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太傅一怔,“瑶儿怎么了,她白日里不是进宫见皇后去了吗?”
“是呀。”游夫人着急道:“打从宫里回来就把自个儿关在书房里,到现在几个时辰过去了就喝了一壶茶,连午膳也没用。”
“发生何事了?”
“不晓得,老爷,你快进去瞧瞧吧。”
游太傅二话不说,立刻推开书房门走了进去。
只见原本整洁的书房散落着满地的纸张,游之瑶趴在书桌上,小脸皱成了一团。
在她手边,用过的纸张随意堆放着,而且上面的字迹着实有些凌乱。
游太傅皱眉,她这个女儿一贯严谨细致,怎会把字迹写成这样?
他并未刻意放轻脚步声,可走到桌边时游之瑶都没发现他。
游太傅只能咳了两声。
结果游之瑶依旧没察觉。
游太傅:“……”
他只能开口:“瑶儿。”
游之瑶终于抬起头,但看过来的双眼里满是茫然,显然依旧沉浸在思索中。
“你在做什么?今日皇后怎么说的?”
游之瑶定了定神,“爹?您什么时候进来的?”
游太傅无奈道:“进来有一会儿了。”
游之瑶很不好意思,“爹怎不叫我一声?”
游太傅环顾四周,无奈道:“专注是好事,但你瞧你这儿……”
顺着他的视线,游之瑶也瞧见了四周的狼藉,一张白皙的脸顷刻间涨得通红,“爹,我不是故意的,算着算着就这样了。”
“算?算什么?”
游之瑶把路景给她的那本书拿过来,“这是皇后今日交给我的。”
游太傅接过去瞧了一眼,神情立刻严肃起来,“这便是新学堂的课本吗?”
“是。”
游太傅早就听说这部分内容同四书五经几乎不沾边,连仰学士都瞧不懂。
现下一瞧,果真如此。
他连着翻了好几页,别说理解了,有些字他甚至不认识。
作为太傅,游太傅在朝中一贯是学识渊博的存在,这下可着实有些不习惯。
不过他也不像有些臣子那般恼羞成怒,反倒谦逊道:“瑶儿,这些你都识得?”
游之瑶点点头,“多半都识得,我在双集镇的时候跟着颜府的人学过几日。”
说到这里游太傅笑了一下,“如此看来,陛下早在双集镇的时候就已经在计划着今日了,你当初说的没错。”
游太傅放下书,随手捡起一张纸,这下才明白为何瞧上去那么凌乱。
游之瑶写的并不是字,而是一些长长短短的算式。
“看起来皇后似乎想要栽培你。”
“爹说的没错,皇后说要把新学堂招生的事交给我。”
游太傅惊讶道:“皇后竟对你如此信任。”
游之瑶兴奋地把路景白日里给她画的饼又给她爹画了一遍。
路景如今画饼的水平已是炉火纯青,连游太傅这个见过世面的大学者听了都颇为激动。
难怪宫里头接触过皇后的,个个都死心塌地,甘心任他驱使。
从第二天开始,游之瑶便时不时进宫去,同其他官员家的女儿哥儿一道上路景的课。
起初每个人都战战兢兢,可次数多了以后,他们就发现路景根本就懒得摆皇后的架子,除了授课时说几句玩笑话活跃一下气氛,甚至连废话都极少说。
游之瑶他们迅速调整好心态。
他们这边的进展是非常快的,甚至比当初关肃他们还要快一些。
一来她们没有侍卫们那么忙,二来皇后亲自授课,又是如此难得的学习机会,每个人都非常珍惜,几乎人人都和游之瑶一样,白日上完课回去还要自己学到深夜。
比家中忙着科举的兄弟们读书都更刻苦。
一时间,朝堂上下刮起了一股勤学奋进的风,官员们凑在一块儿总是会提起自家的女子哥儿昨日又读书到了什么时辰,聊着聊着便攀比了起来。
这股攀比之风迅速弥漫到了男子那边。
有些官员回去瞧见儿子读书不如女儿用功,气地抄起棍子就打。
有些儿子还不服气,根本不把新学堂放在眼里,在他们心里科举是最神圣的,只有科举才是正道。
当然女子哥儿们学的东西他们瞧不懂也是原因之一。
不过他们的轻视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便发生了一件事,震惊了所有人——
新学堂的学子们研制出了威力更大的火药。
通政司的邸报上第一时间刊载了这一重大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至大梁的每一个州县。
朝堂上下沸腾了。
早朝时,文武百官齐声道:“恭喜陛下,恭喜皇后。”
皇后并不在,但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把他带上了,这便是一种敬重。
秦川微笑道:“皇后辛苦了这么久,总算没有白费。”
他的意思所有人都听得分明,因此再一次齐声高呼:“皇后圣明,臣等敬服不已。”
秦川满意点头,“这话,朕会代为转达皇后的。”
三日后。
秦川和路景登上城楼,遥望新学堂的方向。
这一日天气极好,因此隔着这么远的距离,依旧能看得清楚。
文武百官一同登上城楼,有人兴奋,有人期待,当然也有人不信,有人不屑。
新学堂那边已经准备好了,所有人站得齐齐整整,朝这边遥遥地行了一个礼。
对面的国子监也热闹无比,所有学子们都挤在了中间的街道上,踮着脚往前面看。
除了他们,还有好些赶来凑热闹的官员家眷和百姓们。
一时间两座学堂附近简直人声鼎沸,这可是从未出现过的盛景。
林丞大喊一声,“劳烦各位往后退一退,小心火药伤人。”
一听火药两个字,所有人潮水一般往后退,顷刻间就让出了一大块空地。
林丞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所有人都处在了安全线内,然后高高抬起手臂挥了两下。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包括城楼上的秦川和路景。
要点了。
这一刻好像很漫长,又很短暂。
“轰隆”一声爆响猛地炸开,所有人下意识伸长了脖子看过去,还没来得及为新火药的威力而震惊,人就被泥土劈头盖脸的砸了一身。
所有人都傻眼了,片刻后大家又笑出了声。
这边秦川和路景也笑了。
关肃激动道:“陛下,这火药的威力竟比咱们想象的还要厉害一些。”
秦川笑着看了一眼路景,“皇后觉得如何?”
路景点头,“还不错。”
他语气轻描淡写,显然并没有和大家一样被刚才的那一下给震惊到。
关肃一脸神往道:“不知要达到皇后所说的那种威力还要多久?”
路景摇头,“不晓得,但咱们有生之年怕是很难了。”
他说的已经很含蓄了。
关肃也不气馁,反倒被激出了更多的斗志,“我们再改改,再想想别的法子。”
路景递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加油。”
秦川把手递给他,“皇后,我们回去吧。”
“好。”
见识过新火药的威力后,朝堂上下的气氛陡然变得诡异了起来。
原先还对新学堂的课程不屑一顾的臣子,突然急火火的想把自家的女子哥儿送来路景这里。
甚至还有人想把自家儿子送进新学堂里去。
这里面基本都是官学里的学子,只有一个人例外。
那就是蔡乐贤蔡大尚书。
那日以后,蔡斌便吵着闹着要转去新学堂,他对科举一贯不热心,因此一开始蔡尚书只当他找借口,根本不想搭理他,结果蔡斌跟狗皮膏药似的黏上了他。
十日后,烦不胜烦的蔡尚书终于松了口。
看完他的奏本,秦川并没表态,只让他们自己考虑,但他透露了一个很关键的信息,那便是今后做官并不仅仅局限于科举。
科举出来的官员都是文官,文官是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架构的,绝大多数的官员都要一步一步从最底层往上爬,这里面不止考验能力,情商运气一个都不能欠缺。
眼前又多出了一条做官的路子,虽说路线尚不明确,但还是有很多人动心了。
这里面主要是官学的学子们。
他们不如国子监的公子哥们有背景,因此在做这种决定的时候更爽快些。
大多数官员仍在观望。
蔡斌是第一个。
受他的影响,国子监这边的心思也活络了起来。
就在这时,秦川重赏了在新火药的研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几个学子。
这下子有兴趣的人心思便愈发活络了。
新学堂这边一下子忙碌了起来,连关肃都被抽调过去帮忙招生了。
新学堂也算是步入了正轨,路景总算有时间去瞧庄子上那块地了。
第58章
刚知道这块地的时候,
路景便想过来看看,结果事情忙到脱不开身,眼下已过了几个月了。
初夏的时节,
满世界绿意盎然,地里种的好些植物都到了采收的季节。
比如辣椒、线果。
还有好些蔬菜瓜果。
来了庄子上,路景才知道秦川嘴里的种了些吃食到底有多少,
这块地大的站在巨石上都望不到边。
除去以上外,这里还种了好些能入菜的中药,
比如花椒、薄荷。
看见薄荷,路景眼睛一亮,快到端午了,
不如拿薄荷和艾草做一个手工皂洗澡用。
这个季节用起来清清爽爽。
既然想到了便去做,路景带着宋曲和侍卫们还有庄子上的下人们一道,
采摘了几大筐艾草和薄荷。
第一步便是将艾草和薄荷洗净,然后放入锅中焯水,取出来后用石杵捶打出汁,接着用纱布包裹着揉挤出汁水。
另一头侍卫们将干艾草烧成灰,盛起来用沸水冲,等到沉淀后取上层的碱水。
这时,
庄子的下人们也将猪油熬好了,拿纱布过滤出来,少量多次的往里面加入方才的碱水。
艾草和薄荷的混合汁水也加入其中,持续的搅拌让里面的油和碱发生皂化反应。
最后一步,倒入备好的竹筒中,
用布封口,
扎紧。
将这些竹筒放到阴凉处,两日后便可脱模取出。
切完后再晾一阵子,
等它成熟就可以拿来使用了。
等路景和下人们说完后续的步骤时,日头已经西斜了。
外头突然进来个眼熟的侍卫,“皇后,陛下差我来问您何时回宫?”
路景忙活了一日,好些东西都还没来得及看呢,便道:“你去回陛下,我今日不回去了,明日一早回。”
侍卫愣了一下才应声,“是,属下告退。”
在庄子上用了晚膳后,路景本想躺在院中吹吹风,结果转头一看到墙角的薄荷叶,脑中又冒出了一个念头。
不知道是不是和卷王待在一起久了的关系,他觉得自己好像也闲不下来了。
总想做点什么。
他让下人们给他拿来酒和香橼果还有冰块,准备自己胡乱搭配点鸡尾酒喝。
虽然酒不合适,但被他七弄八弄,最后搭配着喝起来竟然也很不错。
路景美滋滋地躺在榻上,手边放着他调好的鸡尾酒,冰丝丝的往外冒着凉气。
路景还往里插了一根竹吸管。
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
宋曲站在旁边看着一脸享受的皇后,笑眯眯地想,陛下见不着皇后,还不晓得多难受呢。
“宋曲,坐。”
宋曲应了一声,刚要坐下,突然听见院门被推开的声音。
他立刻直起身望过去,只一眼便肃起了脸,“给万岁爷请安。”
秦川视线自始至终只放在路景身上,嗯了一声道:“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