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她又想起自己那枚戒指了。不能想不能想。
省城这边,江书记确实遇到困难了。
但是这对于他来说是正常的,要钱能顺利才怪。这辈子他就没见过要钱能顺利的,反正没人能从他手里顺利的要到钱。
正因为如此,江书记要钱的经验丰富。
不给就赖着不走,到处哭穷。
他虽然只是一个区长,可之前是在地区当局长的,和上面财务系统都有接触。
加上他要退休了,完全不给人领导面子,让走也不走。
省城这些领导拿他没办法了,直接打电话找赵市长,让他来把人给带走。
赵市长人来了是来了,可他不是来带人的,也是来要钱的。
“我只知道花岗区差钱,就没想到差这个份上了,我的错。可我们没钱了,只能找组织上帮忙了。
其实这也不算帮忙,花岗现在都在建工业区了,未来多少企业要在那边入驻啊,这也是给省城带来经济效益的。”
江书记配合道,“第一批投资就多达一千多万。”
“是啊,这可是很多地区都没有达到的成就,我觉得我们不该因为外在条件限制他们的发展。”
江书记说话不客气,“我们这是自己争气了,要是因为没有一条好路导致未来发展不起来……”
省城的领导对他们一脸无语。
工业区获得的投资确实是可观,可这不是还在建设吗?也不知道后续情况,现在就来要钱了。
而且要钱也不能和省城市政府要啊,有本事去找省政府要。
他们省城只管省城这地界儿。
赵市长还真是去找省里领导了。但是他没直接开口要修路的事儿,而是来提交宣传拿资料的,想把花岗这个工业区进行宣传。
省里还不知道广地建设工业区了。毕竟当初苏青玉谁都没有找,她自己就给完成了。手续直接办完了。
省里领导拿到这份宣传资料都挺吃惊。
一个地区,竟然也成立了工业园区了。而且还搞的像模像样的,邀请了很多大企业入驻。
他们省里也是成立了工业区的,位置就在省城郊区。地理位置好,而且占地广阔。
但是这个工业区也不是那么好成立的。他们做了很多工作才成立的,事后邀请企业入驻,也是给了很多优惠。
没想到下面也搞工业区了,虽然规模比不上省里这个,但是意义很重大啊。
独立完成招商工作,而且还是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优势的情况下。
省领导高兴极了,“这个工业园区办的不错,云城刚成立就能够有这样的成绩,很不错。”
而且这个工业区还是依靠当地农业发展为基础来的。这就很有想法了,既能带动当地工业发展,也能促进农业发展。
一举两得。
省里领导也愿意宣传这个工业区,想让下面其他地方也自己想办法搞发展,自力更生搞建设。
学学云城花岗区。
省里领导们还把赵市长表扬了一番,表扬他会搞经济。云城刚成为市,就能做出成绩来。
赵市长挺不好意思,这花岗区的发展他可没出上力气。
正因为这样,所以他更坚定的要把这路给修了。
江书记还在省城磨钱的时候,他则在省城待了两天,等省内报纸和内刊上面都进行刊登花岗广地工业区的消息之后,赵市长就乐滋滋的去找省里负责交通运输规划的领导了。
广地工业区都这样了,这路是不是得修?好歹也是咱们宣传的工业区啊,到时候其他人慕名而来,结果连一条好路都没有,是不是会显得名不符实。
然后又哭穷,说起花岗的江书记还在省城申请合作修路。
省里领导也觉得这路该修。
毕竟也是省里的一个有名的地方了,不能差了一条好路。而且下面做得好了,上面不能一点不表示,他们在没有路的情况下都能拉来投资,那他们也不能不给路。
而且听云城这意思,他们自己乐意出钱,只是钱不够。需要和人合伙修。
省里交通厅的厅长就更觉得这路该修了。“这路得修,让交通厅公路规划局把这路线规划一下,划分个分配比例,看看哪些地区该出多少。”
然后想着省里一点不出也不好,“省里这边也会给与一定的补贴。
这可把赵市长乐坏了,激动的对领导表示诚挚的感激。
“云城未来富裕了,一定会好好的回馈组织。”
省城的领导们收到厅里的通知的时候,就郁闷了。
花岗那区委书记还在这里要钱呢,那边就跑省里去把省里领导都给搞定了。
这可真是两边都不含糊啊。
不就是为了一条路吗,犯得着这样吗?
下面这些同志脸皮也特厚了,要钱不要那什么……
即便再不满,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本来就受不了这个老书记在这里闹了,现在上面还开口了,他们能说什么?
只能咬着牙同意修这个路,然后和云城合计一下,双方该出多少。
江书记当即就道,“你们财大气粗,当然要多出点,”
省城这些领导们无语,想着难怪当初都不接受您这老同志,这谁受得了啊。
苏青玉在区里接到了江书记打回来的报喜的电话的时候,乐的不得了,“老书记,我就说了,您这宝刀未老啊。一出马绝对没问题。您能来我们花岗,简直就是花岗的运气。”
江书记咳了咳,“赵市长出了很多力的。主要还是他在上面使劲儿了。你也做出了成绩,上面重视花岗,才同意了。”
“但是也需要您这位老同志在省城使劲儿,给他们压力,他们才能够这么配合啊,要不然上面安排了,他们也能拖着呢。”
江书记立马道,“我不会让他们拖着的,我就住这里了,什么时候钱到位了,什么时候我才回去。”
“行,您放心,区里的小事儿交给我。您就去一心一意去办这大事儿。花岗永远是你强有力的后盾。我们都永远支持您。”
江书记心里舒坦了,觉得自己这阵子没白忙活。也觉得这年轻人还是不错的,至少把他的付出看在眼里。
苏青玉道,“江书记啊,咱们花岗区要修医院,这事儿您知道吧。本来是花岗镇修的,他们也送了计划过来的,可我觉得我们作为区医院,还是要有派头,有实力。所以决定给他们弄点钱。正好这修路的钱能从外面弄点,咱这边就挪点出来修医院吧。我管的这部分钱也不够,可能需要东您那边的。”
江书记:……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工业区到时候人多,外面来的,本地来的,那么多人,没有医院不行。我还准备医院建好了之后,医务人员多了,让他们去各个村给村民们做体检。给他们宣传卫生知识。”
江书记沉默片刻,问道,“这得多少钱,有计划吗?”
“花岗镇的预算是五十万,我觉得至少得一百万。好多仪器我们都要买,科室都要建立,要建就建好。我是准备高薪聘请好大夫回来的。”
啥都要好,要建设大……
年轻人就是会花钱!一点都不知道节省,不要钱不知道要钱的艰难!
第368章
第368章
江书记还真没回来,
就等在省城了,准备等他们批钱之后,带着钱一起回来。
另外他也不想回来看到苏青玉。
怕自己一把年纪气的心口疼。
至于医院那事儿,
他倒是同意了。因为花岗建设工业区之后,经济发展,肯定是需要医院。现在不建,
以后也是要的。
他瞅着长痛不如短痛,早点把钱花了,
免得以后苏青玉时不时的找他要钱。
江书记还没把修路的钱拿回来,花岗工业区的那些企业倒是派人过来搞建设了。
虽然个工业区里面会建设一部分厂房对外招租,
但是还有一部分空地是留着企业自己建的。毕竟每个企业需求不同。
这些入驻之后,
就得拿着钱过来建厂房。
就和苏青玉设想的那样,
企业从入驻花岗的那一刻起,就在各方面影响花岗的经济了。比如各类建筑材料的需求,用工的需求,
倒是刺激了一批工人和包工头。材料商。
生活需求也增加了。毕竟除了建设工业区之外,还要招工人。
有些是本地的工人,有些是从其他地区过来的。这就让花岗的人口数量多了起来。而且还是一批有收入的工人,
这就刺激了需求。
连带着几个镇上有些有头脑的人,也早早的开始做生意了。还有人把生意做到了工业区附近。
苏青玉基本上每隔两三天就往工业区跑一趟,监督他们工作。
这是她成立的第一个工业区,她可不能让这工业区出问题。要不然以后她再邀请可就不容易了。
除了广地之外,其他镇也都在红红火火的搞建设。
花岗镇在得到区里的批准之后,
也开始建设医院了。
按照区里批的钱,他们最起码可以建一个二级医院。
不过苏区长也说了,
配套设施虽然按照二级医院来建设的,
但是医院的范围还是要按照三级来建。以后还是要升级的。
花岗现在人虽然不多,
可一旦工业园建立,再继续招商引资,以后这边的人只会多不会少。
特别是现在已经在修区高中了,医疗配套设施必须跟上去。
花岗就在眼皮子底下,苏青玉倒是不用操心,她考察完广地之后,又去清水酒厂查看。
清水酒厂动工早,所以这会儿已经快建成了,清水都开始招工了。
苏青玉倒是没忘记给清水打广告的事儿,上次她还交代了让清水搜集民间传说呢。
眼见这酒厂要建成了,她也催了那边一趟。
清水负责这事儿的干事立马就把千辛万苦搜集到的小故事拿了过来。
“我就怕搜集的不完善,所以还想多找点。”小干事表示自己绝对没有消极怠工,他很积极的在完成工作。
苏青玉微微点头,看着这上面的一溜儿的小故事,看花了眼。
看着看着就笑了,“清水这传说挺多啊。”
小干事脸一红,“这,这都是大伙儿传的,也没啥根据。”
“传说当然是传的,有根据了就不叫传说了。”
苏青玉仔细的看了几个内容比较丰富的传说。
特别是关于清水泉的传说。
竟然有传说这是龙王爷的洗澡池。
苏青玉扶额,就那么个小池子,龙王爷一只脚都能塞满了。
还传的有鼻子有眼的。
她又仔细看了看,最靠谱的还是清水镇的由来。
传说在很多年前,到处都干旱了,庄稼都旱死了,人也没有水喝了。就在所有人绝望的时候,天上出现了一个神仙,将手里的玉碗往地上一扔,就形成了一汪清泉。
水清澈见底,入口甘甜。而且源源不断的从地底冒出来。永远也喝不完一样。
全镇的人就靠着这泉水活了下来。当时的人就把这泉水称为清水泉,改了镇的名字,叫清水镇。
“神仙水,”苏青玉笑,“这个卖点倒是不错,不过咱不能搞封建迷信。宣传的时候,可以把神仙这一段忽略掉,就称它为,大自然的宝藏。生命泉水。毕竟救了全镇人的生命。”
她又看到下面一个关于酒水的传说。
这传说更让苏青玉眼前一亮。虽然没有那么多神秘性,但是倒是与清水目前要走的路线不谋而合。
这传说是说,清水泉原名应该是清酒泉。之所以变成清水泉,是因为当初清水泉被发现的时候,旁边的碑文上面写的名字已经模糊了。隐约可以看到清后面一个字是三点水。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然后就干脆叫清水泉了。
但是附近的人都觉得应该是清酒泉。
苏青玉觉得这故事好,“可以和之前那个传说合起来。清酒泉之所以变成清水泉,是因为干旱,嗯,虽然没有科学依据,反正就是有这么个意思。”
清水的小干事:“……”
“你们回去让你们那边宣传的同志改改,合计一下,然后给我看看。好了之后咱们就宣传。先在区里传,传开了之后再去外面传。”
小干事麻溜的就跑了。
苏青玉倒是还记得之前在小朱结婚的婚礼上遇到的当了编剧的知青同志。
她按着对方提供的电话,打了个电话过去。
对面一听是苏青玉打来的,惊喜不已。
苏青玉笑着道,“你上次不是说要写剧本吗,我给你提供点素材,关于我们清水的。”
“啊,这个我记得,我最近都开始在思索了。我还准备去你们那边清水走一走。”
苏青玉笑道,“欢迎欢迎,你随时过来都行。”
“苏区长,你太客气了。”这知青同志可高兴了,感觉自己报恩的好时候来了,“您放心,这剧本我一定好好写,到时候想办法拍电视剧。”
苏青玉道,“也不要太有压力,我也只是想让你就地取材,写出好的剧本,能有更好的成就。”
这话可说的人心里感动,这知青更是拍心口的表示自己绝对能办到。
苏青玉倒是也没多说了,她是这么想的,要是剧本不错,到时候她们出资拍摄也不错。就派一步宣传片。
只要宣传做得好,未来清水能够赚回来的钱是不可估量的。
酒水大镇,这得是多大的收益啊。
在清水和花岗的安排下,关于清水泉的传说就这么传开了。
本来这些传说只在当地一部分人嘴里说过,而且也是随口一说。
如今这么认真的传播开了,越来越多的人才知道,原来咱们清水还有这样一个宝贝呢。
这泉水竟然这么有意义,咱们以前竟然都不重视。
大家口口相传,慢慢的全区也传开了。
清水还直接树立起一块大牌子,然后将清水的这个传说写在了进镇的入口。
清水的指示路牌上面还画了古代的那种酒坛子。
这是准备潜移默化的将清水塑造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酒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