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略一思索便道:“行了,朕知道了。”
皇帝想到了什么,不由问道:“你那爵位,将来由谁来继承?”
白善无言道:“陛下,臣那爵位降一等袭爵还剩什么?”
皇帝一想也是,笑了笑后问,“以后你建功立业,自然可以再升,到时候又归谁来继承呢?”
白善略一思索后道:“看情况吧,姓白的那小子要是得臣的心,臣就优先他继承,他要是不成器,那便喜欢哪个孩子给哪个。”
他顿了顿后道:“臣从小无兄弟姐妹,自出生起,家里所有的一切都是臣的,因此没有争夺家产的烦恼,但夫人家里兄弟姐妹却多,平日里矛盾也不少,兄嫂之间偶尔气恼了也斗气骂人,却也从不争夺家产,因此臣想,臣将来的孩子,应该也能一力想着从外头挣家业,而不是一心争夺家中的产业。”
他道:“若如此,还不如散尽家产,权当积累功德,让他们自去挣更好。”
这番话说到了皇帝心坎上,第一次和白善有了同做父亲的感觉,他叹息道:“是啊,可儿孙都是疼在心尖上的人,朕自然也想他们出息,但真让他们去受苦,朕又舍不得了。
第3308章
能屈能伸
白善垂下眼眸,沉默了一会儿后道:“陛下,臣是独子,父亲又早逝,按说更会被捧在手心里长大,但在臣的记忆中,祖母她从不纵容我,微臣小的时候还会自己种姜卖钱,下地耕作呢。”
白善前脚出宫,后脚皇帝和皇后的赏赐就到了。
因为周满为殷老夫人看病有功,所以帝后赏了她一点儿东西,听闻她长子夏牧刚洗三,所以帝后送了一块长命锁给他。
夏牧的名字出现在圣旨上,他的姓名这就算定下了。要是王崔这样的大世家,或许还能据理力争一下,不让皇帝插手本族事务,白氏嘛……
白氏没这个底气,所以圣旨下来以后便没有族人再为这事和刘老夫人白善他们吵,只是他们也气得够呛,让留在陇州打理家业的人日子不好过起来。
刘老夫人略一思索便找了白善道:“既然你给了他们当头一棒,那就要给人塞一个甜枣,冤家宜解不宜结,何况我们还同族,一时半会儿也不能分宗。”
白善:“祖母想给他们什么枣?”
刘老夫人道:“京中因为女学开设,书院也跟着兴盛起来,今年到京中来教学的先生不少,来求学的学生更多,要我说,现在族中来京求学的学子还是不够多,你写封信回去,从族里挑选一些少年过来读书吧。”
她道:“只论人品学识,不论家世,他们到京城的食宿和束脩我们都出了。再有,你把自己往年读书的笔记整理一下,送回族里,让有意的人抄录。”
白善张大了嘴巴,“祖母……”
刘老夫人微微抬着下巴,面上和蔼,眼中却带了三分傲气道:“既然短时间内不能分宗,那剩下的几十年时间里,你和子谦就还得面对宗族,你们两个,一个傲气,一个倔强,品格都过于刚硬。。”
“但大丈夫,当能屈能伸,你也长大,是做父亲的人了,该学一学屈服了。”刘老夫人道:“这事儿你亲自处理,不得交给他人经手。”
白善不服气的站了一会儿,最后还是低头弯腰应了一声“是”。
晚上靠在榻上,和周满隔着一道屏风,他越想越不服气,不由问道:“满宝,我很傲吗?”
周满打了一个哈欠,拉起被子盖住自己,闭着眼睛问,“为何这么问?”
白善:“我自觉是个能屈能伸的人物,但祖母还是说我过于傲气。这些年在官场上,我也是示弱装过孙子的好不好?”
周满想了想后道:“傲!魏大人曾经和我说过,哪天我要是能在占理的情况下也能跪伏在地,让世上所有人都认为我是真心实意的跪伏在地时,那便是能屈能伸了。”
白善喃喃:“认为?”
“是啊,认为,世人的认为而已,并不是你从心底屈服,”周满道:“我琢磨过,我认为心底那点傲气便是伸,世人的认为就是屈了。”
白善从榻上坐起来,盘腿面向屏风,问道:“你能做到?”
“不能。”周满道:“我曾经设想过,有一天,我讨厌的恭王趾高气扬的骂我是庸医,医术拙劣之类的,我肯定不能五体投地的跪着认错。”
她“唉”的一声道:“所以还得再历练呀,心底知道是一回事,能做到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周满把自己说精神了,睁开眼睛,也撑起身子看向屏风,“怎么突然说起这个来了?”
白善道:“祖母让我和族里搞好关系,这次祖母不帮我了,让我自己出面。她说我过于傲气,大丈夫当能屈能伸。”
“怎么搞好关系呀?你刚摆了他们一道,这会儿他们肯定在气头上,肚量小的,说不定都恨死你了。”
白善伸开手脚在榻上躺下,道:“祖母让我从族中挑选一些少年到京中进学,食宿束脩全由我们负责;再把我那些笔记送回去给族中正读书的人抄录。”
这两样,前者不说,后者也是很大付出了。
读书人读书,最难得的就是资源了,书本资料的资源。
但周满是坐拥整个百科馆,莫老师手稿随便翻阅的人,所以她不觉得这是多大的付出,注意力反倒放在第一条上,“祖母这是让你在族中培养自己的势力?”
因为白善一直打着分宗的注意,加上从小对宗族的印象不好,所以他基本不与宗族往来。
他们家和宗族全靠刘老夫人在维系,他们两个只需要好好工作养家就行。
这会儿让白善支助族中子弟入学,显然不是单纯的搞好关系而已。
白善点头道:“我现在是族里最有前程的一个,便是为了白氏在世家中的地位,他们也不会放我分宗的,所以想要分宗,这几十年都不可能。”
“祖母的意思是,还有好几十年呢,总要把日子过好,和族里关系不好,现在有祖母在还好,等将来……”白善顿了顿后道:“只怕我们会吃亏。”
周满立即道:“那就快去,遵照祖母的安排做便是。”
白善啧了一声道:“用脚拇指想也知道,我这封信回去会有多少人在心里嘲笑我。”
“你看你是不是傲气,”周满道:“连人家心中嘲笑你都介意,等人家嘴上和行动上羞辱你,你还能忍得了吗?”
隔着一道屏风,她摇头晃脑的道:“大丈夫,当能屈能伸!”
白善将被子拉起来盖住自己,“我睡着了。”
周满哼唧了两声,也闭上眼睛睡觉。
第二天白善便给陇州写信,然后开始整理自己的笔记。
一些特别重要和特殊的笔记,他是不舍得给出去的,都好好的收着,打算孩子们长大了留给他们。
所以他的笔记有点儿断层,他便在周满的笔记里翻了翻,翻出一些来凑上。
但在书房里这么一翻,翻出来最多的反倒是白二郎的笔记。
就是记得不太好。
白善一边嫌弃的翻动,一边收在一旁,叫来下人道:“去公主府里问一问堂少爷,我这里有许多他遗落的笔记书籍,问他要不要。”
下人应声而去。
第3309章
攒假期
白二郎跑过来看,“我这些笔记怎么在你这儿?”
白善把新翻出来的一本书拍他怀里,“我还想问你呢,什么书都往我书房里塞。”
白二郎将书打开翻了翻,乐了,“这都是多少年前看的话本了,怎么还在?”
见白善在翻旧书,便问:“你翻它们做什么?”
“整理笔记,给陇州送去。”
白二郎“咦”的一声,“你什么时候和陇州那头这么好了,连笔记都肯送?”
白善拍了拍手中的稿子道:“为了不让这次的事重演,为了以后我和周满日子过得自在些,现在便要认真经营和族中的关系了。”
白善压低声音道:“等以后我位高权重,或者落魄时,才能够想一想这分宗之事。”
白二郎:“你还没死心啊,我觉得他们不会放你们分宗的,不仅在于你,只周满一人便够族里吹嘘的了,到时候在族谱上能记下好大一篇呢。”
白善一想还真是,主宗不放人,他也不能背族,把好好的名声给搞坏了,“所以还是得和族中搞好关系。”
白二郎翻了几本自己的笔记和书,抱起来就要走,被白善抬手拦住,“来都来了,一起整理呗。。”
白二郎:“……又抓我做白工。”
被白善镇压下,他只能留下帮忙,傍晚在此吃过晚食才回家去。
白善把整理好的笔记送回陇州。
白氏族学收到差不多一箱子的书和笔记,惊喜不已。
遵照白善的意思放在族学中随族中子弟抄写,三年后再归还原本。
“这些笔记和注解多是白善读书时所记,还有些是四房的夫人所记,他们二人都是少年成才,如今有大成,特别是白善,他是你们的长辈,未及冠便能考中进士,他的笔记可以说是千金难求,所以你们要珍惜这次机会。”
众人应下。
族学收下书籍,族中的长辈对于白善让嫡长子他姓的事也没那么气恼了。
“白善说要挑选七个孩子去京城读书,回头会派人过来挑选,你们可有人选?”白氏几位理事的长辈趁着送书的时机凑在一起说话。
“我们有人选又有何用?”一人道:“白善既然说了要亲自挑选,那便是在族学中挑,谁都可以去,以他的脾气性格,你觉得我们定下人选有用?”
“我倒觉得这是个争取的好机会,”另一人道:“族长,白善从小离族而去,和我们感情淡薄,倒是和绵州那边近得很,我还隐约听到些传言,说是他想分宗到绵州那一支去呢。”
“之前让三哥五哥他们带着三郎几个去京城读书经营,也是想和他更亲近些,修补他们四房和宗族的关系,但他们到了京城后少能见到白善,都是和四房的婶婶来往,后来白善又外放,他们更没有进展,其生疏,只怕在大街上遇见,他都认不出三郎几个来。”
此话一出,不少人心中气恼,尤其是白三郎的父亲,甩着袖子道:“白善过于高傲了。”
“他脾气刚硬,兄长们又不是第一天知道,不必再为此气恼,我说这是一次机会,是因为这次去京城求学的人是他选的。”那人道:“既然是他把人挑过去的,他便会负责,感情嘛,培养培养也就有了。”
“绵州那支的兄弟俩为何与他关系这么好?还不是从小的情分?”他轻笑道:“四房想要在族中培养人手,增进感情,我们族里也想与他修复关系,借他手中权势,这是双赢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那这人选……”
“让族学里的孩子们准备准备吧,二哥家的七郎就很不错,既聪明机灵,又活泼开朗,倒和他小时候有些像,说不定能投缘。”
“好,让有意去京城求学的孩子们准备准备吧。”
白善正在算自己的假期,周满凑上去看,“你怎么有这么多假?”
“嘘,这都是我积攒下来的,”白善止住她的惊呼,小声哼哼道:“假期都是平时的勤勉积累下来的。”
周满好奇的问,“你要休长假啊?”
白善道:“也不算长吧,最近事情不多,我打算把以前积累下来的假期选出三天来休上。算上两日休沐,那就是五日,我要回陇州一趟。”
“嗯?”
白善笑道:“我们大姐儿已经四岁,该上族谱了,乌圆虽然姓夏,但他是我们二人生的,自然也要在族谱上记一笔,将这来龙去脉写清楚,百年,千年之后,后人若要寻根究底也有记载。”
“五天够用吗?”
“够了,”白善道:“陇州离得不远,我快马加鞭,五天尽够了,祭祖是一件事,我还要趁机挑选一下来京的学子。”白善道:“我让刘贵先回去了,让他先摸一遍情况,既然要把他们挑到京城来,我便要管他们,可不能挑些品行不端的来。”
白善是给族中培养人才,却不打算养一群祖宗,所以来的学子中,不刻意给他找麻烦是第一条。
白善假多,加上这段时间朝中不是很忙,他请假,老唐大人很快就批了。
没错,此时他的顶头上司就是老唐大人,也是因此,他把能积攒的假期都积攒下来,平日还以替同僚当值换假期。
其勤勉,都快赶上早年间的魏大人了。
虑及周满刚生产,还在做月子呢,便有人猜测他们夫妻是吵架了,加之前段时间他的长子取名夏牧……
“这是夫妻要离心了?”
坊间传闻甚嚣尘上,连老唐大人都忍不住关心一下下属的家庭生活。
白善无言道:“大人,下官是想积攒假期,明年要回乡祭祖访亲的。”
老唐大人,“你不是调休了下个月初六到初八三天的假吗?瞧你这阵势,是想休上一两个月?”
白善不好意思的道:“下官算了一下,从现在开始攒,到明年中秋前,下官最少能攒出六十七天的假期,当然,这么多假期下官并不是都要休完的,只休五十天便可,毕竟到时候朝中肯定忙,下官也不能离开太久。”
老唐大人:“……你想的还挺周到,陇州又不远,你请这么长的假干什么?”
第3310章
安排
他顿了顿后道:“我记得你还有二十天的探亲假,这还不够用?”
白善立即道:“不只是回陇州,还要回绵州。”
他道:“我和周大人都多年未曾回乡,也未能祭祀父母宗亲,所以我打算明年孩子大一些便带他们回去祭祖,尽尽孝心。”
老唐大人这才没再问,挥了挥手让他退下。
作为前御史头头,老唐大人自然怎样做才能让流言尽早消退,所以一次上大朝会,趁着皇帝没来,老唐大人拉了吏部崔尚书抱怨起白善积攒假期的做法,撺掇他道:“朝中还是缺人,这才让官员如此忙碌,连探亲都要花费一年的时间积攒假期。”
崔尚书眉眼都没动一下,不动如山的道:“每个官员的探亲假都是根据家乡的距离来计算的,有的官员明明家近,却要到远的地方探亲,那我有什么办法?朝廷发放俸禄,一年就十二个月,总不能每年都拿出两三个月来给人探亲吧?”
甭管老唐大人和崔尚书的意见如何,反正白善积攒假期的用意传了出去,流言慢慢就歇了。
殷或去看周满的时候就笑道:“大家见你们夫妻感情如故,很有些失望呢。”
周满不满道:“我们的感情这么容易被破坏的吗?”
“子嗣传宗之事可不小,”殷或笑道:“多少夫妻会因为吃一碗粥还是吃一碗饭而心生隔阂,更不要说子嗣传宗这样的大事。”
周满惊奇的看向他,“你什么时候精通这些世故了?”
“看得多,略一思索便通了。”
周满:“你上哪儿看?”
“玄都观和护国寺呀,”殷或笑道:“上玄都观和护国寺求神拜佛的人,听他们在神像佛龛前诉说各种烦恼和请求,便懂了。”
周满啧啧道:“你现在越来越喜欢去玄都观和护国寺了。。”
殷或笑了笑道:“因为那两处安静。”
周满略一思索,点头,“倒也是。”
玄都观和护国寺现在都香火旺盛,往来的香客特别多,前殿自然是不清净的。
但殷或是贵客,不管是在玄都观还是护国寺都有安静的客院休息,甚至因为他去得多了,两边还有他专用的客院。
在玄都观里,他可以和道和谈玄;去护国寺,一向少见客人的智忍大师也会与他论佛,有时候三人还凑在一起下棋品茶,那日子过得,可太逍遥了。
周满越想越羡慕,问道:“鬼月快到了,到时候护国寺和玄都观有活动吗?”
殷或怀疑的打量她问,“怎么,你要出去?”
周满道:“我到时候都出月子了,可以出去走一走。”
殷或就摇手道:“可别,你还是找白善吧,我并不曾听说有什么活动。”
周满:“下个月白善要回陇州的。”
白善也怕周满闷坏了,她最近也就能在院子里走一走,天气渐热,连吹风都成了奢侈,所以被她眼巴巴的看着,白善拒绝不了,便主动找了殷或和白二郎。
“下个月鬼月,我们几家上玄都观里坐一坐?”
殷或疑问,“你不是要去陇州吗?”
“是啊,但我家缺我一个也不影响什么,满宝和我闺女陪你们去。”
殷或:“……”
白二郎很高兴,“行啊,行啊,听说玄都观整个鬼月都会在观里普渡亡魂,做法事还打折呢,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功德。”
白善给他们定好出游的日子便自己回陇州去好好的和宗族培养感情。
对于陇州,白善没有多少好的记忆,或许是因为好事记忆比较浅,所以记不住那些开心的事;倒是因为坏事太过深刻,所以记得很清楚。
尤其他当年离开陇州时太过愤懑和悲伤,所以每次回陇州他的心情都不是特别好。
但去祭拜自己父亲心情还是不错的。
白善一回到陇州便先去给父亲扫墓,跪在墓前将他们这几年的生活大致说了一遍,请他放心会照顾好祖母和母亲,祭完了酒才起身。
白善溜溜达达的回到族中时,天已经黑了,昏暗的夜色下,大街上就没几个人,有人家在门口挂上了灯笼,还有人家出来逛街,看到白善骑着马经过,大多数人不认识,所以好奇的看着。
但也有认识的人,招呼道:“是四房的善小子吧?”
白善便勒停马,笑着应了一声是。
一听说是四房的,立即有人问道:“是在京中当大官的那个?”
“四房就一个儿子,不是他是谁?”