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满朝文武也没想到新登基的皇上说走就走,只干脆利落的留下了一个小太子监国。
就上了个早朝将事情一交代,人就带兵去了北境。
大臣们都蒙圈了!
下朝后,宁晚去御书房见老大,听说他昨晚只睡了没两个时辰,就跟着墨泽上早朝,回来后又继续看奏折。
她看着少年不知疲倦的面孔,心疼道:“奏折这么多肯定看不完,要不然先补个觉再看?”
老大读书的时候就是个拼命的主,如今墨泽将整个天下都暂时托付给了他,少年拼起来更是不分昼夜。
宋承煜一身便服端坐在那里,从堆积成山的奏折里抬起头道:“娘,我看完就去睡。”
宁晚看着那奏折一本又一本,实在不像短时间内能看完的。
她皱着眉道:“怎么这么多奏折?之前你爹帮前皇上批奏折的时候也没这么多啊!”
宋承煜淡淡道:“新皇登基随之而来的事情比较多,都需要着手准备。不止是我,六部尚书也刚议事完离开。”
宁晚想想也是,只是她太心疼这孩子了:“娘能帮上你的忙吗?”
第397章
俩少年奇批奏折
宋承煜刚想说没有,但又怕娘觉得不开心,便将刚刚看的一个奏折,顺手便递给了她:“娘,您可以看着这个。”
宁晚就是冲动一说,没想到还真能帮上老大的忙,她接过奏折一看,发现这折子好奇怪。
上奏人是京城附近一个叫长宜的地方,有个姓蒋的知府想降职入京,奏折旁边还有一张这位蒋知府的生平介绍,有一处介绍倒是吸引了宁晚的目光。
这位蒋知府自十七岁中榜眼后进了翰林院,不过没多久便自请离京了,更令人奇怪的是他如今已经三十有余,家里却尚无妻妾子女。
宁晚又接着往下看这些消息,这才知道……
原来,他就是宜妃当年偷偷喜欢过的那个少年。
那人离京的时间和宜妃入宫的时间一致,宜妃说那人应该连她是谁都记不得,更谈不上什么喜欢。
可宁晚看这如此急的奏折,宁愿降职也要入京,怎么这么像是奔着宜妃来的?
她朝宋承煜问道:“这才一天,你就把这些都查清楚了?”
宋承煜淡淡道:“宫里的暗卫很好用。”
从他收到这份奏折,待到查清他的来意,总共没用了几个时辰。
这个速度确实很快。
宁晚又翻了翻折子,道:“那……同意这位蒋知府进京吗?”
后妃随皇子一起迁出宫外之事不过才一夜时间,这位蒋知府的奏折就来了,想来是一直对京中的某事或者某人多做关注。
宋承煜道:“朝廷没有降职入京的先例,不过蒋知府如今已是从四品,正四品便可来京做京官。”
“蒋知府在任期间屡破奇案,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以他的能力可升至正四品京官、上任都察院的佥都御史一职。”
他说着便接过宁晚手里的奏折,写了俩字回复:不批。
宁晚:“……”您可真是会玩心跳。
那蒋知府估计看见被拒的奏折一定十分难过,然后难过之后便含泪收下京官任命书……
宋承煜做起事来也快,很快又接着批了好几道奏折,但那高高的奏折还是一摞又一摞。
宁晚突发奇想道:“要不然你找些人帮你批呢,而你只负责检查他们批的结果,若批的不好你再去修改,如何?”
“或者你让翰林院的人来帮你想说辞,同不同意后的词都让他们来组织语言,这样又能省下一些功夫了。”
宋承煜觉得娘的这两个建议都挺不错,但当下朝中并无哪一个可以帮他批奏折的人选,大舅倒是合适,但由于身份在这恐多有不便。
翰林院掌院学士那边这几日也在忙活新帝登基的相关事宜,还得再换人找找……
宋承煜思索了一会儿,便朝旁边的小太监道:“让翰林院的沈编修进宫来。”
“是。”
宁晚一听,噗嗤一声笑了:“还是好兄弟并肩作战比较顺手啊,有沈睿帮你,娘估计你们会处理的很快。”
宋承煜嘴角勾起了一个弧度。
沈睿从翰林院赶过来的时候,身上的官服都穿的端端正正,他一路上酝酿好了情绪,正打算上前来句叩见太子殿下。
就被宋承煜打断道:“快点过来帮忙。”
沈睿被这个一点都不见外的语气给噎到了,他连忙大步上前道:“殿下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宋承煜听见他这句殿下,也没多说什么,只将他指到收拾好的桌子旁道:“坐那,帮我看奏折。”
沈睿一听,脚下没站稳,差点没一头摔地上!
他结结巴巴道:“殿下……我……臣……这不合适吧!”
他一个七品小官,哪里能帮太子看奏折,宋承煜是不是有点太看得起他了!
宋承煜将自己桌上的奏折,一摞又一摞的抱了过去给他:“你把这些奏折筛筛,有废话的奏折你自己想词回了。”
沈睿见着一摞又一摞的奏折过来,认命道:“行行行,我先筛一遍,祖宗你别搬了,我来搬就行!”
宋承煜听见这熟悉的语气,瞥了他一眼,道:“速度点,今天批不完不能睡觉。”
沈睿看了看他桌上堆积成山的奏折:“……”他看今天是睡不了了!
不多时。
门外的小太监,便听见殿内两人的声音传来:
“我以为你让我筛奏折是要分类呢,没想到还真是要筛废话奏折,这些大臣上这种奏折是都脑子进水了吗?”
“嗯。”
“有给太子、皇后请安的也就算了,这要给你们送土特产的是什么鬼?他不能直接送来吗??”
“所以说是废话奏折。”
沈睿筛奏折筛的逐渐暴躁,他问道:“你其他奏折都是怎么回复的,我模仿你的风格来回复一下这群废话大臣!”
宋承煜将他刚批的几个奏折递给沈睿看,沈睿就见上面简短的几个:“准。”“不批。”“再议。”
沈睿:“……”还真是简单粗暴的宋承煜风格。
沈睿突然顿悟了:“我会了!”
然后开始闷头疯狂批复。
沈睿筛着奏折,有用的就分给宋承煜,没用的就留着自己写,结果越筛越发现他的竟然比宋承煜的还多!
好家伙,这是都知道新帝登基、太子监国,特意上奏折来祝贺的??
深夜三更。
两名少年终于从奏折堆里爬了出来,沈睿没个正形的直接咸鱼瘫在了地上,感叹道:“这真不是人干的活啊!”
宋承煜踢了踢地上装死的咸鱼,心想他这声感叹被人听见估计会被人打死吧,皇权至高无上、天下人谁不想要?
他越过这咸鱼,过去看了看沈睿是怎么回复的这些敷衍奏折。
结果一来,就见那人一贯潦草的字,此时却端端正正的印在上面,还特意模仿他的笔迹和风格。
“不吃。”“不必。”“知道了。”“嗯。”
宋承煜:“……”
刚还吐槽他简单粗暴,结果沈睿回复起来一点也不输他。
第398章
大臣们给承煜下马威
沈睿还在地上瘫着,毫无形象,不过倒没有刚来那会儿的局促。
宋承煜瞥了他一眼道:“去睡吧,明日还要上朝。”
沈睿感觉自己都快睡着了,听见这话立马爬起来道:“我这就出宫!”
宋承煜抬头朝外面道:“把偏殿收拾出来。”
外面的小太监闻言愣了一下,太子殿下这是准备留人住在宫里吗?
可这,于理不合呀……
沈睿也愣道:“臣子不能留宿宫内,我自己回去就行了……”
宋承煜淡淡的问道:“回哪里?”
沈睿自从认了干娘以后,便一直住在定王府中,现在他们一家都住进宫里了,定园也已经空无一人。
沈睿又像以前读书时的休息日那样,一个人在北院住着。
沈睿道:“我现在还住在定园,不过朝廷给我安排的新府邸快要下来了,我过几天去搬过去住。”
宋承煜嗯了声道:“明日五更还要上朝,住偏殿吧。”
定园距离皇宫来回至少一个时辰,这样折腾下来根本休息不好,他总不能奴役完人家连住都不管。
沈睿刚想说句于理不合,但见那少年漠色,只得咽了咽口水道:“好吧……”
不多会儿,外面的小太监便进来道:“沈编修,偏殿已经收拾好了,请跟奴才来吧。”
“有劳。”
沈睿跟着小太监去了偏殿,留下宋承煜坐在案前。
他静静看着沈睿回复的每一份奏折,那些熟悉的字体跃然纸上:“不吃。”“不用。”“别来。”
宋承煜嘴角上扬,他找的这个帮手似乎还不错。
深夜。
少年伏在案前将奏折一份一份的过了一遍,需要盖印的也都印上了。
临近四更,小太监小声的进来提醒道:“太子殿下,已经临近四更了,早些休息吧。”
宋承煜嗯了一声朝他挥了挥手,小太监又低着头退了下去。
五更。
沈睿打着哈欠起床,御书房虽然是天子御用的地方,可偏殿也只有一张矮塌,睡起来自然不太舒服。
不过马上要上朝了,也不急着一会儿的舒服,他可以等上早朝再回定园补补觉。
带他从偏殿出来,就见正殿里已经忙碌起来,一堆小太监小宫女正将那少年围在中间。
面色冷峻的少年一动不动,任由他们在身上折腾着换上了明黄色的太子蟒袍,少年修长的身形站得挺拔,看起来似乎又长高了些。
宋承煜原本神色就清冷,在这身明黄色的映衬下,显得又多了许多尊贵之气,令人望而生畏。
沈睿远远的看着那人,总觉得熟悉又陌生。
正当他还在瞧着的功夫,殿内那明黄色的少年转过头看向了他,淡淡的瞥了一眼后又转了过去。
两名少年收拾好以后便一起去了前朝,路上沈睿小心翼翼的跟在身后,不敢再像以前那样跟他并排走着。
宋承煜皱着眉头,没说什么。
“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满朝文武的请安声震耳欲聋,这让一些昏昏欲睡的大臣也都逐渐清醒了。
宋承煜淡淡道:“请起。”
少年的声音四平八稳,不带一丝波动,下面的大臣一个望着一个,都对这位新上任的小储君充满了好奇。
小太监上前一步道:“开始上奏。”
大臣们闻声,纷纷开始准备上前。
礼部尚书深受其他大臣催促,不得不硬着头皮第一个上:“太子殿下,听闻您昨夜批阅奏折到了四更。而皇上离开前虽说未设辅政大臣,可您一人实在太过辛苦,老臣恳请殿下选拔多名大臣,可帮您分忧解难。”
“臣附议。”
“臣附议。”
沈睿站在人堆里听着这话,心想他是找人分忧解难了,可那些奏折是人上的吗?
啥屁大点的事情都要跟太子说说,太子能不累嘛!
宋承煜淡淡的盯着礼部尚书,看的礼部尚书心里一阵发虚,这小太子怎么看起来比以前气场很强了,只一句话不说就能让他感觉压力倍增。
“太子殿下……您……”
宋承煜眼睛凉凉道:“礼部尚书,昨日我父皇离开之前是怎么跟你说的?我记不太清了,你复述一遍。”
礼部尚书一听,吓得连忙跪了下来道:“皇……皇上说:丞相一职暂时空着,他不在朝期间,由太子监督选举,回朝后再升。至于辅政大臣?不必。”
宋承煜冷笑道:“礼部尚书记忆力倒是不错。”
礼部尚书边擦汗边道:“殿下,老臣也是怕您太累着,才想给您分忧……”
宋承煜打断道:“不必,按父皇的嘱咐去做即可。”
“是!”礼部尚书应到后,又擦了擦脑门的汗水。
他就不该来!!
其他几部尚书非要他跟太子殿下提一提,这下好了,只怕殿下连他都要记恨上了!
宋承煜又往下看了看道:“其他人还有奏吗?”
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本来一堆人想趁太子年幼而趁机搞事,结果被人一句话就给压下来了。
兵部左侍郎上前道:“启禀太子殿下,今年的武举童生考试就要考试了,由于兵部尚书不在,兵部无法组织武举考试,还望太子殿下指点。”
宋承煜看着台下这人,脑子里已经浮现出了他的全部特征。
此人姓魏,是兵部左侍郎,为人狂妄专横,又仗着自己家族的背景,一直将兵部右侍郎压的死死的。
而兵部尚书自从谋逆被下狱后,尚书一职便一直空缺,魏侍郎此举便是想逼宋承煜尽快提他上去,否则武举考试将不能正常开展。
宋承煜早在兵部尚书下狱后,便查过兵部这两位侍郎,也自然知道魏侍郎的盘算。
不过……
宋承煜道:“童生考试是各郡县同时进行,不是离了谁就办不了,兵部左右侍郎各领一份分工,左侍郎负责京城的学子考试,右侍郎负责其他郡县的学子考试,共同督办。”
宋承煜话音刚落,下面大臣就炸开了。
谁不知道兵部尚书以下就数这位魏侍郎最有权势,可太子殿下如此安排岂不是要将那一直打压着的右侍郎直接扶起来?
京城的学子才多少,其他郡县的学子才是最多的,这分明是将肥差给了右侍郎!
第399章
承煜收拾众大臣
兵部右侍郎受宠若惊的上前叩谢:“多谢太子殿下信任,臣定不辱使命!”
右侍郎一直被魏侍郎打压,一腔热血无处洒,本来他早就不抱什么希望了,可太子殿下如此看中他,他一定要好好将这事办好!
魏侍郎的脸直接就绿了,他本想趁机逼这小太子给他升尚书,谁知道偷鸡不成蚀把米,连带着给了右侍郎机会!
“殿下,此事还是再商议……”
宋承煜打断道:“此事就这样定了,去做事吧。”
魏侍郎的脸更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