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找自已吃药,又还是心存疑虑。
先打听打听,江云初是否真的是从事医药行业的,或者是否在某大医院当医生,这时候才能继续找江云初看病。
看到这句话,不是江云初多想,也不是江云初反应快。
其实是在江云初身上发生过太多类似的事情了。
有朋友介绍给江云初的患者,一定要问清楚江云初在某某具体地址工作,确实是医生之后,才让江云初给看病。
一开始江云初还不明白什么意思,后来一个还算是“实在”的人,在吃了江云初药病完全好了之后,直接说了实话,说之前问那么详细,也不是真想来本地找江云初看病,就是确定一下,江云初是不是医生。
江云初当时一下就明白了,之前那些人为什么问的这么详细,估计都是这种原因。
就这个“一条大河”的母亲来说。
年纪都接近八十了,上次江云初见到这个老太太的时候,腿脚已经非常不利索了。
这个“一条大河”居然找了一个我母亲旅游顺便去你那里看看。
不是江云初说话不好听,你母亲出县城都费劲,还长途出门旅游,这话说出来,自已信吗?
但是有些人,就是真的会把别人当傻子一样。
江云初明白了这个一条大河什么意思,本来心思不搭理他了,不过反思了一下之后,又怕万一真是想来吃药呢,便还是把自已的地址发了过去。
发过去之后,一条大河立马回复道:具体那条大街哪一号?你把具体门牌号说一下。
江云初当时就烦了:你下了车,打车到这条街,进了街口往里面走,就可以看到这个牌子了。或者你到了这个街口,就给我打电话就行。
一条大河:不不,我不去,是我妈妈自已去。下了火车,告诉出租车,他就知道这条街吗?
江云初叹了一口气,真想把自已另外一边脸也打肿了,果然对傻逼的仁慈,就是对自已的残忍……
江云初本来想怼一句说,你在咱们县城打出租车去人民医院,出租车不知道人民医院在哪里吗?出租车是干啥的?你不认路,出租车也不认???
但是江云初深吸一口气之后,把打好的的字又删除了。
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嗯,对的。你母亲什么时候来?
这时候一条大河就再也没回江云初消息。
而这时候,王茜楠的妈妈拎着礼品就过来了。
……
一直到了晚上十点多,一条大河突然给江云初回了一句消息。
在吗,我今天一直上班了,没有回你消息,不好意思。我刚刚跟我妈妈说了,我妈妈说你那太远了,老人年纪大了,怕找不到你的地方,问问你啥时候回来,你回来了,我们再过去找你开方子。
你这个月回来吗?
看到这个消息,江云初笑了。
心说,白天你说你妈妈自已一个人出来旅游的时候,你咋没想到你妈妈年纪大了。
话说到这里。
江云初确定以及肯定,这是在确认,或者搜索了一下,自已这确实有一个医馆之后,才回复的自已这个消息,放心让自已看病。
江云初其实很纳闷。
会看病的就一定是医生吗?
我在村里天天锄地种地,我给你一点草药,你病好了就行呗,你管我是干什么的干啥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说咱们第一次打交道,你信任不过我,我可以理解。
但是你已经起效了,并且半年没有犯病,你怎么还能干这种事呢?
于是江云初忍无可忍,便回复消息道:
你妈妈不出来旅游了?
一条大河:对,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还是等你回来吧,你这个月回来吗?
江云初:中医之中有六不治,不信者不治?打听我详细地址干嘛?看看我是不是医生?到底在什么地方上班?
我觉得你们这种人是真的搞笑,你是不是以为别人都是傻子啊?你老母亲都快八十了,你跟我说她要一个人出来旅游?这个话你自已说出来,你自已信吗?
我一天看多少病人?你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拉什么颜色的屎。
你这种人我见的太多了。
你来找我,请你摆正自已的位置,不是我让你来找我看病的?是你来找我看病的!
你求我,不是我求你。
请摆正自已的位置。
江云初一段话发过去。
一条大河立马回复:医生,我不是这个意思,您误会了,我打电话跟您解释。
江云初也懒得听她解释,直接拉黑了联系方式!
第451章
五运六气与附子山萸汤
江云初拉黑加删除这个人好友之后,洗漱,练功睡觉去了。
一夜安眠。
第二天。
江云初起床锻炼,然后开始了一天的看诊。
今天来了5个病症相同的患者。
都是腹泻为主症。
脉象,舌象也有点像。
江云初打开手机,瞅了瞅自已手机上的万年历,突然明白,今年的运气开始发威,发作了。
甲辰年。
一个以土运太过为主的年份。
五行之气,但凡有一行太过或不及,都可以导致生病。
甲运阳土,太过。
土克水气。
肾做病。
土太旺,土也作病。
脾胃属土,恶心呕吐消化不良。
肾水受克,男科病,女科病,腰疼,腿疼等等病。
医家有讲:学医不知五运六气,检尽方书无益!
五运六气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那么五运六气究竟是什么,我们可以以小见大去慢慢说来。
俗语有云,“冬吃萝卜夏吃姜”,“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晚上吃姜,好像吃砒霜”。
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常规养生。
虽然此两句俗语浅显易懂,但是这两句俗语背后所具有的深奥的理论,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常问为什么,是我们的一种进步最快的方式。
中医之中,有四时养生的理论。
也就是一年的四季,具有有不同的养生方式。
有不同的作息规律,有不同的饮食搭配。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是季节的变化的规律。
夏天天气炎热,万物繁秀,人们受天气的影响,更愿意吃凉饮冷食,胃中多积累寒凉之气,生姜属于辛热的食物,可以有效的中和胃中的凉气。
冬天天气寒冷,万物闭藏,人们多选择吃一些温热的食物,这时候胃中多有炎热之气,白萝卜属于微凉的食物,可以有效的中和胃中的热气。
这是根据一年四季的寒热温凉所做的养生饮食习惯。
朝着大方讲的话,这叫把握阴阳的规律了。
一年四季有寒热温凉。
一天之中,也有寒热温凉。
这就是阴阳的大和小。
阴阳讲究,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早上建议吃姜,晚上不吃,是根据一天的时辰变化来说的。
生姜属于辛热的食物,有助于人体生发阳气。
早上的时候,人们刚刚睡醒,阳气需要生发,生姜有助于人阳气的生发,但是晚上的时候,大家要睡觉了,阳气需要潜藏起来了,就不能吃这些生发阳气的食物了,与自然规律不符合。
以上介绍的这些就是根据时间时节来养生,不过这些时间上的养生方式都是笼统的,并不具体的。
而传统中医之中,可以根据时间,一年四季的变化,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和指导。
这就需要根据中医之中的五运六气的理论,来进行更加详细的,更有目的性的推演和推算。。。
根据《黄帝内经》中的理论来说,我们可以在这里略微详细的讲解一下,甲辰年的运气理论。
甲是阳木,属于绿色,所以一定意义上,今年是个青龙年。
根据《黄帝内经》一书之中记载的五运六气理论,甲辰年的运气罗列如下:
上(司天)
太阳
寒水
苦热
中(岁运)
太宫
土运
苦温
下(在泉)
太阴
湿土
苦温
从上面这个理论分析,甲辰年的主题就是:土湿太过。
根据中医的脏腑理论,脾胃五行属土,主肌肉,主统血,主运化人体精微之气。
因此甲辰年一整年中,脾胃问题最为高发。
同时和土脏有关的疾病也会高发。
比如肌肉酸痛、疮痈肿毒、肌肉萎缩等等。
除了全年的总体湿土太过的基调,五运六气理论根据节气的变化提出了具体的指导。
立春—春分:气温会比往年偏高,此时发病以温病居多,也可能会有小规模的流感出现,流感症状以头痛、呕吐、高烧为主。
清明—小满:这段时间气温回降,出现所谓的倒春寒,因此种植业应该多注意,寒气一发,容易腹泻的人应该更加注意。
芒种—大暑:此时气温持续低温,风雨多有,心脑血管问题的应该注意。
立秋—秋分
:这段时间气候多变,咳嗽、发热可能较多。
寒露—小雪:气候趋于稳定,生病的人逐渐减少。
大雪—大寒:气温低,寒湿之邪气重。
所以根据整体的气候来说,全年的日常养生以“苦”为根本的基调。
因为苦能燥湿,比如苦瓜、莴笋、苦菊、莲子心、苦荞麦、蒲公英等等,但是建议是熟吃,少吃凉拌的生菜,等一切寒湿的食物。
在开方子用药的时候,可以参考本草经中的性味,应用苦温的中药:苍术、厚朴、紫苑、白头翁等等。
同时可以参考附子山萸汤、静顺汤。
附子山萸汤,静顺汤。
是永嘉医派的创始人,浙江名医,陈无择所创。
陈无择对于五运六气的理论功效是巨大的。
自黄帝内经时期以来,圣人立法不立方。
因此黄帝内经之中,只介绍了每年应该对应用什么性味的草药。
并没有具体指出用什么方子,用什么药。
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不同,高低冷热都不同,不同的地理环境所造就的草药不同。
因此,只立法,不立方。
是授人以渔,不授人以鱼。
所以历来,没有人拿出一个成方,做出方药的加减。
陈无择是第一人。
他给每个运气之年,都详细的做了药方和加减。
一旦发生千篇一律的以运气为主导的病情的时候,这个方子就可以用起来!
所以江云初对于来的这几个腹泻的患者,就都用了陈无择的附子山萸汤。
——————
炮附子30g(先煎40分钟),山茱萸30g,
木瓜15g,
乌梅15g,法半夏5g,肉豆蔻5g,丁香3g,
藿香3g
——————
这个方子主要治疗的疾病如下:
肾经受湿,腹痛寒厥,足痿不收,腰椎痛,行步艰难;甚则中满,食不下,或肠鸣,溏泄。
附子山萸汤每个时节都有不同的加减。
这里不一一列举。
在消化不良和腹泻腹部胀满多发的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