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他还觉得没面子,这几日已经想通了,左右他都主动跑去东宫讨元宵吃了,再顾及面子还有何意义?
思及此,他便又多说了几句:“年节时我从宫中传过好一阵子,滋味甚是美妙,诸位大可放宽心。”
众人:“……”
年节那会儿他们也在,学士大人何时传的膳,为何他们一点也不知晓?
“学士大人说滋味甚是美妙,到底是不是真的?”
“最近宫里头好像是说太子妃手艺一绝。”
有人小声道:“那种传言怎么能当真?”
“倒也是。”
“罢了,咱也不是为了吃食来的,先帝说过不可太重口腹之欲,都忘了吗?”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不敢再多话了,赶忙各自分开干活去。
到了午时,十几个大食盒便陆续被提到了翰林院的各间值房里,书办们满眼的羡慕。
他们方才在御膳房的时候口水差点都流出来了。
怎么会这么香啊。
现在一见这些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官员,个个都在心里吐槽。
恨不得自己抢过来吃了。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食盒还是被交到了官员们的手上。
官员们:“……”
方才书办走的时候是偷摸瞪了他们一眼吗?
岂敢?
拿着食盒的官员们开始了自己的表演,这个摸着肚子:“今日早膳用多了,腹中饱胀得很。”
那个一脸为难:“我近来总是积食,太医叫我克制些,这可如何是好?”
积食的借口被他抢了,好几个愤愤地瞪了他一眼。
正在这时,仰元魁提着自己的食盒走了进来,一时间所有人都朝他看过去。
仰元魁淡定地寻了张方桌坐下,然后打开食盒,把里头的几盘菜依次取出来摆好,开始动筷子。
众人忍不住往他面前瞧了一眼。
咦,居然还不错?
众人将信将疑地盯着仰元魁的动作,同时饭菜的香味慢慢弥散在整间值房里,惹得这些人肚里咕咕叫了起来。
所有人都难堪住了,尤其方才那几个找借口的。
察觉到四周戏谑的眼神,方才那个说腹中饱胀的索性打开了食盒,臊着脸道:“我突然觉得腹中甚是饥饿。”
值房里响起了一阵低低的笑声。
这人转过身去,随便夹了一筷子菜塞进嘴巴里,然后十分明显地怔楞了一下。
仰元魁看了他一眼,无声地翻了个白眼。
怔楞过后,这人便把白饭捧了起来,摆出一个认真干饭的架势。
其他人:“……”
有人带头了,其他人也没办法,只好各自寻了位置坐下,开始用饭。
仰元魁随意地往周遭瞧了一遍,只见每一个人都和方才那人一样,第一口之后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停顿。
然后他不厌其烦地,每一个都送上一个白眼。
但同时又在心里庆幸,幸好当初他的丑态没有叫这些人瞧了去。
其他各个衙门因着不用关禁闭,在品尝御膳房的美食这件事上便慢了翰林院一步。
等到殿试开始的时候他们才嗅到些苗头。
因为翰林院的人被放出来了。
而且按照惯例,殿试这一日,所有考生都可以在宫里用一顿膳食。
这是福利。
瞧着这些天真的学子满脸的兴奋,有些官员露出了同情的神色,可别高兴了,一会儿有你们哭的。
结果等饭菜端上来,这些个愣头青却一个个埋着头吃的香喷喷,筷子下的飞快,顷刻间一晚白米饭就见了底。
官员:“?”
估摸着是穷苦出身,往日里吃不饱吧。
可他四下一望,竟发现所有学子都一样。
官员:“……”
总不能上百个学子全都是穷苦出身吧。
最后排一位学子突然举起手来,官员立刻走过去,肃着脸问道:“何事?”
本以为这人如此胆大,定是有什么要紧事,结果等了片刻,居然听见一句,“大人,学生能添一碗白饭吗?”
官员:“……”
既然是福利,那当然是可以的,只不过极少有学子敢这么干罢了。
所以这位官员也着实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便抬手让太监替他添了饭。
本以为这种胆大的人只是个例,结果这边刚把饭添上,那边又有人举手了。
一问居然又是要添饭的。
官员:“……”
他只好又抬手。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鼓舞,刷刷刷,十几个学子同时举起了手。
官员彻底傻眼,怎么回事,这些学子到底是来考试的还是来吃饭的?
添饭一时间是添不完了,官员索性唤来主管太监,让他送了几大桶米饭进来。
主管太监忧心忡忡道:“方大人,这会不会不太妥当,太子严令过不可浪费,万一他们余下太多,我这也不好交代啊。”
官员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放心,不会余下的。”
看这殿中的架势,再来几大桶也吃的完。
他想的没错,几大桶白饭发下去依然不够,又抬了几大桶上来才勉强够了。
学子们依依不舍地放下碗筷,不是他们吃够了,而是不敢再要了。
方才第一个举手的学子,已经吃了三碗了。
这种情况往年从未出现过,毕竟大家都是读书人,读书人最在乎的就是斯文二字。
当着诸位官员的面大吃特吃算怎么回事?
但——
学子们摸了摸肚子,委屈地想,这谁能忍得住啊。
这事儿可怪不得他们。
第一个举手的学子犹豫了一下,突然又举起手,小心翼翼地试探道:“这道菜可以添吗?”
其实每一道他都想添,但胆子到底还是没大到那个份上,于是随便指了一道。
官员:“!”
这是饭桶投的胎还是浑身长满了胆子,又或者缺心眼?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这位大胆的学子名叫林丞,他今年会试能上榜属实是人品大爆发了,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殿试没啥希望,肯定是三甲倒数。
这么一想,胆子可不就大了么,反正太子总不可能因为他吃得多就降罪于他吧。
官员震惊地看着他,差点就问出一句:“你是认真的吗?”
恰好秦川进殿,免了所有人的礼后,他注意到了这边,“怎么回事?”
官员立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把事情说了。
林丞吓得缩着脖子站在那里。
秦川眼底闪过一抹笑意,面上却看不出什么,“替他添一份,其他学子若也想添,一并添了,只是不要过度,免得耽误了下面的考试。”
学子们大喜,齐声高呼“多谢太子”。
于是,又吃上了。
官员恍恍惚惚地看着这一切,觉得这个世界突然变得好怪异。
不过等后面他自己尝到就都明白了。
殿试的卷子收上来,主体部分送入翰林院,加试题部分送入东宫。
路景和关肃他们已经在等着了。
同样的事他们已经做过两轮,默契早就培养出来了,因此卷子到手后各自分摊下去,阅完后再拿出来讨论,判分。
三轮下来,把选出的人搁到一边,然后再讨论。
如此整整持续了三日才把最终的结果定了,之后便是最后一步,等待秦川的拍板。
其实关肃他们心里清楚,对于太子妃选定的人,太子根本不会有什么意见,眼下便已经是最终的结果了。
翰林院那边已经在两日前就出了结果。
一甲二甲三甲所有名次均已敲定,恩科结束。
但所有学子都没离开京城,因为都知道还有一轮选拔。
这一轮的结果也没让他们等太久,两日后,被选定的学子便在客栈里等到了他们的好消息。
这回路景一共选出了三十名学子,巧合的是,上回又添饭又添菜的林丞也在其中。
他果真如他自己预想的那般,排在了三甲末尾。
本来都以为要被发配了,结果柳暗花明又一村,他竟然在加试题里被选上了。
这可比中状元还叫他高兴。
要知道接下来他可是要进新式学堂的,新式学堂里的饭食一律由宫中御膳房提供。
林丞快高兴疯了。
除了殿试选出的三十名学子外,路景还在先前各地的乡试以及前面的会试中选出了三十名,算下来一共六十名。
这可比国子监人数还多了。
一时间满朝文武的眼神都投向了新式学堂,各个都在想太子和太子妃到底要搞出什么名堂来。
第53章
恩科结束后,
本以为可以短暂松上几日,结果苟延残喘了大半年的皇帝突然不行了。
秦川开始整夜整夜地守在乾清宫里,他不在,
路景也睡不好,干脆去乾清宫那边陪他。
两人一块儿躺在偏殿的大床上,路景心疼地摸了摸秦川的侧脸,
瘦了一圈了。
自从路景进京到现在,就没见他歇过一日,
年节期间都在处理堆积的公务。
秦川笑了一下,然后靠过来,鼻尖蹭着路景的鼻尖轻轻磨了两下,
嗓音有点哑,“好几日没睡了,
你来了才有了些困意。”
路景微微侧过脸去,在他唇边亲了一下,小声道:“那你快睡会儿吧,很晚了。”
天都快亮了。
“嗯。”秦川低低地应了一声。
偏殿里一派安宁。
外头早就入春了,绿意复苏,鸟儿啾鸣,
宫城外的几条街道每日人流如织,热闹的不得了。
御花园那头,花匠们已经把暖房里的花都搬了出来,一盆一盆错落有致,争奇斗艳。
可惜这种生机勃勃的热闹却传不进乾清宫里来。
秦川已经睡着了,
卷翘纤长的睫毛扑下来,
每一根都让路景心动不已。
他再次低头亲了亲秦川,暗自希望他能多睡一会儿。
可惜事与愿违,
这个念头刚刚闪过,外头便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在门口紧张地喊了一声太子殿下。
路景正想喊秦川,结果他已经睁开了眼睛。
“何事?”
声音里已没有一丝睡意。
“太子殿下,请您赶快去见陛下吧。”
大太监声音里全是仓皇,一听就知道不好。
秦川倏地起身,路景也跟着他爬了起来。
“你不必,就在这里等我。”
路景点点头,“好,那你去吧。”
秦川快速穿好外袍,正要疾步往外走,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回身走过来对路景说,“景儿,你先回东宫去,乾清宫这头暂时便不要过来了。”
“好。”
秦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转身出去了。
路景深吸了一口气,虽然接下来的事情和他没什么关系,但也莫名地感到一阵心跳加速。
秦川一走,他便回了东宫。
他前脚刚到,后脚就听见了大丧的钟声。
那位在位仅仅十几年的皇帝,终究是走了。
不用他吩咐,下人们就已经里里外外地忙活了起来,大红的宫灯全部撤下,亮眼的装饰物品通通换掉。
放眼望去,整个宫城素白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