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不是什么善茬
“昨天晚上首长去赶海了,收获不错,我打算做个白灼虾,爆炒螺肉,青椒炒苦瓜和丝瓜汤。”李小梅报出了她事先拟好的菜单。
“不错,我去切螺肉。”叶荞从冰箱里拿出一碗海螺肉,切成薄片,又把李小梅洗好了苦瓜、青椒、红椒和紫苏、葱姜蒜等切好。
把菜都配好了后,叶荞看到饭还没有熟,时间也还早,便走出了厨房,去客厅里吹风扇乘凉,等米饭熟了,陆向北快下班了再去厨房炒菜。
她和李小梅把饭菜端上餐桌时,陆向北父子也走进了家门。
“妈妈,你回来了?”两小看到叶荞就扑了过来。
“嗯,宝宝们乖不乖?”叶荞蹲下来接住他们。
“我们都乖乖的。”两小同时点点头。
“我相信宝宝们,去吧,跟爸爸去洗手洗脸。”
“好。”两小从妈妈怀里退出来去找爸爸。
吃过晚饭,一家四口出去散步,两个孩子在前面跑,陆向北和叶荞跟在后面。
“向北,你带着两个孩子在家里怎么样?”
“还不错,荞荞把他们教得很好,他们都很乖。”陆向北含笑着点点头。
“如果有什么事,你交代李姐就好,你要是外出出任务,你打电话告诉我,我争取每天都回来。”叶荞还是不怎么放心把两小完全交给李小梅。
“你也别太担心了,他们两个鬼精鬼精的,吃不了亏。”陆向北笑着说,他知道荞荞是怕家里没有大人,李小梅虐待两小。
但他知道大宝和二宝可不是什么善茬,被人欺负了也不敢告状,他敢肯定李小梅寅时欺负了他们,他们卯时就会打电话给他们的妈妈告状,所以他放心得很。
“但该防备的还是要防备的。”叶荞笑着说,她前世见识多了保姆虐待孩子的事,她虽然在李小梅的身上下了精神暗示,但她是第一例,并不知道效果如何。
“你如果不放心,可以不定时回来抽查。”陆向北点点头,但他不赞成她每天都回来,那样她太累了。
“我知道了,会看着办的。”叶荞觉得陆向北说得有道理,便点了点头,“孩子们已经走远了,我们也快点走吧。”
“荞荞,今天是晚上的潮,你要不要去赶海?”陆向北一边加快了步伐,一边问道。
“你去不去?”叶荞问道。
“你要去我就陪你一起去,你不去的话,我就在家里陪你。”陆向北笑着说,他家荞荞开学了,以后能回家的时间就少了,有时间他当然要尽可能的陪着她。
“那我们一起去,妈妈那边对海鲜干货的要需求越来越大了,洪梅和林悦那边的需求也不小,我们要尽可能的多晒点干货,这样也能多赚点钱。”叶荞笑着点点头。
改革开放后,陆母也不再有顾忌,加上叶荞寄过去了海鲜干货质量都特别好,深得那边夫人们的心,需求一次比一次大。
至于洪梅和林悦,纯粹是因为叶荞想拉她们一把,让她们在经济上宽裕一点,自己提议给他们进点海货,让他们卖给周围的熟人,湘省是一个内陆省份,这个时代的运输又不方便,接触不到海鲜,海鲜干货也是稀缺物资,价格上自然也会高一些,叶荞虽然每个月只给她们一人两百斤的货,也能让她们小赚一笔。
“你说得对。”陆向北点点头。
他们走到陆军军属区广场上时,两个孩子早就跟着小威和小武带着赵小涵他们在那里疯玩了,半个小时后,看到他们跑出了一身的汗才带着他们往回走。
回到家里,陆向北去给孩子们洗澡,叶荞则去准备赶海的工具,陆向北给孩子们洗完澡后,叶荞也已经准备好了,他们把两个孩子交给李小梅,便全副武装去赶海了。
只有他们两口子,没有外人,他们也不用藏拙,叶荞便让陆向北去礁石上撬生蚝和鲍鱼,她自己则拿着网抄去水坑里网鱼,把水坑里的鱼虾蟹都网干净后,她又铺开精神力,把包含碎石滩、滩涂那边和海水里,覆盖在精神力范围内的鱼货都收的都收进了空间的小海里。
“今天的收获不错,不仅收获了一麻袋生蚝和海螺,还收获了三十几只鲍鱼。”陆向北笑着说,他撬完礁石上的生蚝和鲍鱼,又在礁石的缝隙里捡了不少海螺。
“我这边的收获也不少,但全部拿回去的话太显眼了。”叶荞笑着说,今天她最大的收获不是水坑里的鱼虾蟹,而是碎石滩和滩涂上的海参以及滩涂那边礁石上的鲍鱼,只不过这些陆向北都不知道。
“我们就带几条鱼和一桶子生蚝、海螺回去。”陆向北点点头,“鲍鱼和剩下的生蚝你收着,以后再找机会拿出来晒干。”
“那些海带和裙带菜也捡回去,晒干以后收起来。”说完,叶荞把散落在礁石边上的海带和裙带菜选品相好的捡了起来。
“荞荞,快要涨潮了,我们回去吧。”陆向北把要带回去的鱼获分了出来,把剩下的都交给叶荞。
“好。”叶荞把那些东西都收进空间的小海里,把海带和裙带菜用绳子捆好后提了起来。
“这些东西比较重,给我。”陆向北接过那捆海菜,招呼叶荞一起往回走。
走进家属院,碰到了陈政委两口子,他们只得停下脚步打招呼。
“政委,婶子。”
“向北,荞荞,你们这是去赶海了?”陈婶子看到他们亲热的问。
“嗯,家里的长辈比较喜欢吃海鲜,有机会就去海边转转,能弄点什么就弄点什么。”叶荞笑着说。
“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陈婶子笑着点点头,她听人说过,叶荞每年都会大包小包的往京都和湘省寄海鲜干货。
“我们不能在长辈们身边尽孝,已经很遗憾了,只能在物质上多补偿一点。”叶荞笑着说。
“那是没有办法的事,今天的收获怎么样?”陈婶子笑着说。
“还不错,抓了好几条鱼,也捡了一桶子生蚝和海螺,婶子,抓条鱼回去吃。”说完,叶荞从桶子里抓了条三四斤的石斑鱼,用绳子穿过鱼鳃后打了个结,塞到陈婶子手里。
第431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不用,你们辛辛苦苦抓回来的鱼,自己拿回去吃。”陈婶子连忙推辞。
“婶子不要嫌弃,我们住在海边,别的不多,就是这鱼虾管够。”叶荞笑着说。
“那我就不客气了。”陈婶子笑眯眯的收下了那条鱼:她和老陈的年纪都大了,就是赶海也只能去沙滩上转转,很少能抓到鱼,吃的鱼都是在军人服务社买的,生活还不如叶荞他们。
“不用客气,我们是邻居,应该互通有无。”叶荞笑着说,“婶子,我们先回去了。”
“回去吧,身上都湿了,快回去洗洗。”陈婶子对他们摆摆手,让他们快点回去。
“政委,婶子,再见。”叶荞对他们挥挥手就大步走了。
陆向北也跟他们点点头,跟在叶荞身后走了。
“叶荞这孩子还真是热忱。”陈婶子笑着说。
“是个不错的孩子。”陈政委也点点头。
“她的是不是写得很好?很多战士都喜欢?”陈婶子问。
“嗯,她的作品确实不错,每一部都充满了正能量,特别是《我们的热血青春》,不仅写出了战士们在部队的训练和生活,写出了他们的勇敢和不畏牺牲,也写出了他们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父母亲人的思念,把战士们都刻得有血有肉。”陈政委点点头:《我们的热血青春》他看了不只一遍,越看他越喜欢,对叶荞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我们以前说春天的小雨很不错,你还不相信。”陈婶子对他冷哼一声说,她以前不只一次在他面前称赞过春天的小雨,但他都不以为意,说多了他还不耐烦。
“以前没有了解过,就片面的下了结论,是我的错。”陈政委连忙认错,他对于那些除了喊口号,就是大吹特吹的作品一点兴趣也没有,以为春天的小雨写的作品也跟那些大同小异,所以才没有去关注。
直到叶荞把稿酬捐给部队,又把自己的作品送去部队阅览室后,战士们争相观看,才去阅览室拿了一本《我们的热血青春》回来看,才知道叶荞的作品与众不同。
“所以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希望你以后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更不要偏听偏信。”陈婶子语重心长的说,老陈已经走到了这个高度,如果不能做到实事求是,那是很危险的。
“我知道,你放心。”陈政委点点头。
叶荞他们回到家里,李小梅和孩子们已经去休息了,他们把鱼和生蚝、海螺都处理干净后收进冰箱,又在走廊上搭了根竹竿,把海带和裙带菜都晾好,才回房洗澡休息。
一夜无梦,第二天,叶荞跟往常一样早起,晨练过后带着两小练拳,等陆向北早训回来后再去洗澡吃早饭,然后再去公交车站跟何英她们会合一起坐车回东海。
因为时间太紧,她们也没有回家,下车后直接回了学校。
“荞荞,你们昨天回部队了?”走进教室,陆珍珍就走了过来。
“嗯,不放心孩子,便回去看看。”叶荞点点头。
“你们家大宝和二宝还小,家里又有李姐帮忙,怎么不带到这边来上幼儿园?”陆珍珍好奇的问。
“他们在军属院有不少的朋友,放学后也可以跟着院子里的哥哥姐姐一起玩耍,不想到这边来,我也懒得管他们,就放在部队的幼儿园了。”叶荞解释说。
“那边的条件是不是更好?”陆珍珍问道。
“那边的幼儿园就在军属区,一般的人都进不去,相对来说更安全些。”叶荞想了想说,这也是她和陆向北把两小送去部队幼儿园最大的原因:陆向北现在也算是位高权重,她怕某些势力奈何不了陆向北,从而盯上两小。
“原来如此。”陆珍珍点点头,“荞荞,我今天看到你们家一号铺面已经开门了,有两个男人在里面忙碌,他们卖些什么呀?”
“他们卖收录机、磁带、电子表和电子计算器,这次还带了些衣服过来卖。”叶荞详细跟她说了店子里的商品。
“我看他们都穿着军装,他们是军人吗?”
“他们是转业军人,本来是有正式工作的,只不过不受家里的待见,父母兄弟抢走了他们的转业费和工作,只得出来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陆向北知道这事后,让我把那两个铺面给他们用。”叶荞叹了口气说。
“父母太偏心就是灾难。”陆珍珍点点头。
“你们家找到铺面了吗?”叶荞问道。
“还没有,我想问问能不能在他们的店子旁边摆个摊子?你放心,我们绝对不影响他们的生意。”陆珍珍犹豫了片刻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她跑了好几天,都没有找到合适的铺子,现在她有点等不及了,所以才想先摆个摊子,等生意做起来后再慢慢找铺子。
“这事你要跟他们去商量。”叶荞摇摇头,他们已经商量好了,店子全权交给李晋和郑阳管理,他们也是明面上的老板。
“荞荞,你能不能跟他们打个招呼?”陆珍珍有点怵那两个男人。
“这事你们还是自己去找他们商量吧,他们两个都是转业军人,都是很好说话的,如果觉得得合适肯定会同意的,如果不合适你们也不要怪人家。”叶荞拒绝说,我只是房东,没有权力干涉人家的一切。
“我知道了,荞荞,他们叫什么名字?”陆珍珍看到叶荞不愿意,只得退而求其次。
“个子稍微高一点的叫李晋,个子稍微矮一点的叫郑阳。”叶荞爽快的把李晋他们的名字告诉了她,心里却在想着一号铺面的位置,能不能在旁边摆个早点摊子。
“我知道了,谢谢你,荞荞。”陆珍珍笑着跟她道谢,她决定下了课就去找他们。
“不客气,应该的。”叶荞笑着说。
“你们在说什么呢?”这时,李爱铃走了进来,坐在叶荞身边。
“没说什么,你怎么到现在才过来?”叶荞问道,再过两分钟就要上课了,她一个大肚婆也不怕迟到了。
第432章
开门红
“我昨天回部队了,昨天晚上肚子有点不舒服,没有睡好,今天起得有点晚,还是顾成林开车送我过来的。”李爱铃不好意思的说,他们昨天闹得有点晚,今天就起晚了,顾成林只得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开车过来送她,不然,她今天肯定会迟到。
“你以后是住在这边还是每天回部队?”叶荞问道,在没有怀孕以前,她基本上每天都会回部队,所以说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
“以后就住在这边了,哎,肚子大了做什么都不方便,顾成林怕我坐车被挤到,不允许我跑通勤。”李爱铃叹了口气说,“好多大肚婆天天挤公交车上下班,我为什么不可以?”
“你家顾成林也是关心你,再说了,你每天都坐车往返,不觉得累吗?”叶荞好奇的问,她都不想每天坐车往返,她一个大肚婆哪来的体力和精力?
“累,但我高兴。”李爱铃笑着说,只要能跟顾成林在一起,她再累也高兴。
“你牛。”叶荞给她比了个大拇指。
“荞荞,听说你把孩子们送去部队幼儿园了,以后是不是每天都会回去?”李爱铃问道。
“每天回去是不可能的,你也知道我还辅修英语,全天的课都是满的,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两边跑。”叶荞摇摇头。
她虽然精通英语,但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重,有些课还是要去上的,而且她偶尔还会去听听倭国语的课,为以后能说倭国语找个出处,时间就更加紧张了,哪有时间浪费在路上?
“哎,大宝和二宝也太可怜了,小小的年纪就要离开妈妈。”李爱铃叹了口气说。
“有他们的爸爸陪着他们,有什么可怜的。”叶荞好笑着说,她家陆向北可是一个好父亲,对待两个孩子的耐心比她还好。
“爸爸再好也代替不了妈妈,不然,别人为什么说有妈的孩子是个宝?”李爱铃不以为然的说。
“我又不是常年不在家,至少每周会回去一次,他们哪会缺少母爱?况且家里又没有后妈搓磨他们。”叶荞摇摇头,“不跟你说了,很快就要上课了,你也做好准备吧。”
上午的时间一晃而过,中午放学后,叶荞第一时间往家里跑:她想知道五月桥开业的第一天业绩如何:她们虽然不在,但李晋他们也是搞了个小小的开业仪式的,不仅揭了牌,还放了鞭炮。
叶荞走到店子外面的时候,李晋和郑阳正在招待客人,李晋看到叶荞来了,送走客人后就走了过来。
“嫂子,你们放学了?”
叶荞看到李晋满面春风,就知道生意不错,她便笑着问:“嗯,今天的生意怎么样?开张了没有?”
“开张了,生意还不错,不仅卖掉了十多块电子表,两个电子计算器,还卖掉了一台收录机、几盒磁带和好几件衣服。”李晋笑着说。
为了今天能热热闹闹的开业,他和郑阳把之前的朋友都请了过来,朋友知道他们卖的是从南方进来的电子产品后,又带了朋友过来,就这样朋友带朋友,把一个小小的开业仪式弄得热热闹闹,卖出去了东西也比预想的要多。
“开门红,不错。”叶荞笑着点点头。
这时何英和周睛也走了过来,看着李晋问:“李晋,今天的生意好不好?”
“还不错。”李晋笑着点点头。
“衣服卖得好不好?”周睛再次问道。
“上午卖掉了八件衣服,五条裤子,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好。”李晋不好意思的说。
“当然好咯,我们再观察两天,如果生意能在五天内把这些衣服都卖完,我们就可以决定开服装店了。”何英高兴的说,在只有几十件样品衣服的前提下,一个上午就卖掉了这么多,生意不是好,还是非常好。
“嫂子们都回来了?”这时,把客人都送走了的郑阳也走了出来。
“嗯,今天辛苦你们了。”叶荞笑着点点头,“我们回去了,你们也回去吧。”
“好。”李晋和郑阳都回了店子,但这时已经十二点多了,就一个在楼下守店子,一个上楼去做饭了:吃过午饭后肯定会有学生过来逛,他们还要做好接待的准备,不仅要吃饱喝足,还要把缺少了的货物补齐。
叶荞她们也各自回了家,叶荞不想做饭,就从空间的储藏室里拿了两个大肉包子和几块麻辣豆腐,就着麻辣豆腐把包子吃了,又泡了一杯牛奶喝了,才去书房干活,她把人设什么的都处理好,开了个头就放下了笔,去卧室午睡。
也许是衣服的样式比较时髦,也许是不要布票,李晋他们带回来的衣服相当好卖,仅仅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衣服全部卖完了。
李晋、郑阳和叶荞她们(至于另一个股东谢建平,当初入股时已经说过他只出钱,不管店子里的事)三个商量后,决定再开一家服装店,至于资金来源,就是这几天回笼的资金。
这几天,他们卖掉了四台收录机,几十个电子表和计算器,回笼了一千多块钱,足可以支撑起一家小小的服装店,至于电子产品,只能再卖一些货再进货了,反正他们现在有渠道,只要打个电话,把钱电汇过去,李晋的战友李清寒就会帮忙把货物发过来。
于是,商量好后,他们第一时间给李清寒打了电话,告诉他,他们打算开服装店,并且准备从他们家进货。
李清寒听说他们要在他们家进货时很是高兴,连声感谢的同时问他们要多少货物,要些什么货。
李晋连忙把他们列好的清单拿过来,一样一样报给对方,然后告诉他明天给他汇钱,让他早点给他们发货。
李清寒爽快的答应了明天上午就给他们发货:李晋和郑阳都是言而有信的人,是绝对不会赖他们的货款的。
而且陆师长还是他的救命恩人,救命之恩无以为报,现在只能把发货的时间提前一点他以表达他的心意,然后就是在帮他们进货时,尽量帮他们把价格压下去。
第433章
交代
“李晋,郑阳,你们两个人看两个店子应该做不赢吧?”叶荞担心的问道。
“确实做不赢,而且我们卖的是女装,最好请个女孩子来卖衣服,几位嫂子,你们有人选推荐吗?”郑阳问道。
“我这边没什么人选。”叶荞摇摇头,她在这边除了班里的同学和部队里的军嫂谁都不认识,而且认识的军嫂并不多,也只跟杨小萍姐妹熟悉一些,但她们却不合适过来卖衣服。
“我们也没有人选。”何英和周睛也摇摇头。
“那我们就只能对外招聘了。”郑阳想了想说,他家倒是有个妹妹,但自从他的父母和兄弟把他的转业补偿金和工作抢走后,就发誓不再跟那些人联系了。
“明天我们就把告示贴出去。”李晋也点点头。
“就这样办,现在的想要找工作的人很多,你们应该很快就能招到人的。”叶荞笑着点点头。
商量好这事后,李晋和郑阳就告辞离开了,叶荞她们也各自回家做饭吃。
李晋他们回到店铺后就写了个招聘启事,第二天就招到了一个叫杨小寒的三十来岁的返城女知青,让她负责五月桥服装店的销售。
几个月后,五月桥杂货店和五月桥服装店都进入了正轨,叶荞的也写完了,并且在中篇选刊中发表了。
而与此同时,李清寒的服装厂也慢慢的壮大了,也知道是时候和李晋他们进行深一步的合作了,于是,他再一次打电话给李晋,跟他商量让他们的五月桥做他们服装厂东海总代理的事。
这事李晋、郑阳已经跟叶荞她们都商量过了,李清寒打电话过来后,也不跟他矫情,一口就答应了。
既然是总代理,自然要做批发,于是,五月桥服装店又开始了服装批发,服装店的生意更好了,而且带动了杂货店的生意,以前一天只能卖上二十来只电子表、几只电子计算器和一到两台收录机。
但现在的成交量要上涨一到两成,特别电子计算器,因为来进货的都是生意人,不少人的心算能力不行,摆摊又不好带算盘,计算器就成了必需品。
服装生意虽然更好了,但他们也不敢再请营业员,所以,除了给杨小寒加了工资,让她延长了工作时间,李晋和郑阳也更忙了,叶荞她们三个人也会趁业余时间去帮忙。
而陆珍珍,因为一直没有找到铺面,五月桥外面又没有合适的地方给她的男人摆摊,最后,何英就在自家的大门口划了一块地方,让他们摆了个早点摊子。
何英他们家留的大门是可以过车辆的,但现在他们都住在叶荞那里,车子也不会开过去,大门前面那块地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租给陆珍珍,不仅能方便他们,自己也能收点租金,可以说是两相方便。
时间在忙忙碌碌中过去了,转眼间又到了寒假,因为备战的原因,去年寒假叶荞母子没有回京都,爽了陆、楚两位老太太的约,今年就不能不回去了。
只不过陆向北没有假,不能跟他们同行,又不想自己一个人在这边独守空房,但他又不敢违逆两位老太太的命令,只能给他们买了腊月二十六的车票,送他们上车的时候,还再三交代他们早点回来,最好是初五之前回来。
叶荞也不想把他一个人丢在家里,于是连连答应,并且保证破了五就回来:初五之前回来是不可能的,她只能争取坐初六的车,那样初七就能回到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