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6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周家的四哥小钱氏白善宝 本章:第1246章

    “满宝啊,是郡主大,还是刺史大?”

    “不一样,郡主是爵位,刺史是官职,不过品级的话,郡主大一点儿。”

    “那王爷呢,是郡主大还是益州王大?”

    “自然是益州王大了,”不过这会儿也没有益州王了,周满把后半句咽下去,笑眯眯的道:“不是说了吗,亲王的女儿才被封为郡主,那爹自然是比女儿大的。”

    “对了,你爹呢?”

    老周头他们落后一点儿,主要是人多,东西也多,村里的路又不大,全村的人都跑过来凑热闹,加上他们带回来的人也不少,所以就被堵在后面了。。

    好容易到家门口,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便被老伙计们拉住了,“周金啊,你怎么也不见老?还和几年前一样。”

    “什么和几年前一样,看着比几年前还要年轻,”有人羡慕道:“看来在京城日子过得很好呀,金哥,你们家现在是不是天天吃肉?”

    老周头道:“倒也不是顿顿,这不是家里开了个馆子吗,每天就是吃剩饭剩菜也会有点儿油水的。”

    众人一听,羡慕不已,他们最羡慕的就是家里开馆子的人了。

    村长他们关心的却不是这个,而是,“金叔,大头他们现在都当官了?”

    老周头道:“也就大头他们几个,五头他们还在读书呢,但当的官也不大,就是立重出息一些,不过满宝说了,最有前程的还是立学和立固。”

    毕竟他们两个是正经科举出身,只要有功绩,后面升迁会顺利些。

    众人却是羡慕不已,“这也很厉害了,周金啊,你家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我家的祖坟不就是您老人家的祖坟吗?”

    “没到那么老的祖坟,我们琢磨过,猜测可能是你爹娘的祖坟在冒,不然这次回来把你爹娘坟再修一修,让他也保佑一下我们?”

    “对对对,村里可以凑个份子钱。”

    老周头大方的同意了,“到时候你们别出太多,意思意思,给个十文八文的就行,剩下的我来出。”

    “好好好,把你弟弟的坟也修一下,这个份子钱我们也要出。”

    老周头道:“这不好吧,你们是长辈……”

    “家里又不是没后辈,算他们的,到时候就让周银保佑他们就行。”

    “对对对,算后辈们的。”

    于是修坟的事就这么定下了。

    定完了大家才看到站在一旁的周满,连忙道:“满宝啊,这是你爹娘,你牵头,可得让我们出份子。”

    周满还是第一次看见上赶着出份子钱的,见父母都点头,便也只能跟着点头了。

    她看了一下天色和围墙外渐渐增多的村民们,脚步挪了挪,“六叔啊,你们先聊着,我得先回去看一下孩子,不然一会儿他要哭了。”

    “对了,忘了问你了,你这次回来把两个孩子都带回来了?”

    “带回来了。”

    “那就好,那就好,现在你爹娘这一脉是你儿子当家了,修坟应该算他牵头吧?”

    周满:“……他才满周岁没多久,牵头是不是有点儿早?”

    “就落个名,事儿自然还是你们来办的。”

    钱氏觉得孩子太小,福气太大怕是扛不住,忙道:“孩子还小呢,等他长大点儿再说,而且满宝能当家做主。”

    提这个建议的人也就是顺嘴一提,钱氏这么说,他一想也是,便略过这个问题。

    大家拉住周满,并不想她马上就走,“留下和我们说说话,这会儿不早不晚的,你回去也没事儿。”

    “是啊,我们这些叔伯兄弟都有十年没见你了。”

    结果话音刚落,白善便找了过来,他提着两包点心和糖过来,直接交给院子里的长辈们,团团行礼道:“小子拜见长辈们,我来接满宝回去。”

    钱氏笑问:“是不是孩子闹腾了?”

    “是,”白善笑道:“回到家里发现他们娘没跟上,正哭着呢。”

    钱氏便推着俩人道:“那你们快回去吧,明天家里吃饭你们再过来。”

    “对对对,明天你们记得过来和叔伯兄弟们说话。”老周头按下要起身拉人的兄弟,挥手赶俩人,“别让孩子哭太久,万一丢魂怎么办?”

    转头和他们道:“你们等着,我这次从京城带回来一些土产,一会儿你们带一些回去。”

    他们一听,立即不拉着周满了,问老周头,“什么土产?”

    “当然是绵州没有,你们没见过的东西……”

    白善牵住周满的手,一边笑着和村里人打招呼,一边拉着她快步走,等走到河边没人了才松了一口气,“我一转身你就不见了,乌圆勒住我脖子,连转个头都困难,你怎么就走丢了?”

    “这是在村里,又不是在外面,人一挤,我就和你分开走了。”周满问:“两个孩子没吓住吧?”

    “有一点儿,不过祖母和母亲哄住了,没什么问题。”

    第3317章

    衣锦还乡二

    白家留有下人一直打扫宅院,又有白老爷一家照看,所以房屋都还好。

    他们回来前便早早写信回来,所以房屋都是重新打扫过的,被褥等也都是新的,主人们一回来,热水饭食都是现成的。

    回来前,刘老夫人便让人把正院收拾出来,不过白善和周满不愿意住进去,还是坚持让刘老夫人去住。

    俩人则住在以前白善的小院子里。

    周满洗漱好,头发还湿着便扑到了床上,大叹一声道:“总算可以休息了。”

    白善拿了布巾上前给她擦头发,“我们今晚早些睡,明日还有很多人要见呢。”

    周满不在意的挥手道:“没事儿,都是熟人,大家坐在一起说说话而已,而且这次回来的人多,问到我们两个的话肯定不多。”

    白善一想也是,周家可是能回来的人都回来了,别人且不说,周六哥和周立重的媳妇都是第一次回乡,加上带回来的一串孩子,那能问话的人太多了,他们低调点儿,村里的人多半想不起他们来。

    村里的人,尤其是年长的那一拨都是这样,只要有人跟他们说话就行,并不会介意说话的人是谁。

    周满坐起来让白善帮她擦头发,“人太多了说话吵闹,不然明天我叫上二哥或者三哥,我们上山去?”

    “上山干什么?”

    “看一看这些年村里种的药材和果树呗,也顺便看看我们的小庄子。。”

    周满和白善白二郎小时候经营的那个小庄子到现在都还在呢,周满和白二郎的田地依旧混在一起,一直由白家的下人和长工管理着,每年都有一笔进项。

    虽然这笔进项在现在的他们看来不多,但单独拿出来,对比他们的生活花销,还是很可观的。

    “行,那明天我们上山。”白善道:“叫上殷或和白二他们一起。”

    殷或就住在他们隔壁院子里,他体弱,虽然走水路时间短,比走陆路轻松,但依旧累,所以一住进院子里便洗漱用饭睡下了。

    这会儿已经去梦周公。

    睡得早起的便早,第二天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他就醒了。

    他又躺了一会儿才起床,长寿打着哈欠给他端来热水洗漱,“少爷,您怎么不多睡会儿?”

    殷或擦了擦脸问,“白善他们起了吗?”

    “没有,隔壁安静得很。”

    殷或出门,抬头看了一眼雾气蒙蒙的远方,深吸一口气后笑道:“这儿气息干净,水汽丰沛,山林叠嶂,的确是个好地方。”

    他又转头看了一眼房屋背后不远处的山一眼,颔首道:“这块地方尤其好,靠山面水,风水极佳呀,难怪白老爷会选在此处定居。”

    白家的主子都没起,殷或也不打搅他们,拿了一把折扇便道:“走,我们出去走走。”

    “少爷不用早饭?”

    “不急,走一圈回来再用也不迟,”他道:“到时候和白善他们一起用。”

    白家的大门正对着一片田地,边上是一条河蜿蜒而过,过了桥往左手边走一点儿就是学堂和村子。

    这时候天刚亮没多久,但村子里已经有不少人在走动,甚至田里已经有不少人。

    全是赶着要收割稻谷的人。

    殷或站了一会儿便找了有人的地方走过去,却并不靠近,而是远远的站着看。

    长寿知道少爷不喜与陌生人说话,所以老实的站在他身后等着。

    殷或默默地看了一会儿,转身要走,远处田里的人也来回看了他好几眼,见他转身要走,便大声呦喝道:“哎,那后生,你是哪里来的?”

    因为周银的原因,七里村的人对陌生人都很警惕,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养成的习惯还在。

    殷或停下脚步,看了长寿一眼。

    长寿立即上前高声回道:“我们少爷是白善少爷的同窗,一块儿回来的。”

    田里的人一听,放下心来,低头继续割自己的水稻去。

    殷或带着长寿转身正要走,有三个人拿着镰刀从后面过来,也听到了长寿的回话,便在他们身旁停住脚步,笑问:“郎君是白家小少爷的同窗啊,那现在也是官儿了?”

    殷或见他年长,便行礼道:“晚辈并没有做官,只是闲云野鹤四处乱逛而已。”

    “咦,可周二郎不是说,在京城读书的人都能当官吗?”

    殷或一噎,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长寿立即道:“我们少爷是因为身体不好才不出仕的。”

    “身体不好啊,那得找满宝治,不行就去找陆大夫和山上的道长看一看,满宝小时候身体也不好,就是吃陆家和道长的药好的。”

    “爹,你不是说满宝身体好是因为天尊老爷保佑吗?”

    “天尊老爷保佑,但也得吃药啊,”他理直气壮的道:“不吃药治一治,天下人那么多,万一天尊老爷救不过来这么多人怎么办?”

    殷或:……他竟然都觉得有道理。

    他轻咳一声,问道:“周满小时候也体弱吗?”

    “可不是,跟只小猫崽子一样,哭声都细细小小的,周家婶子都担心她站不住,后来细细的养着,还是给养大了。”

    殷或见他们不急着上工,干脆也不急着走了,拢着手问:“我听他们说过,他们的学堂就在河边,不知是在哪一处?”

    “就在对岸,看到那三间房子没?那就是。本来只有两间的,但这两年村里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了,女娃们也闹着要读书,所以老周家和白老爷又出钱修了一间,这样招的学生就更多了。”

    殷或看向对岸,见那边静悄悄的,便问:“学生们几时上学?”

    “他们现在不上学,”他道:“要收稻谷呢,所以学里放五天田假,下一旬才上学呢。”

    “你是不是想找学里的先生看书?”他觉得殷或既然是白善的同窗,那爱好应该和白善一样的,一脸慈爱的看着他道:“要想和先生借书,那也得等下旬。”

    殷或好奇,“白善他们经常和先生借书吗?”

    “反正他们小时候经常跑去找庄先生读书,是我们村里最勤奋的人了,”他想到了什么,回身一巴掌拍在另一个儿子头上,“你要是能有他们一半勤奋,说不定也能混个官儿回来当。”

    第3318章

    衣锦还乡三

    现在正是秋收的时候,各家都忙,周家因为旅途劳顿,所以多睡了会儿,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出来。

    他们连忙起身,钱氏给他们分派工作,该去厨房做饭的做饭,该去各家请人的去请人,剩下的全被老周头带到了地里。

    周二郎道:“家里的地请了长工和短工,短工一时不凑手,长工住在村尾的茅棚里。”

    地里的水稻长得不错,不少都黄橙橙的可以收割了。

    老周头看了一圈后道:“得收割了,不然这大太阳晒着,太熟了得落粒。”

    周二郎应下,周家兄弟便带着侄子们一起挽着裤腿下田收割。

    周满找到周家想要和周二郎了解一下山上的情况时,知道他们都下地割稻子去了,便跑回了家里,“我二哥他们下地去了,白善,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白善想了想,颔首道:“也好。。”

    于是用过早饭,他们也拎着镰刀去田里,殷或跟着凑热闹。他就拿着一个篮子和两个孩子在田里捡稻穗。

    他们的劳作时间并不长,等到巳正,太阳已经很大了,于是老周头收了镰刀,招呼儿子孙子们回家。

    一路上都是从田里回家的人,有的人拉住周五郎,有的拉住老周头,还有周立重以前的小伙伴,多年不见,大家生疏了一些,但说了一下现在地里的收成,他们很快把那份熟络找了回来。

    剩下周满几个竟然没人找,他们默默地回家洗了一下脸和手,这才找周二郎,“二哥,我们想上山走一走,村子里现在种药材的人家多吗?”

    周二郎道:“家家户户都种有一些,现在都忙着收稻子,山上没人,你要是想上去便上,对了,好些人家都种了果树,你们要是上山玩儿,看见想吃的可以摘一些,记下来,回头我和他们家说一声就行。”

    村里邻里摘果子是常见的,分为两种,打了招呼光明正大取的;偷偷摸摸摘的。

    后者多半要挨骂,虽然骂的人也不知道自己骂的是谁,但只要在村口掐腰一骂,让真贼听到就行。

    周满自然不会让自己挨骂,所以一口应下,“二哥,你可得提前给我打好招呼。”

    “放心,一会儿我要去叫村里人来用饭,去的时候就找他们说。”

    白善问:“吃午饭还是晚饭?”

    “晚饭,午饭来不及了。”

    白善便道:“我一会儿让家中的仆妇过来帮忙,若是缺食材,可从家里拿。”

    周二郎挥手道:“家里什么都有,便是没有,村里也有。”

    周家不养猪,但养有鸡,杀几只鸡,缺的可以去他们的小庄子里买一些,鸡蛋也管够,还有鸭子呢。

    村里也有人养猪,周二郎道:“你三哥已经去找人买猪了,一会儿就杀了,估计中午就能处理好,你们一会儿都过来吃杀猪菜。”

    “就是没人养羊,不过老四去舅舅家了,娘让他回来的时候顺便拐去大梨村找他岳家要两只羊,杀好了送来,也方便。”

    这是肉,菜蔬更不用说,周家的不够,村里随便找谁家要一些就行了。

    或者各家摘一些菜就够了。

    所以食材不用担心,人力也不用担心,周家别的不多,就是人多,孩子都能用上,只要调配得当,用不到一个时辰事情就能办好。

    小钱氏跟在钱氏身后管理,整个周家井井有条,完全没有用上周满的地方。

    于是周满和白善带着殷或和孩子们开开心心的上山去了。

    因为田埂间的小路不好走,所以他们是赶着牛车走的。

    明达坐在牛车上,看着两边垂下的稻穗,脚垂在车旁一点一点,让青草从她的鞋面上拂过,忍不住笑开来,“牛车还真别有一股野趣。”

    周满坐在她身侧,身后是被五个大人圈在中间的孩子,笑吟吟的道:“你要是喜欢,我们去大梨村时也赶牛车去好了。”

    他们的小庄子距离村子有点儿远,经过十年的发展,这里的房子重新修缮过,还扩大了不少,俨然是个小村落了。

    山上被开出来不少,已经不单单是在半山腰种那点儿果树了,他们还开了好几块地种女贞子之类的药材。

    因为人手不够,他们还会买了药种直接撒在山林之中,只简单的锄一锄地,施一次肥,然后就由着它们生长,等到了年份便去采摘,这样种出来的药耗费时间要长很多,但价格也要略高一些,对于人力不足的小庄子来说是正合适的。

    小庄子前的路被整理得很平整,牛车刚停下,三个孩子便热情的伸手要下车,一踩在地上就兴奋的冲着田埂边的鸭子冲去——抓鸭子了!

    庄子里的长工正在地里收稻谷,看到主子们来,立即拎着镰刀跑来,“少爷,堂少爷,满小姐,你们都回来了呀?”

    跟着的下人道:“混叫什么,现在要叫郎主和娘子了。”

    周满挥退大部分人,只留下两个口齿伶俐的,问道:“山上都种有什么果子?”

    “都是以前娘子和郎主种下的,结的果子比以前的还要甜,现在有梨,有冬枣,还有柿子……”

    他们便上山去看,把孩子举到树上摘果子,过了一把野游的瘾。

    一行人摘了半车的果子,一进村子便开始给围上来的孩子发。

    没经历过的明达和殷或都惊奇不已。

    他们不是没野游过,远的不说,他们在京郊的庄子便种有果树,偶尔还是会带着孩子去摘果子玩一玩的,但沿路碰见的人都恭敬得很,没人敢围车。

    像七里村这样,一群少年带着一堆孩子哇哇叫着围着车子跑,却又不惊动牛的还是第一次见。

    跟着明达的宫人和殷或的护卫见白家的下人不阻拦,反而退到一旁,便也默默地落后两步,然后就被孩子们挤开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农家小福女》,方便以后阅读农家小福女第1246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农家小福女第1246章并对农家小福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