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第405章
对于这些区领导的想法, 苏青玉他们心里也是清楚的。
这些人过来一方面是学习,另外一方面也是想摸清楚花岗到底是怎么建设起来的,又或者说, 花岗是不是真的如同传说中发展的那么好。
他们心里肯定也会怀疑是面子工程。
表面上有些地方发展好,实际上其他地方还是穷。
所以这次他们想出去自己看,自己寻找答案。
花岗区的领导们自己心里不心虚,所以也随便他们看。
这些区领导们想自己去看,周副市长则没那个想法, 留在花岗了解一下花岗的建设。
等这些区领导们坐着车子走了, 苏青玉则亲自接待周副市长去参观区里的工程。
周副市长笑着道,“他们都去各个镇了,你不提前通知一下?”
苏青玉摇头, “这些同志们要是真能给我们花岗找出点不足之处来,那我还要感谢他们的。我自己现在也是在努力给他们挑错。发现问题, 总比把问题给隐藏起来强。这做表面功夫,叫做自欺欺人。”
周副市长给她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周副市长也是个有自己抱负的领导。赵书记已经升上去了, 何市长年纪大了。后面肯定还是要找人接班的。
所以他心里也看中了那个位置。
可他现在连常务副市长都不是, 所以也是想找机会做点成绩出来。
花岗做得很好, 已经不需要他插手了, 这次过来, 也是想在花岗多看看地方上建设的案列, 然后想办法把其他几个地区发展起来。这也算是他做出的成绩。
所以这次他没什么来挑错的想法,纯粹的就是过来学习的, 他要看到地方也不多, 就是想去看看旅游区,看看广地工业区、清水的酒厂、好山的养殖场,这几个重点发展区域。
苏青玉特地抽出时间陪他走这一趟。
另外一边, 几个区里的领导这会儿还真学人家搞了个微服出行。
为了不让花岗这边通风报信,他们还分头行动。
得益于花岗的交通便利,公交车在四个镇之间来回跑,所以他们都不需要自己坐公务车了。直接和老百姓一起上了公交车。
然后分头行动。
一路上,他们欣赏到了花岗的交通便利。这交通便利还真不是车的事儿,而是路好。
镇与镇之间都是修的沥青路,路还很宽,都是双车道。
众所周知,他们那些地区修路,一般都修单车的。这样节省成本。
这花岗随处可见的双车车道,看的这些干部们红了眼。
这得花多少钱啊。
花岗这是真有钱。
再听车上老百姓聊天,都是聊着今天去镇上买了什么菜。
什么农贸市场今天又来了新鲜的牛羊肉,多少钱一斤。还说过几天有活动。花岗农贸市场这价钱,比他们好山还要便宜。
另外也有去花岗看病的老人,说着今天去看风湿,拿了膏药。没花多少钱,下次还得去看。
一般人也就当日常对话听听,可这些当干部的人就能听出不一样来了。
不年不节,有钱买肉。
乡下老太太治疗风湿还去医院。
从这些都能看出他们的生活水平了。
特别是还有几个男同志在聊着自己村子里的投资,说这次村里又要养猪场,还准备搞个熏肉厂,听说市里农产品公司要需要这些土特产。说着今年家里又要增加多少投资。
他们那平常的语气里可以听出来,他们对这种投资已经习惯了。
“等再多赚点钱了,我也去区里盘个门面做生意的。光靠投资那点,发不了大财。”
“你这心也特大了。还瞧不上投资那点钱,这才投资多长时间啊。”
这些男人说着都笑了起来。
坐在这辆车上的是东山区的区领导,他们这次是准备去好山镇的。因为东山区和好山离得近,他们觉得可以借鉴的地方。
这会儿听着他们这么谈论,东山区的区长就问道,“同志,你们参加投资,不怕亏了?”
这几个男同志听到这话,看向东山区区长,肯定道,“你不是我们花岗区的人吧。”
“来走亲戚的。”东山区区长笑着道。
“难怪呢,”一个小伙子笑了,“你要是我们花岗的就该知道,我们这投资亏本的几率很小的。咱们都是靠山吃山的,只要好好养殖,怎么可能亏本呢。咱投资也不多,就算亏个一年,也亏得起。”
“这年头就怕东西卖不出去放坏,咱们集体搞投资不担心,政府给咱们找渠道了。有多少卖多少。”
东山区区长惊讶,“你们政府还管着这些事儿?”
“那可不,还教我们养殖呢,请的大城市来的专家教的。”说起这些,这些男同志们都挺骄傲。还加了一句,“别的区里可没这个待遇。”
这会儿东山区区长确实有些尴尬。
下了车,到了好山之后,东山区的几个干部就开始到处看了。
印象最深刻的就干净,整洁。井井有条。
哪怕是这种小镇,规划也是和花岗区那边差不多。到处都很干净。作生意的店子很多,特别是肉铺。还有一些皮质品店。一眼看去,似乎就是这里的特色一样。
老百姓精神面貌都很好,最好的就是脸色了,一看就是吃的好才能养出来的脸色。
难怪别人说好山不缺肉。
感慨完这些人的精神面貌,这些人可没忘了去考察这里的情况。
看看是不是真的和传说中那样好。
镇上没问题,他们又去乡下走。
一路走过去,感触最深的还是路。
东山区长感慨道,“这可真的是做到了村村通路啊。”
他们走了一段路,快进村的时候就遇着一个老乡赶着一群鸭子了,见到他们,老乡主动过来打招呼,问道,“同志,你们是不是区里来检查的啊?”
东山区的领导们互相看了看,东山区区长问道,“老乡,你怎么这么说?”难不成花岗连村里的都通知到了?
“我猜的,我就琢磨着肯定什么时候要来我们村检查的。你们放心吧,我们村好着呢。干部们都关心我们养殖呢,都搞得好。你们放心吧。要是不好,我们肯定会去镇上说的。”
东山区区长问道,“你们干部们都做得好?”
“好,好着呢。谁要是不好好工作,我们下次就不给他投票。咱现在都知道的。感谢镇上和区里对我们关心啊。还专门大老远过来检查。”老乡高兴道。
“……”
原来人家说的来检查的不是说他们。这花岗基层管理竟然这么严格。
东山区的领导们还是去村里走了一圈。
所到之处是真的家家户户搞养殖。
但是人家也不是随便搞的,都很讲究。都有专门的养殖的房子。而且虽然这么多养殖户,但是村子里干干净净的。
墙上还贴着之前宣传基层干部管理的标语。以及一些养殖注意事项。
村里来了生人,自然是有人同志村干部了。
村干部立马就跑过来了,没认出来这些人是谁。要看他们的证件。
东山区的人尴尬的拿出了自己的工作证。
“东山来的……”
村干部顿时也尴尬了。还以为是领导来检查呢。这虽然也是领导,可也管不着自己头上来啊。
不过也不能给区里丢脸。村干部立马吆喝着人来招待他们。“这可真不好意思,你们来的突然,我们也没做好准备。”
东山区区长的秘书道,“是苏区长让我们过来参观的。”
“啊,是苏区长安排的啊,可能消息还没到我们村子来。”这些村干部们立马十二分的重视起来,个个严阵以待,积极热心的带这些领导参观。
东山区的人这才更清晰的了解了好山这边农村养殖的情况。
虽然是家庭单位的私人养殖,可村里组织也是很重视的。
有专门的兽医,每天都会来检查这些村里养殖户家里的家禽家畜的情况,然后会在检查表上签字。防止一些传染性疾病导致的大规模损失。
村里还有所谓的养殖专家,要定期出去学习,然后回来传授新的养殖经验。
养好了之后,只需要和村里说一声,村里会联系单位来收货。至于是哪些单位来说的,这些村干部就不乐意说 。咬紧了牙也不透露一个字出来。显然是防着东山区的这些领导们抢生意。
反正,从养殖开始,到最终销售,村里都会进行管理。
当然,这些正规养殖户都是需要缴税的。
东山区一个领导感慨道,“你们这工作量挺大啊。”
村干部就回答道,“也还好,习惯就好了。我们村干部做事,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致富吗。”
倒是没说马上要涨工资的好事儿,怕说的早了,后面出乱子。
从村里出来之后,东山区的领导们一时之间都不知道去哪里了。
“区长,咱们还需要继续去看吗?”
“看什么啊,不都听说了吗,附近村子都是这么干的。”
“……”
东山区区长叹气,“我之前以为咱们可以有借鉴的地方,现在看来啊。很难。这不仅仅是地理优势这么简单。”
还需要老百姓的信任,基层干部的配合,以及技术和销路的提供。
可以说,从上到下的努力,缺一不可。
这个认知,让东山的区领导们心里头都沉甸甸的。
心里还有疑问,花岗这是怎么做到的。
不止东山,还有其他的区领导们经历也是差不多。
比如清水镇,比如广地和花岗镇。
这些镇的老百姓们基本上都已经开始走上富裕的路了,而且他们再也不是曾经迷茫的,过一天算一天了,而是很清晰的知道,要靠什么致富。
心里都有着投资计划,也关心村里的大事儿。
辍学,超生,这两项目前还在各个农村算是顽固的问题,在这里仿佛都看不到了。
据说前两年还有,可自从投资之后,这问题就没了。
所以村干部们可以不用花很多时间在这上面,只需要按着上面的安排,按部就班的带村民们致富就行了。
看完之后,这些各个区来的干部们心里都明白的知道两个事实,一是,花岗确实如同传说中那样,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富裕。
第二就是,这个作业抄不了。
第406章
第406章
这些区干部们各自学习的时候, 周副市长也跟着苏青玉一起参观了花岗的一些大的项目。
“以前听人说,花岗发展是靠运气。现在谁在我面前说,我可不爱听了。”周副市长看着在建中的旅游区。
哪怕是运气, 那也要有抓住这运气的手段和勇气。
苏青玉笑道,“我也不爱听这个,仿佛我们所有人的努力都是被磨灭了。就拿这旅游区设计图拿了国际大赛第三名一样,有些人说,我们花岗是走了好运了。可没人关心设计师在设计这张图之前, 花了多少年的学习, 用了多少心血来设计。我只承认,我们花岗,在对的时候, 遇到了对的设计师。”
周副市长听着也是一脸赞同。
以前是有人这么说过,可他了解了旅游区的建设历程之后, 他就觉得这都是胡说八道。
没有花岗上下同心,大刀阔斧搞建设, 花巨资搞设计大赛请设计师。哪里又有后来的这些成绩?
“我这次受益匪浅啊, 你们的这些做法, 这些勇气, 适用于任何地方。”
苏青玉也认真道, “周市长, 其实这次大家来学习,也让我思考了很多问题。我们花岗确实在发展, 可我也是希望其他地区能够发展起来的。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 机会最多的时代。我们应该努力抓住机遇,让老百姓能够坐上改革的列车致富。”
周副市长点点头,“你说得对, 现在就看其他人是什么想法了。这次赵书记让他们过来,也是存着刺激他们一下的想法。能力还是有的,就是缺了点勇气。”
这些同志都是干了多年的老同志,很多思想还没跟上。
毕竟现在上面对改革这事儿也并不是全然的坚定,一部分人仍然在讨论改革是否正确的想法。
所以他们基层的一些人,做事也要很谨慎。
周副市长自己的心里其实也有一点保守的想法,但是在看到花岗的巨大变化,看到花岗人民的幸福生活之后,他就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啦。
不管是改革还是不改革,不都是一个目的吗?国强民富。
四天之后,这些自己出去参观学习的区干部们都回来了。
都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苏青玉又搞了个茶话会,和他们畅谈这几天的学习成果。
这会儿这些干部们的态度就都变了,说话也没之前那样有底气,东山区区长道,“花岗确实发展的好啊。从上到下,都挺好。”
周副市长问道,“出去这几天,就这点成果?好在哪里,为什么好,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你们弄清楚了吗?”
临河区区长道,“花岗在教育和经济上面,确实做的很好。干部的素质普遍也是比较高的。”
华阳区区长道,“老百姓也的思想也很积极。花岗的动员和宣传工作,值得我们学习。”
东山区也道,“花岗区在带老百姓致富方面确实是花了很多心思的。”
这方面是最难的。
从上到下,这得多大的担子啊。
周副市长看出来了,这些干部们是服气了。承认了花岗确实比他们强很多了。
起到了刺激作用,他就道,“那这剩下两天,你们就好好的和花岗的同志身边学。”
其他区领导们觉得虽然花岗作业不好抄,但是也乐意和花岗学点东西。
这会儿都对着苏青玉和江老书记客气,“就麻烦花岗的同志们了。”
苏青玉笑道,“麻烦谈不上,我们也是希望兄弟单位发展好。互相扶持进步。你们有什么想法,也尽管说。”
苏青玉这话说的大方,其他人也不禁有些想法,想看看和花岗能不能有所合作。
互相看了看,东山区这边先开口了,“不知道花岗有没有什么好项目,可以带带我们东山区。”
这话一出,周副市长顿时一脸汗颜。
其他区领导们也一脸佩服,这还真开得了口啊。
没想到苏青玉竟然笑着道,“东山这是想和我们花岗合作?这倒是需要好好谈谈,我们对东山还不是很了解。”
听到苏青玉这回答,其他区领导都是一愣。连东山区这边都没想到她会这么反应。
这是有可能?
东山区区长立马激动道,“我们东山和好山镇离得近,地形条件差不多。”
也正是因为河阳,所以东山区在几个区里面条件也不算好。
其他区见状,也都纷纷开口了。
都想和花岗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