妈也就是她的弟妹很不靠谱,本来家里的条件还好。
但那个糊涂蛋竟然给她娘家兄弟签了贷款担保合同,帮助她的娘家兄弟借了一大笔钱,她的娘家兄弟拿着钱跑路了,银行就找上了她,她无力偿还那一大笔钱,银行便收走了他们家的一切,他们都快活不下去了,逼得她弟弟要去砍人,一个好好的家差点散了。
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她的弟弟和弟妹才厚着脸皮找上她,求她给孩子一条活路,最后,在簇里长辈了见证下,把他们最小的孩子也就是李沐过继给了她。
因为他们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把孩子过继给她的,她担心等他们缓过来,或者以后李沐有出息了,他们会把孩子要回去,她则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是人之常情,有什么不可以理解的。”叶荞摇摇头。
“荞荞,你明天还要去文工团办手续,早点休息吧。”李小梅笑着说。
“我去休息了,李姐,你也早点休息。”
叶荞先去看了看几个孩子,看到他们都睡得好好的,才回到卧室休息。
第二天,她先去文工团办理调动手续:战友文工团的团长和军报月州办事处的处长得知陆向北调去海岛后,想着叶荞肯定也会跟着过去,先后联系了陆向北,希望他的夫人叶荞同志能去他们单位工作。
战友文工团的明团长再三强调,叶荞如果愿意去他们文工团,跟在东海文工团享受同等待遇:其实她的五级作曲人是通过了音乐协会考核的,只要她不犯原则上的错误,走到哪里都不会变。
第504章
调动工作
而军报的闵处长知道他们有四个孩子需要照顾后,便重点强调了如果叶荞愿意去军报,他会安排她做军报驻海岛的记者,只要她按时把报道交回去就行,当然,如果能写几个有关军人的报告文学在军报连载就更好了。
两个单位的待遇都十分优渥,而且都是部队的单位,叶荞去哪里都可以,但陆向北并没有替叶荞做决定,而是打电话跟她商量,并且跟她分析了两个单位的利和弊。
叶荞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去战友文工团:相对于去军报当记者,叶荞觉得自己更适合当作曲人,不说她的记忆里有着无数的经典曲目,需要的时候随手就可以抄过来。
叶荞也觉得自己并不善于写通迅,而且新闻和通迅都讲究时效性,当记者还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及时发现新闻线索,挖掘出真像,及时的写出来,并且发出去,她有点宅,还有点轻微的社恐,所以她更适合宅在家里写。
陆向北尊重她的选择,她决定去战友文工团后,陆向北便回绝了闵处长的邀请,然后派新来的警卫员去战友文工团帮她办理了接收手续,并且从邮局给她寄了过来。
而叶荞,接到陆向北寄来的接收文件,就去文工团递交了调离申请,今天是去办理正式的调动手续。
“陈团长,麻烦你了。”叶荞走进团长办公室,把战友文工团的接收函递给陈团长。
“叶荞同志,你这就要过去了?”陈团长接过她手里的文件袋,笑着问。
“嗯,孩子们已经放暑假了,我们也该走了。”叶荞点点头。
“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要分别了。”陈团长一边帮她办手续,一边叹息:这几年,叶荞写的歌曲首首爆红,给他们文工团争来了不少荣誉,托她的福,现在他们文工团的名气仅次于总政歌舞团,如果可以,她真不想她走。
“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谁让我们是兵呢?”叶荞笑着说,现在的人口很少流动,大多数人在一个单位一待就是一辈子,但是当兵的不包括在里面,他们随时要听从国家的召唤,他们走了,军属自然也要跟着走。
“你说得对,谁让我们是兵呢?”陈团长笑着点点头,他们文工团的员工大多是军属,男人换防了,家属也要跟着走,跟地方单位比,他们的流动性太大了,她把同意调出的文件交给叶荞,“以后有机会了回来看看,我们永远欢迎你。”
“肯定会的,这也是我付出过青春和汗水的地方。”叶荞接过文件袋,笑着点点头。
“你说得对,这是你奋斗过的地方,这里也见证了你的成功和辉煌,叶荞同志,谢谢你为文工团带来的一切。”陈团长点点头。
“那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当不起陈团长的感谢。”叶荞笑着说。
“当得起,当得起,与其说感谢,其实我更想留下你,但又不能不让你们夫妻团聚,所以只能忍痛割爱。”陈团长遗憾的说,“叶荞,你拿这个去报到就是,你的档案我会从邮局寄过去。”
“知道了,谢谢陈团长,以后有机会去海岛的话,就联系我,我一定扫榻以待。”叶荞笑着说。
“如果有机会去海岛,一定去看你。”陈团长也笑着说。
“我先走了,再见。”叶荞站起来跟她告辞。
“再见。”陈团长站起来跟她握了握手,又把她送到门口。
“陈团长,叶荞这是要调走了?”看到叶荞下了楼,在旁边偷偷观察的王似走过来问道。
“嗯。”陈团长面无表情的点点头。
“我还想跟她学习呢,没想到这么快就走了。”王似嘴里说不舍,心里却乐翻了天,叶荞压了她这么多年,现在终于走了,文工团作曲部就是她的天下了,以后的风光都是她的了。
“很快就是建军节了,团里肯定要下部队慰问演出,你趁着这段时间没有别的事,写两首好点的歌曲出来,争取在这次的慰问演出中一炮而红。”陈团长看到她眼里一闪而过的欣喜淡淡的说,心里却冷哼一声:没有叶荞在前面顶着,看你们几个还会不会那么轻松?
“陈团长放心,我会努力的。”想到马上就要到来的建军节,王似心里的喜悦顿时消失得无踪无影了:以前只要有重大节日,叶荞都会拿出一到两首经典歌曲,现在她走了,这个担子就压在她们几个身上了。
“嗯,我相信你们,去干活吧。”陈团长点点头,心里却没有把她的话放在心里,幸好叶荞够意思,临走前给她留下了两首歌。
叶荞不知道王似的欣喜和压力,她离开文工团后并没有回家,而是去了五月桥。
“嫂子,你来了?”看到叶荞,李晋和郑阳连忙迎了上来。
“嗯,我这两天就要走了,今天有空就过来看看你们。”叶荞笑着说,“走,我们去会议室聊聊。”
“好。”李晋和郑阳跟着叶荞去了小会议室。
“嫂子,请喝茶。”李晋给叶荞倒上茶水。
“谢谢。”叶荞接过茶杯,喝了口茶放到茶几上,“我这两天就要走了,五月桥就交给你们了,有什么事就给我写信或者打电话。”
“嫂子放心,我们一定努力把五月桥做大做强,有什么重要决策就打电话跟嫂子商量。”李晋说道,他虽然舍不得嫂子走,但陆师长走了,他们不能阻碍人家夫妻团圆,为了报答她和陆师长,他们唯有努力经营好五月桥,不让嫂子操心。
“嫂子,你和陆师长虽然去了东海,以后也要抽时间过来看看,指导指导我们的工作。”郑阳很舍不得叶荞。
叶荞虽然不参与五月桥的日常管理,但她眼光精准,她提出的建议从来没有错过,她就是五月桥的定海神针,现在她走了,他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
“有机会一定会回来的。”叶荞点点头,“我在这边的房产已经交给李姐打理,如果她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还希望你们帮一把。”
第505章
谁也不敢动她
“嫂子放心,只要李姐有需要,我们义不容辞。”李晋点点头,他们和李小梅打了那么多年的交道,也算是朋友了,她有事他们肯定不能坐视不理,何况她还是嫂子的人?
叶荞把该交待的都交待了,又聊了些家常才告辞离开,她看到时间还早,便去附近的邮局把入职需要的资料和事先准备好的两首歌寄给了陆向北,让他派人去帮她办理入职手续,同时把之后两个月的任务交给明团长:交了任务,她就可以放心的玩耍了。
然后再坐车去了火车站,拿出张师长给她开的介绍信,买了四张软卧票。
回到家里,大宝和二宝已经结束了当天的学习,带着两个弟弟在沙坑里玩沙子,看到叶荞回来了连忙迎了上来。
“妈妈,你的手续办好了没有?”大宝问道。
“已经办好了,并且寄给了你爸爸,还买了后天的回京都的车票,我明天带你们去部队和瑞瑞他们玩一天,同时和他们告别,后天就走。”叶荞笑着说。
“谢谢妈妈。”几个孩子都高兴的点点头,“妈妈,中午想吃什么?我们去做饭。”
“你们先去把饭煮上,把蔬菜择好,其他的妈妈去准备。”叶荞笑着说,昨天她从部队那边的菜园里摘了不少蔬菜回来。
虽然大部分被李小梅处理好晒在院子里,准备以后给他们寄去海岛,但还留下了不少,况且后院也种了不少蔬菜,他们选择的余地很大。
“好的。”大宝点点头,就带着几个兄弟去了厨房。
“你们烧火的时候小心点,别烫着自己。”叶荞随口交代了一句:这边有柴火灶,夏天烧煤划不来,李小梅都是烧柴火的,他们过来也没有改变。
“知道了,妈妈放心。”大宝大声回答。
叶荞坐在沙发上把今天送来的报纸翻阅了一遍,就去了厨房,这时孩子们已经把蔬菜择好洗好了,她从冰箱里拿了几只鹌鹑、几只大青蟹和一条大黄鱼出来,把鹌鹑和青蟹切好,把大黄鱼打上花刀腌制好。
这时饭已经熟了,她留下二宝帮忙烧火,她准备起锅做菜,这时,李小梅和她的养子李沐急匆匆的回来了。
“荞荞,我来做饭。”李小梅看到叶荞母子在厨房做饭,连忙说。
“不用,已经准备好了,李姐,你们都是满头的汗水,去洗个脸休息一会吧,我来炒菜就行。”叶荞摇摇头,让他们去休息。
“荞荞,不好意思啊,店里突然来了好大一拨人,大家都忙不赢,我也不好意思先走。”李小梅不好意思的说。
“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来买衣服的人特别多,妈妈和几位阿姨都手忙脚乱的,我怕她们顾不过来丢了衣服,也不敢离开。”李沐也解释说。
“能帮妈妈分担,是个好孩子。”叶荞笑着捏了捏他那圆乎乎的脸:六七岁大的孩子,乖的时候还是蛮可爱的。
“我这也是跟大宝哥哥他们学的。”李沐不好意思的说,大宝和二宝那样的高干子弟,在家里都要帮妈妈做家务事,他一个农村来的穷小子又有什么资格坐享其成?
“大宝他们也是好孩子,今天饭是他们煮的,菜也是他们洗的,大宝他们去外面玩了,你也去吧。”叶荞笑着点点头,这个孩子现在看来还可以,以后就要看李小梅怎么教育了。
“去吧,去和大宝哥哥他们玩。”李小梅点点头。
李沐看到妈妈同意,便跑出去跟大宝他们玩了。
“二宝,你也去玩吧,我来烧火。”李小梅把坐在灶前的二宝拉了起来,自己坐到那里帮忙烧火。
“李阿姨,还是我来吧。”
“去吧,我炒的菜不如你们妈妈的好吃,但烧火还是可以的。”李小梅摆摆手让他走。
“你去吧,看着弟弟们,别让他们乱来。”叶荞点点头,让他去玩。
“那我出去了。”
“去吧,去吧,这里热死了。”叶荞让他快点走。
“孩子们也太可爱了。”李小梅看着在院子里玩闹的孩子们,笑着说。
“但他们皮起来的时候也让人头痛。”叶荞笑着说。
“孩子嘛,哪有不皮的。”李小梅点点头,“荞荞,你们以后过来了也不会住这里,你说要不要把东屋租出去?”
“如果有合适的人,就租出去吧。”叶荞点点头,李小梅母子住在西屋,他们以后回东海的机会很少,就是回来了,肯定也是住淮海路的小洋房,西屋与其空在那里落灰,还不如租出去,那样不仅能多些收入,李小梅打扫的工作也能轻些。
“我知道了,肯定有合适的人租。”李小梅点点头,随着东海大学的扩大,租房子的人也越来越多,而且租金也涨了不少。
“我们不在这边,以后遇到了什么事就找李晋和郑阳,只要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他们肯定会帮忙的,他们处理不好,就打电话给我。”叶荞提醒说。
“嗯,谢谢荞荞。”李小梅对叶荞很是感激。
她一个寡妇带着一个年幼的孩子之所以能过得这么安稳,是因为有陆家罩着,现在他们走了,难免有人打她的主意,现在有了五月桥的两位大佬做依靠,谁也不敢动她。
其实她想多了,只要她还住在叶荞的房子里,帮叶荞打理名下的产业,她就是叶荞的人,谁也不敢打她的主意,叶荞交代李晋他们,只是以防万一而已,还有就是她不方便的时候让他们帮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