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人们弯腰在田间忙碌着,身后半山腰上的庵堂里香火袅袅,飘来一阵阵清幽檀香。
河水自身前潺潺流过,耳畔是农人打谷的动动声和孩童嬉戏的顽笑,没有纷争没有烦恼,这里好像成了独立在世界之外的宁和小世界。
殷乐倒出带来的牌九,“哗啦啦”的玉牌碰撞声十分悦耳。
她招呼着师父师公,还有阿旺,四人凑成一桌,各执一角,把同王老夫人那学来的推牌九教给他们,四个生手一起琢磨着上手打牌。
手边有阿旺提前备好的咸甜口点心,还有冰凉凉的西瓜冰酪,赢了牌吃一口,整个人便都放松下来,沉迷于牌九中,忘却了世俗的烦恼。
直到刘肥领着孩子们抓了鱼带回来,四人这才意犹未尽放下玉牌,生火杀鱼,开始做烧烤。
等把带来的食物都吃光,太阳也渐渐西陲。
伴随着夕阳的暖辉,一家子大大小小开心的同河对岸被烤肉香气勾引前来围观的农家孩子们挥手说再见,心满意足回家去。
而小树林里,兢兢业业盯着人的国师大人,不但又饿又渴,还被蚊虫咬出好几个大包。
亲眼看着秦瑶一家回城,确定她仍保持中立,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742
先生您坐稳咯
接下来的两天,刘季都没有去国师府,美其名曰养病。
但也不敢饿着老师的肚子,休息两日后,便又开始了去国师府给公良缭的做饭日常。
至于北蛮使团那边,在见识到刘季的找打狠人行为后,司空见也没有再安排过去。
当然,这里面的主要原因还是秦瑶,就目前阶段来看,招惹一个实力强大的中立人士,其实是很不明智的选择。
既然秦瑶不愿意参合进来,一切讨好也都没了意义。
司空见现在除了隔三差五的给秦瑶家送礼之外,没有再继续搞什么小动作。
不过他现在也没空去想如何顶替刘季上位的事了。
中秋前夕,北蛮传来消息,惠阳郡主顺利产下一子。
此消息一出,整座京都都沸腾了。
这可是蛮王的第一个儿子,按照北蛮的规矩,这便是将来的王位第一顺位继承人。
有了这个孩子的存在,盛国与北蛮之间的和平至少还能维持很多年。
如果这个孩子成为下一任蛮王,那盛国与北蛮的关系,将来到前所未有的紧密时期。
不管是对北蛮人来说,还是对盛国百姓来说,和平,都是一个值得庆祝的事情。
更不要说皇室了。
惠阳郡主本就是百里家第三代中最得宠爱的长孙女,如今又生下第一位四代子孙,直接全了圣上圣后四代同堂的美好祈愿。
圣上狂喜,于殿上绕柱三圈,即刻下旨大赦天下,为小王子积福。
并赐名羲,特派使者连同诸多贺礼,一并送至北蛮王廷,祝贺蛮王与大阏氏喜得麟儿。
为庆祝北蛮与盛国的友好邦交,圣后特在宫中设宴,宴请百官与北蛮使团,共赏中秋。
被禁足的太子借了外甥女的光,终于解除了禁足。
但对解禁的太子来说,眼前的局势却令他更加迷茫了。
短短两月,国师与他手下心腹白鹤之间的关系,居然呈现出剑拔弩张之势。
不过这些事情对秦瑶这个小老百姓没什么影响。
满皇都都沉浸在节日与两国邦交友好的喜气中,这个中秋节,过得格外的热闹。
倒是国师府濮院那边,因为国师入宫赴宴,府内没剩下多少人,显得有些冷清。
为了过好节日,秦瑶一家八口外加一个刘肥,一起准备了一整个白天。
五个大人四个小孩,分成两组。
阿旺刘季刘肥带着大郎三郎一组,负责做月饼和其他祭月贡品。
秦瑶和殷乐带着二郎四娘一组,负责手工部分,自制花灯。
忙碌一整个白天,到了傍晚,看着院里绳子上挂着的大小花灯,还有八仙桌上一盘盘的月饼和贡品瓜果,众人只觉成就感满满。
若是往年在刘家村,中秋节一家人吃顿团圆饭,吃两个月饼,便是过节。
京都人的中秋节花样却很多,要办祭月仪式,还要赏花灯、猜灯谜、放河灯。
节日没有宵禁,夜里紫微宫下的护城河边,还有商会老板们请来的打铁花、点天灯、杂耍班子等等娱乐活动,让这份热闹一直持续到天明。
往日大家娱乐活动少,所以一碰到这种大节日,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三月幼儿,就没有不积极的。
秦瑶家也不例外,孩子们早就同隔壁邱家、还有对门巷子王家的孩子约好,祭月结束后一起去看打铁花。
这还没开始祭月呢,家门外便传来一阵阵的喧闹声,让秦瑶能清楚的感受到城内百姓们的迫不及待。
家里家外一片浓浓的节日氛围,刘季却觉得缺了点什么。
突发奇想,把正带着孩子们点灯的秦瑶拉到角落里,嘿嘿讪笑两声,弱弱问:
“娘子,你说我们要是把老师偷出来一晚上会怎么样?”
秦瑶意外的瞅他一眼,你确定想这么做?
刘季狂点头,感觉兴奋又刺激。
秦瑶无奈的摇摇头,认真思考了一下,这大过节的,还是中秋团圆节,公良缭一个老头孤零零的待着,确实有点可怜。
司空见入宫赴宴,不到下半夜应该回不来,国师府正是守卫空虚之时。
“只出来一晚上,好像也不是不可以。”秦瑶轻笑道。
夫妻两对视一眼,说干就干。
“老四,我们出去一趟,很快回来。”刘季朝院里的刘肥叮嘱道。
他们夫妻不在家,这小子就是最大的长辈了,得把孩子们照看好。
虽然大郎兄妹四个表示自己现在已经长大了,并不需要照顾。
但是,还是意思意思叮嘱一下才有当爹的样子!
在家人们疑惑的注视下,秦瑶把马车驾出来,刘季跳上车辕,接过马鞭,一甩缰绳,夫妇二人兴奋的朝着国师府去了。
车停在国师府后门,往常守在这里的守卫果然已经不见踪迹。
刘季敲了敲门,光明正大的报上姓名,说自己来给老师送几个月饼就走,成功进入国师府。
而在众人看不见的地方,秦瑶几个轻松起跃,顺利抵达濮院附近。
意料之中,司空见还是留了不少高手把守在濮院四周,秦瑶一个个绕背敲晕,完事~
吱呀一声,刘季将大门打开,把一脸震惊的公良缭推了出来。
夫妇二人,大摇大摆,如入无人之境,来到后门,敲晕守门下人,就这么轻轻松松将公良缭连人带轮椅一起塞进马车。
全程,因为高度紧张,且不知弟子夫妻两到底在干什么,公良缭一声不敢吭,生怕被国师府的人发现害了两人。
直到马车车轮转动,与地面摩擦发出咕噜噜的声响,公良缭这才猛的一下回过神来。
可他还没来得及张口问他们是不是准备带自己逃跑,就听见秦瑶叮嘱:“先生,您坐稳了!”
唰的一下,马车便在街道上奔跑起来,吓得公良缭赶紧扶住两侧窗框,内心闪现出无数种自己三人被人追杀的可怕场面。
老头浑身一激灵,手狂拍车厢,大喝道:“停车,快停车!”
刘季一听老师这语气就知道他误会了,忙钻进车内解释道:
“今天中秋,我们来接老师回家过节,过完节还把您送回来,你别担心,我们不会因为您让自己受到牵连的。”
公良缭嘴角一抽,到底是放下心来。
他撩开车帘往外看,满街的节日装扮,大街小巷里都是面带笑容张罗着祭月的百姓们。
老头睁大了眼睛去看,舍不得眨眼。
活着,真好啊。
743
祭月
“回来啦!”
四娘和三郎看着巷口驶来的马车,忙朝院里大声喊道。
兄妹俩穿着颜色面料都一样的薄纱褙子和小裤,梳着一样的双包髻,系着同色的秋叶黄绳结,同时探头,一左一右,正好对称,好像两个小门童,看着就喜气洋洋。
殷乐闻声快跑出来,一手一个,狠揉了揉那两张肉乎乎的小脸,恨不得咬上一口吃进肚子里。
阿旺等人也随后迎出来,看着停下来的马车,好奇秦瑶夫妇俩到底干嘛去了,说好很快回来,结果一去就是半个时辰。
秦瑶当先下马,把后车门打开。
“阿旺过来搭把手。”秦瑶招呼道。
阿旺快步上前,就见敞开的后车门里,公良缭正一脸尴尬的坐在轮椅上,身旁蹲着刘季,正费劲的想把他从车上推下来。
“先生!”
阿旺惊了,再看仿佛只是出门去接了个普通朋友过来的淡定夫妇俩,心里咯噔一下,赶忙四处张望了一圈,确定没什么眼线探子之类的,这才放心。
挥挥手,示意手不能提的大老爷下来,自己钻进马车车厢,直接把公良缭背下来。
秦瑶把马车交给刘季去处理,抬下沉甸甸的轮椅,紧跟着进了院。
家中众人看到公良缭,一个个嘴巴张成了o形。
但很快便生出默契,迅速忙碌起来。
刘肥二话不说跑去帮刘季将马车拉走,二郎三郎四娘忙跟进院,找出木板垫在家里的台阶处,方便公良缭上下。
又给他倒热茶,递糕点,好让老人家压压惊。
二郎较为细心,已将阿爹书房榻下的干净恭桶搬到偏门口,随时方便取用。
大郎和殷乐留在大门口,两人做贼似的,一左一右把屋前屋后全部转了一遍,遇到邻居询问,一边按捺下心中紧张,一边一本正经的解释说,爹娘把乡下的远房亲戚接来一起过节。
邻居们有些诧异,没想到秦娘子一家在京城还有亲戚呢,纷纷夸了两句孝顺之类的客气话。
直到确定无误后,殷乐和大郎这才关上大门,返回家中。
公良缭坐在正厅门前的走廊下,看着为自己忙前忙后的秦瑶一家子,眼眶发热。
老头有点受不了这场面,忙端起热乎乎的茶水佯装浅尝,用那蒸腾的水雾掩盖自己眼底的动容。
片刻后,又恢复了往日淡定高深的模样。
夜幕来临,院中各种颜色艳丽的花灯已经点亮,把院内众人的脸映得五颜六色,氛围感拉满。
秦瑶回首望了望身边这些人,冲公良缭微微颔首,转过身来,面对供桌,浅笑道:“开始祭月!”
虽说是意思意思就行了,但仪式正式开始后,家里大人孩子都是一脸的庄严肃穆。
公良缭经验充足,在旁指导。
先由秦瑶夫妇执香上前祭拜天地神灵,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再由家中诸人,由大到小,依次上前叩拜祈愿。
最后礼成,由家主持刀将准备好的大月饼分与家人共食,每人食用之前,都要说一句与中秋、明月等有关的吉祥话。
刘季这个显眼包,自然是不会放过这种显摆的机会,一口气说了好大一串,把二郎都说急了。
毕竟规定了不能跟人说一样的,他阿爹每多说一句,他这边就少一句。
幸好,二郎找到了他爹的克星,一句可怜兮兮的“阿娘~”,刘季立马挨了个爆栗,被迫中止。
他倒也不气,嘻嘻哈哈笑着,挑衅的看着二郎。
二郎冲得意的抬了抬下巴,一手端着月饼,一手背在身后,把架势做得十足,这才仰望天上明月,摇头晃脑的说:
“月满中秋,福气满满,团圆美满,吉祥安康!”
刘季稀奇的嘿了一声,不怕事大的怂恿道:“再来两句。”
来就来,他可不怕。二郎闭上了眼,继续道:“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三郎四娘超级给面子,拍掌叫好。
“二哥真厉害!”
“二哥真聪明!”
刘季嘁了一声,还要怂恿,秦瑶睨他一眼,这才收敛。
余下众人,虽没刘季和二郎说的这么多,但也都各自说上一句,将带着祝福满满的月饼吃进肚子里。
祭月完,就可以正式开饭了。
阿旺刘季刘肥几人忙活了一天,做出十二道菜,四冷四热四甜四汤,虽然没有精致的摆盘,但包含了家里每个人最爱吃的菜,大人小孩都吃得开心。
大家并没有特意去招呼公良缭,就如同往常在村里一起用餐时一样,说着自己最近的趣事,聊着未来的理想,时不时问上老人一句,得几句点拨,豁然开朗。
“咚咚咚!”
大门被敲响了。
门外传来王成阳那小子的大喊声:“刘大郎刘二郎,快点出来我们去看打铁花啦!”
还有邱家孙女激动的拍门声,“四娘四娘,你吃完饭了吗?我阿爷带我们去看杂耍。”
“阿娘!”家里几个孩子立马激动的站起来,齐刷刷看向秦瑶,满眼期待。
秦瑶豪气的一挥手,“吃饱了那就走吧!”
示意阿旺殷乐刘肥三个先和孩子们一块儿去,她和刘季推着公良缭在后跟着。
毕竟人带出来时是好好的,也得好好送回去。
公良缭哭笑不得,但也不禁期待起来。上次这般热闹的中秋节,好像已经很模糊了。
得了爹娘准许,大郎兄妹四个立马跨上各自的小布袋,带好了零花,出门与小伙伴汇合,往护城河那边赶去。
大孩子牵着小一点的孩子,身后又有阿旺等人跟着,秦瑶和刘季不用操心他们,可以推着公良缭慢悠悠的逛。
起先人还不多,等到了护城河附近,人挤人,肩挨肩,轮椅已经推不进去。
刘季心急啊,垫着脚使劲往前探,只能看到一片黑压压的人头,还有飞溅起来的金色铁花星子。
看不见是最好的,这看到了一点点火星子,勾得他心痒难耐。
可推着轮椅又过不去。
公良缭说算了,远远看看也挺好。
刘季不行,转着脑袋四处看了看,突然发现一个绝妙之地,抬手往东南上方一指——是京城里最高的一座楼,繁楼。
秦瑶顺着他的手指看去,自信笑着说:“我懂了。”
刘季一呆,他还没说啊,她就懂了?
等等,不对,她到底懂了什么啊?为什么笑得这么诡异!
秦瑶勾唇邪笑,向身旁这对师徒探出了魔爪......
片刻后,三人刚刚带过的地方,只剩下一只孤零零的木轮椅躺在角落里。
而被秦瑶一手一个,直接扔到繁楼屋顶上的师徒两,看着下方一大片一大片盛开的绚烂铁花,抑制不住的激动搓手,真刺激啊!
刘季:我娘子就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