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田坤老徐 本章:第18章

    毕竟这趟子好走,又是野猪经常走的地方,是它们认为安全的地方,野猪群在奔逃的时候,也就有选择顺着趟子跑的,看情形,很有可能撞进之前布下绊木的那片地方。

    第50章

    小半碗狗奶

    晚上的手把肉和烧面圈多做了一些,第二天早上只需要拨弄一下火堆,热一下就能吃。

    饭吃的早,动身也早。

    接下来又是一天长途跋涉,终于在临近傍晚的时候回到营地,又零散地收获几只灰狗子和野鸡。

    两只猎狗最先跑到营地,看到猎狗回来,留守在营地的孟金福和三个女人、孩子,都从撮罗子里边钻了出来,翘首以盼。

    等了没多长时间,四人牵着马驮着猎物出现在营地外边的林子。

    女人们纷纷上前,帮忙将已经冻得梆硬的野猪卸下来,卸了马鞍后,四匹马被牵着送往草甸子。

    来回四天时间,打回来那么多猎物,都显得非常高兴。

    孟振邦向白依尔问了驯鹿和矮马的情况,见没出什么状况,也不需要去找寻,就

    第51章

    也提防着点

    隔天的时候,可就有卫淮忙活的了。

    给野猪褪毛,这是个非常费劲的事儿。

    原想着这几头猪,也像在蜀地一样,用大铁锅烧水褪毛,分成大块就行,但是鄂伦春人游猎,没灶就不说了,挖个坑随手就能弄出来,可没有那种特大号的大铁锅,就特别麻烦。

    在这冰天雪地里,仅凭被寒风吹得呼啦啦直响的篝火,又要化冰变水,没有半个点,小小一吊锅的水都不一定能烧开。

    好不容易凑了几家人的吊锅在撮罗子里边烧上水,浇在野猪身上,没等打湿半边猪身把毛刮掉,水就淌地上没了。

    等水再烧出来,之前浇在猪身上的都结上冰茬了。

    更让人头疼的是,冬季的时候,野猪身上的毛多,全是顺毛也就罢了,可粗毛之间还夹杂着不

    第52章

    脚踩孬头

    要去打狍子,孟寿安起得很早,把卫淮叫醒的时候,估摸着离天亮至少还得两个点。

    见卫淮有些懵,孟寿安只说了一句:“打狍子,要早,去晚了可不容易吃到狍子肉,咱们今天有得忙。

    营地已经扎在这儿不少时间了,一天之内能往返的狍子窝,几乎都被打过,平日里看得最勤的就是狍子窝,不然前几天也不会想着跑那么远,到林场的次生林去找狍子。

    得抓紧时间,去看看我知道的两个狍子窝,如果狍子没回来,咱们就得去更远的地方找,不能让人说不是。”

    所谓狍子窝,指的是狍子经常活动的地方,它们往往到了一片背风向阳,草木比较旺盛,食物比较多的地方,就在那周边活动,因为是经常活动,觉得安全,轻易不会离开太远。

    第53章

    人不如狍

    卫淮突然发力往下死死踩着,藏在雪层下塔头缝隙枯草中的东西,猛地挣扎起来,惊叫着又是甩头又是蹬腿的,将积雪弄得乱飞,很快露出了孬头的身形。

    他的这一脚,踩到的就是孬头腹部的位置,正在奋力地扭头,试图去咬卫淮。

    卫淮哪能让它咬到,及时用斧头使劲地压着它的脖子,然后伸手揪着它后脖子上的皮毛给提了起来,它兀自疯狂地扭动着,惊叫着。

    卫淮知道孬头皮值钱,也不敢胡乱动刀,怕坏了皮毛,评不上一等皮毛,卖不出好价,他就这么死死地揪着,不让它咬到自己,等着孟寿安来处理。

    听到的卫淮的喊声,孟寿安也快步赶了过来,等他赶到的时候,雪层下边已经没了动静,但只是间隔了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孬头注定也

    第54章

    可不单纯啊

    按照山里的规矩,打死的猎物,是无论如何都要带回去的,不然会冲撞山神爷。

    山神爷、白那恰啥的,卫淮不关心,他只知道,要是没有骑着矮马来,这两只狍子,想要带回去,会非常不容易。

    这两只狍子,着实让他和孟寿安都笑开了花。

    最后打死的这只,得有百来斤的样子,等两人换着把这只大狍子扛到最先打死的那只旁边时,那只大青盖子,比扛来的这一只还要大一圈,少说也有一百二三十斤。

    再加上两只孬头,这大半天时间,可以说收获相当丰厚。

    两只狍子,都是被一枪打在脑袋上毙命的,隔着两百多米,打那么精准,孟寿安这枪法,是真的不得了。

    孟寿安也不多说什么,抽出猎刀,先将大青盖子仰壳放在地上。

    第55章

    一脚蹬

    别说饺子了,看到孟寿安从布袋子里面舀出两大碗白面的时候,卫淮都眼睛发亮。

    做面食,卫淮不擅长,事情由孟寿安来做,在他和面的时候,孟振邦和孟川将分到的狍子肉和孬头肉送来,说了送出去的狍头,还是被送回来一个。

    按照孟寿安所说,卫淮割了些狍子肉,用桦树皮垫着,细细切出来,上吊锅炒熟做馅料。

    往里边加了盐、发活的野韭菜花和野葱,香味一下子就出来了,引得抬着黑炭两只前脚逗弄的草儿,都蹲到了锅边看着。

    包饺子的时候,卫淮也跟着学,看着擀出的面皮在孟寿安指头上几下扭捏就成了有漂亮褶皱的的月牙形饺子,卫淮愣是包了好几个没能弄成型,弄出来的饺子,往孟寿安包出来的饺子堆里放,简直就是怪物。

    第56章

    我叫安巴

    第二天孟寿安和卫淮起得很早。

    已经年末了,不少猎民都会带着自己存下的皮毛、药材等送到收购站,加之得把政府分发下来的猎枪上缴才能买酒,这无疑是最拥挤的一天。

    不想在收购站等太长时间,就得赶早。

    还得花不少时间去买想要的一应东西。

    孟振邦的猎狗不够,早盘算着这次到十八站,寻上两只补充一下,孟寿安这里,也有买上两只的打算,最起码,带着进山,能有个提醒的作用,还能帮着寻找猎物。

    但好狗难寻,得到时候看情况再说。

    卫淮穿着苏恩,戴着狍头帽,脚穿长筒犴皮靰鞡,虽然一身衣物老旧,但老旧有老旧的好处,穿在身上,像是已经穿过很久一样,这样的装扮,不少鄂伦春人都是这样。

    第57章

    顺利拿到身份证明

    “安巴?”

    中年还在用一种审视的眼光看着卫淮。

    卫淮感觉再这么僵持下去也不是事儿,这也不是鄂伦春人待客的方式,硬着头皮,尽可能让自己坦然些,冲着几人说道:“外边冷,快请到屋里炕上坐,寿安哥、川哥和振邦叔,应该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回来了,你们再等会儿!”

    几人相视一眼,在卫淮错身让出门口的时候,纷纷走了进来,到炕上坐着。

    见那几人似乎又准备跟自己讲话,他赶忙先一步开口说:“灶上炖着菜,我得去招呼一下,你们先唠着。”

    说完,他抽身去了外屋地儿。

    东北农村的房子一般分为里屋和外屋,里屋是睡觉的房子,外屋则是厨房和放一些杂物的地方,所以习惯叫”外屋地”。

    灶上铁锅

    第58章

    尊崇内心真正的想法吧

    卫淮在隔天早上,还是把所有的钱都拿去买了酒。

    限量供应,那就换着苞谷酒、高粱酒、瓶装酒地买。

    算是对他们几人的感谢,也是对自己拿到身份证明的庆祝。

    坐在雪爬犁上返回营地的时候,几人都提溜着酒瓶子,边唠嗑边往回走。

    说起禁酒这个事儿,孟振邦也挺恼火,冰天雪地,在深山老林里穿行,要能喝上一口酒,浑身都得劲,这可是充饥御寒的好东西。

    可恼火归恼火,禁酒是行政命令,起因还是在他们鄂伦春人头上。

    鄂伦春人喜好喝酒,用嗜酒如命不为过,不管男女,皆是如此,但酒量普遍不大。

    因此,经常会出现喝酒过量醉倒不省人事,喝了酒天不怕、地不怕,从而出现喝酒者之间的误伤,极端会出

    第59章

    风葬

    孟振邦一走,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

    这场聚会,不欢而散。

    卫淮和孟寿安领着草儿回撮罗子的时候,孟金福老爷子还一个人坐在火边,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两人跟他打招呼,让他回撮罗子睡觉,他也不理,只是喝着闷酒。

    回到撮罗子,卫淮割了肉喂过黑炭和孟寿安买回来的那条狗以后,将有些潮湿的犴皮靰鞡脱下来放在火边烤着,也早早钻到床上,裹着狍皮睡着。

    他还在想着篝火边说的那些话,反复思量,到底有没有错,主要是担心孟振邦会不会因为自己没站在他那一边,把自己的事情给抖落出去,又变得居无定所。

    但想来想去,他发现自己完全没必要,话已经说出去,决定也做出了,就没必要再这么畏首畏尾,事到临头再说

    第60章

    不是明面上那么实在

    在搬新营地之前,卫淮和孟寿安出去一次,去看上次打狍子,在次生林里设下的套子和铁夹。

    结果,那趟过去,猎物没得到,事情还弄得挺糟心。

    从痕迹上看,有狍子上过套,但不知道是谁,把狍子整个给拿走了,一点没留,最扯淡的是,那些布下的钢丝套和铁夹也被尽数拆走,忒不讲究。

    因为孟金福过世来得突然,两人没能及时去溜套子,加之帮忙着办丧事,耽搁的时间太长,那些痕迹都能旧印了,顶多能跟到运材线上,就没法往下跟,上哪里去找都不知道。

    只能大概估摸着是附近林场的知青。

    因为在林场倒套子的人都差不多回家过年了,该放假的放假,留守的大都是那些回不去的知青。

    只是看守林场,没啥事做,他

    第61章

    惊为天人

    孟川回了自己的撮罗子一趟,把半自动步枪和鹿皮子弹袋带了过去,在卫淮和孟寿安两人将饭菜做熟的时候,跟着吃了一顿。

    “草儿,锅里面留着菜,你饿了的时候,放在火上热一下就能吃,叔叔要跟你阿玛进山去了,要到晚点的时候才能回来,在家里等着阿巴和叔叔回来,好不好!”

    卫淮给草儿梳了头发,将狍头帽给他她戴上。

    这段时间的相处,草儿已经和卫淮非常熟悉,说起话来,顺畅了很多,轻言细语地,和平常的女娃没什么区别。

    卫淮也发现了其中的特点,在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她会显得非常胆小,说起话来,有些磕巴。而且,反应上也会略有些迟钝,往往都已经在说下一件事儿了,她的想法还停留在上一个话题。

    跟她

    第62章

    出了什么情况?

    不止四百米?

    卫淮再一次愣住,他回头看看之前停留的地方:“那这有多少米?”

    孟寿安骑着马继续往北走,边走边说:“差不多五百米的样子!估算距离,也是远距离射杀猎物该掌握的东西,距离都拿不准,就更不可能打中了。”

    卫淮骑马跟在后边,想到之前孟寿安握着拳头比划的样子,问:“安哥,你刚才的比划,就是在估算距离?”

    孟寿安点点头:“嗯!”

    卫淮一下子来了兴趣:“安哥,给我说说呗,咋回事啊?”

    “这种估算距离的法子,在部队里边,有个名字叫跳眼法,我是跟十八站林场一个转业军人那里学来的。

    找到目标物,举起右手臂,要伸平伸直喽,然后朝着目标竖起大拇指。

    闭上左眼

    第63章

    猞猁

    安全能够得到保证,显得慌乱的心绪很快就被平复下来,卫淮的胆气就跟着上来了。

    那是一头黑灰色的大猪,估摸着得有两百五六十斤的样子,冲过来的架势狂野,但奔跑的时候,明显一瘸一拐的,冲了没多远就扑倒在雪地上。

    它用前腿支棱着前半身,屁股跌坐在地上,前腿努力地往前蹭,后腿抽动着往后倒腾,挣扎着想要站起来。

    卫淮在树上看到有鲜血从它后腿和肚皮之间的枪眼一股一股的冒出来,洒落在雪地上,一路殷红点点。

    估摸着伤了后腿,也伤了肠肚。

    即使如此,它依旧惊恐地翻着小眼睛,露着恐怖的白眼根子,冲着卫淮嗷嗷乱叫。

    看到自己匆忙开的两枪,居然真的打到猎物了,而且,不止是这一头,就连卫

    第64章

    不走人道

    既然是骑马,打定的主意,那就是耗耐力、拼速度了。

    由孟寿安和孟川两人打头,卫淮尾随在后,三人紧紧盯着雪地上老虎崽子留下的脚印,驱马在林间追赶。

    碰到脚印模糊或是林木密实,才不得不下马辨认,或是放慢速度,其余的时间,追得可不慢,在下到谷地、草坡的时候,更是纵马狂追。

    按照孟寿安和孟川的说法,所见过的各种野物中,耐力最好的其实要数野猪。

    这玩意儿,一但被打惊了,能一跑就是好几个小时,一次就能跑出好几十里地,到傍晚肚子饿了才会停下来放食。

    可要是跑山人追来,被它们发现,它们还能跑。

    因此,追一个野猪群,不用隐藏击杀的话,哪怕是骑马,没个两天两夜,都未必能追上。

    第65章

    天道

    跑山打猎,这是个极其考验人的事儿,是粗活,也是细活,毫不夸张的说,每一步都是考验。

    很多人一开始的时候,兴致高昂,仿佛到了山里,就天大地大我最大,觉得没啥事是干不成的。

    但真正进了山,估计要不了几天,也会被山林里的各种艰难给劝退。

    对卫淮来说,他觉得这些艰难,就是老天在他生活中设下的一道道沟,掉进去,那叫挫折,只有爬出来,才是成长。

    而这爬的过程,往往很艰辛。

    他能受得住,自打做出以跑山打猎为业的决定时,就从没想过要退。

    每天都在成长,哪怕只是一点点,他也相信自己,能在这条道上闯出一片天地来。

    三人回到矮马所在的草甸子,孟川提溜着老虎崽子,在边上找了棵

    第66章

    肯为你拼命的伴

    想明白这些东西,卫淮也就懂了,为什么他们对林场的进驻,机械的轰鸣觉得厌恶,为什么会对那一条条不断朝着山里深入的运材线感到迷糊。

    但其实他也知道,自打了有了枪,顶替了扎枪、弓箭的传统狩猎,猎物变得更容易获取,交换的扩大,鄂伦春人还是有了很大的改变。

    最起码,私心这一块,从猎物分配上就能看出来。

    谁不想日子能过得更好点。

    所以,他理解孟振邦的那些做法,并不觉得奇怪。


如果您喜欢,请把《游猎东北》,方便以后阅读游猎东北第18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游猎东北第18章并对游猎东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