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谢,我只是觉得你既要上学又要带两个孩子,比我更需要人帮忙,才把这个消息告诉你的。”贺铃听到她说谢谢,便不好意思的说。
“不管怎么样,我都要谢谢你,贺铃,你有陆向北他们的消息吗?”叶荞问道,她知道这次袁昆也跟着陆向北他们一起走了,贺铃肯定会打听他们的消息。
“没有,前两天我还去海军那边打听了,都没有消息,都这么久了,他们还不回来,真是急死人。”说起这些,贺铃也忧心忡忡。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也许他们很快就回来了。”叶荞知道这个时代的通讯不比后世,在海上联系不上也是难免的。
“也只能这么想了。”贺铃点点头,“听说你在过年的时候碰到贺颖了?”
“嗯,不仅碰到了贺颖,还碰到了你爷爷,但没说几句话就分开了。”叶荞点点头,并没有跟他说陆老爷子训斥她爷爷的事,毕竟人家是嫡亲的祖孙,就是再有隔阂,血脉亲情也是斩不断的。
第362章
不合眼缘
“我听说了。”贺铃点点头,因为这事,她爷爷还破天荒的写信叮嘱她不要惹叶荞,免得触怒陆家人牵连家里,这也让她更加看清了那些人的真面貌。
“孩子们跑远了,我先走一步。”叶荞看到大宝他们跑到前面去了,也快步追了上去。
他们去院子里的广场上玩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天快黑了才回家。
大宝和二宝玩出了一身的汗,回到家里,叶荞让他们歇了汗,就拉着他们去了卫生间,给他们把衣服脱了,压到洗澡盆里给他们洗干净,用毛巾被把他们包着抱到床上,给他们擦干头发和身体,再给他们穿上衣服和鞋袜,才让他们下地去玩,然后自己再去洗澡。
洗过澡,把换下来的衣服都洗了,李小梅在客厅里一边做鞋垫,一边看孩子,叶荞则去书房写作业和做功课。
第二天,叶荞一大早就起床了,只不过她没有去晨练,而是拿着锄头去了菜地,她把空出来的地翻了,又把已经老了的白菜铲掉了一大半,只留下几兜结菜籽做种,又把空出来的地都翻了出来。
翻完地,平了一分地,分成了三畦,从空间里打了几桶水出来,又加上了一定量的灵泉水,把地全部浇透,然后一畦撒上小白菜种子,一畦撒上苋菜种子,一畦撒上空心菜种子,再盖上一层薄土,菜就种好了。
回到家里,两小已经起来了,李小梅也已经把早餐做好了,一家人吃了饭,因为今天没有潮,没有海可赶,家里也没有存货,孩子们又想吃海鲜,叶荞就想去钓鱼:她以前买的渔具只用了一次,现在正好拿出来透透气。
“大宝,二宝,妈妈要去海边钓鱼,你们是跟着李阿姨在家里还是跟着妈妈去海边玩?”叶荞把鱼竿、鱼护的抄网拿出来,换上一双胶鞋就要出门。
“我们跟小武哥哥他们约好了,他们等会会下来玩,我们今天就在家里,妈妈自己去钓鱼吧。”大宝小大人般的说,他听人说钓鱼是要全神贯注的,他们去海边,妈妈还要照顾他们,肯定不能全心全意的钓鱼,还不如在家里和小武哥哥他们一起玩。
“行,那你们听李阿姨的话,等小武哥哥他们下来了,就让李阿姨给你们切苹果吃。”叶荞点点头,昨天早上她佯装去黑市,从空间里拿了一袋苹果、两斤糖炒栗子和五斤花生米出来,想着这边没有水果和零食,就带了一大半回来,正好可以用来招待客人。
“知道了,妈妈小心点,别掉进海里了。”二宝点点头,又叮嘱叶荞。
“妈妈,你会游泳吗?”大宝也怕妈妈掉进海里,便问道。
“妈妈是个游泳健将,而且妈妈会找个安全的地方钓鱼,不说不会掉进海里,就是掉进海里也会游上来,两位小管家公,你们放心吧,妈妈走了。”叶荞摸了摸两小的头,又跟李小梅说了一声就出门了。
她来到海边,找了个适合垂钓的地方,从空间的小海里抓了约二十几只皮皮虾出来放在桶子里做鱼饵,从中抓出一只皮皮虾挂在鱼钩上,把鱼线打了出去。
也许是因为皮皮虾是在空间小海里长大的,含有少量灵气的原故,也许是因为她的运气好,很快就有鱼上钩了。
叶荞放开精神力一看,原来是一条黄腊脚,虽然有点小,但也聊胜于无,于是她立即提竿刺鱼,然后把鱼拉了上来,取下后放进鱼护里,上饵继续钓鱼。
接下来她又钓到了几条黄腊脚和石九公,就在她以为今天只能钓些小鱼时,远处游来了一群大黄鱼。
她连忙提竿,重新上饵,朝着大黄鱼群甩去,因为靠着自己的实力钓鱼,她看到鱼群后就立刻收回了精神力,全心钓起了鱼。
她虽然没有用精神力作弊,但空间小海里的皮皮虾吸引力太大,一条又一条的大黄鱼被她拉了起来,很快,鱼护就装满了,她看到周围没有人,便把大部分鱼都收进了空间的小海里,然后再继续钓鱼。
“没想到叶嫂子读书厉害,钓鱼的水平也这么高。”她再次拉起了一条六七斤的大黄鱼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我只是运气好而已,谈不上水平。”叶荞收了鱼,才转过头去与人打招呼。
眼前是一个剪着齐耳短发,穿着毛呢大衣的青年女子,她应该是军属院里的军嫂,只不过她把见过的军嫂在脑子里都过了一遍后确定自己并没有见过她。
也不知道她过来只是出于礼貌的打招呼,还是有别的目的:不是她小人之心,这个女人虽然看上去青春亮丽,温婉可人,也许是不合她的眼缘,她对她的第一印象并不好,觉得她脸上戴着一层厚厚的面具,更不想跟她打交道。
“我是一营一连连长顾彦的爱人杨清,前段时间才过来随军,今天是跟嫂子第一次见面。”杨清看到叶荞眼里闪过疑惑,便自我介绍说。
“原来是顾连长的爱人啊,你好,我是叶荞,在这边还习惯吗?”叶荞笑着对她点点头,顾彦她是认识的,是个不错的兵,她以前听说顾彦的爱人在城里有工作,不怎么愿意来随军,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改变主意了。
“习惯,只不过一时之间找不到工作,没什么事,有点无聊。”杨清无奈的说,她原本是不打算过来随军的,但是她的弟弟从乡下回来后找不到工作,一个大男人天天待在家里白吃白喝,她哥哥嫂嫂很不满意,家里整天吵吵闹闹的没个安宁。
为了还家里一个清静,她爸妈就求到了她头上,让她给兄弟找份工作,但工作哪有那么好找的?无奈之下她只得把自己的工作让给了弟弟过来随军了,为此,她婆婆对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幸好顾彦还明事理,并没有因此责怪她,不然,她的日子就难过了。
“这边的工作岗位确实有点紧张,你要是想让部队安排工作,就只能等着了。”叶荞点点头,这边的军嫂多,岗位却只有那么多,不可能满足所有的人。
第
363章
弦外之音
“哎,我也是运气不好,如果早点过来,也许就能顶替何嫂子或者周嫂子的工作了。”杨清叹了口气说,她知道何英和周睛以前分别在幼儿园和子弟学校工作,考上大学后才辞职的,如果过完年就过来,她相信自己能考赢那两个农村来的军嫂。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叶荞点点头,上好鱼饵后,把鱼线甩了出去。
“叶嫂子,你这桶子里是海虾吗?”杨清蹲到她的桶子前面看着里面的皮皮虾问。
“嗯,这是皮皮虾,赶海的时候就可以抓到。”叶荞点点头,心里却想难道她是这两天来的吗?不然怎么连皮皮虾都不认识?
“哦,原来这就是皮皮虾呀,嫂子是在海里抓到的吗?”杨清继续问道。
“嗯,就在海边抓的。”叶荞点点头,为了让她信服,她一只手拿着鱼竿,一只手伸进海水里,把那只在海水里游动的皮皮虾抓了起来,“你看,是不是很容易?”
“哇,嫂子,你太棒了,竟然能徒手从水里抓到虾子。”杨清惊讶得差点跳起来,难怪顾彦说叶荞是军属院里最厉害的军嫂,“嫂子,你有这水平,是不是不缺海鲜吃?”
“海边的鱼虾很少,我今天运气好才抓到十多只皮皮虾,想要吃海鲜就要去赶海。”叶荞好似没有听懂她话里的弦外之意,淡淡的说。
“嗯,看来以后要勤快点,跟着嫂子们去赶海。”杨清笑着点点头。
这时,海里的浮标又动了起来,确定鱼已经咬钩后,马上提竿刺鱼,然后一拉一甩,一条四五斤重的大黄鱼就被甩到了沙滩上,她走去一手按住鱼,一手把鱼钩取了出来,然后把鱼抓进鱼护里。
杨清看到那条金黄色的大鱼差点流口水,她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跟叶荞讨要大黄鱼的念头压下去:“叶嫂子,这是什么鱼?好好看。”
“这个啊,就是大黄花鱼,我们也叫大黄鱼。”叶荞一边挂饵一边回答说。
“哦,原来这就是黄花鱼呀,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杨清点点头,“这种鱼赶海的时候能抓到吗?”
“赶海能抓到什么要看运气。”叶荞笑着说,“但沙滩上的鱼比较少,我们也很少能抓到鱼。”
“这样啊。”杨清好像很失望的样子,“我还以为来到海边,就有吃不完的鱼虾呢。”
“这里是军营,又不是渔村,没人出海打鱼,怎么可能有吃不完的鱼虾?”叶荞淡淡的说。
这边连蛏子,沙虫都很少有,赶海收获最多的是蛤蜊、花甲和各种海螺,运气好的话可以抓点螃蟹和皮皮虾、斑节虾,怎么可能有她说的那么夸张?
“嫂子说得对,是我想差了。”杨清差点咬碎一口银牙,心想她鱼护里那么多的鱼,可不是吃不完吗?
钓了那么多的鱼,自己在这里陪了她这么久,她们的男人还是战友,连一条鱼都舍不得给她,真是小气,但是叶荞是团长夫人,她家顾彦只是一个小小的连长,她心里再气,但半点也不敢表现出来,“嫂子,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去了。”
“好,你先走吧。”叶荞点点头,一双眼睛却紧紧盯着海上的浮标。
叶荞又钓了两条鱼上来,看到时间差不多了,那群大黄鱼也越游越远,她铺开精神力追着鱼群而去,然后把精神力化做一个鱼网,网了二十几条体型比较大的大黄鱼收进空间的小海。
看到旁边的几条鲅鱼,她又网了一条大鲅鱼回来收进鱼护里,才收好鱼竿,提起鱼护,看到鱼护里的鱼有点多,又收了一大半进空间的小海里,才把鱼护放进桶子里,提着桶子,拿着网抄往回走。
回到家里,李小梅和大宝二宝都不在家,就知道李小梅带着他们出去玩了,也不去管他们,把鱼护里的鱼都倒进盆子里,用清水洗干净后去鳞,去鳃,剖开后去掉内脏冲洗干净后,把黄脚腊和石九公放在一边,把大黄鱼和鲅鱼按一餐所吃的份量分解好放在筛子里控水。
控干水份后,她留下一大块鲅鱼和鲅鱼的鱼头,鱼骨中午吃,其他的她全部装进一只搪瓷桶里收进了空间的储藏室,等到了东海后再拿出来冻到冰箱里
忙完这些,已经快十二点了,她打开炉门再去淘米煮饭,然后去配菜。
她把留下的鲅鱼肉切成块,再把鱼头剁成两半,把鱼骨剁成段,又从空间里拿出两块水豆腐出来切成厚片,又把需要的葱姜蒜切好。
又从菜篮子里拿了一根莴笋,把叶子去掉,再把莴笋削皮切成丝。
菜都配好了,叶荞暂时没什么事,就回到客厅,拿起李小梅从门岗拿回来的报纸和杂志看了起来:陆向北不在家,他们家订的报纸和杂志只能等他们回来后再去门岗拿,半个月没有回来,已经存了好几张报纸。
她把几张报纸浏览了一遍,闻到米饭的香味知道米饭已经熟了,便放下报纸去厨房炒菜,她根据自己配好的食材做了红烧鲅鱼肉、剁椒鲅鱼头、鱼骨豆汤和清炒莴笋丝。
两小推开门就闻到了食物的香味,就知道妈妈已经回来了,就大声喊道:“妈妈,我们回来了,你在做什么好吃的?”
“哟,宝宝们回来了?妈妈钓了不少鱼回来,今天吃鱼。”叶荞大声回答,“菜快要好了,让李阿姨带你们去洗手洗脸。”
“知道了。”两小老老实实的跟着李小梅去了洗漱间。
“妈妈,你今天钓到大鱼了?”大宝看到盘子里那个大鱼头问。
“嗯,今天收获不错,不仅钓到了不少黄花鱼,还钓到了一条大鲅鱼,这是红烧鱼肉,这是剁椒鱼头,这是鱼骨豆腐汤,你们两个先喝点汤。”叶荞给两小一人盛了一碗鱼骨豆腐汤。
大宝喝了一口汤,又舀了一块豆腐放进嘴里吃了,便连连点头:“这也太好喝了,又鲜又香,豆腐也好吃,又嫩又滑,还带着鱼香味。”
听到哥哥说好喝,二宝拿起勺子连汤带豆腐舀了一大勺送进嘴里:“确实好喝,没想到鱼骨熬的汤也这么好喝。”
第364章
透着一股小家子气
“李姐,这椒剁鱼头蛮好吃的,比起胖头鱼来一点也不差。”叶荞尝了一口剁椒鱼头后说,这是她第一次用海鱼做剁椒鱼头,味道还算可以,没有浪费她的鱼头和剁辣椒。
“嗯,没想到海鱼也可以这么做。”李小梅表示她学到了。
二十多分钟后,四个人把桌子上的饭菜都扫光了,个个吃得肚子溜圆,因为吃撑了,一个个都瘫坐在椅子上不想动弹,直到十多分钟后,叶荞才起身带着两小去洗漱,李小梅则去收拾残局。
因为吃得太饱了,他们也没有午睡,收拾好后,李小梅在客厅里看着孩子们,叶荞则去了书房做功课。
沉浸在书本中的时间过得特别快,转眼间到了下午三点,他们也该回东海了,叶荞虽然很失望没有等到陆向北,但也没有不好的消息,只得一边自我安慰“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一边收拾东西。
她把一只搪瓷桶放进背篓里,盖上盖子,再把书包放进去,盖上一个干净的编织袋,最后把从菜地里摘回来的蔬菜都放在上面,然后给沙发和床盖上防尘布,把门窗都关好,把写给陆向北的便条放到茶几上,才背着背篓,和李小梅一起出了门。
这时周睛母子和何英母子也做好了准备,听到大宝的喊声都纷纷出了门,一起朝军属院外的公交车站走去。
“赵云华他们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走在路上,何英还频频回头,希望能看到那抹绿色的身影。
“应该快了,这几天应该回来了。”叶荞想了想说,他们出去快一个月了,也应该回来了。
“希望他们能早点回来,不然,我这心总是放不下。”周睛也忧郁的说。
“他们会平安回来的。”叶荞只能无力的安慰,看到她们还是忧心忡忡的,便强行转移话题,“我今天去钓鱼了,你们猜猜我的收获如何?”
“是不是收获不错?钓到了些什么鱼?”何英问道。
“我今天的运气不错,不仅钓到了好几条黄脚腊和石九公,还钓到了好几条大黄鱼和一条鲅鱼。”叶荞笑着说。
“这海边很少有鲅鱼和大黄鱼,荞荞能钓到,运气确实杠杠的。”周睛对她比了个大拇指。
“回去后我一人分你们一块鲅鱼肉和一条大黄鱼。”叶荞笑着说。
“大黄鱼就不用了,你分我两条石九公就行。”何英笑着说。
“对,对,我也不要大黄鱼,要石九公煮汤喝。”周睛也连连点头。
“行叭,你们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叶荞笑着答应。
“荞荞,我发现你钓鱼比赶海的收获更大,要不,你以后干脆去钓鱼算了。”周睛建议说。
“钓鱼也是靠运气的,今天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收获,是因为有一个大黄鱼群从那里游过,不然也就能收获几条黄脚腊和石九公,反而是赶海的收获更多。”叶荞摇摇头,如果没有小海里的皮皮虾做饵,以她那菜得不能再菜的水平,根本就钓不到这么多的鱼。
“荞荞说的有道理,与其去钓鱼,还不如去礁石群那边抽水坑,至少每次都有收获。”何英附和说。
“英子说得对,现在有李姐帮忙看孩子,以后我就去那边抽水坑,撬生蚝和牡蛎。”叶荞笑着说。
“说起来你也好久没有去礁石群那边了,真是怀念跟着你吃鱼的日子。”周睛笑着说。
“以后也少不了你们的。”叶荞点点头。
“那我们就等着了。”
说话间就到了公交车站,她们原来还以为下午不会有人坐车,没想到却在公交车站看到了两个年轻的军嫂,其中一个还是叶荞上午才认识的杨清。
看到叶荞,杨清也走了过来打招呼:“陆嫂子,你们这是要回学校?”
“嗯,明天八点就要上课,早上走的话来不及,只能下午过去。”叶荞点点头。
“这是你的那对双胞胎儿子?”杨清看着大宝和二宝问。
“嗯,这是我的两个儿子大宝和二宝,大宝,二宝,这是顾叔叔的爱人,你们叫杨阿姨。”叶荞给他们介绍道。
“杨阿姨好。”两小乖乖的跟她问好。
“你们好。”杨清从也笑着回答。
“这位是一营梁营长的爱人周睛,这是他们的儿子辉辉,这位是二营赵营长的爱人何英,这是他们的儿子涵涵。”叶荞又把何英母子和周睛母子介绍给了她。
“梁嫂子,赵嫂子,辉辉小朋友,涵涵小朋友,你们好,我是顾彦的爱人杨清,前几天才过来随军。”杨清笑眯眯的跟他们问好,同时做了自我介绍。
“杨清同志,你好。”何英和周睛也笑着回应,又让自家儿子喊人,梁瑞辉和赵子涵也礼貌的喊杨阿姨。
“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周睛问道。
“我有点事要去明源镇打个转。”杨清笑着回答。
“现在有点晚了,你速度快点,免得赶不上最后一趟公交车。”周睛想到顾彦是一营的人,便交代了一句。
“我知道的,嫂子放心。”杨清点点头。
这时公交车过来了,等车上的人都下来了才排着队上了车。
叶荞她们坐在公交车的中部,叶荞和李小梅一人抱一个孩子坐一排,何英和周睛也一人抱一个孩子坐一排,行李则放在她们的前面,叶荞怕背篓翻倒,还用一只脚抵住。
杨清和她的同伴坐在她们前面,在明源镇下车的时候还跟他们礼貌的告了别。
“杨清同志好洋气。”何英看着她的背影说。
“你可以更洋气。”叶荞笑着说,说长相,何英长得很英气,有一种大气的美,说气质,经过几年的锻炼,加考上了大学,早就褪去了往日的自卑和萎缩,浑身都充满的朝气和自信,说衣服,她做出来的衣服绝对不比杨清穿在身上的风衣差。
“确实。”周睛也点点头,那个杨清虽然看起来礼貌而又温婉,但浑身都透着一股小家子气,只不过掩饰得比较好而已,连英子的一根手指都比不上。
第365章
不是个善茬
“这人不是个善茬,话里句句都是坑,一个不小心就掉坑里了,跟她来往的时候小心点。”叶荞小声提醒她们,“特别是睛睛,顾彦是你家梁营的下属,以后少不了打交道。”
“我们知道了,谢谢荞荞的提醒。”两个人同时点头:周睛已经看出了端倪,而何英则是信任叶荞,认为她说的话都是对的,她说那个杨清不行,杨清就肯定不行,她没有心眼,玩不过人家,以后会尽可能的少跟她打交道。
他们在车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下了公交车后就拖家带口的往家里走。
“叶荞,你们这是从部队回来?”过了马路,就碰到了带着两个孩子在马路上玩的陆珍珍。
“嗯,你带着孩子压马路?”叶荞笑着问。
“趁着天气好,带着他们在外面走走,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陆珍珍笑着说,同时让两个孩子喊人。
陆珍珍有一儿一女,大儿子陈安安五岁,小女儿陈平平三岁,陆珍珍带着他们去叶家玩过几次,对叶荞他们已经熟悉了,听了妈妈的话便乖乖的喊人。
叶荞也让大宝他们跟陆珍珍打招呼。
“陆阿姨好,安安哥哥好,平平姐姐好。”大宝他们四个异口同声的问好。
“你们好,真乖。”陆珍珍笑着摸了摸他们的头。
“我们回去了,有时间就过去玩。”叶荞和陆珍珍告别。
“去吧,我们也要回去了。”陆珍珍摆摆手让他们先回去。
他们回到家里,叶荞让李小梅带着两小去玩,自己则背着背篓去了厨房,她把上面的背篓拿出来放到菜篮子里,再把书包拿了出来。
然后把那只搪瓷桶收进空间,同时从空间的储藏室里把那只装鱼的搪瓷桶拿了出来,打开盖子,给何英和周睛一人分了一块鲅鱼肉和两条石九公,再给自家留了两黄脚腊放在冷藏室明天吃,其他的鱼她都油纸一份一份的包好收进冰箱里速冻。
然后又从空间里拿了一篮子鸡蛋和一只处理好的小母鸡出来,她把鸡蛋放进柜子里,把小母鸡分成两半,一半剁成大块打算做蘑菇炖鸡,一半剁成小块,打算做辣子鸡。
又从空间里拿了一大把干蘑菇出来用清水泡上,择了点白菜苔洗干净放在筛子里控水。
她拿出砂锅把鸡炖上,把已经泡开了洗好放在筛子里备用,交代李小梅看火后,把鱼给何英他们送去,就去书房干活:既然接了王主编的活,就要尽快做出来,免得误了人家的事。
时间转瞬即逝,直到大宝来喊她吃饭时才惊觉时间已经不早了。
“李阿姨,今天没有做鱼?”大宝和二宝坐到餐桌边,没有看到鱼便问道。
“中午吃了鱼,晚上吃鸡。”叶荞笑着说,“你们就这么喜欢吃鱼?明天让李阿姨给你们做红烧黄脚腊。”
“鸡也很好吃,鸡汤特别香。”两小异口同声的说,“我听妈妈说钓了不少鱼,以为晚上也吃鱼。”
“现在家里有冰箱,鱼虾蟹都可以放进冰箱里,不用赶紧吃完。”叶荞解释说。
“我们知道了,冰冻的鱼肉可以收好久。”大宝点点头,他们知道,妈妈把钓回来的鱼都冻到冰箱了。
“家里不缺鱼,你们如果想吃鱼,就告诉李阿姨,让她早点把鱼拿出来解冻。”叶荞笑着说。
“嗯,嗯。”两小连连点头,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生长在海边的原故,他们特别喜欢吃鱼虾蟹,只不过妈妈说鱼虾蟹再好吃也不能多吃,要保持营养均衡,不然对身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