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刚走没一会儿,赵大娘家的丫头赵娟就从屋里探出头来,手里抓着把瓜子儿:
“走了?”
赵大娘嗯了一声:“灶里那几个土豆烤好了吗?”
赵娟应了一声:“我拿出来放炉子上头了。”
赵大娘对着沈云见家的破木门扬了扬下巴:
“给云丫头送一个去。”
都是乡里乡亲,沈家就这一个姑娘,怪可怜的,赵大娘家条件还行,儿子在镇上大食堂工作,乐得帮衬一把。
赵娟跟原主关系还行,闻言转身进去就掏了个烤土豆,用袖子垫着,敲了敲沈云见家的门:
“小云姐,开门,给你送点儿好吃的。”
原主的记忆里对这个声音很熟悉,沈云见走到门口:“娟子?”
赵娟应了一声。
沈云见这才将门打开。
赵娟挤进屋里,将烤土豆塞给沈云见,小声道:
“快吃,吃完咱俩出去溜达溜达。”
沈云见看着赵娟神秘兮兮的模样,一边剥着土豆外面烤焦的皮,一边问她:
“上哪儿溜达去?”
赵娟道:“村口供销社,怀爷爷那儿。”
前两年,供销社都是公家的,能当上售货员,在村里都得横着走路。
可惜人家售货员都是从镇上调过来的,根本不招村里的人。
这两年个体户刚刚兴起,村里一直不声不响的怀老爷子,就重建了一间二层楼的大砖房。
还在一楼开了个小商店。
这个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还是土房,砖房刚盖起来的时候,漂亮的能闪瞎人眼。
人家一问,才知道是怀老爷子早年就背井离乡的儿子,专门请人给老爷子盖的。
虽然这些年人回不来,但也实实在在给老爷子邮了不少钱和好东西。
要真论起来,怀老爷子怕是比村长家都有钱。
沈云见对小商店没什么兴趣:
“我又没钱,家里也没啥要买的,上那儿干啥去。”
赵娟轻轻怼了沈云见一下:
“去看热闹啊,怀爷爷家的孙子回来了。”
沈云见一边吃着土豆,一边好笑道:
“孙子有什么好看的?又不是猴子。”
赵娟要是说村口有耍猴的,沈云见趁着无聊,到没准儿真有两分兴趣去凑凑热闹。
谁家好人莫名其妙跑一趟人家,专程去看人孙子的?
赵娟闻言却白了沈云见一眼:
“普通的孙子肯定没啥可看的,这可是怀爷爷的孙子!”
“昨天沈丽和沈秋都去了,回来这一顿炫耀,说孙子对她们笑了,还跟她们唠了会儿嗑。”
“别的不说,隔壁黑子也老跟她俩唠嗑,她俩咋不到处说呢?”
“这怀爷爷的孙子,肯定有什么过人之处!”
这个时候人们的娱乐项目有限,尤其是村里,除了劳作干活,养养家禽牲口,最常干的事就是串门唠嗑。
哪里要是有点儿热闹可看,就算是新奇的娱乐活动了。
沈云见闲着也是闲着,全当出去熟悉熟悉环境,他打趣道:
“可以啊,还会说成语呢?”
“那是,我哥教的。”
赵娟嘿嘿乐着,一脚踏出屋门,又回头问了句:
“我头发乱不?”
沈云见摇头:“不乱,好看的很。”
赵娟这才挽着沈云见的手臂拽着他出了门,猫着腰鬼鬼祟祟就想跑。
赵大娘眼尖,骂道:“死娟子!又上哪儿野去?”
“大姑娘家,整天往外面跑!像什么话!”
赵娟拉着沈云见一边跑,一边喊道:
“上怀爷爷家看孙子去!”
两人来到村口时,沈云见一眼就看见了那座白墙红瓦的漂亮大房子。
的确和村里的小土房都格格不入。
一楼气派的铜门大敞着,没有招牌,但能远远看见里面摆放着的货架。
此时,门外不远处还围了一圈儿不知道打哪儿来的姑娘正在说笑,瞧着眼生。
“今天你去。”
“我昨天去过了,他都没看我一眼,我不敢去。”
“你去买东西啊,他肯定要跟你说话的,昨天沈丽就是买了东西,才跟他搭上话的。”
“不行不行,他跟村里其他男人看着不一样,我看着他手心儿里都直冒汗。”
“你们说,他成家没呢?”
“他才多大啊,看着面相可小着呢,再说了,成了家还能自己回来?那指定得带着媳妇儿。”
“那你们说,他能看上俺不?”
“看上你?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说到这儿,一群小丫头笑成一团,红着脸打打闹闹推推搡搡。
一种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
沈云见扬了扬眉梢,问赵娟:
“怀爷爷这孙子,以前回来过吗?”
赵娟对此也是一知半解,挠挠头:
“我妈说他小时候在这儿住过几年,后来走了就再没见过了。”
两人走到怀家大门口,顺着大门,能看见里面摆放着的东西,还有连着后院儿敞开着的里门。
里门前面打了一副柜台,柜台上摆着一副算盘,两个小本儿,一台电话,一台电视机。
往常怀爷爷就总坐这儿看电视。
今天,屋里打眼儿望去却没人。
赵娟又好奇想看热闹,又有点儿不好意思去,便怂恿沈云见:
“小云姐,你长得好看,你去。”
沈云见虽然也好奇,想知道这话题的中心到底是不是自己想找个人,但他现在又没什么正经理由,便推脱道:
“我没钱,我又不买东西。”
赵娟显然早有准备,闻言,从怀里掏出几张一毛钱塞给沈云见:
“帮我打一斤酱油,再买一盒蚊香。”
沈云见拿着钱,走进怀家的门,赵娟就站在门口,探头往里看。
酱油是散称的,沈云见没法自己动手,他先是在货架上看了一圈,拿了蚊香,这才走向了柜台。
果不其然,看见了柜台后的躺椅上,此时正躺着一个男人。
第175章
我掀起裙子吓死你(四)
大概是因为个子太高,他两条腿长出那躺椅一大截,看起来有些无处安放。
男人腿上穿着条宽松的大裤衩,脚上松松垮垮挂着双平平无奇的黑色拖鞋。
上身穿着件白色的老头背心,脸上盖着顶草帽,看不出长什么样。
只能看见他露在背心外两条肌肉线条结实流畅的手臂。
手腕上戴着一块手表,一看就是洋货。
光是这么懒散地躺着,都能看得出他身材比例好得夸张。
沈云见将蚊香放到柜台上,轻咳了一声:
“怀爷爷,帮我打一斤酱油。”
躺椅上的人听见动静,抬手拿下盖在脸上的草帽。
刚想问一句,大哥你是不是瞎,哪只眼睛看我像你怀爷爷?
一起身看见柜台前站着的人时,又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眉如远山,眸若秋水,朱唇粉面,明眸皓齿。
大概是皮肤太白,显得头发有些发黄。
穿着一身粗布衣,正在盯着他看。
怀澈在看沈云见。
沈云见也在看怀澈。
那张脸和曾经的段司澈有三分相似,眉眼格外深邃,睫毛又密又长,因为鼻梁骨太过挺拔而显得整个人看起来都不是很随和。
和那些因为面朝黄土背朝天,被风吹日晒习惯了的普通汉子相比,怀澈整个人好看的不似真人。
只有此时因为睡觉而蹭得有些乱七八糟的头发,让他看起来多了两分烟火气。
难怪就连跟别的姑娘说了几句话,都能让人那一通炫耀。
视线相对,又很快错开。
沈云见率先开口:“不好意思,我看岔了。”
怀澈脸上没什么表情,不知道是不是在偷偷腹诽沈云见好端端的大姑娘,嗓门儿还挺粗。
他懒懒散散地从躺椅上站起来,走到酱油桶边,拿起舀子和漏斗,问沈云见:
“你桶呢?”
这几天来打酱油的人都会自己带着家里的小桶,方便。
沈云见道:“没带。”
怀澈便从身后的墙上扯了一个塑料袋下来,问沈云见:
“这个行吗?”
沈云见点点头,没说话。
怀澈便将塑料袋递给沈云见,示意沈云见撑着。
沈云见搓开塑料袋,撑到怀澈面前,怀澈便从桶里舀了一勺酱油,倒进塑料袋。
想了想,又扯了个塑料袋,套在了沈云见手里装着酱油的塑料袋里。
沈云见看着怀澈:
“不用称吗?”
怀澈垂眸看着他,淡淡道:“不用,只多不少。”
沈云见便点了点头,问他:“多少钱?”
一斤酱油八分,一盒蚊香四毛,口算很容易就算出来的结果,怀澈却漫不经心地在算盘上拨拉了半天,才道:
“四毛八分。”
沈云见给了怀澈五张一毛钱,怀澈从抽屉里翻了翻,却只找到一张一分的。
他把一分钱递给沈云见,又从抽屉里拿出一盒巴掌大的雪花膏推到沈云见面前:
“没零钱找你了,这个送你可以吗?”
这个牌子的雪花膏在原主记忆里有点印象,还是前两年在镇上百货大楼里看见过,不便宜,得一两块。
沈云见乐了:
“你这么做生意,不赔本吗?”
怀澈不甚在意:“这是我自己的东西,不是店里的。”
沈云见将东西推了回去:
“不用了,谢谢。”
说完,便拿着酱油蚊香,和那张一分钱走出了小商店。
怀澈看着沈云见离开的背影,没说什么,只收起了那盒雪花膏,躺回躺椅上,打开了放在地上的收音机。
沈云见把酱油和蚊香还有剩下的钱递给赵娟,又从自己的口袋里翻了翻,翻出一张一分钱的纸币给她。
刚才店里的事赵娟都在门口看着,见状又把一分钱推了回去:
“你自己收着,小云姐,别这么客气,酱油只多不少,咱也不亏。”
她态度很真诚,沈云见便也没再坚持。
赵娟此时一张小脸蛋儿看着都红扑扑的,拉着沈云见的袖子,小声跟他说:
“这怀爷爷的孙子长得可真俊,跟电影明星似的,就是看着有点儿凶巴巴的,脸上也不见笑。”
沈云见看着赵娟的脸,试探着开玩笑:
“你看上他了?”
赵娟闻言,倒吸一口凉气,连连否认:
“可拉倒吧,我可不敢,他那副样子,看得我大气都不敢出,你懂吗小云姐,就是……”
赵娟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合适的话来表达她的想法。
但沈云见明白她的意思。
怀家条件好,怀澈又长成那个样子,跟这个村里,甚至附近十里八乡所有的人都充满了距离感。
他就像是天上的太阳,沙漠中的绿洲,与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格格不入。
赵娟是有自知之明的,打从看见了怀澈,满足了好奇心,就不再嚷嚷着要去怀爷爷那儿看孙子了。
倒是沈云见,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