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子这词儿可太野了,展颜听着听着,心口热热的,脸红红的,她又翻身骑上去,居高临下说:“验。”
贺图南甘愿臣服,他不想别的了,窗外,秋风秋雨,不晓得多少个疲惫的灵魂都无处安歇,人为了名为了利,不晓得厮杀成什么样,他也不能免俗,在三千世界里浮浮沉沉。世界到底没亏待他,给他这么一个人,一处容身地,跟外头一下隔绝开,真他妈快活死了,无比安全。
他跟她交颈相拥,像某种动物,一起入眠。
贺图南打算趁个周末帮她搬家,她东西不多,两趟足矣,两人又要同住了,展颜最习惯跟他住的,她熟悉他所有,他也熟悉她所有,两人不一块儿住简直就是要把一个人分作两半,太残酷了。
展颜高高兴兴上班去了。
大家还记得昨天那事儿,她走后议论了半天,东扯西扯,不知怎么扯出来当年的事,说她就是那年市里绑架案的主角,她那会,还是高中生。这下可炸锅了,都在问是真的吗?说的那个,神神秘秘讲,当然真的了,又暗示她跟新世界的甲方,其实是兄妹,一个爹,两个妈的那种。
那就解释清楚了,怪不得,新世界最初也不招标,直接找设计院。杜骏说人爹人哥,被泼一脸茶太正常了。
“不声不响的小姑娘,其实才最厉害,你看看你们,咋咋呼呼,一看就是没有故事的人。”
工位角落里谁总结了一句,大家又笑,聊的一身汗,热腾腾的,没有比背后谈人隐私更快乐的事了。杨师傅听不下去,说就算是真的,那也是展颜的家事,那个案子,她是受害者,她又没有问题。
“杨师傅护犊子啊!”
玩笑开了一堆,等展颜这天来,大家当作无事发生,设计院这种单位,人情复杂,见了面,再讨厌的人也能笑眯眯打招呼的。
杨师傅什么都没问,过来直接跟她说方案的事,看她状态颇佳,放心了。
展颜高高兴兴上了一天班,盼着下班,下班后就会有心上人来接她。她像只飞了太久的鸟,终于找到了巢,暮色一显,晓得该回窝了。
贺图南是要来接她的,回家先换衣服,打算带她去吃西餐。他刚进家门,发现里头坐了个人,他老子贺以诚在沙发坐着。
“爸,怎么来也不说一声。”贺图南换了鞋,钥匙一丢。
贺以诚看看他,贺图南翅膀不是一般的硬,都硬成铁做的了。要不是他去公司,别人跟他开玩笑,他都不知道贺图南在周末结束的土拍会上一鸣惊人。他跟市里的通了个电话,聊了会儿,知道年底高铁站附近还要卖地。
“忙吗?”贺以诚问。
贺图南心知肚明:“忙,我一会儿去接颜颜,你要一起吗?吃个便饭。”
贺以诚说:“你们吃,晚上你易叔请客我待会儿直接过去。”
贺图南点点头:“我冲个澡,换件衣服。”
“跟颜颜约会吗?”
贺以诚问的很直接。
贺图南解纽扣的手停了:“对,约会,有件事本来我得跟颜颜一起说的,我先问问爸的意思。”
贺以诚对儿子要求不多,本也以为,贺图南除了气他那次,父子之间也没什么太强烈的感情。可他知道这事后,先是惊愕,很快就担心起来,等坐在这里,已经想很多了。
“你说吧。”
“过了年,我二十六,颜颜二十五,我们都老大不小了,也该考虑结婚的事,爸不要觉得是我们头脑发热决定的。”贺图南态度很诚恳,“爸,您要是不反对,我们这个婚,正月初六就结。”
贺以诚说:“你觉得你现在适合结婚吗?”
贺图南心里顿时凉了下去,他不动声色:“我跟颜颜,你情我愿,又不是未成年,为什么不适合?”
贺以诚心平气和说:“你既然打算结婚,又弄这么一出干什么呢?我今天不来,你打算什么时候跟我说?瞒得住吗?政府网站上新闻谁都看得见,你出手阔绰啊。”
贺图南简单解释了几句,他不说,贺以诚也懂,但见他一脸无波无澜跟上街买了两捆白菜一样的神情,贺以诚觉得,自己真是老了,不服老不行,不太愿意冒险,更喜欢稳,事业心是有的,可没了荷尔蒙的刺激。
“我知道爸担心的是,万一我玩完了,是在坑颜颜。”
贺以诚道:“颜颜知道这事吗?”
“知道。”
“她还愿意嫁你?”
贺图南说:“我什么样儿,她都嫁,同理,她什么样儿,我都娶。”
这可真够感人的,年轻人动辄海誓山盟,贺以诚心头复杂,他说:“那你想没想过,你出了事,她怎么办?”
贺图南说:“我不想再因为各种原因跟她分开,出事再说出事,我不会出事的。”他又冷静许多,头脑清醒。
“你心里是不是觉得,不管怎么样,颜颜都有我兜底?”贺以诚看他要说话,摆了摆手,“你当年一下就跟她断了,说到底,是心里觉得横竖有我管着她,可你走后,颜颜一分钱没再要过我的。”
贺图南完全愣住了。
“她怎么念书的?”
贺以诚说:“她靠自己,得了奖学金,打点零工,我去看过她,过得很寒酸,我看着她大冬天在那冻得发抖心里真是难受,可她说什么,都不肯再花我一分钱。”
贺图南脑子嗡嗡的,他的小妹,他一点苦都不舍得她受的,她跟着他受苦,本来就够让他痛苦的了。他走,不是叫她受苦的,他总觉得她选择了爸,他气她选了爸,他还那样想过她!
贺图南太难受了,没一点预兆,贺以诚就把这个事告诉了他,他一丁点都不知道,他都不能仔细想。仔细想,自己就不可饶恕,神明难恕。
“我看,”贺以诚话说着,微微皱眉,他发现贺图南脸上有泪水,那么大的人了,一个男人,听了几句话就要流眼泪,都说不好他是感性还是冷酷,他去坐牢,也没见贺图南哭。
“我看,颜颜是无论如何都要跟着你,她愿意的话,就这样吧。”
贺图南人有点恍然,他听到了,过了会儿才回神:“爸说什么?”
贺以诚的眼睛,在灯光下,也是深邃的:“我说,既然她知道,还要跟着你,就跟着吧,有什么事我会给你想办法。”
他说着,抬腕看看手表,时间差不多了,缓缓站起来。
贺图南疑惑地看着他:“爸什么意思?什么给我想办法。”他甚至都没怎么听清前两句。
贺以诚走过来,意味深长看他几眼:“你如果真有事,咱们爷俩儿一起扛,哪怕是我再坐一次牢,也不能叫你完蛋。”
至始至终,也没有贺图南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的争执。
他换了鞋,带上门,身影倏地消失了。
贺图南慢慢靠在了墙上,仰起脸,他心里滚烫,默喊了声爸,却没什么后续,贺以诚已经走了。
第89章
展颜搬过来跟贺图南一块儿住了,她一来,家里很快满了,时不时添点东西,觉得少这少那。以前那出租屋里,也是锅碗瓢盆一堆,擦得雪亮,刷洗都在院子里,就是冬天太冻手指头,几十秒,就冻麻了,还疼。
两人反正不是第一回
像小夫妻过日子。
十一月,政府出台了刺激内需的十项措施,大约要投资四万亿元。这时候,经济形势已经非常糟糕了,一个厂子倒闭,几千工人一夜之间就没了工作,大量民工只能提前返乡。
老百姓们不晓得政府要把这钱怎么花,到底有没有用,都在讨论这个事儿。贺以诚的建材公司,因为地产不景气,也受影响,天冷的要命,一丝云彩都没有,难得蔚蓝成片,看起来空气质量很好,可惜的是,市场跟天一样冷。
父子俩见了面也聊这个,年底,政府还有一次土拍,贺图南说了自己的打算,想再拿下高铁站附近一块地,这话是在饭桌上说的,贺以诚道:
“现在的房市,我没看出哪里有好转的迹象。”他问展颜怎么想,展颜说,“图南哥哥想好了,就去做吧。”
贺以诚无奈笑道:“他要是胡来,你得劝劝他才行。”
展颜瞥瞥贺图南,他正笑吟吟看着自己。
“我不劝他,他脑子比我好用,不做违法的事就行。”
贺以诚说:“颜颜,你这心太大了,万一他选错了呢?”
展颜说:“人这辈子,也不能总对吧。”
贺以诚摇头:“他这要是犯错,可不是小错。”
展颜心里没那么害怕,她反而高兴,他们父子俩关系融洽了许多,她感觉得到,也就多说几句话,多几个眼神回合,到底是父子,她想到人家父子这么好了,很自然的,想起了展有庆。
往年的话,农民工要等到春运大潮,才大包小包,乌泱泱地挤绿皮火车,揣了一年的钱朝家的方向赶。老人在等,孩子也在等。今年下半年开始,形势太坏了,急转直下,老板卷钱跑了,大伙儿上街闹着要钱,没个着落,在外头呆一天花一天的钱,大冷天,睡桥洞是要冻死人的,索性卷铺盖回家。
回家还有地,有地就成,庄稼人种地手艺又没丢,这个时节,正该上山刨地,来年好种。几千年都这么过来的,可人一旦见了世面,再瞧那土坷垃,心里就不是滋味了。之前是蒙眼的驴,大伙都是,一个劲儿围着磨盘转就是了,啥也不想。
如今都晓得一年忙到两头,地里那些东西,只够糊住嘴的,太穷了,有这力气不如卖给工厂,但现在厂子垮了,回来真是心不甘情不愿。
“城里企业不景气,打工的农民能回家接着种地,如果以后,全部城镇化了,再发生经济危机,城里不需要这么多劳动力,那人还能往哪儿去?”
展颜一问这个,父子俩都有些意外,贺图南笑道:“爸,颜颜开始干经济学家的活儿了,我看她啊,应该当个三农专家。”
她伸腿从桌底踢了他一脚。
贺以诚说:“颜颜这个问题提的好,能想到这层,很不俗,国家最近出台的政策,有一项就是到农村搞基建,农民工返乡,不仅能种地,还能参与基建。至于以后,再有经济危机,要怎么转移矛盾是国家战略层面的事,不是我们老百姓能想到的,更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了。”
这个问题,没人能回答。
只有在土地上真正生活过的人,才能想到这些,贺以诚依旧谈不上喜欢那片土地,没有一个地方,像那片土地,承载了最善最美与最恶最丑的回忆,于他个人而言如此。
贺图南笑笑的,他老子可真够严肃,一开口,那么老派,他瞧了瞧展颜,说不上她那是个什么神情。
展颜没期待听到答案,她只是想到了,便说出来,孙晚秋憎恶故乡,但她没有想过,故乡为什么是那个样子,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贫穷,不幸,悲哀。展颜也不是很明白,她只是一想到这些,心里就有说不出的哀愁。
等贺以诚走了,贺图南一把抱住她,在她脖颈间乱蹭:“你这么忧国忧民,是不是也该多关心关心我,我也是民。”
他有时很爱跟她开玩笑,觉得有趣,展颜笑着躲开:“哎呀,你衣服有静电,很烦人。”
贺图南偏还要挠她痒痒,展颜笑个不停,说不行了,眼泪都笑出来了,身子一软,都要坐到地上去。
大冬天的,外头那么冷,散步免了,这么闹一会儿算是活动了。展颜笑够了,跟他说:“我想给爸转点钱,他今年都没怎么出去干活,前段时间,听说开拖拉机给人拉石头。”
贺图南要表示,她拒绝了。
“他又有了家,其实我心里一直疙疙瘩瘩的,我不喜欢壮壮,也不喜欢壮壮的妈妈,你说,我是不是太没人情味儿了?”
贺图南揽过她:“不喜欢就不喜欢,不要强求,我是这么想的,他如果没有再娶,一个人,你自然对他照顾应该多些。但他现在有家,你给些钱,过节去探望探望,差不多够了。”
“我很矛盾,妈给我留的信里说,爸应该有新生活,我知道是这么个道理。妈在时,我觉得他很爱妈,可妈走没太久,他结婚了生儿子了,好像很高兴,人太复杂了,他爱过妈,可那又怎么样呢?”展颜趴他胸口,“我现在回忆,觉得妈是不喜欢爸的,她跟他,都没话讲,我很小的时候,模糊记得,妈宁愿带着我单睡,我们在东屋睡,她也不愿到堂屋的东间跟爸一起,可她还是跟他过了一辈子,怎么过的呢?”
贺图南握着她的手,轻轻拨弄:“你妈妈,也许是在忍着过,不是穷么?每天要干那么多农活,估计也没时间说话,如果再没共同语言,又累,那是彻底没话讲了。”
确实没人说甜言蜜语,那玩意儿,不能多收一担粮食,多打一壶菜籽油,也想不到爱啊什么的,就是种地养孩子。
“不说这个了,我们说点高兴的吧,杨师傅带我们这次接的活儿,甲方特别好说话,胖胖的,我去跟他沟通,他总是展师傅你这个想法可真有水平啊,他一夸人,就是你真有水平。”
贺图南哦了声:“我怎么觉得你在含沙射影呢?”
展颜嗔他一眼:“对,我这么有水平,就你看不出来。”
“那我好好看看。”贺图南忽然抄起她,进了卧室,“我来研究研究,到底哪儿有水平。”
展颜每到这时候,顶爱撒娇,她以前就这样,跟条小鱼似的乱摆尾,让他抓住了,又??溜走,来来回回逗他,觉得好玩儿。
她那些情话,甜蜜的不行,是个男人听了,都要心甘情愿为她死,贺图南又回到那种不知道怎么才能多爱她一点的状态了。他最喜欢晚上,这样的冬夜,漫长的很,他对完全拥有一个人这件事,非常在意,也非常投入,他吻着吻着她,心里忽然一阵难受,脸色不是太好。
“图南哥哥,怎么了?”展颜摸他身上紧致的皮肉,按下去,她迷恋触到骨骼轮廓的感觉。
贺图南说:“我觉得很对不起你。”
她笑了:“怎么说这个?”
嗳,这个事儿他一想起来,就难受得血液倒流似的。
展颜拉过他的手,引向自己:“我们不说过去的事了嘛。”她说完,用起身体全心全意给他温柔、炽烈的缠绵抚慰,她知道除了她,没人能再给他这些东西,她给他最极致的,她让他知晓自己是被怎么爱着的。
年底了,都在忙,孙晚秋忙里偷闲看房子,研究政策,拖到09年元旦,老百姓还在观望,贺图南说你可以买了,不必再等。孙晚秋犹豫了一阵,那可是钱,先头看中的房子,这一平又降了百十块。她从没这么矛盾过,一边想着会不会再跌,一边想着可别跌了快涨上去吧,新世界又拍了高铁站的地,高铁站还没影儿呢。
孙晚秋还是买了个小房子,五十多平,是现房,装修好找人,她自己又懂,不会轻易叫人坑了去。展颜帮她联系贺以诚,买装修材料,孙晚秋自己抽空也去跑跑,她跟男人一样,粗声大气,每次还要带上个男人,全是以前跟她干活的那批人。这回老张,下回老李,谁有空谁跟着去。
为什么要叫上男人?自然是身边多个男人,对方一看,乱要价没那么离谱。现在房产影响的上下游产业都不那么乐观,有顾客来,非常热情地吸血。
展颜告诉了孙晚秋自己要结婚的消息,这时候,她们当年的小学女同学里,有很多人早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男人们也大都成家,在外打工,小孩子则留在乡村,和老人一起生活。
展颜下工地时,孙晚秋也在,她刚劈头盖脸把老马骂了一顿,最近天冷,老马总爱喝酒,晕晕乎乎,出事可了不得。
“我跟你说没下次了,下次这样,你立马滚蛋!”孙晚秋很凶,老马讨好地笑,嘴里说不敢了,不敢了,讪讪朝边靠了靠,帽子一拿,挠了挠头,全头皮屑,油油的发根,紧贴头皮。
展颜不作声,等她骂完人,才问:“小马呢?”
“犯病了,彻底不能干了。老马这家伙,骗我他是智力有问题而已,妈的,谁知道小马还有精神病得吃药,在澡堂子洗澡,光着屁股就跑出来几个人摁不住。”孙晚秋一提这个满肚子火。
展颜愣了愣:
“那他人呢?”
“在老家,关起了,听说疯的不成样子吃自己的屎。”孙晚秋边说边四处看着,“大概,就跟王静她爸一样,听说王静快结婚了,男的是广东人。”
似乎每个村子都有疯子,不锁家里的,就到处乱跑,也不晓得他们会跑哪里去,无人在意。这样的天,倒在路边冻死一点不出奇,潦草地没了,悄无声息。
“你也要结婚了。”孙晚秋说,她看向展颜脑子里想到的,却是小时候的事,她记忆最清楚的是婷子姐,婷子姐十七八岁时,梳着两根长辫子,皮肤黝黑,眼睛却又大又亮,爱笑爱唱,她们都觉得婷子很漂亮,她牙齿雪白,会讲《聊斋》,在有月亮的晚上坐门口,说一个又一个的鬼故事,把小孩子们吓得哇哇乱叫。
后来,婷子姐嫁人,也就一年的光景,她回娘家,还是坐门口,怀里抱着个小娃娃,那么多人,她也不避讳,像别的妇女那样,一撩褂襟子,露出石滚子一样大的乳|房,给娃娃喂奶,同人说笑。
孙晚秋看到她黑乎乎的硕大的乳晕,她吓了一跳,很多事都吓不到她,婷子姐吓到她了。婷子姐本来是那样的一个姑娘,水灵灵,鲜活活,像只燕子。可她做人家媳妇了,做人家妈了,就变得跟其他妇女再没两样,孙晚秋那年读五年级,她看到婷子姐喂奶,就再也不喜欢她了,而展颜,在那摸小娃娃,说小娃娃真可爱。
她也不知怎么了,竟想起婷子姐,一个女孩,变作妇女,不是同男人睡觉变的,是那个孩子叫她变的。
好像听见展颜说春天办婚礼,先领证什么的,孙晚秋道:
“跟男人睡觉快活,但生孩子不快活,要是只睡觉就好了,生孩子,就得做人的妈。”她想有一个更好的妈,羡慕过展颜,但轮到她自己,孙晚秋发现自己并不乐意做人妈,一想到一个孩子,那么大一个东西,要从两腿之间钻出来,她就恶心。
“你喜欢小孩儿吗?”孙晚秋问展颜。
展颜想了想,说:“我还是更喜欢图南哥哥,我不知道喜欢不喜欢生小孩,但如果生了,就好好爱护。”
“我不喜欢。”孙晚秋在对所有事的判断上,都这样清清楚楚,她想,展颜不会变成婷子姐那样,但她一定会变成一个妈妈。
“也许我一辈子都不会跟男人结婚,只睡觉。”孙晚秋笑着坦白,“能遇到一个让我快活的男人,我就很高兴了。”
她们长大了,遇到男人还不够,还要生育,繁衍后代,像她们的祖祖辈辈那样,孙晚秋在这么冷的天里,想到这些,心头变得更冷,她对生育感到排斥。
正是晌午,天冷,可日头刺的人眼睛想眯着,展颜一本正经说:“丝瓜还想开花就开,不想开就不开呢,你不结婚,最多就是不结果子的丝瓜秧,谁也管不着。”
孙晚秋哈哈大笑:“有道理。”
“你过年回去吗?我要回的,看看我爷我爸。”
孙晚秋摇摇头:“去年回了,还是那样,我小弟不争气念书不行,又懒得要死,一家鸡飞狗跳,吵死了,我妈倒硬气了。”
她妈李彩霞确实硬气了,被孙大军吼了半辈子,打了半辈子,现在孙大军丧歪歪躺那儿,她给他一口吃的,他就能吃,不给,就饿着。心情不好了,干活回来好一顿骂,孙大军什么辙都没有了,他是废人,得在老婆孩子手底下讨日子过,是一天,算一天,那也不想死。
不过,孙晚秋比李彩霞还硬气,谁挣的多,谁最大。李彩霞不敢再骂她了,瞧她穿着大靴子,鞋油擦得锃亮,可体面,包里兜着钱,新取的,还连着号呢。
一出门,一口一个俺闺女怎么怎么,孙晚秋觉得李彩霞讨好自己时的样子很可悲,记忆里的妈,是个彪悍的女人,她也佩服过妈。但如今,母女俩,只剩钱好谈了。
李彩霞还等着她给小弟盖楼,娶媳妇,村里楼是盖了不少,比着谁吊顶高,院子大,铺了廉价地板砖也不拖地,下雨天直接进,带一脚泥,啪一口老痰,也随便飞。
孙晚秋觉得小展村变了,又好像没变,她就呆两天,够够的,又冷又脏。一群半大孩子围着放炮,饭桌上男人喝的脸成猪肝,乱比划,吹牛皮,妇女们都烫了花头,穿五颜六色的羽绒长袄,攀比谁的靴子长,牛皮的,还是羊皮猪皮……她清楚,她这辈子不回小展村,也不会觉得有啥想头了。
“展颜,有几句话我想说,即使你结了婚,也要好好挣钱,挣钱你知道吗?那才是真家伙。”孙晚秋冲她笑笑,“没有什么爱,比钱可靠。”
展颜没反驳,她从小跟孙晚秋对世界的认识就不太一样,最一样的时候,是对于念书的看法,后来,连对念书的看法都不同了,她们像走在两条并行路上的人,时时对视,会心一笑,两条路,会在死亡的终点再次交汇。
她只是说:“我知道,我不会放弃工作挣钱的。”
孙晚秋道:“你要是回去,帮我捎点钱,我妈那个人取钱费劲,她老记不住密码。”她说时,脸上尽是不耐烦。
展颜知道,孙晚秋其实还是爱她的妈妈,尽管,她讨厌她,母女之间,就这么奇怪。
作者有话说:
时间才是主角。
1998年大洪水,乡村的穷苦和闭塞,人们的劳碌,村镇青年受古惑仔电影影响,港台娱乐文化开始广泛影响大陆,工人大下岗,住房改革(取消分房),国有企业转制私有化(贺以诚)。
1999年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我们死了三名记者),世纪大阅兵,大下岗背景下尖锐的社会矛盾,不同人们的伤痕和选择(徐工,余工,张东子)。再往后,2001年加入WTO,申奥成功,中关村蓬勃发展,2003年非典,农民工打工潮,乡村的人口流失,2005年起农业税废除,粗放的城市化,乡村承接的环境污染(臭水河),房地产迅速发展,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拆迁城改,汶川地震,四万亿救市计划,高铁建设。
文章从1998写到2008,基本把这十年来重要事件都作为背景镶嵌进去了。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这十年都是巨变的十年,从生活,到观念,西方价值观对人们的影响,和传统的碰撞,时至今日,在各个领域都在淋漓尽致地体现。
展颜从14岁,也来到了24岁。这十年,她从乡村走到城市,一是受到现代化冲击,一是受到西方一些理念的冲击,这也是整个中国所面临的两大冲击,大时代背景下的人,脱离不了时代,所以,在后半段描写中,她内心深处反复出现各种情绪,一定程度上,连累了故事性,大量描写,导致故事情节不再那么紧凑,她的“孤独感”“漂泊感”应该是一代人,甚至是两代人都能感同身受的。
文章中也分出了篇幅去写和主角关系不大的小人物的悲欢。有许多人和事,是我听来的,听时非常震撼,这片土地上,还有人在这样生活,苦难并没有意义,我也不想歌颂苦难,但苦难它在,应当有人看见,记述。我一直觉得最好的描写,当属有力简洁的白描,无奈笔力不到,自己只是个太普通的写故事的人,一个好的写文字的人,应该有前瞻性,我因为很多因素的限制,做不到这点,文中所呈现的问题,是早就存在的,引起过讨论的。但在连载时,我依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些事,确实是很多读者不熟悉的,不了解的,尽管刚刚过去不算久,包括我自己,也需要查阅资料才能去写某些东西。历史不应当被忘却,我们知道来路,才能更好的走日后的道路。
文中老下岗工人,提到一个概念:过时的人。我们每个人也许都会有一天会过时,跟不上时代,不过在正青春正年轻时会觉得这个可能离自己尚且很远。希望这个故事能给大家留下一点点感觉,每个时代都有去经历它的人们,他们的迷惘,痛苦,奋进,堕落,悲欢离合,都是真实发生的。年关按放假时间来看,已近尾声,一年一度的城乡大流动,即将迎来返城潮,大家再一次离“乡土”而去。
在总结里,不想再批判乡土的愚昧贫穷陋习了,文章里已多有描述展现。恰恰相反,我想的是,我们怎么在西方掌握话语权(西方国家最早通过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实现现代化,因此主导世界秩序),西方价值观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来保持自己的传统和文化,不被颠覆,寻求一条乡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序融合之路,从而焕发新的生命力。
文中展颜眷恋乡土的温情良善没有错,孙晚秋抗拒乡土的贫瘠丑陋也没有错。乡土是复杂的,但文明的根源,我们必须把解释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被别人解释,定义。
这几年,春节总会出现韩国和我们争抢春节起源的话题,纵观韩国的发展史,非常有趣,韩国的现代化比我们早,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曾无比积极“去中国化”,上世纪90年代中韩剧中他们的首都还叫做“汉城”,不叫首尔。其实东亚国家在发展中,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去中国化”,确实来说,是“去华夏文明化”的做法。但到今天,它又来抢我们的传统,非常有意思,他们想复兴传统,都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传统,只能从中国这个根源地盗取。而我们作为根源地,要做的,是如何保护、复兴。
文章连载到此,很凑巧,正好借“年文化”“春节文化”(农耕文明遗产)结合本文说了点自己的想法,乡土从未远去。既然是个人想法,肯定有不足之处,请多包涵。
第9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