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宋凤林 本章:第111章

    方寿堂战死,方氏将领全部殉国,西戎屠戮俘虏一个不留。

    噩耗以最快的速度递送入京。

    彼时梁天子正在后宫跟新得的美人厮混。

    朝政上每有烦心事梁天子都喜欢到后宫散心,搂着这些二八妙龄娇媚无骨的美人一时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我有急报要禀告陛下!”兵部左丞急匆匆入宫却被太监拦在了寝宫外。

    那大太监掐着嗓子。“再要紧的事也不能现在禀告啊,大人您听听里头的动静。”

    一时兵部左丞的脸黑红交错,□□的,这梁天子真是令人好生无语。

    “我大梁五十万大军被西戎坑杀殆尽,公公您要我等?”兵部左丞满脸的绝望。

    大太监一时吓得愣了。

    “此战,西戎军阵亡不到十万人,我军那是五十万条命啊!”兵部左丞颓然跌坐地上。

    这一日整个帝京城笼罩在了恐怖的阴云之中。

    梁天子整个人就像精气神被掏空的空壳子,百官议论纷纷吵吵嚷嚷,他也仿若未闻只呆坐在御座上。

    “恳请陛下派徐国公接掌沛州军务,徐国公身经百战定能力挽狂澜!”赵吉章带头请愿,大部分官员都随同下跪向天子恳求。

    “陛下!沛州还有五万兵力,高州也有十万兵力,未必没有转机。”卢令远大呼。

    然而梁天子一句也听不进去。

    他此时满心都是为什么前朝的天子都当得这么舒心,到了他这里里外外都是事,他怎么这么苦。

    百官吵吵嚷嚷,梁天子只觉得头痛欲裂。

    这些大臣有力荐徐牧远出征的,有力荐再次募兵抗敌的,甚至还有力荐派钦差跟西戎讲和的。

    “各位不要再争了,讲和的募兵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让景国公临危受命。”赵吉章道。

    一时百官纷纷点头。

    “就按大司徒的意思办吧。”梁天子扶着额头起来,没走两步差点摔倒,最后在宫人的搀扶下踏出大殿。

    当天赵吉章派出卢令远持国书奔赴汉中,同时紧急募兵。

    然则大梁国内已经征无可征,此次五十万大军有去无回,多少军户家庭绝户,军户已经没人了。

    这些日子赵吉章可谓是焦头烂额。

    约半个月后有信使快一步回来通传,带回了卢令远的亲笔信。

    赵吉章看完信差点没把信撕了。

    西戎王竟开口要梁天子割让汉中!

    次日早朝,赵吉章不能瞒着,当他提出来,一时满朝文武哗然。

    “实乃奇耻大辱!!”

    “割让汉中闻所未闻!!”

    “绝对不能答应他!!”

    百官骂骂咧咧,甚至把玉石俱焚都喊出口了,至于他是不是真的会跟大梁共存亡,眼下只是说说而已谁又知道。

    梁天子只觉得头痛症更加的严重。

    “散朝!”他站起来径直离开。

    天子就这么走了看愣了一众朝臣。

    接下来接连数日梁天子都没有上朝,官员求见他也不见。

    就在这一日,梁天子忽然传了沛公离入宫。

    “爱卿,这天下人是不是都在骂朕无能。”梁天子半醉半醒,两位绝色美人左右拥着他,一派糜烂之姿。

    沛公离目不斜视。“天下人谁敢冒犯天威。”

    梁天子笑了,笑声却又像哭声十分难听。“爱卿,你常有妙计,你说眼下危局朕该如何?”

    这些日子梁天子也在痛苦挣扎,最终他点了沛公离入宫。

    沛公离一直很清楚自己的角色,他就是梁天子的嘴,说出梁天子心里不敢说的话。

    “臣建议答应西戎王割让汉中。”

    沛公离说完,一个酒杯便砸了过来,擦过他的脸掉在地上碎裂。

    “你让朕割让汉中求和?你想让朕受万世唾骂吗!”梁天子气得满面通红。

    自周起历朝历代就没有天子割让汉中的,若大梁开了这个先例,绝对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些日子梁天子就是在纠结这事。

    “陛下!”沛公离扑通跪下。“西戎已经占了汉中,割让与否有何区别?如今要紧的是与西戎讲和,让其不要继续南下。”

    梁天子咬着牙关似在隐忍,脸色几经变幻,他知道沛公离说得不错,这也是他心中所想。

    若西戎大军南下,大梁如何抵挡?

    “陛下!圣旨可以不写割让,是赐!天子赐予西戎王!”

    沛公离依旧跪在地上。“西戎王入侵汉中无非就是为了钱粮,我们给他也就是了,损失一些钱财但是能拯救万民于战乱,此乃舍小家以全万民。”

    好一个赐予!

    梁天子那饮酒过量的散漫眼瞳里透着兴奋,他就知道沛公离会为他寻到台阶。

    比起赵吉章动不动就要他下决定,沛公离更贴心,也更照顾他的感想。

    “朕累了,朕不想管。”梁天子靠在龙榻上。“爱卿可愿意任大丞相主理国事向西戎求和。”

    只要沛公离当了大丞相再去推行求和之策,这一切便与自己无关,梁天子这点心思自然瞒不过沛公离。

    梁天子这是要把沛公离推出来承受天下人的唾骂。

    然而沛公离没有犹豫多久。

    “臣愿意。”

    受天下人唾骂又如何!这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大位!

    时值深冬,大梁送上十万两黄金,数百万两白银,并绫罗绸缎珍珠无数,向西戎王赐予汉中求和。

    一时沛公离的名字等同于奸臣佞臣卖国贼,百姓都在唾骂他的无耻。

    然而西戎王答应了,果然驻扎在马山邑的大军撤回了汉中平原,没有南下的计划。

    大梁危局已解。

    经此一事,梁天子也彻底不问朝政,大梁一切政务都由大丞相主理。

    大梁的朝堂迅速分成两派,一是沛公离为首的大臣,一是以赵吉章为首的大臣,每日都争执不休。

    然而梁天子不理事,最终政令还是按大丞相的意思下达。

    一个卖国贼担任大丞相,氏族不服,百姓愤懑,整个帝京风波云诡。

    随着西戎收兵,整个天下仿佛都安静下来了。

    彼时北疆大雪皑皑。

    “昨日庆王又派人来求粮,且他出不起价,我已是半卖半送的价格了。”宋凤林窝在刘湛怀里看书,忽然想起这事。

    刘湛捏着烟杆,听罢也是蹙眉。“高州是个问题,如今大梁割让汉中,高州已成名副其实的孤岛。”

    沛州还有中原源源不断的供给,高州的境况要艰难得多。

    这个冬天庆王多次派人来汉国求粮,高州生死存亡之际,为免刘湛落得残暴无情的骂名,宋凤林还是慷慨的以低价卖了两次粮食。

    有道是救急不救穷,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

    “高州在庆王手中毫无意义。”刘湛眼中具是无奈。

    庆王想要再起已经没有可能,不过是靠汉国接济苟延残喘罢了。

    宋凤林明白刘湛心中所想,拿下高州不管是对高州百姓还是汉国都有利。

    “不要再卖粮食给他了,要庆王做个决断吧。”刘湛下了决定,如今庆王也走投无路了,该是时候有个了结。

    “一国没有二王,若庆王降汉,你作何安排?”宋凤林问。

    刘湛漫不经心道:“先派小连与张泰宁接触,只要庆王愿意放弃王位和兵权,我会善待他一族。”

    但是庆王这个人是决计不能留,要名正言顺的拿下高州又除掉庆王,这个事情还需计划一番。

    “西戎王为什么不拿下高州?”这个问题宋凤林一直想不明白。

    对于西戎王而言,拿下高州就是顺手的事。

    刘湛一笑撂下烟杆把宋凤林往身上带,让他跨坐在自己小腹上,两人面对面。“想知道吗?”

    军事上的事情向来是刘湛的强项,很多时候宋凤林有直觉,但不敢下定论。

    “那是因为西戎王特意留着高州拦住我。”刘湛凝视着他,那漆黑如深渊的双眸里早就看透了汉中局势。

    这西戎王不是简单的人。

    “明年西戎还会南下,梁天子割让汉中苟且偷生安逸不了多久。”刘湛笃定道。

    西戎王为何特意留着高州拦住汉王?

    惧怕汉王手中的强兵吗?

    自然不是!

    西戎王也是雄主,怎会惧怕一支从来没交过手的军队?唯一的可能是西戎王图谋更大,他不想汉王来插一脚坏他大事。

    由此刘湛断定,西戎王必定会南下入中原。

    经刘湛点拨,宋凤林也看明白了西戎王的意图,心中也是惊讶。

    西戎王跟他们经历过的对手都不一样,此人有勇有谋,且手中有一支百万之数的强兵!

    大梁若举全国之力,迫使世家配合御敌,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大不了玉石俱焚。

    然而这最后一条路被沛公离断了。

    宋凤林叹息。“沛公离此人,误国误民。”

    “在瑞昌救下他时,我就瞧出此人野心极大,一个不折手段的庶子,在他眼里没有是非黑白。”刘湛不欲多说,伸手拨开宋凤林胸前的发丝,解了龙袍上的带子。

    刘湛只字不提沛公离曾经动了不该动的心思,这也是他只利用沛公离,从来不放在身边重用的原因。

    他怎能放一个蛇蝎进来搅得内外不宁。

    这一点,刘湛一直很能管得住自己。

    况且一个宋先生就已经占了他的全部,哪里还有地方给别人。

    很快炕床上散乱着龙袍、腰带,窗外夜已深,风雪渐大。

    次日天方蒙蒙亮,宫人便起早铲雪,奈何雪太大了,只能铲出一条路方便官员入宫早朝。

    白雪覆盖的宫阙巍峨庄严。

    “拜见大王,拜见王后,吾王万岁。”朝臣行三跪之礼而后分次跪坐在两侧席位。

    承运殿里烧着地龙,殿中央的炉鼎又燃着木柴,暖和的殿内跟门外呼啸的风雪成了冰火两重天。

    宋凤林清清冷冷的声音传遍大殿。“凛冬将至,这天气越发的恶劣了,有事便都在今日商议妥当,明日开始暂停早朝。”

    殿外鹅毛的大雪纷纷扬扬,往年住在山上此时都已经大雪封山了,再过几日晋阳城也会被大雪封路。

    算算日子距离春节也没几日,不知不觉又一年。

    内阁首辅闻青山出列。“启禀大王、王后,滞留在我国的流民都已经分批安排住进城郊的庇护所,也每人配了干粮,饿是饿不死,就是来年开春如何生存也是个问题。”

    随着各地新村满员,入秋之后汉国停了流民入户的政策,那些私自越过国境滞留的流民,入了冬之后日子越发的难熬。

    虽然有了临时的栖身之地,也能勉强饿不死,但是到底不是长远的办法。

    宋凤林拧紧了眉,北疆的荒地都已经完成开荒,后面再来的流民便也无处安置,不管不顾也不是办法。

    “组织工厂,增加就业率。”刘湛慵懒的靠着龙椅。

    “工厂?”宋凤林侧头看他。

    “就是作坊”刘湛换了个说法。

    “多鼓励民间开作坊,像那毛皮,直接卖原料给中原还不如在国内加工成成品再倒卖到中原,作坊多了便缺工人,这些流民都是廉价的劳动力。”

    财政的事情刘湛一般不管,但每每开口都能有独到的见解,百官议论纷纷眼里都是赞同。

    宋凤林下了定论。“就按大王的意思,内阁拟出方案,来年开春实行。”

    下了朝刘湛缩在御书房暖阁的炕上摆弄棋盘,想起早朝时关于流民的事,他知道这只是治标不治本。

    想要改变流民过多的现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收回汉中!

    但是汉军想要进入汉中还横着个高州。

    如果庆王硬挺着不愿降汉他也只能来硬的了,刘湛眼里透出强烈的杀意。

    他最多只会再给庆王一个冬天的时间考虑,这已经是刘湛最大的忍耐限度。

    第126章

    这个冬季,沛氏庶子手握朝堂权柄大兴冤狱,整个帝京城风声鹤唳。

    最终沛氏庶子的屠刀落到了赵氏头上。

    “赵国舅,快跟我们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刘湛安插在帝京的暗卫首领再三劝说。

    “老夫无罪,为何要走!”赵吉章身穿官袍端坐在正堂,他望着屋外,听着远处的打杀声。

    赵吉章已经安排了亲眷离开,如今整个赵府空空荡荡的。

    送走了亲眷,赵吉章却执意要留下。

    “好一个梁天子!纵容佞臣捕杀朝廷重臣!”赵吉章气得直抖。“老夫倒要看看,他要如何定我的罪!”

    “赵国舅,那梁天子明显已经疯魔,您跟一个疯子如何讲理?”暗卫队长替刘湛收集情报,自然也知道许多阴私。“您可知道梁天子每日服用五石散?”

    赵吉章整个一愣。

    “他不仅用五石散,还用那下三滥的助兴之药,酒池肉林夜夜笙歌。”暗卫队长见赵吉章满脸难以置信,继续说出更多阴私。

    “宫中凡十八岁以下的宫女几乎都被宠幸过,龙床之上每一日都是新面孔,若有重复便打骂太监。”

    “那梁天子喜用处子,用过便弃,或赐给宗亲或赏给侍卫,更与侍卫一同……唉,声色犬马,不堪入目。”

    赵吉章完全呆滞。

    他还记得梁天子登基之初十分勤勉,御书房里的奏折堆成人高,他也一本一本的翻看。

    正因为梁天子的勤勉,赵吉章才婉拒了刘湛选择留下当大梁的臣子。

    是什么竟让梁天子自甘堕落。

    是佞臣的谗言?还是无上的权利诱使他放纵?赵吉章忽然明白了,也许是内忧外患之下的自暴自弃。

    梁天子已经放逐了自我。

    大梁盛平四年冬,梁天子纵容沛氏庶子大兴冤狱,被迫害的前朝重臣纷纷举族出逃。

    此时的皇宫,梁天子正因为官员出逃而大发雷霆,也因而迁怒更多的人。

    “刑部在做什么!连抓个叛臣都抓不住!一群酒囊饭袋!”梁天子人瘦了一圈,但是精神却异常的高亢。

    “大丞相,你现在就带禁卫军去捉拿所有前朝乱臣,朕不需要这些阳奉阴违的废物!”


如果您喜欢,请把《流放三千里》,方便以后阅读流放三千里第111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流放三千里第111章并对流放三千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