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灭运图录
作者:爱潜水的乌贼
内容简介:
修真,去假存真,照见本性。能达到这点的,则被称为“真人”,他们成就元神,超脱生死。
灭运图录,灭运道种?
一个偶得上古仙法的穿越客在这诸天万界、亿兆大千世界的修炼故事。
第一卷
寻仙求道越关山
第一章
穿越
石轩从黑暗中醒来,只觉得头疼如裂,还依稀记得被十轮大卡车撞了的巨大痛苦。看到阳光照到胸前,暖洋洋的。慢慢地感觉到了身体的存在,不仅感叹万分,自己真是命大啊,被大卡车撞飞那么远居然还没死。这时,许多记忆碎片从脑海里冒了出来,一时头大如斗。
原来自己已经死了,但当时自己买来当成护身符的一个古董珠子,忽然大放光明,把自己的灵魂裹住,撕开了空间裂缝,来到了这个世界,附身到了现在这个倒霉蛋身上。
现在这具身体是个小道士,还是略有点法力的那种。原名叫做杜白,十年前青州大旱,父母带着当时才八岁的他南下逃荒,结果双双倒毙在路边,杜白这小子运气不坏,饿死前居然被路过的徐老道看中,收为了弟子。而杜白本身资质也是不错的,才短短十年的时间,已经修行到了养气壮魂的境界,深得徐老道士看重。
记忆中,徐老道常说两京十三州,真正有法力的只得十来个人,而有他这般法力的,加上隐世不出的,估计也就一掌之数。只是因为他自己一生都在寻访仙道,才在天下声名不显。
徐道士幼年时曾得奇遇有了真传,自己又修行不辍,求道之心甚浓,一生未娶,三十岁就修炼到灵魂出窍的境界。但此后十年只得功力深厚,境界突破上再无方向。因此其出门遍游名山仙水,以及有种种灵异传说的地方寻访仙人,但都如梦幻泡影而不可得。到得百岁之龄,虽然还有几个地方没有去过,但终心灰意冷打算回乡。
其回乡路中,想到自己百岁高龄,没得十来年好活,不欲自己接受的道统以及一身所学失传,所以才有了收杜白为弟子的举动。
回乡之后徐道士发现虽然家族还在,但这一房熟悉的亲人早就在这一甲子中相继年老过世了,活着的几个小辈自己也不认识,所以干脆就在城西买了一个小院住下,安心培养杜白。一边教其道法,一边讲讲自己这一生走南闯北诛鬼除妖的经历。这么着十年过去了,老道士大限来临,在一晚上睡着之后就再没醒来。
杜白和老道十年相依为生,自然悲痛异常,所以在安葬老道之后,在一次定中观想时不能摒除杂念,起了心魔,走火入魔,身死魂灭。
石轩缓慢坐起身来,站在床前活动了下手脚,平复了心情,才盘腿而坐,学着记忆碎片中的法门行起气来,行气一周睁开眼睛,心想自己还是有些小幸运的,要是这小子不是在观想时走火入魔,而是打坐行气走火入魔,不知道身体经脉会受多么大的损伤,自己就算附身还不知道能活多久,那时候能不能再穿越还得两说。现在身体经脉只是有些小损伤,服药打熬,半个月内就能完好。
至于带着自己穿越过来的小珠子,刚一有记忆就想看个究竟,但是刚刚接受记忆,思维繁乱,加上刚穿越而来,情绪什么的都还不稳定,这时候强行入定内观,说不得会落得那傻小子一样心魔来袭的惨剧。
石轩凭着记忆,在床头格子里找到三株线香,这是一种能宁神静气的檀香,徐老道自己搜集材料做的,很是珍贵。把香放在木桌上香炉旁,拿上铜盆,推开房门,在小院落中的小井打了盆水,也算是重温了下以前到农村从井里打水的经历。
端着铜盆,回到房间,放好之后把房门反锁上。然后用凉水洗了个脸,再把脸擦干。石轩顿时觉得整个人清爽了许,然后慢慢换上一套新道袍。做这些只是手段,目的是通过这种郑重的行为动作慢慢使情绪沉淀,心神渐渐如一。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宗教总有许多仪轨,其中一个的原因就是这个,沉淀情绪,放空思绪。当然在宗教中,这种状态再加上周围很多人做同一种事的氛围影响,就比较方便传教了。
石轩学着记忆中法门,搬运身体的气血,再掐诀念咒,大概十来息的功夫。手指上冒出一截火苗点燃了三株线香。石轩又是新奇又是失望,前世作为一个对仙侠情有独钟的人,穿越到一个能修仙能用道法的世界,新奇是一定的,加上前世父母早年劳累,不到花甲就双双过世,自己没什么牵挂,倒也能比较快接受穿越的事实,所以对这个世界好奇起来。失望的是这么弱小的一个点火术就要这么慢才能施展出来,威力还这么小,实在有些失望。
记忆中徐天师说过,在第一个阶段练体蕴魂期只是身体强壮,还施不得法,到第二个阶段养气壮魂期才能施法,但威力小,步骤多,耗时长,正面对战和江湖上内家高手(也算是养气期)不是一个战斗力水平的,因此常用符篆以及预先摆好法坛,做好仪轨准备才用术法,当然,如果有法器,那就肯定优先用法器。
只有到了第三个阶段灵魂出窍,灵魂神异,才能慢慢有些个小神通,另外除了几个基础的,小神通还根据各人灵魂和修炼功法不同而不同。这个阶段和江湖上入微境宗师算是各有千秋,有准备的情况下比武学宗师强。至于道法,威力有增强,但搬运气血,掐诀念咒,一样不少,威力大点的道法,还得存神观想,踏罡布斗,实在费时,所以与人争斗一般都是用符篆,用小神通,用法器,甚至用拳脚。
当然,道法神奇,不一定得正面争斗才能赢人,养气壮魂期的道士有准备的情况下,要杀内家高手也是比较轻松的。至于后面几个阶段,徐天师也不甚了了,只是故老相处,到了金丹培神期,意动而法施,毁城断江,才能算得神仙一般的人物。
收敛好心神,石轩捧着三株香,对着空中拜了三拜,算是告慰这具身体的灵魂,然后插好香,五心向天盘坐在床上。好在这具身体常常入定,现在在檀香的帮助下,石轩慢慢入定,刚一入定,就发现灵魂被吸引到了眉心紫府处,那个小珠子就静静悬浮着,光芒黯淡,但一道光线从中发射而成,带来了一道信息到石轩的灵魂中。
原来这小珠子是这个世界的后天灵物,叫做山河珠,被上古大能青云子所得,但青云子在金仙(合道)凝就两花之后,犯了杀劫,于人同归于尽,临死前想到一身独行,老师禹余道人又已看破大道,遁出这方世界,开辟新天地去了,自己不能让道统在这方世界失传,就把老师证道和自己修行的根本大法《上清禹余真传度厄得道宝录》留到了这个刚得来还没祭炼的后天灵物山河珠内,用最后的法力打破虚空,送了出去。
谁知山河珠途中遇到时空震荡,穿越到了异界,也就是石轩所在的地球。后来百万年中慢慢积蓄力量,在石轩车祸后的先鲜血后灵魂的刺激下,把力量爆发了出来,凭着青云子留在山河珠内的时空道标把石轩带到了禹余道人曾经开创来证道,也就是青云子的老家——禹余天大世界。
传完这个信息后,又把一卷玄之又玄的道书尽数传给了石轩的灵魂,本身则光芒全暗,看来是慢慢恢复力量去了。
石轩从道书开篇青云子的留言中了解到,这个世界修道分为练气和元神两个大层次,练气又分为:养魂、壮魂、出窍、引气、神魂、金丹、阴神七个阶段。元神阶段分为元神、阳神、天人、合道、造化、永恒。
当然,上面阶段名只是简称,比如练气阶段全称是:锻体养魂、养气壮魂、灵魂出窍、引气煅魂、神魂合一、金丹培神、阴神凝练。
其中锻体养魂、养气壮魂这两步练好后可以达到本身寿数的极限,到灵魂出窍则可以多活三十年,大概一百二十岁左右,到引气煅魂则寿元达到两百岁,神魂合一寿数增加为三百岁,金丹期的宗师寿命达到了六百岁,阴神尊者能活到一千二百岁。
元神层次之后,青云子只是大概提了下踏破生死玄关的元神真人,又称鬼仙真人,与天地同寿,但要过各种劫,嘱咐石轩不要让肉身受到毁灭性损伤,否则无法成就元神,并言等成就元神后,宝录才显现下半卷——元神篇。
石轩从定中醒来,略一回想,就记起来了《度厄得道宝录》上半卷的内容,看来灵魂记忆确实效果要好得多。不过现在还不是习练的时候,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考虑下自己以后的道路,以及怎么走的问题。
因为作为一个穿越者,本身没有根基,如果再对未来没有半点规划的话,心灵很难安宁下来,有了方向,有了步骤,有了目标,整个人才会踏实下来,套句现在常说的话,这样才有安全感。正是先能定其心,后才能定其神。君不见现代社会,多少心灵空虚焦躁不安的人是因为没有目标或者有目标而没有计划步骤。
当然,现在知道的信息还不多,只能做个大致上的规划。以后见识的多了,或者是遇到了什么事,再做修改。
这也是石轩这样一个谨慎小心的理工类人士最习惯的逻辑。
第二章
谋划未来
作为一个本身就对仙侠情有独钟的人,作为一个希望自在逍遥的人,作为怕死的人,现在有机会修仙求长生,石轩肯定是毫不犹豫地去追寻。
而要修道,财、侣、法、地必不可少。
财,自己继承老道的遗产,千把两银子还是有的,但修道资源上的积累,就很少了,用徐老道的话说就是,中土之地,修仙之物匮乏啊。
侣,徐老道的讲法来看,两京十三州最高的修为只是到灵魂出窍,那么以后修为高了,有瓶颈需要他山之石的时候,恐怕很难找到相同境界的人讨论、探讨,更别说遇到难题,遇到道法上不懂的句子,需要请教更高境界的人的时候了。
法,自己已经有了直指大道的根本大法,这个倒是不用外求,但是从刚才宝录上卷内容来看,更偏向于道,法方面只有十来种由本身道决自然衍生而来的道法。
而炼器的内容只得青云子自己摘录在上卷最后面的寥寥几件法器炼制之法,而且这些法器的材料从记忆中来看,只知道几种,其余都是神话、话本、评书才出现的材料,更有几种是连听都没听说过的,另外最重要的是,没有炼器基础的内容,石轩差点泪流满面,之前一看到什么天地山河图、什么生死盘、五火焚天幡,诸如此类的很是激动了一把,结果实在是太坑人了!
炼丹的内容同样如此。看来这些并不是宝录的内容,只是青云子自己附在最后的几种丹方、器图,再加上他是很久很久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之前的人物了,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地,这个从徐老道的意思来看,很有几座名山大川的环境不错。
石轩叹了口气,看来以后必然要踏上和徐老道一样游历天下寻仙访道这条路了。然后排除掉徐老道去过的那些地方,中土看来只有三处需要去探访,通玄山、邙山以及帝都。最后一处是石轩自己加的,因为假如真的有修仙界存在,而他们又需要和凡人界交流的话,除开名山大川,恐怕只有一朝之都才能满足条件了,无论这个条件是满足物品灵草以及其他资源的收集,还是天资优异的弟子的招收。这些都是根据以前看过的各种,加上一些经验推理的,错了就当白跑一趟吧。
等中土游历完,还没有仙缘的话,自己就准备扬帆出海,去那神话传说中常常提起的东海仙岛。之后的顺序依次是十万大山之南,西荒绝地。
石轩喝了口凉水,以后的长期目标和步骤已经大致规划好了,近期就是先要疗伤,然后修为最好恢复到身体之前的水准,有了自保之力之后再进行下一步。跟了老道十年,医理药理,疗伤抓药的本事还是有的,半月之内肉体就能恢复如初。
不过主要问题是身体和灵魂层次不同,身体是杜白的身体,已经过了锻体之境,达到自生内气壮魂的层次。而灵魂是石轩的,上辈子上学时还好,上班之后疏于锻炼,灵魂境界在锻体养魂期也算是初期。这也是石轩没有马上开始观想修炼的原因,观想时会引导内气壮大灵魂,现在灵魂的层次,很有可能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谨慎起见还是每日锻体,等灵魂在肉体缓慢滋养之下达到壮魂初期灵魂强度再开始观想。
以前杜白从头开始锻体到进入养气壮魂期,用了七年。但现在肉体已经到了养气期,对灵魂的滋养不是以前能比的,石轩估计灵魂进入壮魂期,应该比以前要少数倍,具体多久能到,要得过段时间,从滋养效果来判定。
而且杜白当时锻体时用的药浴的药方,喝的药汤,都是徐老道得到的真传里面的,现在石轩有更好的选择,在宝录里面提供了三道药方,每道分药浴和服食两种。
不过同丹方和器图一样坑爹,里面很多药材都是闻所未闻或者是在传说中的。尤其是第一道药方龙皇练血丹,七八成是没听说过和神话传说中的。第二道药方人仙锻体汤则是四五成。
可喜的是第三道药方乾元换髓汤,外面最好的大夫可能也会说有两成多是没听说过和神话传说中的,但是这些在徐老道的药方中是有的,同时标注出了其古名称,时间演变之后现在的名称!
当然,万事万物不是那么完美,还是有那么一种药材“石上参”是没有标注的,但石轩记得曾经在古籍上看到过,基本能确认是石宝、赤参、台痕脸中的一种,具体是哪种,只能等下外出各买些回来,要找几个实验动物,试试就能知道了。
其实,就算药物名称都对得上号,石轩也打算先找动物实验下,因为药物名称经过那么久的演变,出现另外一种药物演变成现在这种名称也是很有可能的。比如原先是甲和乙,经过演变,甲的名称变成了丁,而乙的名称则变成了甲。
当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很大可能甲和乙的药性是不一样的,石轩现在算精通药理的了,应该能分辨出来。但要是甲和乙万一药性一致,只是细微处不一样呢,到时候也有可能乙这种药物冒充甲在徐老道的药方里,和其他药物药性刚好相合而有作用,但在石轩准备用的药物里因细微处不一样而有毒。这种几率很低很低,但架不住万一啊,在关系自己生命的问题上,能谨慎些还是谨慎些的好。真要出了问题,找谁哭去。
石轩定下了未来之路和最近所要做的几件事,顿时心中大定,这才感到肚子饿得厉害,换了身道袍,揣上百多两银子,打算出去先填饱肚子,再去做买药等诸般大事,至于徐老道留下的几件遗物,还是等夜深人静的时候再观看吧!
出了院子,差点被阳光晃了眼睛,看天色已经过了晌午,难怪肚子饿得厉害。锁上院门,和左右街坊打了个招呼,就向巷口走去。
左右街坊倒是诧异非常,左边张大婶对右边李大妈说:“嘿,这小子平时腼腆得紧,看见我们自管埋头路过,今儿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啊,尽然主动打招呼。”
“我看是他爷爷过世后,尝到了各种滋味,我看这小子倒也不错,你那闺女水灵灵的和他很般配啊,他家也是个有钱的,几百两银子绝对拿得出来。”李大妈对媒婆工作有着狂热的爱好。
张大婶唉声叹气:“我那死丫头,跟着她二叔读了几天书,心高气傲得很,总想找个进士老爷,也不看看自己,进士老爷是天上星宿下凡,她配得上吗!”
却说石轩出了巷口,就到了繁华喧闹的大街上,也不选那装饰华丽的大酒楼,依着记忆进了街边一家小面馆。
“刘叔,来三两阳春面,切半斤卤煮猪肠。”这家的卤煮味道是本城一绝,要知道本城是夏安府府城,是扬州地界除扬州州城之外一等一繁华之所,可不是什么小城镇,而且依长江控运河,是天下十三州有名的交通要地。
“我说杜小子啊,往常你很早就来的,今天都快过晌午了。”刘店主切好猪肠,挺着个大肚子走了过来,对这个看着长大的街坊还是很关心的。
“哎,别提了,昨晚想着以后该做什么,想得睡不着,感觉压力很大啊。”石轩回忆这杜白在刘店主面前的口气,但还是不自觉地带出了现在口吻。
还好刘店主关心话题内容,没有太过在意口吻:“我看你练得一副好身体,要不去衙门做个衙役,俸禄不多,但其他各方面加起来也是不少的,你家虽然有些家底,但还是不能坐吃山空啊,这方面我还是有些关系的。”
石轩想了下,说:“刘大叔,我在安京城有个亲戚,我打算半年之后出发去投奔他,在天子脚下,机遇也能多些。”也算是为以后离开,打下伏笔吧。周围邻居基本上只知道石轩在打熬身体,修炼道术的事情却是不知的,甚至世间真正见过道术的,恐怕也很少很少。
至于道袍的问题,连续几位天子都是信道的,所以天下风气使然,很多有钱商人,甚至儒生高官,在家时也是爱穿道袍的,换句话说,道袍就是现代的名牌休闲服。所以石轩一身道袍而没有道碟在身,也没什么,至多被以为是富商家之子或是儒生。
“天子脚下,机遇虽多,但危险也多啊,我知道你年轻有壮志,也要量力啊。”刘店主说完拍拍石轩的肩膀,就去招呼新进来的顾客去了。而这时,阳春面也端了上来。
石轩早就饿得不行了,不过有十年修道练体经验,知道这个时候不能急吃,缓缓吃了起来。一口阳春面一口卤煮,清淡爽口,卤香十足,滑而不腻,真是人间美味啊。
最后一口将面汤喝干净,真是舒服啊,上辈子的吃货石轩汤足饭饱后,终于感觉活着真好,然后起身把饭钱给了刘店主,打了声招呼后就出门往城南方向去了,那里有几家大的药材店。
第三章
买药和检查遗物
石轩吃饱喝足,整个人才有空闲观察这个和现代社会截然不同、古色古香的城市。一边回忆着去城南的道路,一边四处打量,可能因为今天是赶集日,人流滚滚,两边是些小摊贩,贩卖一些生活物品,看起来是长期都在此处的样子。卖菜的大致集中在其中几条街上,出了这几条街,城南方向只能零星看到几个街拐角处有。
现在是六月间,街上穿道袍的人果然很多,甚至有些人穿着道袍摇着折扇,不伦不类的样子。
石轩来到城南水井街,找了家看起来最大、人流最多的药店走去,走到门口,只见门匾上书三个类似魏体的大字——同仁堂。石轩顿时震惊了,同仁堂实在厉害,分店都开到异界来了。
进门之后直去柜台,见得掌柜得正在招呼客人,正是大好时机,对柜台里的学徒笑了笑,打了声招呼,就开口报了药方中的几种药材。小学徒见虽然有两种是贵重药材,但也是存量比较多的,也就没多问石轩什么,直接抓好包了油纸递给石轩:“承惠四两三钱银子。”
石轩心中暗暗吃惊于药方药材的昂贵,这还只是其中几种,照这么看,自己的财产可能就只能准备五十来次药材,每一回买的药材大概能用三天六次,如果半年后灵魂还没进去壮魂期的话,自己就得破产了。穷文富武,败家的道士,果然有一定的道理。当然,练武之人也没有这么神奇珍贵的药方,一般练武之人所用来锻体的药方,一年大概要花几十两银子,珍贵些的大概就是一两百两,这也是很恐怖的了,要知道石轩那个小院子才值两三百两银子呢。
虽然心中惊讶,但脸上不动声色,摸出碎银子付了钱出门,然后又转了几家药材店配齐了药方上的药材,这样分开几家购买能有效防止别人通过购买的药材看出药方的珍贵。从而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随后去了趟肉铺,给掌柜说自己打算请亲朋吃狗肉宴,请掌柜送四条活狗到自己位于城西的小院。
石轩回到小院,打坐调息了一阵,恢复平静后,到左厢房找出了备用的三个药罐,然后掐诀念咒,调动身体五行之气与天地感应,施了一个除尘咒,把药罐清理干净。接着按照最后一种药物不同,分成了三份,各自按药方的分量以及水量要求放了进去。这个时候不能用常用的药罐,因为不管再怎么清洗,常用的那个药罐总有些药性残留,一般情况下没有问题,但现在是近似于炼丹的一个药方,一点点多余的药性都可能导致失败。
把药罐抱进厨房,这里有老道经常炼药用得一排小火炉,放好之后找来木材,用点火术点燃。石轩开始感觉有些疲惫,哎,灵魂太过弱小了,虽然养气期可以调动肉身五行之气施法,但终究要消耗灵魂之力,当然,养气期肉身的五行之气,也是石轩可以以锻体养魂期的灵魂就能施法的原因。
石轩打起精神来,不敢怠慢,掐好诀念好咒,控火术施展出来,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火候,一直到半个时辰过去,前面最艰难的部分过去,现在只需要保持文火,慢慢再熬两个时辰就可以了。
石轩这才长吁了一口气,只觉得整个人都是眩晕的,赶紧盘腿坐下,吐气行气,好一会儿才有了行动之力。待得肉铺掌柜郑苏南送来两黑两黄四条狗时,石轩的脸色才恢复了正常。
拴好了四条狗,石轩从小井里打了桶井水美美地喝了个痛快,然后进屋整理起老道士的遗物。
石轩自从老道死后第一次进去老道的房间,房间很整齐,石轩四处搜寻了下,除开一些衣物以及常用的做法之物,就是一个灰色的包裹,这些衣物对石轩来说用处不大,身材不合啊,改的话自己可不会针线活。看来老道对自己的死亡有些预感,东西都收到包裹里了。
打开包裹,里面是三样东西,一样是一本古籍《归真经》,正是老道得到的真传,也是这具身体之前修行的法门,不过对石轩来说,自己有了《上清禹余真传度厄得道宝录》这种直指大道的根本大法,那这本经书的修行法门就没有太大用处了,不过《宝录》里面的道法都是由根本大法衍生而来,除开几种需要外物修炼的神通,大多数都是金丹期及之后才能习练的道术。而归真经上面能用得道法就比较多了,虽然都是术法,因为境界限制,威力不大,但术法神奇,总有种种有用之处。
石轩想到威力不大,就想到《宝录》上需要用外物修炼的一门神通道术,太阴肺阳庚金剑气,这门神通需要找到一块庚金,然后用秘法吸纳庚金之气存于肺中,日夜用秘法打熬,最后方能成形,据描述威力奇大,又不像施法一样需要掐诀念咒时间,使用起来快捷无比,神魂期的修士恐怕也不能挡其锋,当然自己打不打得中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这门神通有距离限制,有次数限制。当然随着日后慢慢温养剑气,威力和距离都会变得更大。
不过也只是想想而已,这门神通要求最低是出窍期才能修炼,因为没有对自己灵魂的细微控制,拿什么来控制庚金之气,没有强大的内气之力,肺部拿什么来抵挡庚金之气的锋锐。再加上,庚金哪里是那么好找的!!当然,不用庚金也没什么,太乙真金,西方金精,太白之精,这些传说中拿到练仙剑的器物都可以,只是神通改个名字而已,当然,这些也一样可遇而不可求。
奇怪的是,《宝录》上青云子讲,一定要在金丹期之前,把这门神通,以及另外四门神通都修炼了(少阴心阳虚实真火、厥阴肝阳青木化生决、太阴脾阳山岳镇形功、少阴肾阴冰魄神光),到时候进入金丹期有莫大好处,具体是什么好处,青云子卖了个关子。
言归正传,《归真经》同样也是一门道法真传的根本部分,炼器和炼丹的基础也是没有的,实在是遗憾啊。
石轩把《归真经》放到一边,忽然想到自己以后主修《宝录》,那徐老道的道统岂不是就失传了,虽然自己和徐老道并无实际上的师徒之情,但徐老道对杜白的照顾自己也是通过记忆碎片看到了的,既然现在是自己的肉体了,那么肯定要感其恩而报其情,看来只能等以后自己游历天下时另外寻找一良材美玉把道统传承下去。
石轩看向另外一样东西,这是扎起来的一叠符篆,大概十来张,是徐老道最后一年为自己的弟子准备的防身之物,要知道虽然进了养气壮魂期就能使用术法,但是这个时候的术法需要的步骤多,时间长,所以常常都是事先画好符篆,到时候只需要一句咒语甚至一点灵魂之力激发符篆就行,而徐老道作为一个出窍期的高手,留下来的符篆肯定胜过石轩这个弟子很多。
石轩仔细检查了下符篆,共十七章,其中有四种各四张,隐身匿气符,吸土成甲符,引气招雷符,金光破魂符。另外一张是用上古云篆(《宝录》上有太古雷纹和上古云篆的内容)写的符篆——太乙轰天雷,上面隐现雷光,字迹古朴,看起来不像是徐老道所能画得出来,不是得真传时继承下来的,就是外出游历奇遇得来的。
最后一样东西是一面镜子以及老道贴在上面的一张纸,上面写道这是老道在湖西老山处一荒废神庙得来的,这面镜子定住神庙内一百年老鬼不知道几十年,老道当年路过不明就里,挪动了镜子,让老鬼脱困而出,一场好战,老道险些身亡,最后用了遇真传时得到的两张太乙轰天雷符之一才灭杀了那百年老鬼,镜子也被波及破碎。徐老道虽然认不出镜子材料,但最后还是捡了镜子最大一块碎片回来,重新做成了一面镜子,只是不再有以前的威力,甚至不能再算法器,只能因天生灵异定一定弱小的鬼魂。
不过正因为材料很好,徐老道才打算留给自己的弟子,以后有机会未尝不能重新练成一件法器。前面说到,金丹期之前,施法都有种种步骤,虽然随着境界提升会节省很多施法时间,但总有人嫌施法迟缓,于是想出了种种替代之法,比如符篆,也比如法器。宝录上借外物练神通也算是一种替代之法。
法器,用合适材料,用合适禁制,花费时间炼制而成的施法器物,威力大,使用便捷,是修士最青睐的一种东西。当然,也是珍贵异常。法器之物,分为四个层次:法器、灵器、法宝、灵宝。炼制法器用得是相应的地煞禁制,法器地煞圆满合一成天罡禁制则进阶为灵器,这时候才能继续炼制天罡禁制。法宝和灵宝的禁制分别叫做宝禁和灵禁。总的来说,法器和灵器算是练气期之物,法宝和灵宝是元神期之物。
石轩检查完老道留下来的遗物,把经书贴身收好,符篆则放在腰带和袖里的暗袋里,方便取用,只有镜子则收到自己的包裹里,现在既没有其他合适材料,也没有炼制手法,想法器想得流口水也没用。
石轩稍微休息了一下,药材熬好的时间就到了。
第四章
试药和开始锻体
快走到厨房的时候,石轩忽然想到等下可能会出现什么空气传播的剧毒,赶紧停下脚步,忍着肉痛给自己贴了张吸土成甲符,激发后只见地面一阵蠕动,黄土从脚下向身上爬去,呼吸间已经被一层黄土覆盖,看起来就像一个兵马俑。同时施展了个除尘咒在自己脸上,这才继续往厨房走去。
一踏入厨房,药香扑鼻而来,闻起来三份药都是无毒无公害。
石轩给药罐分别写上甲、乙、丙三个大字,然后再找出三个碗也分别在碗边写上甲、乙、丙,再在托盘上贴张自己以前画的防尘符并激发,然后把药液分别逼进各自对应的碗中,石轩得意地想:“虽然是在古代,没有实验室环境,但还是可以进行无菌操作嘛。道法果然神奇。”
端好托盘进了院子,在墙角拴住四条狗的地方停下,把托盘放在地上,手中掐诀,脚上踏出七星步,口中喃喃念咒,调动身体之气,片刻后,施展出定身咒定住了四条狗。石轩赶紧把三碗药分别给两黑一黄三条狗灌下,然后退到一边,等待药效的显现。
几个呼吸之后,其中一条黑狗突然全身痉挛,口吐白沫,眼中留血,欲挣扎而不能动,不到片刻就没了动静,只是因为定身咒效力的存在,还站在那里没有倒下。石轩大汗,还好咱做了实验,这玩意以后看看能不能当成剧毒秘方卖个好价钱吧。至于为什么不自己以后使用,主要是因为看这效果,既没出现什么化成一摊血水,也没有冒出一阵黄烟,看起来也就能对付对付普通人和武林人士,对有一定修为的修士很难说有什么好效果。
这时另外两条狗都是看起来精神亢奋,两眼发红,开始汪汪叫,也没什么不妥。但只过了一会,那条黄狗突然使劲居然挣脱了定身咒的咒力,然后开始绕着院子疯跑,要不是院墙很高的话,估计能直接跳出去,石轩观察片刻,刚想上前对比下剩下那只黑狗,黄狗越跑越慢,最后呜咽一声倒地没了动静。
石轩上前仔细检查了一番,发现只是晕了过去,但身体脱力,像是透支了很大的精力。看起来这份药方更像是兴奋剂,对身体有害无益。
石轩返回角落,一直观察剩下那条黑狗到定身咒咒力过去,黑狗只是身上排出了一层黑色的物质,咒力过去后倒显得活蹦乱跳。这下石轩对药方心中有数了,但保险起见,打算再过一晚,明天再看下两条狗的状况。
因为药浴的方子和内服的方子所用药材是一样的,只是分量配比不同,所以现在也能确定下来药浴的方子了,不过谨慎第一,还是先拿剩下的这条狗试试。
实验的结果很让石轩满意,那条黄狗洗完药浴之后没有出现什么不良症状,只是骨头发痒似的蹭来蹭去,但到傍晚也就恢复过来了,石轩猜测这是药力渗入皮肤的表现。
一天东奔西跑,忙来忙去,石轩也很疲惫了,出门吃过晚饭后,回来打坐调息片刻就入睡了。
一夜无话。
翌日,石轩起了个大早,两条狗吃了药的狗都还活得好好的,只是那条吃了疑似兴奋剂的黄狗看起来像是苍老了许多,趴在角落无精打采。
石轩确定了药效,心中大定,今天自己要开始锻体的修炼了。
人的身体和灵魂有着神秘而密切的联系,所以常常能看到身体强健的人精神更好,身体虚弱的人则精神萎靡,锻体养魂就是通过练习各种外功,强健身体反补灵魂。当身体锻炼到一定极限,则内气自然而生,同时灵魂突破境界进入养气壮魂期。
如果身体锻炼没到极限而强行习练内功秘诀进去养气期,则会因为身体无法承受炼精化气的消耗留下暗伤,严重的会亏空身体,从而得痨病。当然,进入养气期以后仍然需要每天补充大量的养分来弥补炼精化气的消耗,否则肉体只出不进同样会出现种种病症,所以练武之人要消耗很多的资源,没钱或者没势力支持的武者很难练成高深武学。
午饭之后,石轩看着面前摆好的一碗药,平心静气片刻后一口气喝下,随后脱掉道袍,赤着上身走到院中。
这时石轩感到喝下去药化成一股热力向身体的各个角落扩散而去,摆好姿势,按着《宝录》里的十龙伏魔拳的起手式开始修炼起来。
因为石轩在上午就已经熟悉过十龙伏魔拳的十招拳法,所以这个时候比较熟练的从起手的蛮龙转腰、青龙伏波一直打到收手的金龙摆尾、天龙降世。
随着拳法一招一招的打出,石轩感觉热力配合着自己的拳势流动,往往一招出去,肌肉最紧绷最发力的地方热流汇聚越多,内外之力相逼之下,身体内的污垢随着拳法和热流的配合,从身体毛孔中往外散发。
石轩越打越觉得畅快,十龙伏魔拳从头到尾,从尾到头,打了十几遍,而且越打越慢,到得后来就像是后世练太极拳一样。不过石轩觉得这个时候慢得畅快,药力配合下,只觉得以前没有锻炼到的身体角落、肌肉里层都随着拳势开始颤动。
如果有旁人来看,就会发现石轩这个时候身上热气升腾,整个人就像是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头上热气最多的地方就像是白烟一样向上。周围就像是有风环绕,在地上吹出了一个丈余的圈子。
石轩的拳势慢到极处之后又开始变快,到得最后,一拳出去风声呼呼作响,周身关节之声如爆炒豆般密集。
渐渐地,石轩进入了一种空明的状态,好像能看到自己的灵魂和肉体,灵魂在内,肉体在外,每打一拳,都感觉是肉体和灵魂一起打出,同时肉体的气血之力源源不断地向内滋补着灵魂,使灵魂慢慢壮大。
石轩越打越畅快,精神越来越好,心中像是有一股气要喷薄而出,金龙摆尾一过,左手一牵,身体一转,全身肌肉都在用力,右手如泰山压顶般向斜下而出,正是一招天龙降世。
一拳出去,周身之力和心中喷薄之气好像都从这拳中宣泄了出去,只听空气一声脆响,竟然打出来了一阵急风吹断了两丈外大树的一根细枝。
这拳打出后,石轩收势停住,心中畅快无比,周身肌肉酸痛但充满了力量,只是身上出满了汗并且有一层黑色污垢,让人觉得不太舒服。
石轩因此快步走到井边,打了一桶水找了张抹布擦干净了身上的污垢,只觉得一身清爽。因为药浴是算好时间烧的,这个时候刚刚好,石轩来到厨房,踏入缸内,盘膝坐好。感觉随着温度的提升,药力从皮肤渗进了肌肉里,而且更有向里渗入骨头的趋势。石轩按照《宝录》所言,调息起来,感觉身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平衡而又互动的状态,其实也就是练气中的“气”的一种含义,控制协调身体各部分之力排除危害使身体恢复平衡的能力。
石轩边调息边忍受着难受的麻痒,感受着身体各部分之力,控制着身体始终处于一种整体平衡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任何破坏身体平衡产生危害的事物,都会因为身体向平衡状态转化而排出(有其极限存在,所以药物中的危害成分要适量。这也是一个方子的宝贵之处),所以外药中有危害的部分就被缓慢排出体外,当然,在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也带走了身体深处如骨头中的有害之物,而外药中的有益部分则代替这些物质滋补着身体。
要知道平时调息练气时,骨头深处的有害之物之流是很难被排出去的,因为这些有害之物没有达到危害身体平衡的地步,只能是身体进一步强大,“气”到了很强的程度才能排出一些,而这种程度可能石轩要一两个境界之后才可能达到。
在麻痒之中,石轩一直保持着这种调息的状态,这种强度的练“气”对灵魂也有一定的好处,直到半个时辰,感觉药力渐渐退去,石轩才从缸中走了出来,擦干身体,只觉得身体一阵轻盈,舒畅无比,精神空灵,知觉敏锐,灵魂强度又有了小小的提升,同时之前的小小内伤竟然痊愈了,要知道本来判断是要半个月才能好的,这就是练“气”的好处。
经过这一天的锻体,石轩睡前感觉了自己的肉身和灵魂强度,初步判断自己按照每天早晚两次来的话,五个月之后就能进去养气壮魂期,同时肉身强度绝对远远超过原来,毕竟十龙伏魔拳和这药方要远远好于以前的,能练以前练不到的地方,同时练同一处的地方的效果也要好很多。不愧是无上大法上的内容啊。只是练十龙伏魔拳的时候感觉还没有把握到这门武功的神髓,还需要更加的努力。
此后数月,石轩深居简出,除了吃饭买药需要外出之外,就一直呆在院子里,一天两次揣摩习练十龙伏魔拳,其余空余时间则温习这具身体之前学到的各种术法,肉体和灵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回忆徐老道讲的见闻知识,为以后游历天下寻仙问道做好准备。
第五章
观想之法
四月来,石轩和街坊的交集并不多,也就是每日出门吃饭的时候碰到说上两句,张大婶几次提起自己的闺女,只是石轩反应冷淡,才没再提及。和街坊也只是讲讲一些闲话,如天子招集天下有道之士编修道书;江学士在杭州又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山野散人的新话本讲人鬼相恋的故事,茶楼天天重讲,火暴非常;凉州有个赤霞神君庙求姻缘很灵,可惜太远;对街吴姓寡妇再嫁给了一西域来的商人,高鼻深眼看着吓人;还有什么张家长李家短王家的媳妇爱偷懒等等。
深秋十月的这日清晨,石轩喝下乾元换髓汤,在小院里开始打起了十龙伏魔拳,经过这么久的习练,进入状态很快,更清晰地把握住了肉身和灵魂的感觉。
蛮龙转腰、青龙伏波、火龙焚天、白龙冻海,每一招拳势都让身体得到更深的锻炼,只是那种没有把握住神髓的感觉越来越浓,这四个月都没有跨过这道坎,心里似乎有股气不能抒发。
到得苍龙翔空之时,忽然进入一种空冥的状态,拳随心动,心随神走,神随魂思,精、气、神、魂似乎密切联系到了一起,那种把握不住神髓的感觉似乎一下就能打破,石轩集中全身的力气,大喝一身,一招黑龙戏水打出,像是打破了一层隔阂,同时感觉到一种浩荡古朴,至大至深,似乎空气中的水都能操控的龙的气息随着这一拳打出。
这拳打出后,石轩身上骨头一阵轻响,响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正是力透骨髓、节节贯通之兆,这是锻体大成的表现。石轩本来只能控制自己的肌肉和骨头,现在却感觉灵魂之力大增,更加敏锐,更加能控制骨头深处以及身体的细微角落。
这时很多股热气自骨髓中而升,向着内腑中渗透而来,石轩大喜,不敢怠慢,闭目调息,控制着这些热气走五脏,过十二正经,最后归于丹田之中。这才闭目收工,满脸都是喜色,竟然借此契机一举突破到了养气壮魂期。
同时因为肉身以前是练通了奇经八脉的,只是因为魂魄死亡,本来的内气也消散了。这意味着石轩不需要再辛辛苦苦把奇经八脉一一打通,节省了大量时间。
一般来说,武林中的内家高手,从积累内气,到打通奇经八脉,大概需要十五年时间,这还是需要本身资质好,不沉迷于其他,刻苦修炼。资质差点的需要的时间更长。所以有很多内家高手,终其一生也无法打通奇经八脉。至于那种天资横溢,又有奇遇的,也需要七八年时间才能完成。
为什么杜白能在短短三年时间就能打通奇经八脉呢?有三个原因:其一,练的是道门真传,和高深武学秘籍相比,就是天壤之别,就是仙凡之别。其二,道门功夫重养,争斗还是靠术法及符篆、法器等,而武学内功不管怎样,还是重伤敌效果。养则魂壮,魂壮则更能控制内气,内气控制好了则打通经脉效果上要好上很多,内功虽然还是有养魂效果,但主要还是求的伤人退敌,养魂则是顺带,目的不同,则效果不同。其三,杜白本身资质就很好,要不然也不会被徐老道看上收为弟子。
石轩既然进去了养气期,那药汤和药浴就可以停了,这种自然而然进入养气期的状况表示身体在该阶段已经达到了一种极限,过之反而有害,接来就是积累内气,转化身体之精,同时又自然反补身体,肉身缓慢增强。同时每日肉食还要增多,以保证练精化气的需要。到正经十二脉和奇经八脉都充满内气之后,再打通其他细小的经脉,形成一个后天大循环,这就是养气期顶峰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