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宋凤林 本章:第122章

    刘湛大笑着上前又把人按回床上作势要亲,宋凤林忙捂住他的嘴。“别闹了,还这么多事。”

    “让你见识一下你老公真正的实力。”

    “已经见识到了。”宋凤林没好气。

    刘湛哈哈大笑。

    第135章

    彼时捷报迅速席卷天下,每一日都有百姓陆续返回京畿抢救自己的家。

    原本繁华的帝京街头只有稀稀落落的百姓,大家都满脸的茫然,不知何去何从。

    忽然马蹄奔腾的声音从城外传来,百姓就像惊弓之鸟吓得四散而逃。

    骑兵的速度极快,声音传到城内时,前锋军便已经入城了。

    “我们是汉军!我等奉汉王命令接掌帝京!即日起帝京归属汉国循汉制!百姓各归各家,待汉王抵达会有抚恤政策!”

    李小连命士兵四处宣扬,又贴出布告。

    “我带人去皇宫,你们控制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李小连目的明确,安排好之后立即率领五千骑兵直奔皇宫。

    一时汉王要入主帝京的消息不胫而走。

    “汉王击退西戎拿下了帝京,这是要登基为天子吗?”

    “贱籍出身的贱民怎能登天子宝座!”

    “有传言刘湛是刘氏长子长孙……”

    “那又如何!到底是打落了贱籍!”

    那些一同逃难到京畿郊外的官员们聚集在驿站里,原是讨论去留问题,结果又吵起来了。

    “若回帝京势必要奉刘湛为天子,若不回去便只能回到乡下当一白身。”说到底他们还是舍不得身上的官服。

    “你要留下来汉王也不一定会用你。”

    “若是不用旧臣,他哪里来这么多官员填补衙门的缺?”

    “且不说这个,你们若是要回帝京继续任职,那便得跪他那男妻!简直有辱斯文!”

    争吵间已经有几拨车队离开,有的往帝京方向去,有的南下往南方去。

    汉王入主帝京,最震惊的莫过于帝京的世家,还有那些曾经戳着刘湛脊梁骨骂了整整八年的官员。

    骂他残暴嗜血,骂他娶男妻,骂他断子绝孙,骂他败坏纲常等等。

    现在,这个男人他来了。

    汉军驱逐了西戎,越来越多的百姓返回故地,京畿之地肉眼可见的有了人气。

    与此同时,王后颁发的抚恤政策陆续执行,京畿各地架起粥棚施粥。

    “你们看布告了吗?汉王有令,取消苛捐杂税,今年跟明年都免税!”

    百姓奔走相告,一时越来越多的百姓启程返回故地,更是立即开始耕作不敢耽误。

    不管世家贵族如何口诛笔伐,百姓都知道汉国的政策好,汉民也富裕,如今中原也要实行汉制,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那些世家官员都在犹豫不决的时候,百姓已经作出了选择。

    待战场善后的事宜告一段落,刘湛决定进入帝京,及早恢复民生秩序。

    出发前夕宋凤林让人把汉王仪仗全部立起来,刘湛也被他按着穿上龙袍戴上金冠金腰带。

    “这回不同往日,你要入主帝京,得让天下人看到汉王的威仪。”

    那玄黑龙袍上的行龙,怒目圆睁,威视逼人,被收拾整齐的刘湛,气势更胜往常。

    除了仪仗,随行还有五万亲兵,这些都是一等一的陌刀骑兵。

    鲜红的汉军旗在烈日中飞扬,汉王御驾进入京畿,骑兵排成了望不到头的红色长龙。

    沿途有百姓壮着胆子张望。

    天下人皆知汉国没有苛捐杂税,税赋也比各地都低,汉王更是废除了世家特权,在汉国没有贵族贱民之分,佃户之子也能科举。

    百姓都期待汉王的到来,同时也害怕会不会因此再起纷争。

    汉王要进京的消息提早就传回帝京,那些逃难躲出去又回来的官吏这会都紧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汉王进京那一天,李小连刘成还有诸将都在皇宫正门外等候。

    不久,陆续有前朝官员穿着官服到场,一开始只有几人,后面来的人越来越多,最后一共来了三十多人。

    “赵司徒也来了?”

    赵吉章一下车,这些官员便立即议论纷纷。

    有官员擦了擦额头上不存在的汗,心里一阵后怕,幸亏自己没有听别人的话不回帝京。

    连赵司徒都来了,有赵司徒在这汉王一准能安定帝京。

    这一日晴空万里。

    踏入午时,汉王车驾的队首出现在众人眼前,猎猎的红色军旗尤其瞩目。

    高头骏马,彪悍的骑兵,锋利的刀枪,无不带着肃杀的气息。

    原本喧哗的官员们都不自觉的住了声,屏息凝神的等待。

    最终汉王的车驾在皇宫正门前停下,侍卫立即放下梯子,刘湛率先掀帘而出。

    在场的大梁旧臣都是第一次见刘湛,却是无不一口气哽在了喉咙,一种恐惧和敬畏油然而生。

    汉王身长八尺有余容貌甚伟,这是他们的第一印象,当刘湛冷冽锐利的目光扫过来,官员无不低头,气势摄人如虎豹,这是他们的第二印象。

    就在官员们犹豫要不要行礼的时候,刘湛转身扶了宋凤林下来。

    没想到王后也来了!这些官员看到宋凤林身上的银白龙袍还有什么不明白,再一看宋凤林的脸都是一愣。

    长得可真是英俊好看。

    “舅舅,你身体不适何必出来。”这时刘湛开口。

    赵吉章拱手。“如今您身份不同了,臣按例要出来迎接。”

    又朝宋凤林拱手。“见过王后。”

    宋凤林柳眉淡淡,含着笑意抬手。“赵国舅不必多礼。”

    这番对话可是在官员心里引起了轩然大波,汉王刘湛还真的是刘氏发配的子孙!

    “下官刑部侍郎季子同拜见汉王,拜见王后。”这时有官员下跪行礼,一时官员忙跟着上前行礼。

    刘湛一摆手。“都起来吧。”

    见刘湛明显不想管这些官员,宋凤林接着他的话头。“不必多礼,都进宫回话。”

    王后的声音清清冷冷,但是话语间又调和了气氛,官员心中都松了一口气,忙又感谢王后。

    刘湛和宋凤林走在最前,一行人踏入深深的门洞进入皇宫。

    宋凤林望着熟悉却又陌生的宫殿思绪飘远,大楚仁帝年间,因为姑母就是当朝皇后,宋凤林经常出入皇宫,他对皇宫并不陌生。

    就在他想起了很多时刘湛拉住他的手,宋凤林忙躲开,刘湛又拉。

    “注意点。”宋凤林低声斥他。

    刘湛不牵手了改勾住他的肩膀。

    行吧,宋凤林主动把手送上,幸好衣袖宽大官员跟在后面倒是看不真切。

    一行人,刘湛和宋凤林走在最前面,后面依次跟着赵吉章李小连刘成等亲信将领,其次是三十多名官员。

    而官员后面是品阶在千户以上的将士,将士之后是跟随刘湛南征北战的一等功勇士。

    长长的队伍穿过皇宫那宽广的广场。

    紫宸殿被毁,里头塌得乱七八糟,但是那气势磅礴的巨大飞檐,那雄伟的盘龙柱,依然彰显着它千年皇宫的无上威严。

    两人在紫宸殿前停下,队伍站在御阶下。

    刘湛回身面朝那广阔的广场,此时广场已经整齐划一的站满了将士。

    宋凤林抬手。“取上来。”

    官员中立即起了窃窃私语。

    李小连捧着一个朱漆匣子快步登上御阶,而后在刘湛面前单膝跪下。

    “启禀汉王!我军共歼灭西戎百万之数!收复玉门关、子午关、雍州、沛州、冀州等数座城池!”

    “汉军威武——!”

    将士们山呼着,激荡着这座满目疮痍的皇宫。

    李小连高举手中匣子。“此乃从西戎王手中夺回的传国玉玺!但传国玉玺已经被西戎毁坏。”

    一时百官无不震惊。

    “让赵国舅验看。”宋凤林清冷道。

    这里赵吉章最是震惊又痛心,他几乎是抖着手捧起崩成大小两半的传国玉玺,脚一软竟跪了下来。

    大臣纷纷围过来验看,无不痛心疾首。

    “梁主是我华夏千古罪人呐!”

    “没了传国玉玺,这天下该如何传续?”

    “天下要大乱了吗?”

    所有大臣目露仓惶,得周天子传国玉玺为新天子号令世家治理天下,这套规则已经深深刻入他们的骨髓,如今传国玉玺被毁,他们只觉得天都塌了。

    “拿上来。”刘湛眼中深邃无波。

    李小连把玉玺呈给刘湛。

    哪想刘湛单手接过,下一刻重重的砸在地上,一时原本就崩成两半的传国玉玺粉身碎骨。

    这一幕把所有大臣都震住了,把将士和宋凤林都震住了。

    刘湛气势陡增。

    “本王起自侧微,备尝艰险,岁不及冠,戍边抗燕,此后二十载,北战南征,战无不胜,安北疆万民!”

    这一字一句无不是血的烙印。

    “却看天下历大楚大梁两朝,宣帝刚愎,周氏祸国,文帝暴毙,梁主篡位!百姓困顿,民不聊生!”

    “本王歼灭西戎,维系华夏正统!”刘湛冷视这些奉周天子传国玉玺为正统的官员。

    “这周天子的传国玉玺,传的是周天子的大位,本王的天下乃本王缔造,何须周天子的玉玺!”

    与梁天子窃国不同,这是汉王一步一个脚印打下来的天下。

    他心中有天下,自然不惧,也不为之所动。

    到了此时,在场的这些官员才真正明白汉王是何人,刘湛这一番话,令他们再次震撼。

    这是要缔造天下的王!

    刘湛一字一句的宣誓。

    “元月初一,本王将登天子位!终结这千年的乱世!”

    什么三辞三让,什么规则传续,在他眼中都是虚妄。

    刘湛扶刀而立,遥望这座满目疮痍的千年帝京和千年的皇宫。

    他一字一句,铿锵有力。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责令天下各城池速速归降,地方要员即刻进京述职!否则!我汉军铁骑必如雷霆而至!”

    “汉天子万岁!!!”

    一时诸将士兵山呼万岁,声彻九天。

    官员纷纷下跪匍匐山呼万岁。

    长空万里之下,必将一统天下的大汉确立。

    第136章

    大汉,汉元元年。

    汉王刘湛登皇帝位,号汉晟帝,年号改元汉元。

    皇帝圣旨下达天下各州府郡城,一时令天下震动。

    刘湛的原话就写在圣旨里,汉军铁骑如雷贯耳,汉天子的凶名更是如雷贯耳。

    诸世家无不哗然,他们立新帝的梦碎了,得知汉王称帝,有些人甚至已经状若癫狂。

    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怕是回不去了。

    同时刘湛下旨夺中原各地方厢军,全部统一在京郊原禁军大营,夺了地方兵权,那些地方大员便如拔了牙的老虎再也抖不起威风。

    有诚意归顺的人,自然也有装聋作哑的刺头。

    在惴惴不安中,他们很快就直观的感受到了汉天子和汉皇后的处事风格。

    上朝的第一天,宋凤林重新分配六部衙门的职位。

    大梁的官僚体系照搬的前朝,人员极多极其臃肿,一个主事的侍郎身边还得跟着四五个打下手的郎中,每个郎中后面又有四五名秉笔,如此类推。

    宋凤林直接一刀切了,把尾大不掉的部分全部剪除。

    这还不够,直接废除三公九卿,设置内阁和中书省,两权分立。

    按刘湛的意思,最终会形成像议会那样的形式,政务全部公开透明,不会再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情况。

    官员们还没回过神来,宋凤林又下达了一个政令。

    “户部暂停所有民间土地买卖,排查京中户籍人员,每户人数还有名下产业都要重新在户部登记造册,凡中原各地空置的房屋宅院,若三个月内屋主不到衙门认领皆视为无主,统一归天子重新分配。”

    出了紫极宫,赵吉章连连摇头感慨自己老了。

    “此计当真狠辣之极,高明,实在高明。”官员们结伴出宫议论纷纷。

    “这下那些躲在南边的权贵可就恼了。”说到这大家都心里暗爽,回来认领吧又怕踏不出帝京,不回来吧这泼天的产业可就要充公了。

    “哈哈哈。”终究是有人忍不住大笑。

    大家都觉得心里畅快极了。

    这些主动投诚留下的官员,都是寒门子弟,或者世家中不得重用的庶子,他们早也看透了世家的嘴脸。

    汉制废除九品中正制于他们而言并没有伤筋动骨,左右家中的产业也不是他们来继承。

    此时,汉天子与汉皇后正在寝殿内商议。

    西戎一把火烧了皇宫,因那几日帝京有雨并烧成灰烬,李小连接管帝京之后,整理出了两处能住的偏殿给天子皇后暂住。

    “皇宫重建乃是大工程,我已经发布悬赏,征集天下匠人。”宋凤林的案头堆满了文书,都是各地重建的汇报奏折。

    刘湛翻了几本便头都大了。“我已经让青山他们加紧进京,总不能把你累坏了。”

    晋阳的小朝廷也要与帝京的大朝廷整合,大家的官职都要变一变。

    如今每一日都有投诚的官员回来述职,不过宋凤林并不直接就用,全部留中考察。

    大楚大梁的旧臣,绝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当官也是荫恩或买卖而来,能力实在有限。

    宋凤林宁愿前期累一点,也不想让这些草包继续混日子。


如果您喜欢,请把《流放三千里》,方便以后阅读流放三千里第12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流放三千里第122章并对流放三千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