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的事情,洪宝珠一概不知。她的几个哥哥们,也没有一个是读书的料。所以无论是东都书院发生的事也好,青龙书院的事情也好,她很少听说。
沈玉容故意扯到读书上,又是打着沈长寅的名头,裴济自然多说了几句。这说几句话的功夫,少说也得费一刻钟的功夫。
饶是裴济遗憾未能同洪宝珠说上话,也不得不就此别过。
接下来的一路,洪宝珠一直在听沈玉容说话。沈玉容说的都是两家侯府的事,初时洪宝珠还听得认真想多了解一下侯府之事。只是听着听着,便是她再心粗大条,也听出一些不对来。
这位沈家二姑娘言语中无一不显摆自己和裴家的熟稔,好像在炫耀一般。即使这般,洪宝珠还是未多想。
两人一进水榭的院子,裴元惜立马明白母亲的意思。
她和沈玉容很生,除了客气并无其它。
沈玉容没有来过水榭,一双眼睛转得倒是挺快。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打量一遍,暗道这位新的二表姐果然受宠。
同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不过是几个月前这位新二表姐还是个傻女。她还记得那些这个傻子被裴元君罚站在院子里的事。
这才多久的功夫,竟然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洪宝珠一进水榭,顿时觉得自在多了。她向来随意惯了,猛不丁要装成大家闺秀一般可把她憋得难受。
她重重呼出一口气,爽快地坐在裴元惜的身边。
沈玉容见状,露出嫌弃的表情。
裴元惜将沈玉容的表情尽收眼底,再一看毫无察觉的洪宝珠不由微微叹气。洪宝珠一无所知,碍于沈玉容在也不太好说私己话,看上去有些郁闷。
沈玉容倒是话多,瞧着那些没有见过的东西不停问。待得知那些东西都是皇帝的赏赐时,不免生出嫉妒之心。
几人心思各异,没多时下人禀报说四姑娘求见。
“还不快将人请进来。”沈玉容道:“一家子姐妹,哪有什么求见不求见的。二表姐你说是不是?”
裴元惜不冷不淡,像是对那下人道,“祖母让四妹妹跟着嬷嬷说规矩,无事不要出来。我眼下脱不开身,哪有功夫招待她。你同四姑娘讲我这里今日有客,改日我再见她。”
那下人应声而去。
沈玉容胀红着脸,这个傻女是故意不给自己面子。“二表姐,我和元华有段日子不见,我想同她说说话。”
她以为自己这般一说,裴元惜定会卖她面子。
哪里裴元惜不冷不淡,“既然沈表妹想和四妹妹叙旧,何不去四妹妹那里说话?”
“二表姐,元华是你的妹妹。就算她是个庶女,那也是侯府的姑娘。同是侯府的姑娘哪有什么三六九等,还非得你有空才能见她。我知道你心里对所有人都有气,可你也不能如此不顾体面,将自己的妹妹拦在门外不让进。”
沈玉容昂着头,一副理直气壮义正言辞的模样。
洪宝珠瞠目结舌,这位沈二姑娘是吃错药了吧?哪有人在做客对主人指手画脚的,再是亲表妹也不能如此。
“沈二姑娘,这便是你不对了。你没听到元惜妹妹说裴老夫人交待过裴四姑娘无事不要出门,她哪里做错了?”
“洪姑娘,这是我们的家事。”
沈玉容的话让裴元惜气笑了,她似笑非笑地看着沈玉容,“沈表妹倒是不把自己当外人,既然如此四妹妹那里便由沈表妹去安抚吧。”
说完也不等沈玉容说什么,直接让人送客。
沈玉容胀红的脸转白,可谓精彩纷呈,当下气得一抬下颌,“走就走,二表姐要记得今日之事,以后莫要后悔。”
她怒气冲冲出水榭,听下人说当真是和裴元华走了。
洪宝珠咂舌不已,“你这个表妹真有意思,我同她来的时候碰到你哥哥,她一时嫌路上的太滑,说你母亲太过心善才让下人生出怠慢之心,一时又嫌你家园子里的银杏树碍事要换成松树。她倒是脸大,这是不拿自己不当外人。”
很显然,洪宝珠还未看透一切。
裴元惜看着她,“洪姐姐,你还没有看出来吗?她是故意做给你看的。”
“我?”洪宝珠一脸不解,沈二姑娘为什么要做给她看?她和沈二姑娘素来没有交集,对方为何要这么做?
“洪姐姐,或许我们侯府对你而言并不是一个好归宿。”裴元惜叹息道,门当户对两情相悦是难得,但过日子又岂是那么简单的。
便是这个时候,洪宝珠还没反应过来。那张明丽的脸上尽是茫然,完全不知道裴元惜为何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元惜妹妹,你不愿意我和你哥哥……”她紧锁着眉头,欲言又止。
裴元惜再次叹息,“洪姐姐,我哥哥是个很不错的人。可是他是庶子,而我母亲是嫡母。自古以来,有哪对嫡母庶子能真正情同亲生母子。”
洪宝珠的脸慢慢变白,话说到这个份上她再听不明白,那她就是真蠢。所以这一切都是裴夫人的意思,对方不满意自己。
“元惜妹妹……我……”她想说些什么,又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裴夫人是元惜妹妹的亲娘,元惜妹妹能对自己说这些话已是难得。
她的情绪瞬间低落,就知道自己想得太简单。以前母亲总担心她婚事艰难,不正是因为她名声不好吗?
裴夫人不满意自己也是人之常情,不过是因为父亲同裴侯爷交好,她自己又同元惜妹妹交好才生出的错觉,以为自己能够嫁给裴世子那样的男子。
她眼眶微微发红,竟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裴元惜送她离开的时候,她已经平复很多,还有心情同她玩笑。只是她越是故意在笑,那笑就越勉强越难看。
“洪姐姐,不想笑就别笑。母亲那里我会劝说,父亲那里我也会去说的。我是真心诚意想和你成为一家人。不过世事无常,谁也无法预料后事。”
洪宝珠紧紧拉着她的手,低声说了一句谢谢。
轩庭院那边,洪夫人一直含笑听着沈氏和顾氏说话,时不时插上一两句,大多时候说不上话。等到洪宝珠回来,当下与女儿一同告辞。
顾氏得知自己女儿去了裴元华那里,目光有些闪烁。
沈氏假意要送洪家母女,被洪夫人一句留步便重新坐下去。最后送洪夫人和洪宝珠出去的是裴元惜,一路上洪夫人都在夸她。
她笑得腼腆,目送她们上了马车之后再转身。
一转身,脸色瞬间淡下去。
母亲摆出如此姿态,摆明是不同意这门亲事。说不同意都是好听的,应该是看不上才对。母亲这么做,未曾考虑过父亲同洪将军的交情,也不曾在意她和洪宝珠的交情。
她淡着一张脸返回轩庭院,在门外隐约听到顾氏的哭声。
顾氏心里苦,有苦无处言。
自打小姑子女儿被换一事揭穿,婆母生了一场大病。那病是心病,吃什么药都不管用,最后无法他们只能把婆母送到庄子上去散心。
天气转冷之时,婆母自己回来了。
这一回来不要紧,简直是像变了一个人。因为日夜哭泣伤了嗓子,那嗓子变得又粗又哑。人也瘦了许多,瞧着像是脱了相变得十分刻薄。
自从婆母回来,她就没睡过一个好觉。婆母成天怀疑这怀疑那,好像府里上下没有一个好人。她每天忙着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官司,不知发卖多少下人。
府里的下人也跟着提心吊胆,生怕被发卖出去。她是焦头烂额,侯爷也好不到哪里去。婆母不仅让她天天立规矩,侯爷也要早晚去请安,一个不顺心婆母是又哭又闹。
更让她心寒的事,她天天去立规矩还被婆母说道。说她料理内宅不当,说她不贤惠不孝顺。这才多长时间,婆母就往侯爷屋子里塞了四个通房。
前几天婆母不知哪里发疯,非要逼着她来裴家提亲。说元惜可怜,让他们要好好疼爱这个可怜的孩子。
还说元惜本来就是要嫁给寅哥儿的,这事不能拖。
她心里又苦又气,东都城谁不知道元惜和大都督的事。此时上宣平侯府提亲,那岂不是把昌其侯府架在火上烤。
说实话她对小姑子是有怨的,幸好小姑子还算顾着娘家想让玉容嫁过来。玉容是嫡次女,一般世家不会聘为主母。因着玉容同裴济相差好几岁,她从未往这方面想过。
一听小姑子有这个意思,当下喜出望外。
眼见着裴元惜进来,立马擦干眼泪。
这时沈玉容也回来了,脸色不是很好,看到裴元惜时还摆着架子。顾氏生怕女儿惹到裴元惜不高兴,从中说了不少的好话。
母女二人告辞后,轩庭院只剩沈氏和裴元惜。
“母亲,你为何要这么做?”裴元惜问。
“元惜,你要知道母亲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裴元惜望着她,她的目光悲伤无比。那悲伤之中有着委屈和被人不理解的难受,好像在痛心女儿对自己的误解。
“母亲,你真的是为我好吗?”母亲明明知道自己和洪姐姐要好,既然是为她好,为何要反对这门亲事?
沈氏眼中的悲伤更甚,“我知道你必是以为我向着娘家。我为什么更属意你玉容妹妹,还不是为了你。你眼下是同洪姑娘交好,你哥哥表面上对你也是疼爱有加。但是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他们是不是真心待你?他们再亲也比不上你嫡亲的表妹。以后有你表妹在,便是母亲不在了,这个娘家也是你的倚靠。”
裴元惜完全感受不到她的良苦用心,顿觉得讽刺无比。嫡亲的表妹?嫡是嫡,亲却是未必。想到沈玉容之前隐约有了长嫂的姿态教她做人,她只有一声冷笑。
“母亲,你也说人心隔肚皮,你又怎知玉容表妹会听你的话?”
“她是你嫡亲的表妹,我是她的亲姑姑,她不向着我们还能向着谁?”
“她向着谁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她不会向着我。你可知她今日做了什么,又说了什么?”裴元惜微敛着眸,遮住那满眼的嘲讽,“她教我要友爱四妹妹,还说母亲你治下不严,咱们侯府的下人惫懒。她对咱们园子那几株银杏很是不喜,想换成松树。”
沈氏脸色微变,“她……真这么说过?”
“这些话确实是她所说,且那说你治下不严的话还是当着哥哥的面说的。”
沈氏脸色难看起来,侄女当着庶子的面说她,委实有些过份。“她小孩子心性,说话没遮没拦。你莫同她一般计较,我会让你舅母好好说她。”
“母亲,你真以为同沈家结亲是一个好主意吗?”
“当然,那可是你嫡亲的舅舅家。”
亲上加亲的姻缘,当然再是妥当不过。
裴元惜缓缓抬眸,认真看着自己的母亲,“世家嫡母都有自己的治家之法,母亲是嫡母哥哥是庶子,嫡母将自己的侄女嫁给继承家业的庶子确实是一个好主意。可是母亲你有没有想过,若你执意给哥哥娶一个他不想娶的女子,他难道不会心生怨恨吗?”
沈氏冷了脸,“自来婚姻之事都是父母之命,他一个庶子,我能将娘家嫡出的侄女嫁给他,那是他的福气,他还有何不满?”
裴元惜很平静,似乎并不意外母亲的想法。母亲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她,其实并不完全是。母亲执意想将玉容表妹嫁给哥哥,表面上看是拉拢庶子,实际暗藏心机。
玉容表妹才十二岁,离可以大婚之龄还有好几年,也就是说哥哥要等好几年才能成亲。迟则生变,几年时间谁知道会生出什么事端。
“母亲,这也是父亲的意思吗?”她问。
“元惜,在你心中我始终比不上你父亲吗?”沈氏的面上又现悲苦,“儿女婚嫁一事,本应主母做主。母亲事事为你,你为何不明白?”
事事为她吗?
她苦笑,“母亲,虽说婚姻大事父母作主,我以为如果你真想日后同哥哥好好相处,最好还是过问一下他的意思。”
便是不为任何人,母亲也应该同哥哥处好关系。
沈氏悲苦生泪,“说到底,在你心里母亲永远是个外人。我身为嫡母,难道还没有替庶子做主的权利吗?你向着你父亲也就罢了,你连庶出的兄长都护着,偏偏同我这个母亲生分,你可知我的心里有多苦?”
这可是她的亲生女儿,竟然如此和她离心,她活着是为了什么?
她听到女儿说让她好好休息,看到女儿毫不犹豫离开的背影,突然怨从心生泪如雨下。忆起往昔轩庭院里的母女和乐,再到如今的疏远离心。
有那么一瞬间,她好希望所有的事情都不曾改变。哪怕错了也好,她若是一直不知道该有多好。
“元君……”她无意识唤着。
裴元惜身形一顿,并未回头。
第78章
你这招不行
母女二人,一人在屋内一人在门口。沈氏身体微僵,脸上的苦涩如同定住一般。她无措地看着女儿的背影,嘴唇嚅动着。
又自责又羞愧。
“元惜,我……”
她刚才是真的想元君了,但她想的不是后来的元君,更不是如兰生的那个孩子。她想的是以前自己疼爱的元君,那个被自己养大的孩子。
那些美好的过往,她不敢回想。每想一次,又是愧疚又是难受。没有人能理解她,她有时候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到底要怎么做。
裴元惜微微叹息,“母亲,你若是想元君,便派人接她回来吧。”
沈氏闻言猛烈摇头,“元惜,你误会母亲了,母亲没有那样想。母亲只是想起过去,以前元君还是一个很好的孩子。”
以前很好的孩子,后来为什么会成为那样?
“母亲。”裴元惜慢慢转身,望向她,“你不必在意我的,我无论怎样都好。你也不用替我打算,你想如何便如何。”
这句话实在是戳人心窝子,沈氏感觉自己的心像被软刀子割肉一般,一下一下明明没有见血却痛不欲生。
还说不是生分,这般隔心的话都说得出来。
她悲声凄切,“我怎么有不在意你?你是我的女儿,是我十月怀胎九死一生生下的孩子。谁能知道那些人包藏祸心,让我们母女生生分离十五年。母亲一想到你十五年来受的苦,恨不得替你承受。”
自从那件事后,她没有一日真正开心过。可是她现在连个恨的人都没有,如兰死了平珍死了,曾太妃也死了。
她要怎么做才能和自己的亲生女儿亲近,“我多想补偿你,我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你。我都为了你,你为何不明白我的苦心?”
“母亲真是为了我吗?”裴元惜的声音极轻极淡。“母亲可知我要的是什么?可能母亲你自己都没有察觉,其实你一直拿我和元君比较。”
沈氏想否认,但她张不开口。她确实在心里比较过两个孩子,那种比较无处不在。元君让她失望时,她庆幸自己的亲生女儿没有长歪。亲生女儿同她生分时,她又会想起以前同元君的那些美好过往。
有时候她痛恨自己的摇摆不定,可是陈家主说她没有错,因为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人心肉长,在心上生了根的感情岂是说断就能断的。
“元惜,母亲没有办法……我养了她十五年……”
“所以母亲,你想如何便如何,不用顾忌我。”
“怎么可以?”沈氏哭出声来,“我怎么能不顾忌你,你是我的亲生女儿!我就想为你多做一些事,盼着你以后一生无忧。难道你连这点机会都不肯给我吗?你这是在生生剐我的心哪!”
裴元惜慢慢走过去,递了帕子给她。
她一把拉住裴元惜的手,泣不成声,“元惜……要是母亲什么都不为你做,母亲真不知道自己要怎么活下去……”
“母亲,如果我求你呢?”
“你……求我?”她惊愕地睁大眼,泪水还在眼眶里打转,“你就这么不愿和我亲近吗?你宁愿求我也不肯我帮你,为什么?”
裴元惜低声叹息,“母亲,有些事不是谋划周全便能高枕无忧的,甚至有时候什么都不做比做什么更好。我不让你帮我,是为你好。”
“为我好?”沈氏眼眶里的泪水滑落,“我身为一个母亲,什么都不能为自己的女儿做,你说这是为我好?你分明就是不信我,你觉得我让济哥儿娶玉容是出于私心。说到底你根本没有把我当成你的母亲,你宁愿同外人亲近也不肯和我说心里话。你这样伤我的心,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她满眼都不是人理解的委屈和痛苦,在她伤心的目光中,裴元惜知道自己无论说什么都没有用。
人活着是为什么?
难道是为别人而活吗?
“母亲,正如你希望我过得好一样,我也希望母亲以后能过得好。所以母亲,你不用为别人而活,你只要为自己而活便是对我最大的帮衬。”
很可惜,她听不进去这样的话。
她捂着心口悲伤无力地靠在椅子上,“元惜,到底要母亲怎么做,你才明白我的苦心?”
院子上攀爬的蔷薇已经凋谢,那些乌褐的枝干错综复杂地缠在院墙上,像极宣平侯府理不清的过往。
瑟瑟寒风中,裴元惜的身影显得单薄又孤独。风卷起她额前发,不时撩扰着她。她裹在暖和的斗篷里,心下却是冰凉一片。
母亲说为了她,真是为她吗?
李姨娘一死,横在母亲和元君中间的那根刺便会消失。人心最难懂,也最是奇怪。有时候再恨一个人,当那人去世后仿佛所有的恩怨都会被带走。
随着人死灯灭,似乎又念想旧日的好来。
母亲方才悲痛之中唤的是元君的名字,那是因为相比自己这个女儿,她更怀念元君的好。那好会随着时间慢慢放大,到最后在母亲的心里只剩下元君的好。
半路母女,始终敌不过一手拉扯大的母女之情。
原本她不应该难过的,但不知为何依然难免惆怅。这惆怅丝丝绕绕,一时间竟然有些挥之不去。
直到一掀内室的帘子看到那随性而坐的少年,听到对方欢喜的声音,这惆怅才像是如雾遇水一般,倾刻间消失不见。
“娘,你这副护膝是做给我的吗?”商行宝贝地捧着还没做到一半的护膝,一脸孺慕和开心。那护膝针脚如蜈蚣腿,极为难看。他却视若珍宝,看上去又稀罕又不愿放手。
裴元惜难掩羞赧,实在是为自己的女红汗颜。
“这个不是给你的。”
商行闻言,顿时有些不高兴。他微微噘着嘴,不太甘愿地把护膝放回去,眼神很是失望和难过。
裴元惜又好笑又心疼,“这副是我练手的,你看这针脚多难看。等我做熟了,针脚也好看了,再给你做一副好的。”
少年双眼一亮,重新笑得像个吃到糖的孩子。就知道娘最好,娘最疼她。好的东西都是给他的,不好的练手的是给爹的。
不过这话他可不会告诉爹。
“娘,最近天冷,我觉得有点冻脚。”他跺着脚,脚上那双厚皮靴子看上去十分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